- 年份
- 2024(3928)
- 2023(5440)
- 2022(4586)
- 2021(3971)
- 2020(3433)
- 2019(7936)
- 2018(7406)
- 2017(14138)
- 2016(7361)
- 2015(7939)
- 2014(7521)
- 2013(7523)
- 2012(6826)
- 2011(6326)
- 2010(6258)
- 2009(5606)
- 2008(5511)
- 2007(4889)
- 2006(4357)
- 2005(3898)
- 学科
- 济(31921)
- 经济(31891)
- 管理(18103)
- 业(17316)
- 方法(14817)
- 企(13394)
- 企业(13394)
- 数学(13171)
- 数学方法(13007)
- 农(8200)
- 中国(8009)
- 学(7332)
- 财(7281)
- 业经(6192)
- 贸(6068)
- 贸易(6066)
- 易(5879)
- 农业(5586)
- 地方(5457)
- 制(5028)
- 理论(4950)
- 关系(4689)
- 环境(4617)
- 银(4591)
- 银行(4564)
- 融(4471)
- 金融(4470)
- 行(4374)
- 技术(4249)
- 划(4146)
- 机构
- 大学(106363)
- 学院(103998)
- 济(44334)
- 经济(43566)
- 管理(38063)
- 研究(37560)
- 理学(33650)
- 理学院(33230)
- 管理学(32450)
- 管理学院(32256)
- 中国(27041)
- 科学(23871)
- 农(22354)
- 京(21917)
- 财(20151)
- 所(19318)
- 业大(18521)
- 研究所(17811)
- 农业(17658)
- 中心(16726)
- 财经(16252)
- 江(16011)
- 经(14958)
- 经济学(14702)
- 范(14525)
- 师范(14332)
- 院(13624)
- 北京(13479)
- 经济学院(13469)
- 财经大学(12319)
- 基金
- 项目(75273)
- 科学(59347)
- 基金(56080)
- 研究(51400)
- 家(50944)
- 国家(50568)
- 科学基金(42613)
- 社会(34513)
- 社会科(32982)
- 社会科学(32972)
- 基金项目(29613)
- 省(28870)
- 自然(27667)
- 自然科(27124)
- 自然科学(27116)
- 自然科学基金(26675)
- 划(24684)
- 教育(24120)
- 资助(22821)
- 编号(18685)
- 重点(17262)
- 部(16763)
- 发(15772)
- 国家社会(15548)
- 创(15446)
- 成果(14993)
- 科研(14757)
- 创新(14440)
- 教育部(14364)
- 计划(14301)
共检索到1530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何强
近些年来,经济学者研究发现长期的经济增长并不必然会持续地提高人们的平均幸福度,这种观点被称为幸福悖论。现代经济学的理论无法对此做出合理的解释。本文整合了经济学、心理学和生物学研究中提出的攀比效应和棘轮效应,结合影响幸福度的非物质因素,构建了一个相对规范的幸福度分析框架,并沿用现代经济学中经典的理性人假设,对幸福悖论进行多角度的解释。研究表明,重视社会公平,建立良好的收入获取和消费习惯,增强人们对未来的预期,对持续提高居民幸福度起着关键性作用。
关键词:
幸福悖论 攀比效应 棘轮效应 非物质因素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叶初升 冯贺霞
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城乡居民收入以及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物质生活条件差距不断扩大,但一些实证分析表明,中国农村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却强于城镇居民。本文将这种悖论式的事实置于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现实之中,运用Order Probit模型对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一方面,城乡幸福悖论主要源于城乡居民不同的主观心态:控制绝对收入、相对收入及个体特征等相关变量之后,城市居民并不比农村居民更幸福,然而,一旦加入城乡居民对"命运"、"家境"和"进取心"等主观心态,城市居民幸福感会高于农村居民幸福感。另一方面,如果控制包括主观心态在内的其他条件,在那些绝对收入超过16 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乐为 钟意
文章基于1985~2010年我国宏观数据,利用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理论构建符合中国实际的消费函数,引入滞后一期居民消费变量度量棘轮效应,以城乡居民拥有的平均资产度量财富效应,利用我国26年间的居民消费、可支配收入、人均税负与居民所拥有资产的宏观数据,对上述因素影响居民消费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城乡居民消费从长期来看存在棘轮效应和财富效应,但是财富效应较弱;从短期来看,棘轮效应依旧存在,但是财富效应已不明显。
关键词:
居民消费 财富效应 棘轮效应 协整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郑石桥 王建军
为了抑制代理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委托人在设计激励机制时采用了报酬方案和棘轮效应。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在预算目标能完成时,松驰诱导报酬方案下的业绩与真实诱导报酬方案下的业绩无显著差异;除了合约开始和结束这两个期间之外,预算合约中,在松驰诱导报酬方案下,棘轮效应对预算责任人的实际业绩有负面影响;在低估自己的能力时,真实诱导报酬方案下,棘轮效应会对实际业绩有积极作用。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肖挺
诸多制造企业在其业务服务化过程中出现了绩效上的下滑,这被称为服务化"悖论"。本文从服务化与产品创新投入的协同性角度加以解读,分析两类创新在价值创造中可能出现的互补性功能,同时进一步将服务化细分为产品导向模式以及客户导向模式,并就两类商业模式与产品创新投入的协同性在绩效创造中作用进行论证。研究指出服务化与产品创新投入之间的互补性为企业绩效带来了更长时段的红利,但会以牺牲下一年的收益为代价。与之相反的是,无论是孤立的进行服务化还是产品创新投入都能为企业带来绩效上的推动,但在更长的时段内则难以为继,势必伤及企业的价值。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韦森
一、引言在本世纪50年代,美国著名的苏联经济问题专家博林纳(Berliner,1957)就曾提出过研究中央计划经济中计划者为国有企业所定生产计划中的“棘轮效应”问题。在他那本在西方比较经济学圈子内颇有影响的《苏联的工厂与厂长》一书中,博林纳是用棘轮效...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范子英 张军
自分税制以来中央对地方进行了巨额的财政转移支付,特别是1999年开始的地区性发展战略,将大量的财政转移支付给予内陆地区。我们发现这种转移支付会产生非常强的粘纸效应(Flypaper Effect),即转移支付相对于本地的财政收入而言,会使得地方政府规模出现更严重的膨胀。本文的结论表明,每一个单位的转移支付会使得政府支出水平上升0.6—1.3个单位,而相同的GDP或者居民收入增长的效应仅为0.1—0.2;同样,人均财政转移支付每增加1万元,会使得每万人的机关人数增加62人,而本地财政收入相同增幅所带来的效应仅为0.037人。因而本文认为,要缓解政府支出规模增长过快,特别是防止内陆地区未来出现更严...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培如 冼国明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是替代还是促进了出口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通过引入二元边际的分析视角,理论上诠释了对外直接投资的出口"替代效应"和"互补效应"并存的现象,同时提供了来自中国的经验数据。采用系统GMM方法,利用2007—2015年的184个东道国的非平衡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扩展边际对出口具有互补效应,而集约边际对出口具有替代效应,支持了理论分析。投资二元边际的出口效应存在明显的贸易产品类型、东道国收入水平和投资动机异质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陆建明
"绿色悖论"(Green Paradox)是指以减排为目的的环境政策可能反而导致污染排放的增加。本文从环境偏好对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出发,分析了环境技术改善的效果,指出对于处在环境抑制状态的经济体,其以改善环境为目标的、促进环境技术改进的政策,最终可能会导致环境恶化,即产生不利环境效应,并揭示了引发"绿色悖论"的另一种理论机制与渠道。在此基础上,本文从单边环境政策和多边环境政策两个层面分析不利环境效应的政策含义,指出不利环境效应会导致环境抑制国家和非环境抑制国家存在不同的政策取向,而合理的制度安排会促使两类国家之间的环境政策合作实现帕累托改进。
关键词:
绿色悖论 环境抑制 环境技术 碳排放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徐康宁 韩剑
国际上许多研究显示,自然禀赋与一些国家的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由此形成所谓的“资源诅咒”效应。本文在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区域的经济增长在长周期上也存在着“资源诅咒”效应的假说,并把它看作是地区发展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论文通过构建一个以能源资源为代表的资源丰裕度指数,重点考察我国不同省份之间资源禀赋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结论表明,1978—2003年我国资源丰裕的地区经济增长速度普遍要慢于资源贫瘠的地区。对此现象,论文用“资源诅咒”的四种传导机制作出解释,同时也为我国资源丰裕地区加快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些具体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资源诅咒 经济增长 地区差距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樊明
和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相比,中国长期以来呈现高投资率和低消费率。笔者基于中美政治制度比较提出一种解释:在美国制度下,资本和政府受到劳动的约束,必须顾及劳动者的利益,从而实现了劳动者的收入随经济发展而增长,呈现低投资率和高消费率。而在中国,地方政府官员主要由上级任命,长期以来,GDP是地方政府官员最主要的政绩指标。GDP的增长需要资本和劳动等生产要素,资本相对稀缺而劳动则相对富裕。这样地方政府往往更多地重视资本利益而相对忽视劳动利益,在相当程度上导致了高投资率和低消费率的发生。
关键词:
就高投资率 低消费率 政治制度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军林
权利、均衡与制度变迁一种关于产权起源的非合作博弈解释宁夏大学经济学系李军林一、引言自从R·科思1960年发表了那篇著名论文(《社会成本问题》)以来,就把人们对经济学问题的研究带入了一个新的领域,即权利在经济交易中的作用。从经济学的角度认识分析产权,其...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廉永辉 张琳
对黄金市场供求结构的分析显示,黄金投机需求和金条囤积需求是决定黄金价格变化的两大主要力量。由此,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投机者和投资者的异质性市场参与者模型以揭示金价棘轮效应的成因。相应的实证分析表明,美元汇率、通货膨胀和风险水平的变化具有促使黄金价格"易涨难跌"的非对称性影响,因此黄金价格中确实存在棘轮效应。这一结论对于黄金价格的相关理论研究和黄金投资实践均具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
黄金价格 非对称影响 棘轮效应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江世勇 崔基哲
用混沌理论和方法来研究汇率的决定问题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许多研究表明:汇率存在混沌现象。本文尝试对此进行理论性解释:汇率系统属于一个耗散系统,具有明显的非线性特征。信息的非均匀交换和处理是汇率系统表现出非线性的直接诱因,混沌则是复杂非线性的潜在可能。外汇交易市场上的需求和供给则为汇率走向混沌提供了可能的路径。本文最后指出,由于大多数混沌对系统是有害的,因此,需要加强央行的干预与管制。
关键词:
汇率 耗散 非线性 混沌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汪圣国 杜素珍
自雇型创业作为一种特殊的劳动力市场参与方式,是个人实现就业与职业发展的重要渠道,对个人、家庭以及社会的福利状况都具有重要影响。基于CGSS(2010—2013)数据,本文实证考察了家庭中丈夫或妻子从事自雇型创业对双方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丈夫进行自雇型创业降低了自身的幸福感,但显著增加了妻子的幸福感,与之相反的是,妻子进行自雇型创业有助于提升自己的幸福感,但会显著降低丈夫的幸福感。进一步的分析表明,"男主外、女主内""妻子收入不应该超过丈夫"的传统社会规范是导致配偶幸福感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妻子创业使得这种社会规范更容易被违背。此外,本文还发现,在市场化程度高、制度环境好的地区,人们受性别认同规范的影响较小,妻子创业对丈夫幸福感的负面影响不复存在。本文的研究从创业幸福感的角度表明,要想激发人们尤其是女性的创业活力并培育企业家精神,消除非制度性的传统封建观念影响显得至关重要。
关键词:
创业 幸福感 社会规范 性别认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