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049)
- 2023(3161)
- 2022(2819)
- 2021(2689)
- 2020(2344)
- 2019(5479)
- 2018(5468)
- 2017(9948)
- 2016(5880)
- 2015(6708)
- 2014(6791)
- 2013(6743)
- 2012(6536)
- 2011(6088)
- 2010(6252)
- 2009(5702)
- 2008(5886)
- 2007(5193)
- 2006(4676)
- 2005(4078)
- 学科
- 济(24965)
- 经济(24937)
- 管理(14115)
- 业(13578)
- 方法(11402)
- 企(10883)
- 企业(10883)
- 数学(9832)
- 数学方法(9694)
- 学(8920)
- 地方(7113)
- 农(6325)
- 中国(5445)
- 财(4931)
- 贸(4801)
- 贸易(4797)
- 易(4557)
- 业经(4487)
- 农业(4372)
- 制(3942)
- 理论(3861)
- 环境(3860)
- 地方经济(3844)
- 和(3817)
- 壤(3799)
- 土壤(3786)
- 融(3609)
- 金融(3607)
- 划(3273)
- 银(3207)
- 机构
- 大学(92844)
- 学院(91073)
- 研究(37784)
- 济(31464)
- 经济(30722)
- 管理(29546)
- 科学(27894)
- 中国(25944)
- 理学(25757)
- 理学院(25274)
- 管理学(24376)
- 管理学院(24236)
- 农(23751)
- 所(21728)
- 京(20880)
- 研究所(20407)
- 农业(19057)
- 业大(18550)
- 中心(15352)
- 范(14160)
- 财(14137)
- 江(14131)
- 师范(14002)
- 院(13434)
- 北京(13267)
- 省(12943)
- 科学院(12886)
- 农业大学(12365)
- 室(11919)
- 师范大学(11644)
- 基金
- 项目(64640)
- 科学(49308)
- 基金(46672)
- 家(44508)
- 国家(44217)
- 研究(39970)
- 科学基金(35224)
- 自然(26012)
- 自然科(25329)
- 自然科学(25312)
- 基金项目(25005)
- 自然科学基金(24835)
- 省(24600)
- 社会(23840)
- 划(22489)
- 社会科(22451)
- 社会科学(22441)
- 资助(19509)
- 教育(18304)
- 重点(15796)
- 计划(14621)
- 编号(14340)
- 发(13879)
- 科技(13761)
- 部(13582)
- 科研(12776)
- 创(12635)
- 成果(12138)
- 创新(11954)
- 课题(11179)
共检索到1334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郭明全 胡建新 张宗锦
采集并分析了攀枝花烟区750个土壤样本的pH,并分析了其与土壤有效养分的关系。结果表明:攀枝花烟区土壤pH总体适宜,平均为6.1±0.6,变异系数为9.27%;pH 5.5~6.5处于最适宜烤烟生长的土壤样本占总样本总数的63.33%;不同烟区土壤pH大小表现为:仁和区>米易县>盐边县;不同土壤类型pH大小表现为:赤红壤>石灰岩土>黄棕壤、水稻土>红壤、紫色土。土壤pH与土壤有机质、大量元素、中微量元素均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其中与速效磷、速效钾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与有机质、碱解氮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但与交换性钙、有效硼、水溶性氯、交换性镁、有效锌呈显著的正相关。
关键词:
攀枝花 烟区 土壤 pH 有效养分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胡建新 汪莹 彭成林 陈雨林 曾庆宾 袁家富
对攀枝花烟区750份耕层土壤样品进行了交换性钙、镁的分析。结果表明:攀枝花市植烟土壤交换性钙含量在0.07~19.67 cmol/kg范围内,平均为2.49 cmol/kg,有47.73%的植烟土壤交换性钙总体较缺乏。土壤交换性镁含量在0.03~6.03 cmol/kg范围内,平均为0.97 cmol/kg,交换性镁容量缺乏土壤占28.40%。土壤交换性钙镁比在0.06~24.88范围内,平均为3.21,有87.87%的土壤存在生理性缺钙的风险。土壤交换性钙含量和交换性钙镁比值与海拔高度之间均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
关键词:
攀枝花 交换性钙 交换性镁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闫芳芳 朱波 陈庆瑞 胡建新 张宗锦 杨鹏 孙曙光 庞良玉
利用大田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攀枝花地区3种增钾肥配方:烟草专用肥料、增施硫酸钾、增施氯化钾对烤烟烟叶产量、品质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烟草专用肥料相比,增施硫酸钾使烟叶产量和产值分别增加2.2%和10.1%,中等烟叶比例提高10.0%;增施氯化钾使烟叶产量和产值分别增加3.4%和12.2%,上等烟叶比例增加5.8%。增施硫酸钾或氯化钾均增加了烟叶钾含量和钾/氯比值。增施硫酸钾降低了烟叶全氮含量,增加了施木克值;而增施氯化钾增加了烟叶全氮含量,降低了施木克值。本研究中土壤氯含量和烟叶氯含量均维持在较低水平。增施硫酸钾或氯化钾均增加了烟叶收获期烟田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及速效钾含量。因此,在攀...
关键词:
烤烟 增钾肥配方 产量 品质 攀枝花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田祥珅 郑重谊 刘勇军 周清明 陈焘 曹志辉 谢鹏飞 彭曙光 周启运 黎娟
【目的】探明湖南主要稻作烟区土壤电导率(EC)与阳离子交换量(CEC)的垂直分布特征,为提高土壤保肥能力和构建合理耕层结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考察湖南郴州、衡阳和长沙稻作烟区0~50 cm剖面土壤电导率和阳离子交换量垂直分布特征,并进行分区比较研究,揭示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结果】湖南稻作烟区土壤电导率为0.10~0.17 mS/cm,随土层深度的增加逐渐下降,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为10.55~14.35 cmol/kg,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表现出先降后升趋势;长沙烟区0~30 cm土层保肥能力较弱,30~50 cm土层保肥能力中等,衡阳烟区0~50 cm土层保肥能力中等,郴州烟区0~20 cm土层保肥能力中等,20~30 cm土层保肥能力较弱,30~50 cm土层保肥能力较强。电导率与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效铜、有效锌、有效铁、有效硼和有效钼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与交换性镁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阳离子交换量与碱解氮、速效钾、交换性钙、交换性镁、有效硼和有效钼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有效锰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崔雄维 张跃彬 刘少春 郭家文 赵丽萍
通过对建水蔗区92份土样的分析研究表明,建水蔗区土壤大部分呈微酸性和酸性,有机质含量适中;氮、磷含量偏低,速效氮含量适中,有效磷含量极为缺乏,钾含量适中,有效钾含量较高;有效铜和有效锰含量丰富,有效锌极为缺乏。依据建水土壤基础养分,分析提出两类甘蔗专用复混肥配方模式,既基肥型N∶P2O5∶K2O=12∶18∶10,新植蔗底肥施用复混肥600 kg/hm2;追肥型N∶P2O5∶K2O=28∶12∶5,追肥施用750~1050 kg/hm2,其中高产田施下限,低产田施上限。
关键词:
建水 甘蔗 土壤养分 施肥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肖汉乾 余崇祥 李明德 徐双红 何英豪 郭志强
通过对湖南省主要产烟区 2 4 0 0多个土壤样品养分调查分析 ,结果表明 :烟区土壤有机质、速效氮、磷、钾及镁、锌、锰等微量元素含量都很高 :有机质平均为 34.6 g/ kg,碱解氮、速效磷、钾含量分别为 185 .3± 5 5 m g/ kg、19.7± 10 .2 mg/ kg、118± 4 5 .9mg/ kg,有效 Mg、Zn、Mn含量分别为 1.10± 0 .74 Cmol/ kg、2 .0 8± 1.11mg/ kg和 2 7.9±18.9m g/ kg,都达到了中等含量水平以上 ,土壤有效 B含量只有 0 .2 m g/ kg,有 96 %的土壤有效 B供应不足。不同烟区土壤...
关键词:
湖南烟区 土壤养分 分布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钱颖颖 马翔 夏建军 王萝萍 刘馨芮彤 张志明 闫辉 李枝武 倪明 王炽
【目的】云南北中亚热带气候区烤烟与其它作物种植区域交错重叠。明确该气候区植烟土壤的肥力空间变异特征,为该区作物养分管理和土壤肥力调控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2019年云南北中亚热带2548个植烟土壤样品为研究对象,采用模糊数学模型隶属函数法对土壤肥力质量进行综合评价,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和造成肥力差异的主控因子,并通过GIS空间插值确定土壤肥力质量指数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云南北中亚热带植烟区土壤肥力质量指数平均值为0.65,处于较高肥力水平。土壤SOM、TN、AP和AK的变异系数分别为46.84%、48.69%、75.64%和52.34%,均属于中等变异强度,且含量较为丰富。土壤AP是影响土壤肥力差异的主要限制因子。云南北中亚热带植烟区土壤肥力质量指数呈中部高、东部或西部部分区域低的分布格局,局部地区有零星分布。【结论】云南北中亚热带植烟区土壤较适宜烟草生长。平衡施肥时应注意控制氮肥,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有效平衡并协调土壤养分,提高植烟区土壤肥力和烟叶品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曹丽花 刘合满 普塔拉
本文以西藏日喀则、山南和拉萨几个主要农作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西藏主要农作区土壤0~10、10~20和20~40 cm层次上土壤p H值和电导率分布特征及其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西藏农作区供试土壤均表现为碱性,且随土层加深土壤p H呈增加趋势,土壤p H值在空间分布上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具有较小的空间变异。土壤在0~10、10~20及20~40 cm土层其p H分别为8.45±0.26、8.53±0.24和8.56±0.24,变异系数分别为3.08%、2.79%和2.81%;土壤电导率及其变异系数均表现为:0~10cm>10~20 cm>20~40 cm,电导率均值分别为:(1.77±1.28)、...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卫 周冀衡 赵松义 张一扬 李晓忠 杨虹琦 柳均 汤若云
为了解湖南烟区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的空间分布规律,采集了3295个土样并利用多元统计与地统计学方法对其有效态微量元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烟区土壤有效钼含量较低,有效锌含量适宜,有效铜、有效锰、有效铁含量丰富.有效锌、有效铜、有效铁含量表现为湘南、湘中较高,湘西较低;有效钼、有效锰则是由东往西增加.施肥时应适当增施钼肥,并注意钼肥形态,湘西地区还应适当增施锌肥.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彦 吴宁 和献锋 蒋祺 李恒 卢涛
以20龄的麻疯树人工林以及相应的无林样地为对象,研究了麻疯树人工林的土壤理化性质。结果显示,11月底麻疯树人工林内表层(0~20 cm)平均风干土含水量为2.72±0.51%、有机质含量为2.17±0.84 g/kg、全氮1.08±0.31 g/kg,无林对照样地分别为2.96±0.31%、2.47±0.62和1.11±0.31 g/kg。ANOVA分析结果显示,麻疯树人工林样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全氮、全磷、全钾以及pH值,与无林对照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人工林群落的土壤改良作用不明显。土壤全磷的含量与株高、平均冠幅和总分枝数之间存在较为显著的相关关系;麻疯树的地径与表层土壤的全氮和有机质之间...
关键词:
麻疯树 土壤水分 土壤养分 干热河谷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云雷 毕华兴 马雯静 田晓玲 崔哲伟 周晖子 朱悦
以晋西黄土区典型刺槐×天然草复合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复合系统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的分布特征及边界效应,旨在为该地区植被恢复、土地合理利用和林草复合系统的可持续经营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复合系统内土壤养分分布不平衡,不同斑块类型土壤养分含量存在差异,在0~20cm土层体现得尤为明显;2)土壤养分含量在复合系统土壤剖面中有明显的层次性,0~20cm土层的养分含量高于20~40cm土层的;水平方向上,在草地内土壤养分含量变化相对平稳,随着距林缘距离的增加而增加;而在林地内水平变化较为复杂,变化曲线呈波浪型;3)移动窗口法表明,复合边界土壤养分具有较明显的边界效应,综合考虑...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袁玉波 何坤
为了改良土壤和平衡施肥,提高烤烟品质,分析了平塘县植烟土壤pH的分布特点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结果表明:平塘县植烟土壤pH平均值为5.97±0.80,60%的土壤适宜烤烟生长;有机质、碱解氮(N)和有效磷(P5O2)含量较高,部分土壤速效钾(K2O)含量偏低,磷元素和钾元素的分布不均衡;pH与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和全钾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与有效磷和全磷(P)之间显著负相关。不同pH试验组养分含量间存在较大差异。
关键词:
植烟土壤 pH 土壤养分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侯晓娟 李志 崔诚 李凯 余飞 袁颖丹 郭晓敏 牛德奎
根系是植被-土壤的媒介,研究根系与土壤关系有助于掌握养分元素的生物化学循环过程,从而为植被恢复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武功山芒(Miscanthus sinensis)为研究对象,采用土壤养分常规分析法测定土壤养分,采用根系扫描法测定根系参数(根系生物量密度、根长密度和根表面积密度),进一步采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对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根系参数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少,80%左右的根系主要分布在0-16cm土层;根系参数与土壤深度符合幂函数关系,根系生物量密度、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梦云 寇宝平 常庆瑞 刘京
以黄土丘陵沟壑区安塞试区为例,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对小流域土壤养分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土壤肥力状况较差,主要养分含量表现为:干旱冲积新成土>黄土正常新成土>红色正常新成土,乔木林地>灌木林地>荒草地>农田,梁峁下部>梁峁顶部>梁峁上部;农田土壤养分在剖面上的分布上下均一,林草地则由上而下锐减,表聚性明显。山坡地退耕,植树种草,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增加肥料施用量,注重平衡施肥是培肥改良土壤的基本措施。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鹏 刘晓君 刘苑秋 张志坚 莫兴悦 肖廷琦
【目的】通过测定退化红壤区不同植被恢复措施下的土壤养分状况,探讨长期植被恢复对土壤养分的影响,明确其空间分布规律。【方法】在江西退化红壤森林植被恢复国家长期科研基地,按照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自然恢复4种恢复模式,依据“均匀分布,随机布点”的原则进行取样,共测定了89个样点的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结合GIS和地统计学分析开展相关研究。【结果】1)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的4种土壤养分的变异系数在9.0%~56.1%之间,除了阔叶林的速效钾含量属于弱变异之外,其余均属于中等变异。自然恢复地的有效磷变异系数最大;阔叶林的速效钾变异系数最小。2)4种土壤养分在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的含量都显著高于自然恢复地(P 针阔混交林>针叶林>自然恢复样地;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表现为针阔混交林>针叶林>阔叶林>自然恢复样地。在空间区域尺度上,有机质、碱解氮斑块特征显著,低值区主要集中分布在针叶林中;有效磷、速效钾分布相较均匀,其中有效磷在研究区北部和南部地区的针阔混交林中含量最高,速效钾在研究区东部地区含量较高。在今后退化红壤区植被恢复与重建过程中,应注重营造针阔混交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