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20)
- 2023(14567)
- 2022(12576)
- 2021(11605)
- 2020(9590)
- 2019(22117)
- 2018(21866)
- 2017(42934)
- 2016(23138)
- 2015(25968)
- 2014(26120)
- 2013(26071)
- 2012(24244)
- 2011(22184)
- 2010(22116)
- 2009(20220)
- 2008(19839)
- 2007(17503)
- 2006(15493)
- 2005(13921)
- 学科
- 济(103582)
- 经济(103483)
- 管理(65725)
- 业(64152)
- 企(51802)
- 企业(51802)
- 方法(45553)
- 数学(39899)
- 数学方法(39569)
- 中国(29097)
- 农(26853)
- 地方(25311)
- 财(23425)
- 业经(22555)
- 学(19599)
- 贸(18943)
- 贸易(18926)
- 易(18238)
- 农业(18067)
- 制(17663)
- 融(17297)
- 金融(17296)
- 银(16893)
- 银行(16854)
- 行(16219)
- 理论(15670)
- 技术(15469)
- 环境(15393)
- 和(15104)
- 务(14668)
- 机构
- 大学(334382)
- 学院(332416)
- 济(138709)
- 经济(135793)
- 管理(132807)
- 理学(114160)
- 研究(114057)
- 理学院(112924)
- 管理学(111217)
- 管理学院(110621)
- 中国(87713)
- 京(72075)
- 科学(67773)
- 财(63991)
- 所(56987)
- 农(51748)
- 中心(51593)
- 研究所(51409)
- 财经(51127)
- 江(48812)
- 业大(47289)
- 经(46564)
- 北京(46344)
- 范(44118)
- 师范(43726)
- 经济学(42044)
- 院(41158)
- 州(40181)
- 农业(40175)
- 财经大学(38192)
- 基金
- 项目(221953)
- 科学(174993)
- 研究(164494)
- 基金(161148)
- 家(139126)
- 国家(137938)
- 科学基金(119134)
- 社会(103973)
- 社会科(98669)
- 社会科学(98646)
- 省(85906)
- 基金项目(85425)
- 自然(76670)
- 教育(75184)
- 自然科(74897)
- 自然科学(74883)
- 自然科学基金(73555)
- 划(72163)
- 资助(67474)
- 编号(67138)
- 成果(54634)
- 发(50262)
- 部(49574)
- 重点(49174)
- 课题(46297)
- 创(45828)
- 教育部(42933)
- 创新(42695)
- 国家社会(42395)
- 人文(42039)
- 期刊
- 济(155667)
- 经济(155667)
- 研究(104167)
- 中国(65363)
- 管理(49687)
- 学报(49238)
- 农(47119)
- 财(46741)
- 科学(46336)
- 大学(37708)
- 教育(37579)
- 融(36841)
- 金融(36841)
- 学学(35296)
- 农业(32679)
- 技术(28823)
- 业经(25805)
- 财经(25598)
- 经济研究(24908)
- 经(21756)
- 问题(20247)
- 图书(17919)
- 理论(17716)
- 技术经济(16639)
- 业(16585)
- 实践(16097)
- 践(16097)
- 贸(15881)
- 商业(15774)
- 科技(15287)
共检索到5027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郭文龙
对于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等法定犯而言,掌握其产生背景和发展历程远比泛泛而谈重要得多;修正案两次对该罪进行大规模完善并非《证券法》修订所致,而是资本市场迅猛发展的必然结果;操纵证券、期货犯罪的判断要素依然在丰富和变化,并将继续深化发展;通过剥离层层表面现象,深入掌握精髓是研究该罪的必要法宝。
关键词:
操纵证券 时空要件 判断要素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淑莲
《刑法修正案(六)》对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的构成要件和法定刑进行了修改,使本罪的罪名由操纵证券、期货交易价格罪改为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犯罪形态由目的犯(结果犯)转为行为犯,修改和完善了相对委托和洗售行为的罪状表述,提高了法定最高刑,扩展了罚金刑的适用范围。研究刑法对操纵证券、期货市场行为的新规制,对于正确适用刑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操纵市场 证券 期货 刑法修正案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宋澜 姚晓光
Libor及WM/R汇率指数代表了金融基准产生的两种机制:通过报价产生与通过真实交易产生。在金融基准被法律文件明确援引的情况下,基准已不再是提示价格的一种"信息"或"参照",这使得金融基准具有的"合同硬相关"等属性。金融基准操纵突破了传统理论界对"市场操纵"、"价格操纵"的认识,也对现有以"欺诈"为要件的监管法律框架提出了挑战。金融消费者由于报价行合谋而遭受的垄断损失是否有资格获得民事赔偿?如果金融基准就是法律意义上的"价格",那么现有针对价格操纵的法律规制能否对金融基准操纵直接适用?在改革路径上,像欧盟立法一样,要求增加金融基准计算数据的客观性、如以回购利率替代报价利率能否有效预防操纵?还是参照美国《商品交易法》第9条第1款建立"价格报告规则"从而将"价格"进行细化、对任何"影响价格"的行为都认定为违法、更能有效打击犯罪?本文将试图回答这些问题,并基于国际金融风险外溢性突出的考虑,建议我国《刑法》前瞻性地新增"操纵市场基准罪"。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宋澜 姚晓光
Libor及WM/R汇率指数代表了金融基准产生的两种机制:通过报价产生与通过真实交易产生。在金融基准被法律文件明确援引的情况下,基准已不再是提示价格的一种"信息"或"参照",这使得金融基准具有的"合同硬相关"等属性。金融基准操纵突破了传统理论界对"市场操纵"、"价格操纵"的认识,也对现有以"欺诈"为要件的监管法律框架提出了挑战。金融消费者由于报价行合谋而遭受的垄断损失是否有资格获得民事赔偿?如果金融基准就是法律意义上的"价格",那么现有针对价格操纵的法律规制能否对金融基准操纵直接适用?在改革路径上,像欧盟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郭文龙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向纵深发展,保护证券期货市场秩序免受不法侵害的各种罪名逐步建立,进而形成较为完善的证券期货犯罪防范体系,但我国目前该体系尚处于割裂、静态、平面研究阶段。站在更高的角度将分散的各种犯罪进行集中研究,实质上是将静态的犯罪防范体系"盘活"的重要方法。经济学上的价格理论与供求关系理论正是打开这一全新领域的钥匙。
[期刊] 征信
[作者]
周伍阳
在我国证券市场特殊结构下,探讨短期内集中资金拉升股票以带动证券市场指数上涨的这种股指期货操纵模式,总结针对我国市场结构特征的股指期货操纵具体手法与理论实现路径,并进一步采集实际交易的日内高频数据筛选出模拟操纵案例,最后运用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对理论操纵路径进行识别。研究结果表明,指数杠杆型的操纵路径可行性较高,短期内拉升上证综指权重股的成本较低,潜在收益大,而选择沪深300指数权重股的指数拉动型路径很难成功,为防范此类操纵风险,建议完善证券市场结构等。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陈煜
交易型操纵行为的主观认定不适用于欺诈行为理论,因此无法回避人为价格的界定与验证问题。从美国《商品交易法》的立法与实践来看,非市场化行为扰乱市场供需并"触发"人为价格,可以作为交易型操纵行为主观认定的法律依据,但是在实践中仍需要进一步区分触发人为价格的具体情形。因此,建议构建和运用"触发—目标"因果关系规则,区分"触发行为"类型并测定人为价格的主观成因,以加强对交易型操纵行为的监管与规制。
关键词:
交易型操纵 人为价格 非市场化交易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陈煜
交易型操纵行为的主观认定不适用于欺诈行为理论,因此无法回避人为价格的界定与验证问题。从美国《商品交易法》的立法与实践来看,非市场化行为扰乱市场供需并"触发"人为价格,可以作为交易型操纵行为主观认定的法律依据,但是在实践中仍需要进一步区分触发人为价格的具体情形。因此,建议构建和运用"触发—目标"因果关系规则,区分"触发行为"类型并测定人为价格的主观成因,以加强对交易型操纵行为的监管与规制。
关键词:
交易型操纵 人为价格 非市场化交易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左顺根 杜吉中
股指期货市场操纵会影响股指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同样地,股指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也会影响股指期货市场的操纵行为。本文在理论探讨的基础上,利用股指期货主力合约及对应的沪深300指数高频数据对市场操纵行为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操纵嫌疑只存在于期货市场时,股指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将会减弱;当操纵嫌疑存在于期货、现货两个市场时,股指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相对会增强。而且,当股指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较强时,市场操纵的难度和成本都将下降。当前中国股指期货市场的操纵行为可能主要局限于某些个别的、离散的交易日内,系统地通过操纵现货指数来操纵期货市场的可能性较低。
关键词:
股指期货 市场操纵 价格发现 高频数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吴志良
一证券价格是证券市场的灵魂。由供需关系影响价格上下波动是正常的,其价值取决于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和市场利率变化因素,具有很大程度的不确定性。证券价格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投资者的收益或损失。因此操纵证券价格,必然会造成证券交易价格或证券交易量畸形变化,侵害其...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红娜
我国期货市场作为资本市场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现代市场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和独特作用。如何有效防止市场操纵,规范市场运作,确保市场流动性和价格信息的真实有效,是建立一个健康的、持续发展的市场面临的需要很好解决的重要课题。加快健全法规制度,加强市场监控,有效防范市场操纵风险,保护投资者利益是期货市场各个要素共同努力的方向。本文介绍期货市场市场操纵的表现形式,市场操纵现象分析,提出市场操纵的风险防范建议。
关键词:
期货 市场操纵 防范对策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周伍阳 李攀艺
本文基于我国证券市场流动性差异,运用日内高频数据,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分析权重股在模拟操纵期与其他指数间引导关系的变动。实证结果表明,流动性较低的上证综指权重股中国石油,相对于流动性较高的沪深300指数权重股招商银行,操纵成本较低、更具可行性。最后建议提高大盘股的自由流通股比重、加强低流动性权重股的实时监察,以防范股指期货跨市场操纵风险。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雍晨
高频交易是科技与金融结合的产物,是资本市场的创新选择。本文着重论述了高频交易产生的市场风险以及在我国发展和监管中面临的困境,并从主体责任、风险控制、市场监管三方面提出监管建议。通过分析高频交易的现状及对市场的负面效应,本文认为应引入个股动态涨跌幅限制机制和错误撤销机制,避免系统性新风险的发生,修改《证券法》中完善高频操纵的认定,以监管科技应对金融科技,配套建立一套审计追踪系统,完善操纵市场的因果和责任认定。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胡江华 张宗成
本文从操纵者的个人选择行为出发,通过建立个人选择模型,分析影响期货市场操纵者决策的因素。文章分析了操纵者如何根据成本情况,来决定他们操纵期货市场的程度和成功的概率。通过对当前期货市场操纵的新趋势进行分析,发现了操纵者偏向于跨市场跨国界操纵,偏向于软逼仓和流言操纵。文章最后提出了应对措施:各国监管当局、司法当局和交易所应当联合起来进行监管,对软逼仓和流言操纵现象应当警惕。
关键词:
期货 操纵 成本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珍 夏中宝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文中简称新《证券法》)增加列举了虚假申报与蛊惑交易等操纵市场行为类型,取消了“抢帽子”操纵的特殊主体限制,具有科学合理性。但是,新《证券法》中还存在蛊惑交易操纵的行为模式列举不全、要求虚假申报操纵必须撤单不尽合理、交易型操纵与信息型操纵的界限规定不清等问题。此外,新《证券法》关于操纵市场行为不要求价量影响结果的“行为犯”立法模式、在以操纵手段作为分类标准的基础上并列规定跨市场操纵、加大操纵市场行为法律责任等修订内容,是否有效可行,还有待将来检验。
关键词:
证券法 修订 操纵市场 行为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