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21)
- 2023(7979)
- 2022(6641)
- 2021(6144)
- 2020(5038)
- 2019(11015)
- 2018(10808)
- 2017(20669)
- 2016(11611)
- 2015(12475)
- 2014(12066)
- 2013(11839)
- 2012(10901)
- 2011(9976)
- 2010(9757)
- 2009(9105)
- 2008(8866)
- 2007(8084)
- 2006(7176)
- 2005(6152)
- 学科
- 济(46244)
- 经济(46195)
- 农(44566)
- 业(39645)
- 农业(29426)
- 管理(25981)
- 企(18683)
- 企业(18683)
- 方法(16868)
- 数学(15410)
- 业经(15360)
- 数学方法(15315)
- 中国(11532)
- 贸(10353)
- 贸易(10352)
- 财(10245)
- 易(10149)
- 制(10052)
- 农业经济(9844)
- 地方(8967)
- 村(8909)
- 农村(8903)
- 学(8867)
- 发(8795)
- 技术(7612)
- 策(7560)
- 体(7546)
- 收入(7441)
- 发展(7315)
- 展(7311)
- 机构
- 学院(165259)
- 大学(159006)
- 济(68282)
- 经济(67120)
- 管理(61530)
- 农(60617)
- 研究(57487)
- 理学(54552)
- 理学院(53995)
- 管理学(53044)
- 管理学院(52794)
- 农业(47154)
- 中国(43842)
- 科学(38982)
- 业大(38910)
- 京(32047)
- 所(31228)
- 农业大学(29601)
- 研究所(28926)
- 中心(27394)
- 财(26157)
- 江(24434)
- 业(23872)
- 省(21997)
- 财经(21383)
- 经济管理(20589)
- 科学院(20264)
- 经(19712)
- 经济学(19587)
- 范(19451)
- 基金
- 项目(118082)
- 科学(91115)
- 基金(85127)
- 研究(80952)
- 家(77678)
- 国家(76876)
- 科学基金(63880)
- 社会(52307)
- 社会科(49143)
- 社会科学(49129)
- 省(48745)
- 基金项目(46216)
- 自然(42489)
- 自然科(41528)
- 自然科学(41512)
- 自然科学基金(40823)
- 划(39878)
- 教育(34791)
- 农(34042)
- 资助(32928)
- 编号(32575)
- 发(26769)
- 重点(26373)
- 业(25850)
- 部(25633)
- 创(25054)
- 成果(24216)
- 计划(24109)
- 创新(23382)
- 科研(23123)
- 期刊
- 济(77373)
- 经济(77373)
- 农(65295)
- 农业(44185)
- 研究(39657)
- 学报(36608)
- 中国(32119)
- 科学(30360)
- 大学(27055)
- 学学(26481)
- 业经(20887)
- 业(20814)
- 财(17422)
- 融(16945)
- 金融(16945)
- 管理(16248)
- 农业经济(13293)
- 农村(13099)
- 村(13099)
- 业大(12457)
- 版(12146)
- 问题(11980)
- 农业大学(11133)
- 技术(10809)
- 教育(10436)
- 经济研究(10362)
- 世界(10096)
- 财经(9658)
- 科技(9387)
- 经济问题(8800)
共检索到2339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罗艳 屈洋 杨清华 张伟丽 宫香伟 李境 高小丽 高金锋 杨璞 王鹏科 冯佰利
【目的】分析不同播期对糜子籽粒性状、农艺性状和籽粒淀粉理化性质的影响,为后续机理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以陕糜1号为试验材料,设置4月20日(B1)、5月10日(B2)、5月30日(B3)、6月20日(B4)4个播期,全生育期保持土壤充足供水。系统研究糜子成熟期农艺性状指标、籽粒性状及籽粒淀粉理化性质,分析不同播期下糜子株高、穗长、穗柄长、穗分枝数、千粒重、籽粒长/宽/圆度等农艺性状指标,研究淀粉晶体结构,粒径分布、直链淀粉含量以及淀粉的热焓特性及糊化特性的变化,总结淀粉的直链淀粉含量、热焓特性及糊化特性与形态指标、粒径分布及粒径参数的相关性。【结果】随着播期的推迟,糜子的株高、穗长、穗柄长极显著增加,主茎分蘖、分枝显著减少,穗二级分枝数和籽粒粒宽显著降低。籽粒淀粉粒径分布均呈双峰分布,且与其他播期相比,B1播期下粒径>28μm颗粒的比例最高(25.5%),5—28μm颗粒的比例最低(67.5%)。播期不影响糜子淀粉的晶体类型,但是影响了X-射线衍射图谱的衍射峰强度。B1播期的直链淀粉含量(1.3%)极显著高于其余播期处理(0.18%—0.53%)。不同播期的籽粒淀粉的热焓特性相关指标中,糊化起始温度(To)、峰值温度(Tp)和终值温度(Tc)整体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而热焓值(ΔH)没有显著差异。不同播期下的糜子淀粉糊化特性各项指标均呈现显著性差异,其中,B3的峰值黏度(Pv)、谷值黏度(Tv)、最终黏度(Fv)和破损值(BD)显著高于其余处理,而回生值(SB)及糊化温度(PT)显著低于其他处理。随着播期的推迟,糜子淀粉的峰值黏度和破损值呈现先增加再减少的趋势,B1淀粉的热糊稳定性最强,B3淀粉的冷糊稳定性最强,但热糊稳定性最差,B2淀粉的冷糊稳定性最差,B4的冷糊、热糊稳定性均处于中间水平。【结论】适宜的播期可以提供充分满足糜子生长需要的光、温条件。早播使糜子籽粒千粒重显著增加,籽粒更加饱满,且籽粒淀粉的平均粒径增加,具有较高的直链淀粉含量,更加适合加工热食,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播期不影响淀粉的晶体类型,但是影响淀粉的X-射线的衍射峰强度,也会影响糊化特性等指标。
关键词:
播期 糜子 淀粉 糊化特性 晶体结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颖 杨秋歌 晁桂梅 王鹏科 高金锋 高小丽 冯佰利
【目的】对糜子淀粉和糯米淀粉的理化性质进行比较研究,为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开发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快速黏度测定仪、差示扫描量热仪等,对糜子淀粉与糯米淀粉的化学组成、微观结构、晶型结构、糊化特性、热焓特性及其淀粉糊的透明度、冻融稳定性、凝沉性进行了测定与比较。【结果】糜子淀粉与糯米淀粉颗粒形貌的差异较大,糜子淀粉的粒径(5.3~11.5μm)较糯米淀粉(2.9~6.2μm)大;2种淀粉的微晶结构均为A型;与糯米淀粉相比,糜子淀粉的透明度高(9.2%)、凝沉性好(20.0%)、冻融稳定性差(析水率57.56%)、峰值黏度小、糊化温度高、热稳定性好、抗老化能力差、糊化需要...
关键词:
糜子 糯米 淀粉 理化性质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颖 晁桂梅 杨秋歌 高金锋 高小丽 王鹏科 冯佰利
以7种粳糜为试验材料,小米为对照,采用碱提取法制备淀粉,研究粳糜与小米淀粉理化性质的差异.结果表明,粳糜淀粉颗粒与小米淀粉相似,大多呈棱角圆滑的多面体型,颗粒粒径为4.32-11.04μm,淀粉晶型为A型,结晶度为35.625%-40.050%,比小米淀粉(32.58%±0.96%)高;粳糜淀粉的平均冻融析水率(52.1%)与小米淀粉(53.5%±0.24%)相似,冻融稳定性差;粳糜淀粉的峰值黏度(均值0.953 Pa·s)小于小米淀粉(1.169 Pa·s),抗老化能力(0.595 Pa·s)高于小米淀粉(1.144 Pa·s),但糊化温度(78.296℃)比小米淀粉(76.20℃)高;粳糜...
关键词:
粳性糜子 小米 淀粉 理化性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常浩 李文学 徐志鹏 栾倩倩 周琦 汪亮芳 吴之涛 杨克泽 马金慧 任宝仓
【目的】分析不同连作年限下玉米根际土壤和玉米生长发育的相互关系,探明连作对玉米生长发育和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的影响。【方法】在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沙井镇兴隆村分别测量轮作1年、连作5年、连作11年、连作25年和连作50年的玉米农艺性状和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运用SPSS22.0 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水解性氮随连作年限延长,先下降后上升,有效磷、速效钾和pH随连作年限延长,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玉米不同连作年限下根际土壤的土壤蔗糖酶(S-SC)、土壤脲酶(S-UE)、土壤碱性磷酸酶(S-AKP/ALP)和土壤过氧化氢酶(S-CAT)含量差异显著,都随着连作年限的延长呈先上升后降低趋势。连作对玉米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差异显著,其中轮作1年的玉米长势相对较均匀,叶绿素含量高,连作11年的玉米光合作用最强,根系发育好,毛根长,在主根上分布均匀;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和弱碱性土壤以及土壤碱性磷酸酶(S-AKP/ALP)、土壤蔗糖酶(S-SC)可以促进玉米根系发育。【结论】连作导致玉米农艺性状下降,土壤中有效磷、速效钾流失,水解性氮富集,土壤酸化。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和弱碱性土壤以及土壤碱性磷酸酶(S-AKP/ALP)、土壤蔗糖酶(S-SC)可以促进玉米根系发育,水解性氮、土壤脲酶(S-UE)和壤过氧化氢酶(S-CAT)含量升高不利于玉米根系发育。
关键词:
玉米 连作 土壤酶 农艺性状 相关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田效琴 李卓 刘永红 李伟
【目的】分析播期和覆膜对直播冬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西南旱地油菜适期播种和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川油36为材料,采用7个播期(9月20日、9月30日、10月10日、10月20日、10月30日、11月10日和11月20日)和2种覆膜方式(覆膜和不覆膜)研究播期和覆膜对直播冬油菜土壤温度、干物质积累、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覆膜能有效提高0~25 cm土层温度、油菜干物质量、株高、主序长和有效角果数,使油菜产量增加3.61%~44.47%。随播期推迟,增产效果越明显,但推迟至11月10日时,油菜干物质量和农艺性状较9月30日显著下降。回归方程表明,油菜产量随播期推迟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与播期呈显著多项式关系,且油菜最适播期为10月10日,分别较9月30日、10月30日、11月10日和11月20日提高了2.13%、47.97%、74.19%和136.64%。此外,播期推迟有效降低了油菜亚麻酸、芥酸和硫苷含量,同时也降低了含油率,但覆膜能有效降低因播期推迟而造成油菜品质的差异。【结论】9月30日至10月10日是西南旱地直播油菜获得高产的适宜播期,且此播期内适当推迟结合覆膜技术更有利于实现该区油菜高产、高效和优质的目标。
关键词:
油菜 播期 覆膜 产量 品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元霞 宗国豪 吴恩果 张大众 刘龙 王洪露 冯佰利
【目的】综合评价糜子品种资源对黑穗病的抗性,筛选抗病资源,建立黑穗病田间评价鉴定体系。【方法】以301份糜子种质资源为材料,采用人工饱和接种法,于2017-2018年连续两年对糜子资源进行黑穗病抗性鉴定,并对连续两年均表现高感和感病品种的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结果】301份糜子种质资源中抗黑穗病资源较少,其中连续两年均免疫品种10份,占3.32%,分别是五原小黄糜、狗尾蛋、紫秆红黍、一点黄黍、正宁红粘糜、灰糜子、夯糜子、B85-25、赤黍1号、陇糜2号;连续两年均高抗品种3份,占1.00%;连续两年均表现稳定抗病品种34份,占11.30%;一年表现抗病、一年表现高抗品种17份,占5.65%;连续两年均表现稳定感病和高感品种36份,占11.96%。高感和感病糜子资源农艺性状调查结果表明,糜子感染黑穗病后,株高降低、茎粗减小,分枝数、节数、叶片数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升高,穗子畸形,整个植株表现为矮化型、小叶丛生型、丛枝型。【结论】表现免疫、高抗、抗病糜子资源可用于糜子育种和品种改良;在生产中,可利用株高、茎粗、分枝数、节数、叶片数、穗形对糜子黑穗病进行快速鉴定。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傅新征 吕峰 罗竹琳
对酶法制备的薏苡仁淀粉的化学组成、淀粉颗粒形貌及其理化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薏苡仁淀粉中淀粉、蛋白质、脂肪和灰分的含量(干基计)分别为99.615%、0.254%、0.022%和0.105%;薏苡仁淀粉的相对密度为1.376 g.mL-1,其颗粒形状呈圆形和多边形,具有清晰可见的偏光十字,均位于颗粒的中心位置,其X-射线衍射图谱结构属于C型;薏苡仁淀粉在常温下的溶解度较低,薏苡仁淀粉糊的糊化温度为67.0-71.6℃,透光率为39.6%,具有较强的冻融稳定性,凝沉速度较慢,强酸或碱性条件下可减缓其凝沉速度,而中性条件促进其回生;Brabender粘度曲线显示,薏苡仁淀粉糊的热稳定性低于玉米淀...
关键词:
薏苡仁淀粉 理化特性 颗粒形貌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永成 徐亚丽 彭海浪 李壮 牛应泽
本文于2010-2011年在四川雅安(盆周山区)、射洪(川中丘陵区)和邛崃(成都平原区)3个不同试验地点,研究了播种期、种植密度对直播油菜农艺性状和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直播油菜不同试验地点的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播期是影响直播油菜株高、一次分枝数和产量的主要因素;种植密度则是影响直播油菜分枝部位的主要因素。株高、分枝部位和一次分枝数均随播期推迟而降低或减少;株高和一次分枝数则随种植密度增加而降低。直播油菜籽粒产量和油产量都随播期推迟而呈降低趋势,但油菜产量在不同种植密度下并无显著差异。播期、种植密度对直播油菜籽粒含油量、油酸含量和亚油酸含量均无显著性影响。基于上述结果,对...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小丽 王凯 杨珍平 薛建福 杜天庆 宗毓铮 郝兴宇 孙敏 高志强
针对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作区生产上常因夏玉米收获较晚而导致冬小麦播种亦较晚,进而引起小麦产量降低的问题,探讨山西省南部播期配套播种方式的最优模式。研究基于山西省垣曲县晋垣惠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旱作麦田,研究了3种播种处理10月13日+小麦宽窄行机械化探墒沟播,10月23日+机械化垄盖地膜沟播,11月7日+机械化露地条播对小麦品种烟农21农艺性状、产量及干物质累积运转的影响。结果表明,抽穗前,垄盖地膜沟播有利于促根生蘖积累干物质,然后依次是探墒沟播和露地条播;灌浆期,探墒沟播小麦的茎高明显高于垄盖地膜沟播和露地条播,随灌浆进程推进,探墒沟播小麦的功能绿叶面积持续时间长,且灌浆高峰开始早,因而利于增加小麦穗粒质量,提高产量,比露地条播增产53%。探墒沟播方式在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作区的旱地麦田具有推广应用潜力。为我国一年两作区旱地冬小麦建立一套适合的高产高效播种方式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谢戎 杨正林 刘成元 李永洪 桑贤春 何光华
系统研究了2个播期条件下24个水稻体细胞无性系及其1个供体亲本主要农艺性状播期响应指数(RITSD)的变异特点,主要结论如下:①株高、着粒密度、每穗实粒数、每穗着粒数及单株粒重5个性状的RITSD均值相对较大(大于1),对播期反应较敏感,其性状值随播期推迟而增大;而播始天数、单株穗数、穗长、结实率及千粒重RITSD均值相对较小。②体细胞无性系各性状RITSD均发生了遗传变异,但不同性状间RITSD的变异频率及变异方向有较大差异:始播天数和株高的RITSD变异频率较高,而穗长的RITSD变异的机率较低;株高及千粒重的RITSD值变小,而单株穗数、穗长、着粒密度、每穗实粒数、每穗着粒数及结实率的R...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范如芹 罗佳 刘海琴 严少华 唐玉邦 张振华
[目的]保水性是栽培基质最重要的指标之一。本文旨在研究自主研发的一种淀粉基高吸水性树脂(SAP)对无土栽培基质保水性及作物生长的影响。[方法]利用光谱学方法研究SAP分子结构特征,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其表面结构,以无SAP添加的基质(S0)为对照,研究1(S1)、2(S2)和3 g·L-1(S3)的SAP添加量下基质的理化性状,并观测上述处理基质中小青菜(Brassica chinensis L.)在正常供水和缺水(浇水频率降低50%)条件下的生长状况。[结果]该SAP具有易吸水、储水的多泡孔结构,SAP分子长链上存在大量亲水性基团;基质最大持水量随SAP添加量的增加而显著升高,水分蒸发率则相...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段宏凯 王宏富 鱼冰星 原向阳 董淑琦 郭平毅
为探究区试点与品种对谷子农艺性状的关联关系及影响效应,于2014和2015年分别在山西五台县(A1)、山西定襄县(A2)、山西平定县(A3)、山西省农科院高粱所(A4)、山西省农科院经济作物所(A5)、山西省农科院谷子所(A6)和山西高平市(A7),选取种植谷子‘长杂谷1205号’(B1)、‘长农44号’(B2)、‘长生13号’(B3)、‘晋汾97号’(B4)、‘农大8号’(B5)与‘长农35号’(B6),每个品种3次重复。结果显示,A1的谷子株高显著高于其他区试点的,且其穗长显著高于A6穗长。A2、A3生育期与A1、A7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A4的谷子穗粒重及产量高于其他区试点,A5在千粒重方面有促进作用。A6的主茎高显著低于其他区试点,A7的穗长显著高于其他区试点。通过一年多点综合分析得B1品种的生育期、穗数在各地均高于其他品种,在穗长方面的变异度最高。B3品种在千粒重、主茎高方面的丰产效应最低,而B5在穗长、千粒重及产量方面的丰产效应最高。B6的穗长及产量的丰产效应为负效应,且其生育期、穗数及主茎高变异系数最高,但对主茎高的增高效应最高,而其穗数在A2表现最好。综上所述,区试点与品种在谷子农艺性状方面有交互作用,其中品种对谷子穗长、主茎高影响效应大。
关键词:
区试点 品种 谷子 农艺性状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雷昌云 张艳霞 羿国香 何文静 刘冬明 邢丹英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它可以用作粮食、蔬菜、饲料及工业原料作物,江汉平原是马铃薯发展的新区。费乌瑞它是一个适宜于低山平原的早熟、优质马铃薯品种。探索马铃薯高产、优质的栽培技术规程是获得马铃薯最大经济效益、促进马铃薯生产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为了探讨马铃薯秋播的最佳密度,设置了4 000穴/667m2、7 000穴/667m2、10 000穴/667m2、13 000穴/667m2、16 000穴/667m2、19 000穴/667m2等6个播种密度,研究密度对马铃薯费乌瑞它的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试验表明:播种密度与生育期呈极显著正相关(y=0.0...
关键词:
马铃薯 密度 农艺性状 经济性状 产量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史俊丽 荣建华 张正茂 康斌涛 赵思明
以大米淀粉为原料,采用球磨法制备微细化大米淀粉,观察了不同球磨时间下大米淀粉物化性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将大米淀粉研磨一定时间后,可以得到平均直径小于0.10μm的超微细粉体;机械力作用对淀粉颗粒的粒度、粘性、分子量及其与碘的结合等有影响;随着破碎程度的增大,淀粉的碘兰值、吸湿量、溶解率、胶稠度、透明度和酶解率都有所增大。在球磨前20 h,各指标变化迅速,20 h后趋于平缓。
关键词:
球磨 大米淀粉 超微细化 性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