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87)
2023(6971)
2022(5820)
2021(5219)
2020(4348)
2019(9536)
2018(9059)
2017(16822)
2016(9393)
2015(10098)
2014(9579)
2013(9392)
2012(8720)
2011(7912)
2010(7604)
2009(7030)
2008(6706)
2007(5794)
2006(5050)
2005(4327)
作者
(31516)
(26392)
(26251)
(24688)
(16791)
(13184)
(11503)
(10548)
(10264)
(9271)
(9141)
(8689)
(8618)
(8447)
(8312)
(8305)
(8094)
(7820)
(7617)
(7542)
(7040)
(6505)
(6211)
(6142)
(6113)
(5951)
(5760)
(5601)
(5493)
(5467)
学科
(35477)
经济(35428)
管理(25622)
(25255)
(19184)
企业(19184)
方法(16814)
数学(15136)
数学方法(15010)
(11378)
(9599)
(9372)
中国(8961)
(8755)
贸易(8754)
(8558)
业经(7927)
农业(7862)
地方(6508)
(6125)
技术(6012)
环境(5789)
(5750)
财务(5747)
财务管理(5734)
企业财务(5475)
(5183)
(5168)
金融(5166)
银行(5135)
机构
大学(134723)
学院(133716)
(53205)
经济(52289)
研究(51652)
管理(47926)
理学(42555)
理学院(41975)
管理学(41050)
管理学院(40856)
(39407)
科学(36927)
中国(36132)
农业(32440)
业大(30011)
(29038)
(28250)
研究所(27188)
中心(22741)
(21826)
农业大学(21436)
(18980)
(18873)
(18101)
财经(17879)
科学院(17658)
(17653)
北京(17137)
(16789)
经济学(16496)
基金
项目(100853)
科学(77739)
基金(74564)
(70812)
国家(70282)
研究(61692)
科学基金(57717)
自然(41612)
自然科(40702)
自然科学(40686)
(40450)
自然科学基金(40016)
基金项目(39980)
社会(39924)
社会科(37854)
社会科学(37840)
(34691)
资助(29935)
教育(27382)
重点(23545)
计划(23286)
编号(21372)
(21366)
(21355)
(21351)
科技(21144)
科研(20505)
(20318)
创新(20092)
(18521)
期刊
(52098)
经济(52098)
学报(36076)
(35365)
研究(33679)
科学(28222)
中国(25281)
大学(25113)
农业(24729)
学学(24390)
管理(16232)
(15809)
(13871)
业大(11560)
农业大学(10154)
(10103)
金融(10103)
经济研究(9600)
(9162)
业经(8839)
财经(8699)
技术(8231)
教育(8100)
科技(7759)
问题(7439)
(7386)
中国农业(7291)
林业(6653)
自然(6303)
资源(6113)
共检索到1873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朱镇  赵庆勇  张亚东  陈涛  姚姝  周丽慧  于新  王才林  
采用不同地点分期播种试验,研究了不同播期、地点对南粳44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南粳44稻米加工品质变好,垩白率、垩白度和直链淀粉含量呈曲线变化,蛋白质含量增加,胶稠度降低,食味值下降,糊化温度上升;随着地点的南移,南粳44稻米加工品质降低,垩白率和垩白度变大,糊化温度降低,直链淀粉含量和食味值呈先降后升的曲线变化。不同播期和地点对南粳44稻米垩白度和垩白率影响最大,其次是整精米率、蛋白质含量和食味值。糙米率、精米率、粒长、粒宽和长宽比在不同播期和地点间相对比较稳定,而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和糊化温度受播期影响较大,在不同地点的表现则相对稳定。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艳华  张亚东  朱镇  陈涛  赵庆勇  周丽慧  王才林  
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研究了氮、钾肥对南粳44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氮、钾肥施用量为变量因子,南粳44产量为目标函数的二元二次数学模型。就品质而言,氮、钾肥显著影响南粳44的外观品质和营养品质,其中较高的施氮量显著降低稻米的食味值,而一定的钾肥施用量则相应提高稻米的食味值。模型解析表明:氮、钾肥对南粳44的产量也有显著的影响,其中氮肥对南粳44产量的影响大于钾肥;氮肥、钾肥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氮(尿素)和钾(氯化钾)施用量分别小于750kg/hm2和366kg/hm2时,产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提高。经计算机模拟得出,在本试验条件下,南粳44产量超过9289.5kg/hm2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庆勇  朱镇  张亚东  陈涛  姚姝  周丽慧  于新  王才林  霍中洋  戴其根  张洪程  
通过不同播期、移栽密度和施氮量试验,研究了南粳44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表现,结果表明:①南粳44作为直播稻,随着直播期的推迟,产量显著下降,全生育期缩短,适宜播种期以5月下旬到6月上旬为宜,最迟播期为6月17日,过迟播种则不能正常成熟。②南粳44作为机插稻,在设置每667m2插0.63万穴(40.0 cm×26.7 cm)时,以3.8万基本苗时产量最高;在每667m2插1.9万穴(26.7cm×13.3cm)时,以5.7万基本苗时产量最高;南粳44超高产栽培的关键是在适宜的基本苗的基础上,通过少穴扩行栽培,主攻大穗以获得足够的颖花量,并保持稳定的结实率与千粒重。③施氮量对南粳44产量及产量构成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彭波  宋晓华  段斌  易常会  孔冬艳  彭宇  柳琳  庞瑞华  孙艳芳  李慧龙  郭桂英  李金涛  周棋赢  宋世枝  
【目的】研究不同播种期对"黄金晴"稻米品质的影响,实现日本"黄金晴"稻米品质提升,促进日本"黄金晴"在豫南地区应用与推广。【方法】针对来源于日本的优质水稻品种"黄金晴",在2014和2016年采用分批播种试验,并结合不同播种期"黄金晴"全生育期内对应的气象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日本"黄金晴"的加工品质(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稻米蛋白质含量(糙米蛋白质含量和精米蛋白质含量)和食味值与灌浆期温度(最低温度、最高温度和日平均温度)之间成反比,即随着播种期的推迟,灌浆期温度的降低,稻米的加工品质、蛋白质含量和食味值显著提升;日本"黄金晴"的垩白性状(垩白率、垩白面积和垩白度)与灌浆期温度(最低温度、最高温度和日平均温度)之间成正比,灌浆期温度高,稻米中的垩白率、垩白面积和垩白度都有所增加。2年试验数据表明,随着播种期的延迟,灌浆期温度降低,日本"黄金晴"稻米加工品质、蛋白质含量、垩白率、垩白面积、垩白度和食味值等重要品质性状均得到逐步提高。【结论】在实际生产中可以通过改变日本"黄金晴"播种期,将其灌浆期调整到一个相对有利的时期,为实现日本"黄金晴"在豫南地区的应用与推广奠定基础。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泽敏  王维金  蔡明历  陈国兴  卢碧林  朱永桂  
通过连续 3a的试验发现 :齐穗期喷施尿素溶液能改善稻米加工品质 ,适当提高直链淀粉含量 ,延长胶稠度 ,但对垩白发生有一定促进作用。早稻早季种植形成较优米质的最佳氮肥用量大于晚季种植 ,增氮的同时应注意选择垩白小的品种 ,以扬其改善加工、蒸煮、营养品质之长 ,避增加垩白之短。重施基肥吻合早季种植水稻生育期短、灌浆快的特点 ,使其尽早吸收、充分利用氮素营养 ,故能形成较优的米质 ,而重施穗肥吻合晚季种植水稻生育期长、灌浆平缓的特点 ,在生育后期集中向籽粒供氮 ,利于优良米质的形成。施氮时期及施氮量调控优质稻米的形成与适应不同类型品种或不同季节水稻的生长发育特点有关 ,但伴随加工、蒸煮、营养等品...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桂莲  张顺堂  王力  肖应辉  唐文帮  陈光辉  陈立云  
【目的】研究抽穗结实期不同时段高温处理对稻米品质的影响,阐明高温对稻米品质的影响机理及其时段效应。【方法】选用耐热性不同的两个水稻品系,利用人工气候室进行抽穗结实期不同时段温度试验,研究抽穗结实期高温对稻米外观品质、加工品质、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蛋白质含量、RVA特征谱、Mg/K及籽粒的淀粉粒结构的影响。【结果】抽穗结实期高温使两品系稻米长宽比变小,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增加,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降低,直链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增加,胶稠度降低;淀粉RVA谱特征值崩解值降低,冷胶粘度、消减值和糊化温度升高,峰值时间延长,Mg、K含量增加,Mg/K比值降低;淀粉粒扫描电镜显示,高温条件下,淀粉粒间...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贺帆  黄见良  崔克辉  曾建敏  徐波  彭少兵  R J Buresh  
【目的】探讨实时实地氮肥管理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方法】试验于2004和2005年在大田条件下,以两优培九、汕优63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叶绿素仪(SPAD)预设阈值指导下的实时实地氮肥管理方式的产量与产量形成以及相应的稻米品质特性。【结果】在实时氮肥管理(RTNM)模式下,两优培九和汕优63各施氮处理比不施氮处理增产幅度分别达21.12%~57.65%和15.00%~31.18%。在实地氮肥管理(SSNM)模式下,两优培九和汕优63SSNM处理比不施氮小区增产幅度分别达45.44%~50.71%和28.53%~32.40%。两优培九SPAD阈值分别由34~45的RTNM模式下,当SPAD阈值介...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陶陶  解嘉鑫  黄山  谭雪明  潘晓华  曾勇军  石庆华  张俊  曾研华  
【目的】明确花后增温对双季晚粳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未来气候变暖条件下双季晚粳稻安全生产和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于2017—2018年在江西农业大学上高科技驿站试验基地进行,该地区位于江西双季稻主产区。以籼粳杂交稻甬优1538为试验材料,设置花后增温(post-anthesis warming treatment,PAW;从抽穗期到成熟期昼夜不间断增温)和不增温对照(ambient temperature treatment,CK;安装与增温处理相同的装置,但不供电)2个处理,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采用稻田开放式远红外主动增温(free-air temperature increase,FATI)系统对水稻冠层进行增温,对比分析了不增温和花后增温条件下,晚粳稻产量、产量构成、加工品质、外观品质、RVA谱特征值、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和氨基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花后增温导致晚粳稻甬优1538的产量和稻米品质发生明显变化,且2年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与不增温对照相比,花后增温2.2℃显著降低了晚粳稻产量,平均降幅为4.4%。花后增温条件下,2年晚粳稻的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均无显著变化,但2年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分别平均显著提高了27.4%和24.4%。花后增温提高了米粉RVA谱特征值的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和糊化温度,降低了其消减值,而对崩解值和最终黏度无显著影响。花后增温条件下,直链淀粉含量呈下降趋势,2年平均降幅为6.4%;但精米中蛋白质相对含量和绝对含量均呈增加趋势,2年平均增幅分别为8.7%和6.6%。另外,花后增温均提高了精米中非必需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并且非必需氨基酸对增温的响应比必需氨基酸敏感,其中非必需氨基酸的总量显著提高了5.7%。从氨基酸的相对比例可以发现,花后增温对绝大多数氨基酸的相对比例无显著影响,而酪氨酸和甲硫氨酸的相对比例显著提高。【结论】花后增温降低了晚粳稻产量,对稻米加工品质无显著影响,使稻米外观品质品和蒸煮品质变差,而有利于改善其营养品质和食味品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曹莹  郭俊  赵天宏  马殿荣  
以超级稻千重浪2号和普通稻秋光为试材,采用盆栽方法,模拟砷污染农田,设置4种砷胁迫质量浓度,即0,20,40,60 mg/kg。砷以Na3AsO4.12H2O的形式加入。试验结果表明:低质量浓度砷(20 mg/kg)在分蘖期对秋光生长有刺激作用,具体表现为株高、分蘖数和地上部分干质量高于对照;低砷处理在分蘖期对千重浪2号不存在刺激效应。同时砷胁迫对稻米的品质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整精米率和蛋白质含量明显下降,碱消值增加,垩白米率、垩白度下降,直链淀粉含量无显著变化。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蒋鹏  熊洪  张林  朱永川  周兴兵  刘茂  郭晓艺  徐富贤  
以杂交稻旌优127为材料,设2种水分管理(常规灌溉和分蘖期干旱),2个施氮量(120、180 kg/hm~2),3个移栽密度(12.0、16.5、22.5穴/m~2),研究其对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2014年分蘖期干旱处理产量(10.72 t/hm~2)与常规灌溉产量(11.01 t/hm~2)相比未出现显著下降,而2015年分蘖期干旱处理产量(9.84 t/hm~2)显著低于常规灌溉处理的产量(10.50 t/hm~2),有效穗、每穗粒数、干物质减少是其减产的主要原因;分蘖期干旱处理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产量呈增加趋势,而常规灌溉处理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产量呈降低趋势;2种水分管...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艳红  唐湘如  潘圣刚  杨晓娟  陈抒婷  陈春桦  戴显红  梅俊豪  陈益培  
为了探明分蘖期水氮管理对香稻香气、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在大田条件下,以常规籼型香稻品种农香18和Basmati 385以及粳型香稻品种云粳优14(Y-14)为试验材料,设置3个水分处理(保持水层4~6 cm(W1);间隙湿润灌溉,低限土壤水势为-10 kPa(W2)和轻度落干,低限土壤水势为-20 kPa(W3))和3个氮肥水平处理(分蘖肥纯氮0 kg/hm2(N1)、30 kg/hm2(N2)和60 kg/hm2(N3))。研究了水氮互作处理对香稻糙米2-乙酰-1-吡咯啉(2-AP)含量,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氮互作显著影响香稻糙米2-AP含量,适当的水分胁迫(W3)和...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泽敏  王维金  周竹青  蔡明历  陈国兴  朱永桂  
为揭示结实期温度对早籼稻米品质的影响 ,通过对全年 8次分期播种的 5个早籼稻品种的米质测定 ,结合结实期温度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结果表明 :品种及米质性状对温度的反应有别 ,垩白和整精率的变幅最大 ,为温度反应敏感型性状 ;粒长和粒形及出糙率、精米率的变幅最小 ,为温度反应迟钝型性状 ;其它为温度反应中间型性状。因垩白基数的大小不同 ,导致米质优的品种播期间的变异系数大 ,米质劣的品种的变异系数小。结实期温度效应的诸因素协同影响米质 ,分 3部分 :含日均温、日均温差、日均最高、最低温的均温因子 ;含积温、天数、累计最高、最低温、累计温差的积温因子 ;全生育期天数作为影响最小的指标 ,对米质...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丽丽  赵一洲  李鑫  刘研  毛艇  张战  倪善君  刘福才  
对粳稻品种盐粳188航天诱变后代株系的稻米品质性状进行分析,以探讨空间条件对北方粳稻诱变后代稻米品质性状的影响及其变异特点.结果表明:盐粳188诱变后代株系稻米品质各性状均发生变异,变异系数为1.94%37.48%,性状呈现出双向分离,t检验显示部分性状与对照间的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表明盐粳188诱变后代与对照相比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异,部分性状变异幅度较大,发现有益变异,这为北方粳稻品质育种提供了丰富的种质资源.依据育种目标进行选择得到5个食味值较高的株系,表明航天诱变育种可以成为稻米品质育种及改良的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竹青  徐运清  黄天芳  邹礼平  李德华  周亚洲  杨泽敏  
为了研究栽植地域变化对太子稻光合特性和稻米品质的影响,在太子米主产区和对照地区进行了异地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栽植地域,太子稻光合作用的环境条件[如光量子(PAR)、CO2浓度、气温(Ta)和叶片温度(Tl)]有极显著差异。异地栽培对剑叶面积、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和净光合速率(Pn)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对剑叶细胞间CO2浓度(Ci)的影响也达到极显著水平。同时,不同栽植地域生产的太子米加工品质、外观品质和蒸煮品质均有极显著的差异。太子稻在主产区栽植稻米米质优良,在主产区外种植米质变劣;但对照品种在太子稻主产区种植米质得到改善。相关分析表明,太子米品质指标间有复杂的相关关系,其中糙米率与...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桂莲  陈立云  张顺堂  黄明  唐文邦  雷东阳  李梅华  贺治洲  
为选育耐热水稻品种,对2个耐热性不同的水稻品种进行高温处理(8:00~17:00,37℃,17:00~8:00,30℃),测定了高温胁迫对水稻花器官和产量构成要素及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抽穗开花期高温导致水稻开颖角度、花丝长度和花粉粒直径明显增大,花药开裂、花粉可染率明显下降,柱头活力下降不明显,耐热品种996开颖角度、花丝长度和花粉粒直径在高温下增幅大于热敏感品种4628,而花药开裂、花粉可染率和柱头活力下降幅度小于热敏感品种4628;高温导致结实率和千粒重明显下降,每穗总粒数增减不显著,耐热品种996的结实率、千粒重下降幅度小于热敏感品种4628;高温显著降低了稻米的精米率和整精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