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02)
- 2023(10324)
- 2022(8554)
- 2021(7761)
- 2020(6531)
- 2019(14433)
- 2018(13989)
- 2017(25668)
- 2016(14408)
- 2015(16114)
- 2014(15874)
- 2013(15243)
- 2012(14159)
- 2011(12888)
- 2010(12701)
- 2009(11817)
- 2008(11351)
- 2007(10135)
- 2006(8934)
- 2005(8016)
- 学科
- 济(53340)
- 经济(53233)
- 管理(41511)
- 业(38017)
- 企(29369)
- 企业(29369)
- 方法(23053)
- 数学(20264)
- 数学方法(20044)
- 农(16706)
- 中国(15138)
- 财(15056)
- 学(14442)
- 制(14065)
- 业经(12120)
- 贸(11106)
- 贸易(11104)
- 体(10979)
- 农业(10912)
- 易(10822)
- 银(9799)
- 银行(9737)
- 融(9557)
- 金融(9550)
- 行(9335)
- 地方(9107)
- 技术(8634)
- 理论(8598)
- 务(8304)
- 财务(8276)
- 机构
- 大学(208122)
- 学院(206065)
- 济(81982)
- 经济(80299)
- 研究(77744)
- 管理(73847)
- 理学(64013)
- 理学院(63219)
- 管理学(61932)
- 管理学院(61592)
- 中国(57224)
- 科学(51507)
- 农(50548)
- 京(44891)
- 所(41827)
- 农业(40651)
- 业大(39589)
- 研究所(38578)
- 财(37374)
- 中心(34726)
- 江(31201)
- 财经(29347)
- 院(28173)
- 北京(27839)
- 经(26808)
- 农业大学(26620)
- 省(26064)
- 范(25465)
- 经济学(25364)
- 师范(24962)
- 基金
- 项目(146388)
- 科学(112875)
- 基金(106259)
- 家(98436)
- 国家(97646)
- 研究(97594)
- 科学基金(80487)
- 社会(62156)
- 社会科(58722)
- 社会科学(58709)
- 省(57109)
- 基金项目(55800)
- 自然(54797)
- 自然科(53549)
- 自然科学(53526)
- 自然科学基金(52612)
- 划(49523)
- 教育(44209)
- 资助(43131)
- 编号(36752)
- 重点(33898)
- 部(31729)
- 发(30840)
- 创(30544)
- 计划(30395)
- 成果(29202)
- 科研(28839)
- 创新(28753)
- 业(27128)
- 科技(27024)
共检索到3059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郭宁 严玛丽 邵兰军 周立非 陈泽鹏 黄浩 曾繁东 林建委 郭俊杰 王维
为探究不同群体特征对烤烟生育期光合生产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云烟87为材料,通过设置不同播期与种植密度来构建不同烤烟群体,分别在烟株移栽后各生育时期完成光合生产相关指标测定及对烤后烟叶进行经济性状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烤烟大田期缩短,群体干物质积累量降低,叶面积系数(LAI)、光合势(LAD)降低,净同化率(NAR)、作物生长率(CGR)在现蕾-成熟期显著提高,16 500株/hm2种植密度下成熟期烟株群体干物质积累量最高,降低种植密度可显著提高烟株中部干物质积累量、NAR、群体平均叶倾角(MLIA)、烟叶均价、中上等烟比例和中部烟比例,但会降低LAI、LAD、CGR、消光系数(K)...
关键词:
烤烟 播期 密度 光合生产 经济性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夏体渊 靳松 陈兴位 王炽 李枝武 倪明 陈泽斌 任禛 陈丽娟 尹利方
以烤烟品种K326为试验材料,研究4种种植密度(13 500、15 000、16 500和18 000株/hm2)对烤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种植密度的增加,烟株株高增加,最大叶长宽和平均叶重显著降低;烤烟产量、产值和均价呈先升后降趋势;当种植密度为16 500株/hm2时,烟叶内在化学成分协调性较好;综合分析认为,试验条件下K326的种植密度为13 500株/hm2对达到烤烟优质适产目标最为有利。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海业 高卫锴 周立非 李谨成 王稼良 邵建平 韩小渊 李亚兵 王维
为探究烟苗不同叶龄移栽对烤烟光合物质生产能力和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在云南罗平烟叶产区,以当地主栽品种K236为试验材料,通过设置不同叶龄烟苗统一移栽,测定移栽后大田各生育时期的光合物质生产及烤后烟叶产质量性状。结果表明:随着移栽叶龄的增加,烟苗成活率有先升高又降低的趋势,而大田生育期有增加的趋势;随着烤烟田间生育进程的推进,各处理在生育期LAD表现为先下降又升高,而各处理生育期总LAD最高的是5叶移栽烟苗,比6,8叶移栽分别高出20.14%,14.82%。群体平均叶倾角(MLIA)随着移栽叶龄的增加,有先升
关键词:
烤烟 叶龄 光合生产 品质 经济性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会杰 赵铭钦 闻刚 姜慧娟 彭洁
以辽烟17为试材,用种植密度和施钾量2因素裂区设计,研究了种植密度和施钾量对烤烟品质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钾肥施用量的升高,烟叶移栽后80 d POD活性、钾含量、烟碱含量、氯含量、中性致香物质含量都随之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钾肥施用量过高,烟碱含量反而降低。而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烟叶单叶重、钾含量、氯含量、棕色化产物以及中性致香物质总量随之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种植密度过高,中性致香物质总量反而降低。处理A2B2(1.2 m×0.55 m,1000株/667m2;667m2施钾:7.23 kg)烟叶油分足、色泽好、烟碱含量高、化学成分比例协调、香气量足。烤烟种植密度行株距为1.2 m×0.5...
关键词:
种植密度 施钾量 烤烟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汪丽 刘雷 杨文钰 刘卫国
研究了种植密度和施钾量对烤烟烟叶中部分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247.5~341.25 kg/hm2的钾肥施用量范围内,各部位烟叶的钾、总氮、烟碱、蛋白质含量随施钾量的增加而增加,而还原糖、总糖含量则相应减少,烟叶的化学成分比例趋于合理。但钾肥施用量达到390 kg/hm2后,烟叶的品质稍有下降。随种植密度的提高,各部位烟叶的含钾量、还原糖、总糖含量增加,而总氮、烟碱、蛋白质含量则相应降低,烟叶的化学成分趋于协调。烤烟种植密度行株距为1.1 m×0.5 m,钾肥施用量为292.5~341.25 kg/hm2对提高烤烟烟叶的品质最为有利。
关键词:
烤烟 种植密度 施钾量 品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沈杰 蔡艳 何玉亭 杜宣延 王昌全 罗定棋
【目的】探讨不同种植密度下烤烟养分吸收利用及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变化规律,为优化烟株群体结构、发挥密植效应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云烟99为供试材料,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不同种植密度(13 890(D1)、15 150(D2)、16 660(D3)、18 510(D4)株/hm2)对烤烟氮、磷、钾吸收利用、产量和化学品质的影响。【结果】烟叶产量以D3处理最高,平均达2 287.33kg/hm2,比对照(D1)处理增加13.04%,D2处理次之,比对照增加6.95%;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烟株养分吸收量持续增加,而叶片养分含量和养分经济系数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且均与烟叶产量变化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向前 杜世州 曹承富 乔玉强 赵竹 张耀兰
为明确播期和密度对小麦光合效应及产量的影响,研究了6个播期和4种密度对小麦品种烟农19(半冬偏冬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播期下,小麦抽穗期和灌浆中期的叶面积指数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并以10月10日(S2、正常播种)和10月17日(S3、适度晚播)播种的最高。同一密度下,小麦不同生育期的叶绿素含量及灌浆中期的各叶绿素荧光参数(Fo、Fm、Fv/Fm、ETR和ΦpsⅡ)皆以10月10日和10月17日播种的最高,且同一播期下随密度的增加而降低。播期和密度对小麦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具有明显的影响,并在合理播期10月10日和10月17日及适宜密度120万株/hm2(M1)和21...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郑传刚 吴昊 余祥文 马均 胡雁翼 廖华
以烤烟新品系JSZX–09–011杂交一代为材料,通过设置不同钾肥施用量(K2O施用量分别为135、180、225 kg/hm2)和基追比例(钾肥基肥和追肥比例分别为3∶7、5∶5、7∶3),研究攀西烟区“前干后湿”钾肥调控对烤烟烟叶光合作用、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钾肥施用量180 kg/hm2条件下,烟株叶面积指数、光合速率以及最终产量等较均其余处理表现出较大优势,前钾后移则能有效改善烟株冠层结构,提升其光合作用;随着追肥比例提高,冠层叶片SPAD值显著增加,有利于提高烟株光合作用,烟碱含量则有降低的趋势,糖碱比、钾碱比趋向协调,烟叶品质明显提高。在攀西烟区供钾量180 kg/hm2,...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能如 余金恒 罗荣欣 林北森 尹永强
为确立笼式烟夹密集烘烤最佳装烟密度,开展了中部烟叶烘烤试验。结果表明:烟叶外观质量以59.52 kg/m2装烟密度(烤房装烟量4000 kg)最好,66.96 kg/m2(4500 kg)较好,74.40 kg/m2(5000 kg)较差;随着装烟密度增大,烟叶烟碱和总氮含量趋增,糖含量变化幅度较小,糖碱比值下降并趋于协调,中性香味物质含量呈减少趋势,但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装烟密度愈大,烟叶感官质量愈好;当装烟密度增至66.96 kg/m2(烤房装烟量4500 kg)时,烟叶感官质量明显更好,清香风格明显突出。因此,笼式烟夹密集烘烤装烟密度以66.96 kg/m2(烤房装烟量4500 kg)左右...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广富 赵铭钦 赵进恒 王付峰 张迪 刘乐
以烤烟品种吉烟九号(当地主栽品种)为试材,于2008-2009年采用种植密度和顶端调节剂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种植密度和顶端调节剂(自制)对烤烟质体色素及其降解产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和顶端调节剂及其两者互作对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及其降解产物均有极显著影响。随着种植密度的减小,叶绿素含量先降低再升高,类胡萝卜素含量先升后降,新植二烯含量递减;顶端调节剂B2处理的类胡萝卜素及其降解产物和新植二烯含量均高于B1和B3处理。综合比较,以种植密度16 500株/hm2,配合喷施顶端调节剂B2的烤烟群体结构较合理,烟叶品质较好。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利成 陈立云 肖应辉 唐文帮 敬礼恒 邓化冰
以杂交早稻株两优4024、金优402和晚稻H优159、金优207为材料,研究2011、2012年不同栽培密度(设置13.3 cm×20 cm、16.7 cm×20 cm、20 cm×20 cm、13.3 cm×26 cm共4种栽插密度,分别记作Al、A2、A3、A4)对双季稻(早稻、晚稻)产量及群体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个早稻组合株两优4024和金优402的产量均呈A2、A1、A3、A4依次减小的变化趋势,说明16.7 cm×20 cm是双季早稻较适宜的栽培密度;晚稻H优159在2年的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和产量均以A3处理的最高,而其对照金优207在2年的有效穗数和产量均以A4处理的最高,说明...
关键词:
双季稻 栽培密度 产量 群体光合特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吕中显 赵铭钦 拓阳阳 张广富 张迪
以吉烟九号(当地主栽品种)为试材,于2008-2009年采用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种植密度和顶端调节剂对烤烟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和顶端调节剂及其两者互作对烤烟中的5类香气物质(类胡萝卜素类降解产物、苯丙氨酸类降解产物、类西柏烷类降解产物、棕色化反应产物以及其他类降解产物)含量均有极显著影响;其中以顶调剂的影响作用大于种植密度;随着种植密度的减小,5类香气物质含量均先降低再升高。从顶调剂对烤烟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来看,顶调剂B2的香气物质含量均高于B1和B3;最终得出,选择种植密度A1(16 500株/hm2),配合喷施顶调剂B2的烤烟中性致香物质含量最高,烟叶的品质较...
关键词:
烤烟 种植密度 顶端调节剂 中性致香物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颜合洪 罗顺意 陈灿
为了提高烤烟的产量和品质 ,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稀释 40 0 ,6 0 0和 80 0倍 7%的黄柠乳油液对烤烟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 :稀释的黄柠乳油对株高、茎围、叶片大小、叶片厚度、单叶重、上中等烟比率和均价的增加均有影响 .经新复极差法验证 ,6 0 0倍液处理的烟叶产量与对照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烟叶产值存在极显著差异 .综合各项指标 ,以 6 0 0倍液处理的效应最佳
关键词:
烤烟 产量 质量 黄柠乳油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魏永鹏 南丽丽 于闯 付双军
以甘肃省主栽品种甘农3号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cv.Gannong No.3)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甘肃荒漠灌区播种量(12,16,20和24kg·hm-2)和行距配置[3种等行距10、15和20cm,2种宽窄行距6行×10cm(窄)+40cm(宽)和6行×10cm(窄)+30cm(宽)]对其干草产量、茎叶比及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行距处理中,20cm行距的苜蓿干草产量显著高于15、10cm和两种宽窄行距(P<0.05);不同的播种量处理中,播种量为16kg·hm-2的苜蓿年总干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永成 徐亚丽 彭海浪 李壮 牛应泽
本文于2010-2011年在四川雅安(盆周山区)、射洪(川中丘陵区)和邛崃(成都平原区)3个不同试验地点,研究了播种期、种植密度对直播油菜农艺性状和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直播油菜不同试验地点的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播期是影响直播油菜株高、一次分枝数和产量的主要因素;种植密度则是影响直播油菜分枝部位的主要因素。株高、分枝部位和一次分枝数均随播期推迟而降低或减少;株高和一次分枝数则随种植密度增加而降低。直播油菜籽粒产量和油产量都随播期推迟而呈降低趋势,但油菜产量在不同种植密度下并无显著差异。播期、种植密度对直播油菜籽粒含油量、油酸含量和亚油酸含量均无显著性影响。基于上述结果,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