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80)
2023(13130)
2022(11087)
2021(10579)
2020(8515)
2019(19585)
2018(19602)
2017(36378)
2016(20647)
2015(23359)
2014(23235)
2013(22399)
2012(20603)
2011(18770)
2010(19205)
2009(17882)
2008(17437)
2007(16127)
2006(14171)
2005(12611)
作者
(56135)
(47215)
(47108)
(44802)
(29501)
(22651)
(21521)
(18313)
(17823)
(16889)
(15903)
(15775)
(15071)
(14629)
(14595)
(14588)
(14453)
(13744)
(13651)
(13627)
(11848)
(11772)
(11495)
(10896)
(10790)
(10744)
(10710)
(10436)
(9669)
(9545)
学科
(76153)
经济(76090)
(55897)
(50358)
管理(45419)
农业(33397)
(31462)
企业(31462)
方法(29827)
数学(26381)
数学方法(26076)
中国(25836)
业经(22049)
教育(21558)
(17280)
地方(17234)
(16832)
(16390)
(15699)
贸易(15693)
(15285)
(14637)
理论(13836)
农业经济(12490)
发展(12339)
(12217)
(11762)
银行(11740)
(11236)
技术(11226)
机构
学院(281788)
大学(278237)
(107532)
经济(104846)
管理(100861)
研究(97439)
理学(86475)
理学院(85462)
管理学(83817)
管理学院(83270)
中国(70198)
(64632)
(59727)
科学(59712)
农业(49545)
(49439)
(47579)
(46769)
业大(46483)
师范(46451)
中心(46020)
(45764)
研究所(44680)
北京(37770)
财经(37123)
师范大学(36936)
教育(36541)
(36089)
(34139)
技术(33896)
基金
项目(182764)
研究(143835)
科学(143224)
基金(126177)
(108581)
国家(107423)
科学基金(90454)
社会(87968)
社会科(82582)
社会科学(82555)
(75695)
教育(71104)
基金项目(66563)
编号(64842)
(63361)
成果(54557)
自然(54438)
自然科(53060)
自然科学(53046)
自然科学基金(52037)
资助(49428)
课题(45774)
(42823)
重点(42111)
(41081)
(38543)
(38351)
(37191)
项目编号(36657)
(36264)
期刊
(126811)
经济(126811)
研究(87693)
(67793)
中国(66351)
教育(59467)
农业(45884)
学报(43330)
科学(39045)
(35599)
大学(34103)
学学(30641)
管理(29801)
业经(28019)
技术(27396)
(26310)
金融(26310)
(21962)
经济研究(18093)
问题(17806)
财经(16998)
图书(16867)
(16050)
职业(16049)
农业经济(15210)
农村(15205)
(15205)
(14689)
世界(13283)
(13103)
共检索到4323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陆梦秋  
撤点并校是我国过去10多年的重大教育事件,对农村中小学空间布局产生了重大影响。基于江苏省仪征市的案例分析,认为国家规定的学校服务半径40min的标准,只有在撤点并校前才能完全达到,当前的各类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其服务半径已基本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并且从未来趋势看,中小学的数量将会进一步减少,学校服务半径将会进一步加大。因此,国家应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分类分区制订不同的学校服务半径标准。与此同时,当前农村中小学的空间布局调整与优化,应与校车的配置同步进行,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学校布局与校车线路的理想图式,从而更好地满足中小学生的上学需求。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杨东平  王帅  
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简称"撤点并校")政策发端于90年代,在"普九"实施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中成形,2001年成为国家政策在全国农村实施,2012年被叫停。这一以集中办学和建寄宿制学校为特点的政策,与80年代网点下伸、多种形式办学的普及教育思路恰为对比,体现了两种不同的价值理念和发展模式,教育的天平由保障公平滑向了效率优先。"后撤点并校时代"的农村教育应当汲取80年代教育改革的精髓,重申实事求是的价值,重视因地制宜、多种形式办学,回归平民教育和生活教育,重新启动农村教育综合改革。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龙  宋月萍  
文章使用2011年原国家人口计生委生态脆弱区、边境类型区、少数民族区等三类地区人口流动及其影响因素监测调查数据,对农村地区人口流动意愿的基本情况和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重点探究撤点并校的宏观政策背景下小学教育资源可及性下降对人口流动意愿的潜在影响。结果显示,由于政策的粗放式执行,农村地区小学教育资源可及性的下降对人口、特别是女性人口的流动意愿具有限制性作用。在引导人口有序流动、促进人口合理分布的进程中,增强小学教育资源的可及性能够免除农村劳动力、尤其是老少边穷地区的农村劳动力外出流动的后顾之忧,提振其外出流动的信心。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胡伶  
为缓解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提高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我国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文件。本文将这些政策大体概括为"数量补充"、"地位保障"和"素质提升"三种类型,指出当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教师政策存在着对相关因素考虑不充分,致使政策的执行面临困境;各主体的"利益博弈"使部分地区政策执行出现"走样"现象等。因此,要统筹相关因素,提高农村教师政策质量,并明确其根本取向,加大宣传力度。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蔡志良  孔令新  
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的撤点并校运动进一步加剧了乡村教育面临的不公正,使乡村儿童面临的成长道德风险递增,也加速了乡村社会的荒芜化。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重的,既有政策执行失当的问题,更是教育正义失位的表现,最深层次的原因则是乡村文的化被改造和衰亡。缓解和走出乡村教育的困境,除了要慎重推进撤点并校政策,还要反思教育改革乃至国家教育设计的经济主义导向,实现教育正义,更要重建乡村文化,以恢复乡村教育的生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国娜  
当前我国数字金融正步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在金融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提升金融科技水平,增强金融普惠性。近年来,银保监系统也多次就金融科技在涉农金融领域中的应用给出明确指示,要求各地强化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扩大涉农金融服务半径。这表明,数字信息技术在提升涉农金融服务水平方面的作用日益受到各级各部门的重视。作为支持服务“三农”发展重要力量的农村金融,加强金融科技手段在涉农金融服务具体业务中的应用,借助金融科技力量开发更多涉农普惠业务产品,对于农村金融行业迎来全新之大变局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卢洪友  李凌  
本文认为,中国农村义务教育落后与财政分权有密切关系。分税制特别是偏离公平目标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使得贫困地区具有极强的压缩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内在动力,这是导致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农村义务教育状况不断恶化的重要原因。缓解中国城乡义务教育发展差距,必须全面改革分税制,特别是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孙蚌珠  陈雪娟  余向华  
在分权框架下分级管理的地方义务教育经费支出的公平问题是人们广为关注的问题,义务教育作为一国保障弱势群体底线公平的基础教育阶段,中央政府应该对义务教育供给实现责任回归。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宋乃庆  朱亚丽  
通过与全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数据的比较分析发现:重庆在2008年统筹城乡教育以来,1.师生比城乡差距在缩小但仍大于全国,城乡差距变化率高于全国(如小学段重庆为8.1%,全国为1.9%);教师中高级职称和提高学历城乡差距大于全国,且城乡差距变化率仍低于全国(如教师提高学历比,小学段重庆为0.2%,全国为3.6%;初中段重庆为1.9%,全国为3.1%);2.教育经费投入和办学条件的城乡差距不断缩小,多数指标城乡差距变化率高于全国(如预算内公用经费,小学段重庆为10%,全国为6.7%),但城乡差距仍然存在。为此,对该市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提出了有关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梁超  
20世纪90年代到2012年,我国发生了大规模的撤点并校,农村地区学校数量减少过半,还未有研究就该政策对农村人力资本的影响进行系统且严谨的评估。本文基于CHES数据,采用广义双重差分的方法廓清撤点并校政策对个体人力资本的影响。研究发现,撤点并校使得个体受教育时间平均下降了0.74年,但并未显著影响到义务教育阶段,个体接受高中以上教育的概率下降了18%。对影响机制进行考察,发现撤点并校增加了个体通勤距离,提高了附近建立寄宿制小学的概率。建立寄宿制小学的地区,通勤距离增加不会减少个体学习时间,个体教育未受到撤点并校明显的冲击;未建立寄宿制小学的地区,个体学习时间因通勤距离增加而显著减少,个体教育受政策影响下降1.19年。笔者认为,农村地区撤点并校后是否建立寄宿制小学,是个体人力资本是否受到政策影响的关键所在。成本收益分析发现,撤点并校带来的损失远远超过可能节省的教育经费开支,这说明政策的实施既有违公平也没实现效率改进。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梁超  
20世纪90年代到2012年,我国发生了大规模的撤点并校,农村地区学校数量减少过半,还未有研究就该政策对农村人力资本的影响进行系统且严谨的评估。本文基于CHES数据,采用广义双重差分的方法廓清撤点并校政策对个体人力资本的影响。研究发现,撤点并校使得个体受教育时间平均下降了0.74年,但并未显著影响到义务教育阶段,个体接受高中以上教育的概率下降了18%。对影响机制进行考察,发现撤点并校增加了个体通勤距离,提高了附近建立寄宿制小学的概率。建立寄宿制小学的地区,通勤距离增加不会减少个体学习时间,个体教育未受到撤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李向云  杜元钰  金志训  
我国目前义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有总量投入不足、经费负担结构不合理和经费投入地区、城乡差别大等。问题的原因在于未能明确义务教育的投资责枉以及现有财政体制的不合理导致的各级政府事权与财权不对称。义务教育应由政府提供且应由中央和省级政府承担资金投入的主要责任。应通过以下几种办法来消除现行财政体制对义务教育的不利影响 :1 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中央和省级政府对义务教育资金投入负主要责任 ;2 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 ,科学合理地设计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使其真正起到缩小地区间义务教育财政能力差异的作用 ;3 积极探索和完善各种形式的义务教育资助制度。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司晓宏  杨令平  
随着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的推行,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有了较大发展。然而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总体形势来看,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发展仍面临着一系列问题。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今后的发展需要制定义务教育办学标准,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继续加大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完善制度设计,加快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步伐;采取切实措施,解决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的受教育问题;加强信息技术平台建设,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江文涛  刘秀梅  
本文测算了1 995~2 0 0 1年间,我国省级地区在农村初中和农村小学公共投资上的基尼系数。总体上看,所得基尼系数均小于0 .2 ,表明地区间的公共投资差异仍处于一个较高的平衡状态。但同时研究发现,农村小学的地区差异程度较农村初中大,而更高层政府的投资会减小地区间的差异程度。在对基尼系数的分解,则发现公用经费支出使基尼系数增大,基建和专项支出使得基尼系数减小,而个人经费支出对基尼系数的贡献程度最大。另外,对基尼系数变化的分解表明,结构效应具有促进系数增大的作用,而个人经费支出对结构效应的影响最大。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刘洪银  
职业技术教育是实现产业转型与就业转型的根本途径。研究表明,农村中职教育承担着未成年人保护、新生劳动力就业以及农村劳动力技能素质提升的社会责任。上海、北京等地区已进入后义务教育阶段,国家实行农村中职义务教育具有经济能力可行性和财政能力可行性。建议国家将下一步拟实施的农村中职免费教育升级为"9+X"义务教育,在试点基础上从东部到中西部地区逐步推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