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235)
2023(18816)
2022(15451)
2021(14128)
2020(12002)
2019(26749)
2018(26129)
2017(50023)
2016(26437)
2015(28810)
2014(28197)
2013(27955)
2012(25201)
2011(22447)
2010(22269)
2009(20608)
2008(19987)
2007(17637)
2006(15353)
2005(13553)
作者
(74448)
(62483)
(61926)
(58595)
(39494)
(29753)
(27884)
(24251)
(23637)
(21707)
(21267)
(20784)
(19677)
(19583)
(19004)
(18942)
(18511)
(18159)
(17871)
(17669)
(15272)
(15123)
(15082)
(14391)
(14089)
(13837)
(13621)
(13310)
(12293)
(12137)
学科
(130741)
经济(130619)
(98969)
管理(90839)
(88373)
企业(88373)
方法(51989)
数学(42747)
数学方法(42335)
业经(35525)
(34381)
(33730)
中国(28836)
地方(28522)
农业(24759)
(23564)
财务(23527)
财务管理(23496)
技术(22695)
企业财务(22311)
(22048)
(20851)
(19787)
贸易(19772)
(19608)
(19491)
(19168)
理论(18685)
(18452)
环境(18213)
机构
学院(374795)
大学(367674)
(166346)
经济(163488)
管理(152052)
理学(131786)
理学院(130444)
管理学(128603)
管理学院(127891)
研究(121397)
中国(94002)
(74920)
(72998)
科学(72801)
(62868)
(59323)
财经(58648)
中心(56502)
(55999)
业大(55040)
研究所(53844)
(53432)
经济学(51208)
农业(49203)
经济学院(46011)
北京(45825)
(44207)
(43807)
(43532)
财经大学(43315)
基金
项目(256018)
科学(204974)
基金(189366)
研究(184506)
(165482)
国家(164093)
科学基金(143349)
社会(122676)
社会科(116557)
社会科学(116532)
(100918)
基金项目(100880)
自然(92748)
自然科(90652)
自然科学(90627)
自然科学基金(89060)
(83808)
教育(83202)
资助(74911)
编号(71616)
(58060)
重点(57588)
(56714)
(56094)
成果(54689)
创新(53588)
国家社会(51799)
(49650)
科研(48892)
课题(48680)
期刊
(186110)
经济(186110)
研究(105306)
中国(68662)
管理(61995)
(59589)
(56924)
学报(54103)
科学(53229)
大学(41906)
学学(40539)
农业(38665)
技术(34645)
(32489)
金融(32489)
业经(30983)
经济研究(30222)
财经(29854)
教育(28630)
(25928)
问题(23974)
(23576)
技术经济(21966)
商业(18440)
现代(18234)
科技(18185)
统计(18090)
(17857)
(17691)
世界(17330)
共检索到5489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倪婷婷   王跃堂   朱敏洁  
县域经济转型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作为市县合并方式的撤县设区改革,究竟能否以及如何带动县域经济转型,理论和实践层面都存在诸多争议。文章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以县域企业创新绩效为切入点,采用增广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撤县设区短期内抑制了被撤并县(市)企业的创新绩效,且该负向效应呈现先加剧、后减弱的U形趋势。撤县设区主要通过增加县域企业进入率,降低了企业创新绩效;政府补贴和税收负担在其中起到了遮掩作用。异质性检验表明,撤县设区对被撤并县企业创新绩效的负向效应主要体现在非普通城市、强竞争行业、非数字化行业、小规模、成长期企业中。由此得到的政策启示是,撤县设区后新辖区政府应科学引导外部企业进入,强化改革过渡期的政府财政扶持和精准性,同时增强市县间产业关联性与互补性,实现优势互补与错位发展。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兰兰   赵建梅  
县域经济是我国实现城镇化发展的主战场。本文利用夜间灯光数据代理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突破统计数据受制于行政区划的空间限制,获得空间一致且跨时间可比的县域经济衡量指标。这不仅可避免因使用统计数据可能导致的可塑性面积单元问题,还可以同时分析“撤县设区”对县(市)和市辖区的影响,为“撤县设区”的研究提供更细致完整的图景。研究发现:“撤县设区”改革无论对被撤并县(市),还是对原市辖区的经济发展均未产生显著影响。原因在于,尽管“撤县设区”能够促进县域企业吸收更多人力资本,但却显著降低了企业的固定资产净投资和全要素生产率,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何“撤县设区”改革不能显著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原因。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彭洋  许明  卢娟  
区域一体化作为打破市场分割和提升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举措,能够对僵尸企业产生重要影响。基于区域一体化过程中"撤县设区"这一准自然实验,文章检验了"撤县设区"对僵尸企业的影响。研究发现"撤县设区"后,辖区内的僵尸企业得到一定抑制。"撤县设区"对东部和中部的僵尸企业具有抑制性,并且"撤县设区"能够促进劳动密集型企业僵尸化,但抑制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企业僵尸化。"撤县设区"通过降低补贴、融资优惠以及强化市场竞争能有效抑制企业僵尸化,通过提高企业税负和市场投资促进了企业僵尸化。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廖秋娴   李荣林   熊治  
打破国内市场分割,推动区域市场一体化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内在要求,提升出口质量是建设贸易强国和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撤县设区改革这一准自然实验,检验区域市场一体化如何在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共同作用下提升企业出口质量。实证结果显示,撤县设区改革对企业出口质量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这一基准回归结果通过了平行趋势检验、安慰剂检验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机制检验显示,国内需求驱动效应、要素市场化配置效应和资源优化配置效应是撤县设区改革作用于企业出口质量的重要机制。此外,撤县设区改革对企业出口质量的促进效应在非国有企业、强竞争行业和东部沿海地区的改革样本中更为明显,并且这一促进作用能溢出到同一地级市非改革县市企业。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政府推动的区域市场整合通过扩大国内需求和促进要素市场化配置在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建设贸易强国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陈熠辉  蔡庆丰  林海涵  
与西方国家由市场主导演进的城市化不同,中国的城市化带有政府主导和“跨越式”的特征。本文以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撤县设区”这一政府推动型城市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撤县设区对企业的创新活动具有正向的促进效应;机制检验表明,撤县设区通过提升域内经济的“集聚效应”和资源的优化配置渠道促进企业的创新活动;并且这种促进效应在非国有企业、高外部融资依赖度行业和东部地区的改革样本中更为明显。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钱金保  邱雪情  
文章从激励差异视角重新考察"撤县设区"的财政收支效应。基于广东的区划改革和转移支付政策实践构造一个"准试验"样本,样本期内既有"撤县设区"案例,也涉及省财政对县区激励性转移支付政策的重大调整,因而能够区分二者对财政收支的影响。分析过程包括两步,首先,基于倾向得分匹配和双重差分(PSD-DID)方法,发现"撤县设区"降低了县区财政收支增速;其次,依据激励性转移支付政策变化构建三重差分(DIDID)考察"撤县设区"政策效应的产生机制,发现财政激励差异是导致"撤县设区"政策效应的原因。文章为检验"撤县设区"等行政区划调整如何影响当地发展提出一种识别机制,并发现激励落差是导致"撤县设区"影响财政收支的背后机制,而"撤县设区"本身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荣博  钟昌标  
本文选取2007-2019年中国大陆县域数据,以撤县设区改革为切入点,借助计量模型探讨行政区划调整对县域绿色低碳发展的影响,并分析地方政府行为(经济增长目标约束、地方政府官员变更和县域环保部门执法)在其中表现的作用。研究发现,整体来看,撤县设区改革显著增加县域碳排放量,致使其上升约0.202个单位。被撤并县域基础设施建设(县域公路密度规模和区域绿色植被覆盖程度减少)、工业转移集聚(污染转移准入与专业化集聚滞后)与政府财政失衡是导致其碳排放增长的重要机制路径。政府经济目标增长硬约束、市(县)长更替和县级环保部门执法监督弱化均能够显著负向影响被撤并县域的绿色低碳质量。研究建议,政府应该注重提升被撤并县域绿色低碳质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龚斌磊   张启正   袁菱苒   余泳泽  
工业化和城镇化背景下农业强国战略的实现路径是一个重大的思想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撤县设市”改变了县域发展战略,扩张了县级政府的权限,是20世纪末旨在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同时要求兼顾县域农业发展的代表性政策。然而,本文基于1992~2019年中国县级面板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法评估后发现,“撤县设市”不利于农业总产值的提升。“撤县设市”后,财政与土地资源加速离农,但由于该时期许多县在没有达到政策所要求的产业基础下“设市”,使得财政支出和土地利用行为的非农化未能转化为工业的超额增长,进而导致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不畅,并最终影响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当产业基础达到设市标准时,“撤县设市”可以通过促进工业发展,带动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保持农业产出稳定,同时达到农业现代化转型的目标。因此,该时期“撤县设市”的主要问题在于执行过程而非设计环节。2010年后中国重启“撤县设市”,新“设市”县全部达到产业基础要求,农业发展良好,证明了工业化和城镇化背景下实现乡村振兴的可行性及其前提条件,这为下一阶段更好发挥县域工农循环,实现乡村振兴提供政策参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连建新  杜云飞  
本文以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针对农业产业为例,把农业产业创新作为发展农业的有力抓手。研究农业产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有利于我们找到改善和提高农业产业创新绩效的突破口。本文从资源、政策、市场、技术及组织五个方面分析其农业产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并通过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资料进行实证,以期得到这些因素影响农业产业创新绩效的实践解释,为进一步提高创新绩效指明方向。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爱国  王亚红  黄冉  阙莉莉  李宇飞  
在产业创新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县域农业产业创新过程,分阶段地探讨县域农业产业创新绩效,得到县域农业产业创新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以济南市历城区核桃产业创新过程为案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县域农业产业创新绩效评估体系在评价县域农业产业创新绩效上是可行的,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和现实意义。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时雨   秦畅  
金融科技赋能对商业银行优化信贷资源的配置效率驱动企业创新增长,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利用上市企业贷款信息和北京大学中国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指数进行实证分析发现,银行的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创新绩效提升,该结论在考虑了内生性问题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银行数字化转型带来的创新驱动效果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和高新科技型企业影响更加明显。渠道研究表明银行数字化转型具有普惠特征,可以通过降低融资成本和增加信用贷款占比,提升企业创新绩效。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强化了银行信息甄别能力,在金融科技的推动下盈利能力越强的企业具有更强的创新绩效。因此,推动银行数字化转型优化信贷配置效率,是提升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徐发新   李雪伟  
基于江苏省2006—2020年的县域面板数据,使用多期双重差分法考察了撤县设区改革对县域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撤县设区改革提升了交通基础设施等经济性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对教育和医疗等民生性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则带来了负面影响。分样本回归结果显示,撤县设区改革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的政策效应存在显著差异。总体而言,“重经济而轻民生”的问题仍然存在,尤其在中低发展水平地区更为明显。机制分析结果显示,撤县设区改革促进了中低发展水平地区的人口增长,但公共服务供给的增长不及人口规模的增长,从而导致了“拥挤效应”。因此,是否实行撤县设区改革需要因地制宜,综合考量。而已经实行改革的地区则应转变政府职能,优化资源配置,以服务型政府建设推动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提升,确保经济与民生同步发展。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冲  王磊  
本文基于2007—2019年中国27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考察“撤县设区”这一区域市场一体化政策对城市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撤县设区显著促进城市技术创新并随着创新水平的提升而逐渐增强。机制检验表明,撤县设区通过提升政府科教支出和居民消费水平促进城市技术创新。异质性检验显示,撤县设区对技术创新的促进效应在东部城市的表现最强,中部城市次之,西部城市不显著,东北城市则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撤县设区的创新效应在科教资源较好、重点城市和撤并多个县的城市表现更强。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撤县设区对城市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特征,城市人口密度、城市规模和市场化水平对撤县设区的技术创新效应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聂伟  陆军  
撤县设区改革是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手段。作为地级市政府推动的行政区划改革,这一改革反映出地级市政府主导的地市财政资源分配格局的变化。经实证研究发现,撤县设区改革后地级市政府在统筹分配财政资源过程中,将更多财政资源集中于市辖区内,带来了更快的市辖区经济增长,而地级市下辖县域的经济增长却并未因此减速。比较整县设区和拆县设区两种撤县设区改革的实施方式,拆县设区改革方式下地级市市辖区财政资源集中程度更高,产生的经济增长驱动效应也更强。这一发现也表明,集中投入市辖区的财政资源与投入县域相比可产生更高的经济效益。本文建议在撤县设区改革过程中需要对市辖区经济和县域经济进行合理定位,在地市财政资源分配中兼顾效率和公平,优化财政资源配置结构,推动城市经济增长。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易靖韬  曹若楠  
随着数字经济和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发展流程数字化为企业开展创新活动提供了新的思路。为考察制造业企业流程数字化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基于世界银行2012年对于中国制造业的1212家企业调查数据,采用逐步回归法、Sobel检验和Bootstrap检验等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流程数字化对企业二元学习和企业创新绩效都具有正向影响;企业二元学习对于流程数字化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二元学习的相对平衡正向调节了流程数字化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而二元学习的综合平衡的调节作用则不显著。研究结果在理论层面从二元学习的视角拓展了数字化转型对于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方面的研究,在实践层面对我国制造业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创新绩效具有重要的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