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50)
- 2023(10774)
- 2022(8915)
- 2021(7998)
- 2020(6574)
- 2019(14902)
- 2018(14311)
- 2017(27423)
- 2016(14767)
- 2015(16103)
- 2014(15572)
- 2013(15640)
- 2012(14716)
- 2011(13192)
- 2010(13130)
- 2009(11805)
- 2008(11349)
- 2007(9918)
- 2006(8846)
- 2005(7742)
- 学科
- 济(60679)
- 经济(60609)
- 管理(38902)
- 业(37269)
- 企(25335)
- 企业(25335)
- 方法(23749)
- 数学(21365)
- 数学方法(21179)
- 中国(19450)
- 地方(18343)
- 农(17705)
- 学(14936)
- 财(14051)
- 业经(12800)
- 农业(12336)
- 贸(12255)
- 贸易(12246)
- 易(11817)
- 制(11121)
- 环境(10466)
- 技术(8533)
- 融(8301)
- 金融(8298)
- 地方经济(8266)
- 银(8223)
- 银行(8180)
- 工作(8153)
- 城市(8132)
- 服务(7924)
- 机构
- 大学(209713)
- 学院(206697)
- 济(82514)
- 经济(80520)
- 管理(78518)
- 研究(78219)
- 理学(68259)
- 理学院(67280)
- 管理学(65902)
- 管理学院(65525)
- 中国(57384)
- 科学(53141)
- 农(46708)
- 京(46336)
- 所(40797)
- 业大(38461)
- 研究所(37672)
- 农业(37140)
- 中心(35839)
- 财(35140)
- 江(31740)
- 院(29280)
- 北京(28867)
- 财经(27959)
- 范(27834)
- 师范(27391)
- 省(26559)
- 经(25649)
- 州(25235)
- 经济学(25092)
- 基金
- 项目(154229)
- 科学(121071)
- 基金(114269)
- 家(105087)
- 国家(104282)
- 研究(101256)
- 科学基金(87934)
- 社会(67026)
- 社会科(63509)
- 社会科学(63489)
- 基金项目(61954)
- 自然(60609)
- 自然科(59205)
- 自然科学(59182)
- 省(58593)
- 自然科学基金(58112)
- 划(51877)
- 资助(44715)
- 教育(43557)
- 编号(37648)
- 重点(35261)
- 发(33963)
- 部(32505)
- 创(31817)
- 计划(31626)
- 科研(30210)
- 创新(29948)
- 国家社会(28871)
- 成果(28372)
- 科技(27686)
- 期刊
- 济(88472)
- 经济(88472)
- 研究(57972)
- 学报(43419)
- 中国(42691)
- 农(40541)
- 科学(37964)
- 大学(31223)
- 学学(29812)
- 农业(27045)
- 管理(25592)
- 财(24248)
- 融(17394)
- 金融(17394)
- 经济研究(14691)
- 业(14566)
- 业经(14375)
- 教育(13819)
- 图书(13787)
- 技术(13666)
- 问题(13333)
- 财经(13073)
- 资源(12333)
- 业大(12332)
- 版(11398)
- 经(11307)
- 科技(11166)
- 书馆(10376)
- 图书馆(10376)
- 农业大学(10224)
共检索到3061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妤凡 王开泳
撤县(市)设区作为中心城区拓展发展空间、优化整合资源的重要手段,对城市公共服务资源供需调配和空间重组带来的明显的影响。以杭州市为例,定量测度撤县(市)设区前后杭州公共服务水平时空变化特征以及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分布格局,并探讨这一区划调整影响城市公共服务供给和配置变化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撤县(市)设区对新设区的公共服务水平提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新老城区之间的公共服务差距仍然存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具有滞后性,在城市规划的指导下现已由城市中心向外围等级扩散,且在新设区内已初步呈现集聚点。基于领域重构理论,城市规划修编、地方自主权变化及辖区功能转变等均会对城市公共服务资源供需产生影响,且这一机制在重点分析了撤县(市)设区的正向促进效应以后,更是为各个因素在影响城市公共服务变化时的作用效力提供解释。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丽娴
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布局的合理性对地区人力资本的协调配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考虑到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布局优化的时滞性和内生性问题,采用地区海拔作为工具变量进行计量模型分析。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布局优化对地区人力资本配置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能够通过专业化分工、工资溢价和技术溢出效应共同推动人力资本配置的提升;尤其是大城市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布局的优化对人力资本配置的改善作用会更加明显。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乐 张凤荣 张新花 关小克 袁雅琴
合理布局农村公共服务设施是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环境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和新农村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北京市顺义区为例,首先结合《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对公共服务设施的归并特征和实地调查,对顺义区公共服务设施进行级别划分;其次对农村居民点发展实力与乡镇和区(县)级别公共服务设施的通达性进行分析,并确定未来农村居民点发展模式,作为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优化的空间依据;最后,以农村医卫慈善用地为例进行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优化的方法探讨,研究成果可为编制城乡统筹和区域均衡发展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土地综合整治规划提供参考。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天 石川淼 张睿
在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的热潮中,城市空间对儿童权益与儿童需求做出回应的必要性逐渐凸显,但以儿童为服务对象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面临已有研究视角欠缺、评价标准模糊等问题。首先提出以儿童需求为评价标准,明确儿童发展的基本需求对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类型的需求;其次确定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评价方法。选取天津与新加坡作为对比研究对象,明确对比研究的意义与可行性,计算关键指标,从而发现天津研究范围内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的缺陷,并以新加坡经验为借鉴对象,探索天津满足儿童需求的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优化方向。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崔新蕾 白莹莹 马艳茹
研究目的:探索在区域一体化背景下,撤县设区政策工具对工业用地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影响效应,为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提供参考。研究方法:以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7—2019年发生的撤县设区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和中介机制模型检验其对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程度的影响及传导渠道。研究结果:(1)撤县设区对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仍然成立。(2)撤县设区对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存在空间溢出效应;通过财政竞争和工业集聚促进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水平,但引资竞争弱化了两者之间的正向促进作用。(3)撤县设区对中西部地区和北方地区城市及中小城市的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程度的促进效应显著;其增加了商服和住宅用地出让面积,加剧了不同用途土地出让价格扭曲。研究结论:合理运用撤县设区政策工具对推动工业用地市场化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不同区域与城市规模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有针对性地推进撤县设区政策,逐步深化地区工业用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水平。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京京
本文运用区位熵分析方法,对服务业就业在北京各区县的空间分布状况进行描述与分析,发现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在就业区位熵所表征的总体专业化水平、各区县之间区位熵水平差异方面均存在较大区别。生活性服务业具有分布的普遍性特征与总体上较高的专业化水平;相反,生产性服务业分布上具有不均衡性,各区县的专业化水平参差不齐。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复合性中心—专业性外围空间结构,并对生产性服务业各行业不同的的空间变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认为地租水平与集聚因子、行业特性、资源稀缺型以及政策引导是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布局及迁移的重要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亮 王婧
城市游憩地空间布局研究具有明显的实践意义,它为城市规划及区域规划提供依据,满足居民物质文化的需求。在研究各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研究武汉市游憩地空间布局的现状及变化特征,指出武汉市游憩地空间布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城市空间布局优化构想。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邓剑伟
空间布局调整是南平市在新时期面临的巨大挑战,通过产业布局和人口布局调整,南平市将能够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成为福建省的经济推动区。空间布局的调整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一系列的激励机制,需要社会各界参与其中。
关键词:
空间布局 产业布局 人口布局 制度设计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宋涛
本文研究在制造业外部性与服务业作用下,城市内部不同地理位置对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影响,具体探讨企业到城市中心地理距离(中心距离)与企业TFP之间的关系。本文采用GMM方法,研究发现:中心距离对企业TFP影响显著。制造业外部性和服务业共同作用,促使城市内部不同地理位置对企业TFP影响有所不同。本文采用城市几何中心以及国有企业和出口企业对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发现结果稳健。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吴云清 翟国方 李莎莎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为了加大中、小城市特别是县域的自主发展动力,减少管理层级、提高效能、壮大县域经济,我国2010年提出了"省管县"代替"市管县"的行政体制。为了增强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力,必须要优化中心城市的空间布局,以增强其综合竞争力。本文在提出了"省管县"和"市管县"的概念及其差异的基础上,分析了区域发展和财政体制的协同机制,并提出了"省管县"体制对地方中心城市空间布局的要求,以苏州市为案例,概述了"省管县"体制下苏州中心城市中心体系的构建和城市空间布局的耦合方案,以期对县域经济较强的地区在"省管县"体制下中心城市的发展及空间布局优化提出有一定的借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夏固萍
能源消耗与CO2排放主要来源于城市,而交通又是城市碳排放的三大主要来源之一。城市公共设施是居民出行的主要目的地之一,也是城市中主要的交通吸引源之一。文章以减少交通碳排放为目标,提出市级公共设施空间布局结构是在小城镇宜集聚于城市中央位置,在大中城市宜分散布置于城市中央和四周;公共设施空间布局要与住宅区混合并与绿色低碳交通设施相结合;公共设施用地规划设计中按照居民可步行距离确定公共设施街区适宜的深度与宽度、减少公共设施用地中的停车场,以减少居民出行交通距离,方便步行与使用自行车和公共交通,限制私人汽车交通空间,实现城市低碳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低碳城市 公共设施 空间布局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谈力 史北祥 王红扬
在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知识型经济的不断发展与深化,知识创新型服务业开始出现并快速发展,成为城市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带来的城市服务业布局变化将成为城市业态调整的核心问题。本文以南京为例,利用业态分布的POI数据,综合运用核密度分析、空间自相关、热点分析、区位熵等方法,从等级与结构的视角探究知识创新型服务业在南京市城区的空间分布,并进一步归纳衍生空间布局结构模型,探索产业空间布局的一般规律。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曹大贵 杨山 李旭东
城市更新自古有之 ,城市产业布局大规模变化则始于上世纪 50年代。我国正进入城市更新的高潮 ,大拆大建随处可见。如何将城市空间布局演化与城市产业布局调整科学地结合起来 ,是当前我国城市建设和改造所面临的挑战之一。您正在阅读的这篇文章 ,讲述了西方一些国家内城改造的得失 ;中西城市改造的原因与机制的不同 ;指出了我国城市改造应从中吸取的教训 ;剖析了无锡城市改造的缺失并给出了具体建议
关键词:
城市 空间布局 产业布局 调整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凤荣 赵华甫 黄大全 李佳 赵婷婷
北京市总体上已步入工业化后期阶段。不断增加的财政收入使政府有能力实现反哺农业。人民的消费结构也向着除食物消费之外的现代物质消费和精神文化消费并重转变。这使政府和民众不再仅仅关心经济发展,而更注重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因此,对于有着约1500×104人口、水土资源都很紧张的北京来说,农业的发展更应该注重对其生态功能、景观文化功能的开发,为建设生态环境良好,景色优美的"宜居城市"服务。据此,本文根据北京市的水土资源禀赋和城市总体规划,构建了以城市为中心的4个"农业圈",即:城市花园农业圈、近郊平原景观绿化农业圈、远郊平原规模高效生态农业圈、山区生态涵养特色农业圈等。这种农业圈层设计突破了传统的近郊...
关键词:
农业 布局 宜居城市 北京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志毅,张兆干
区位是饭店经济效益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对商业设施与饭店的区位因素 (市场、设施的集聚、地价水平、消费者因素 )的具体影响机制进行了比较 ,并以南京市为例 ,对饭店空间布局的相关因素及其对饭店住宿率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
关键词:
饭店 微观空间布局 区位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