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263)
- 2023(3216)
- 2022(2719)
- 2021(2383)
- 2020(2173)
- 2019(3630)
- 2018(3283)
- 2017(6147)
- 2016(3345)
- 2015(3599)
- 2014(3364)
- 2013(3453)
- 2012(3321)
- 2011(3068)
- 2010(3159)
- 2009(2916)
- 2008(2715)
- 2007(2539)
- 2006(2029)
- 2005(1963)
- 学科
- 济(13548)
- 经济(13529)
- 管理(9221)
- 业(8587)
- 企(6394)
- 企业(6394)
- 方法(5678)
- 数学(5088)
- 数学方法(5060)
- 学(4547)
- 中国(4274)
- 财(4130)
- 农(3900)
- 业经(3182)
- 贸(3008)
- 贸易(3005)
- 地方(2954)
- 制(2941)
- 易(2925)
- 银(2873)
- 银行(2865)
- 环境(2864)
- 融(2775)
- 金融(2773)
- 行(2754)
- 农业(2717)
- 及其(2706)
- 害(2650)
- 技术(2428)
- 虫(2337)
- 机构
- 大学(52396)
- 学院(52116)
- 济(20741)
- 研究(20555)
- 经济(20290)
- 管理(16534)
- 农(16052)
- 科学(15034)
- 理学(14715)
- 理学院(14443)
- 中国(14194)
- 管理学(14111)
- 管理学院(14026)
- 农业(12974)
- 业大(11702)
- 所(11564)
- 研究所(10768)
- 京(10709)
- 财(10162)
- 中心(9107)
- 农业大学(8561)
- 省(8387)
- 江(8252)
- 财经(8135)
- 经(7550)
- 院(7462)
- 室(7320)
- 经济学(7222)
- 业(7072)
- 科学院(6805)
- 基金
- 项目(40352)
- 科学(31165)
- 基金(30221)
- 家(28360)
- 国家(28167)
- 研究(24275)
- 科学基金(23501)
- 自然(16415)
- 省(16249)
- 社会(16247)
- 自然科(16067)
- 自然科学(16053)
- 自然科学基金(15786)
- 基金项目(15765)
- 社会科(15514)
- 社会科学(15512)
- 划(13601)
- 资助(12024)
- 教育(10635)
- 重点(9604)
- 计划(9050)
- 发(8823)
- 创(8536)
- 科技(8431)
- 部(8258)
- 科研(8178)
- 创新(8102)
- 业(7923)
- 编号(7882)
- 国家社会(7634)
共检索到753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殷洁 范倩 黄建国
【目的】生物农药和生物肥料安全性好,但种类较少,效果欠佳,亟需增加种类,提高药效和肥效。茄子是人们日常食用的大宗蔬菜,防治其病害,改善植物营养,提高产量和品质是亟待解决的生产问题。撕裂蜡孔菌(Ceriporia lacerate)分布广泛,起源复杂,功能多样,已用于医药、环保、生物能源等领域,论文进一步挖掘其农用功能。【方法】以自主分离获得的撕裂蜡孔菌新株HG2011为供试菌株,利用Bonnet液体培养基制备发酵液,谷壳、玉米粉和蛭石等制备固体菌剂,通过纯培养、拮抗、盆栽和田间试验,研究该菌株的胞外酶分泌,对辣椒疫霉(Phytophthora capsici)的拮抗效应、茄子绵疫病的防治效果,以及对茄子植株氮、磷、钾养分吸收和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撕裂蜡孔菌HG2011菌株能分泌纤维素酶、β-1,3-葡聚酶、蛋白酶及磷酸酶,在发酵液中的活性分别为46.11、63.02、199.33和27.25 U·m L-1。在拮抗试验中,HG2011菌株发酵液显著抑制辣椒疫霉生长,抑制率为36.13%—60.59%;其菌丝还能侵入疫霉菌落,造成疫霉菌丝变形、断裂和消融。接种辣椒疫霉使盆栽茄子植株的发病率超过50%,病情指数为64.50;而在施用HG2011菌株发酵液的处理中,发病率为10.50%—18.52%,病情指数为13.46—20.60,防治效果为68.06%—79.13%,预防效果优于治疗效果。田间施用固体菌剂之后,茄子植株氮、磷、钾累积量和吸收效率最高,单施化肥次之,不施肥最低。与单施化肥相比,植株氮、磷、钾积累量分别增加30.99%—47.72%、19.97%—43.40%和11.21%—41.34%,吸收效率上升31.01%—47.74%、19.80%—43.40%和11.21%—41.34%,肥料偏生产力提高5.88%—18.43%、5.91%—18.44%和5.88%—18.43%,茄子植株生物量和果实产量的增幅分别达30.00%和16.06%。此外,施用固体菌剂显著提高茄子果实氮、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和游离氨基酸含量,比单施化肥依次增加13.86%—20.79%、62.46%—65.30%、36.30%—37.67%和25.46%—33.08%。【结论】撕裂蜡孔菌HG2011菌株抑制辣椒疫霉菌丝生长,使其变形、断裂和消融,降低茄子绵疫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预防效果优于治疗效果;田间施用撕裂蜡孔菌HG2011固体菌剂促进茄子植株吸收养分,刺激生长,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因此,撕裂蜡孔菌新株HG2011及新作用??防病促生效应的发现扩展了其生物学功能,丰富了生防菌及促生菌的种质资源库,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撕裂蜡孔菌 茄子 辣椒疫霉 养分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白如霞 曾汇文 范倩 殷洁 隋宗明 袁玲
【目的】明确撕裂蜡孔菌(Ceriporia lacerata)对黄瓜的防病、促生作用,为农药、肥料减施增效提供依据。【方法】以自主分离的撕裂蜡孔菌HG2011新菌株为供试菌,采用Bonnet液体培养基制备撕裂蜡孔菌发酵液(C. lacerata fermentation broth,CLB),另利用蛭石、玉米粉和谷壳等制备撕裂蜡孔菌固体菌剂(C. lacerata solid agent,CLA),通过拮抗、对峙培养、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研究撕裂蜡孔菌对甜瓜球腔菌(Mycosphaerella melonis)引起的黄瓜蔓枯病的防治作用,以及对黄瓜生长发育、养分吸收、土壤酶活性、黄瓜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在拮抗试验中,培养第6天50%CLB对甜瓜球腔菌的抑制率为32.39%,与甲基托布津(thiophanate methyl,TM)作用相当。在对峙培养试验中,甜瓜球腔菌生长受到撕裂蜡孔菌抑制,撕裂蜡孔菌则继续生长至完全覆盖甜瓜球腔菌,使之变形、萎缩和消失。在盆栽试验中,喷病菌孢子液(pathogen inoculation,PI)处理的发病率为36.67%,病情指数为38.40。与PI相比,CLB可显著降低蔓枯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其相对防治效果为79.69%,同样与甲基托布津(75.57%)相当。与常规施化肥(CF)相比,施用CLB可促进黄瓜植株生长,提高生物量、根系活力和叶绿素含量,分别提高了5.87%—21.45%、36.50%—38.83%和10.54%—19.80%;黄瓜植株养分吸收量分别增加45.24%—69.05%(氮)、20.51%—43.59%(磷)和19.88%—38.51%(钾);土壤脲酶、酸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纤维素酶、脱氢酶和蛋白酶活性增强,增加幅度分别为8.73%—35.84%、7.55%—10.74%、25.32%—26.49%、186.21%—279.23%、47.99%—76.51%和49.00%—100.00%,施用高量(150 mL)CLB处理的效果优于低量(75 mL)CLB处理的效果。在田间试验中,与常规施肥相比,常规施肥与固体菌剂配施(CF+CLA10)与减肥处理与固体菌剂配施(75%CF+CLA10)均显著提高了黄瓜单株结果数、产量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增幅分别为13.61%、13.87%、71.54%(CF+CLA10)和11.51%、11.71%、54.37%(75%CF+CLA10),此外,75%CF+CLA10处理显著降低了硝酸盐含量,降幅为14.93%。【结论】撕裂蜡孔菌HG2011可抑制甜瓜球腔菌生长。喷施CLB能防治黄瓜蔓枯病,降低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提高防治效果;盆栽施加CLB可提高土壤酶活性,促进黄瓜幼苗吸收养分,使黄瓜健康生长。田间施用CLA可增加黄瓜产量,提高黄瓜果实游离氨基酸含量,降低硝酸盐含量,改善品质,益于实现减肥增效。撕裂蜡孔菌HG2011能分解木质素和纤维素,在作物秸秆中生长迅速,利用该生物菌剂制作堆肥可兼具防病、促生效果。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毛宁 杨岩花 赖琼华 廖才生
从鳖穿孔病灶分离得到CH-108菌株,经理化鉴定为嗜水气单胞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链霉素,环丙沙星对其有一定抑菌作用。回接感染均产生穿孔和粗脖子疾病。用CH-108菌株制成菌苗进行免疫接种,可产生有效的防治结果。
关键词:
鳖,嗜水气单胞菌,穿孔病,免疫接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默涛 陈树欣 张少军 王莉
通过两年两地的田间试验,残留分析,并参照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的有关最高残留限量的规定,提出了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防治番茄早疫病安全合理使用技术指标的建议,常用剂量1000倍液,喷施3~5次,最高使用剂量500倍液,喷施3~5次,每隔10d喷施1次,安全间隔期为3d.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乐涛 曹远银 肖淑芹
从辣椒根际土壤中筛选出对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有拮抗作用的6株细菌和10株放线菌。其中,拮抗细菌B4和放线菌A10对辣椒有较好的促生作用,对辣椒疫病有较高的控制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菌落生长法抑菌作用最佳的是B4和A10,抑制率分别为79.5%和74.5%;孢子囊萌发抑制率试验最佳的是B4和A10,它们对孢子囊萌发的抑制率分别为92.8%和89.3%。在温室试验中,防效作用最佳的是B4与A10的混合使用,防效为72.5%;促生作用最佳的是B4,辣椒鲜重增加44.1%,干重增加36.2%。在田间试验中,防效作用最佳的是B4与A10混合使用,在接种11d后,防效为76...
关键词:
辣椒疫霉菌 拮抗细菌 拮抗放线菌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文丽 马忠明 李娟 赵旭
【目的】明确K4菌剂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抑制作用和增产机制,为该菌剂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制备K4菌液、无菌滤液,应用四线法、抑制率测定法和盆栽试验,研究K4菌株发酵液的产酸过程,以及K4菌液和无菌滤液对马铃薯晚疫病菌菌丝生长、游动孢子释放、孢子囊萌发产生芽管的抑制作用及在马铃薯上的防病促生效果。【结果】K4菌株在发酵过程中产生酸性物质使发酵液的pH不断降低,到达生长稳定期时发酵液的pH在5.45~5.49。K4菌液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菌丝生长、游动孢子释放和孢子囊萌发产生芽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71.17%,93.01%,71.28%,而K4无菌滤液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游动孢子释放...
关键词:
K4菌剂 马铃薯晚疫病菌 抑制作用 防效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媛华 赵忠芳 包海眉
近年来我国淡水渔业产量居世界首位,但鱼类病害却日益增加,严重威胁着渔业的发展。现对我国淡水鱼类疫病及防治作一简要的综述,以供渔业生产参考。(1)传染性鱼病及防治病毒性鱼病已知32种。损失严重的有传染性胰腺坏死病(IPN)、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病(VHS)、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ZHE)、鲤春病毒血症(SVC)、河鲶病(CC)、鱼红细胞坏死病(PEN)、草鱼出血病(CTHD),我国以草鱼出血病危害最重。草鱼出血病临床有三种类型:红肌型、红鳍红鳃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鹏 王文桥 黄啟良 孟润杰 赵建江 马志强 韩秀英 张小风
【目的】筛选对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抑菌活性高的杀菌剂氟吡菌胺和吡唑醚菌酯的最佳混配比例,将其加工成悬浮剂(suspension concentrate,SC)并确定其在田间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方法】采用叶盘法测定氟吡菌胺和吡唑醚菌酯的不同配比混合物对致病疫霉的毒力并根据Wadley公式计算增效系数,选择具有增效作用的混配组合;采用流点法、黏度曲线法确定润湿分散剂,通过"湿法"研磨工艺加工不同助剂含量的样品,调节样品的流变学特性,逐步优化配方;确定最终配方后,采用"湿法"研磨工艺加工悬浮剂样品,测定其对马铃薯晚疫病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氟吡菌胺和吡唑...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齐彩霞 罗远忠 吴佩链 丁玉娟 汤鸿
穿孔病(又称疖疮病、空穴病),为鳖的主要病害之一。由病鳖体内分离出三株细菌,其中二株经感染健康鳖得到与病鳖相同症状。经过病原学检验和毒力感染试验,证明了引起该病的病原菌为气单胞菌(Aeromonassp)和产碱菌(Alcaligemessp)。本文介绍了该病的流行病学、病原菌分离、鉴定、毒力感染试验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等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
穿孔病,病原菌,流行病学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薛春生 何瑞玒 肖淑芹 孙佳莹 钮梦燕 冯辉
采用组织分离法获得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Pc-2,分析哈茨木霉菌(trichoderma harzianum)tr409诱导辣椒茎基部防御酶活性变化及对辣椒疫病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哈茨木霉菌tr409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处理后辣椒体内防御反应酶活性发生显著变化,厚垣孢子比分生孢子处理的酶活性高峰峰值更高,且出现的时间更晚,其中厚垣孢子灌根24h后接种辣椒疫霉菌的处理中辣椒体内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分别比对照提高6.26,2.33,6.41和4.28倍。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处理后辣椒疫病的病...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弓明钦 陈羽 王凤珍 陈应龙
应用 8种外生菌根菌对青枯病菌进行测定的结果表明 ,8个菌株对青枯病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效果 ;对桉树菌根化苗木进行截根接种的试验结果表明 ,菌根化苗木可降低发病率40 %~ 72 .78% ;菌根化苗在重病区造林 ,发病率比未接种苗降低 2 0 %~ 38.9% ;在新造林地上造林 ,发病率仅 8.3% ,比未接种苗降低 11.8%~ 2 4.5 %。因此 ,利用菌根技术 ,实行桉树苗木菌根化 ,是目前防治桉树青枯病的有效且可行的方法之一。
关键词:
桉树 细菌性青枯病 外生菌根 防治效应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丁传雨 乔焕英 沈其荣 冉炜 陈巍
【目的】研究生物有机肥(BIO-36和BIO-23)对茄子青枯病的防治效果及其对植株体内酶活性、根际微生物数量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探讨。【方法】将枯草芽孢杆菌菌株(II-36和I-23)发酵后与腐熟有机肥(猪粪堆肥和氨基酸有机肥)混合进行二次发酵,获得了茄子专用生物有机肥料(BIO-36和BIO-23),采用盆栽试验,对上述2种生物有机肥防治茄子青枯病的效果进行验证。【结果】2种肥料都能抑制茄子青枯病(防病效果分别为96%和91%),植株叶片中CAT(过氧化氢酶)、POD(过氧化物酶)和SOD(超氧化物歧化酶)酶活性显著提高,而MDA(丙二醛)含量显著下降,叶片中CAT酶活性分别比对照增...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曹云 常志州 马艳 杨豪 付广青
【目的】研究猪粪、牛粪及其沼液配合化肥施用对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以及对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探讨施用沼液对植物土传病害防治的机制及其农用价值。【方法】利用连续3季的盆栽试验,研究等氮下,50%猪粪、牛粪及其沼液N替代比例配合化肥施用对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并采用PCR-DGGE方法研究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变化。【结果】猪粪沼液配合施用化肥对辣椒疫病防治效果最好(平均防治效果为79.3%),其次为牛粪沼液(平均防治效果为38.5%),施用猪粪、牛粪对辣椒疫病无显著防治效果;2种沼液处理辣椒生物量显著高于猪粪、牛粪处理及阴性对照处理;施用猪粪沼液处理土壤荧光素二乙酸酯(FDA)水解酶活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波微 李洪浩 彭化贤 刘海艳 席亚东 王晓黎 徐成勇
2009-2010年,在四川省6个县市对687.5 g/L银法利SC、50%福帅得SC等15个杀菌剂及组合进行了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药效对比和产量对比试验、不同施药次数及不同杀菌剂组配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对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效果较好、保产效果显著的杀菌剂及组合有687.5 g/L银法利SC 75 g/667m2、50%福帅得SC 22.5 g/667m2、25%瑞凡SC 30 g/667m2、100 g/L科佳SC 22.5 g/667m2及70%安泰生WP 150 g/667 m2与687.5 g/L银法利SC 75 g/667m2的复配组合,防治效果70%左右,保产效果40%以上,每667m...
关键词:
马铃薯晚疫病 杀菌剂 防治效果 经济效益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伟 胡江春 王书锦
自南海柳珊瑚(Pacifigorgia sp.)中分离得到一株对黄瓜枯萎病菌尖孢镰刀菌黄瓜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cucumer-inum)有较强抑制作用的海洋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3512A。经室内模拟试验表明,该菌株能够在灭菌土和有菌土中高密度定殖,促进黄瓜幼苗的生长。为探讨该菌株在室外对黄瓜枯萎病的生防作用及对黄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海洋细菌3512A能够有效地防治黄瓜枯萎病,促进黄瓜的生长,提高叶绿素含量,增加黄瓜的产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