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41)
- 2023(10529)
- 2022(9340)
- 2021(8863)
- 2020(7438)
- 2019(17271)
- 2018(17344)
- 2017(32766)
- 2016(18239)
- 2015(20690)
- 2014(20750)
- 2013(20366)
- 2012(18530)
- 2011(16705)
- 2010(16532)
- 2009(14697)
- 2008(14210)
- 2007(12260)
- 2006(10545)
- 2005(9051)
- 学科
- 济(68383)
- 经济(68304)
- 管理(53182)
- 业(51567)
- 企(43759)
- 企业(43759)
- 方法(33315)
- 数学(28295)
- 数学方法(27941)
- 农(18552)
- 技术(17143)
- 中国(16880)
- 学(16684)
- 业经(15677)
- 财(15039)
- 理论(14725)
- 地方(13129)
- 农业(12638)
- 贸(11911)
- 贸易(11905)
- 和(11822)
- 教育(11639)
- 易(11567)
- 环境(10670)
- 制(10583)
- 划(10123)
- 务(9913)
- 财务(9843)
- 财务管理(9828)
- 教学(9515)
- 机构
- 大学(255997)
- 学院(253973)
- 管理(103414)
- 济(93925)
- 经济(91713)
- 理学(90352)
- 理学院(89367)
- 管理学(87813)
- 管理学院(87364)
- 研究(83066)
- 中国(57947)
- 京(54700)
- 科学(53995)
- 所(41808)
- 农(41438)
- 业大(40370)
- 财(39943)
- 研究所(38533)
- 中心(36960)
- 江(35994)
- 范(35306)
- 师范(34943)
- 北京(34522)
- 财经(33011)
- 农业(32603)
- 技术(30620)
- 院(30359)
- 经(30136)
- 州(29563)
- 师范大学(28185)
- 基金
- 项目(180519)
- 科学(140814)
- 研究(133037)
- 基金(128550)
- 家(112054)
- 国家(111119)
- 科学基金(95150)
- 社会(80137)
- 社会科(75803)
- 社会科学(75780)
- 省(71946)
- 基金项目(69295)
- 自然(63207)
- 教育(62726)
- 自然科(61725)
- 自然科学(61714)
- 自然科学基金(60576)
- 划(60458)
- 编号(55469)
- 资助(52662)
- 成果(44720)
- 重点(40406)
- 部(39393)
- 创(38517)
- 课题(38387)
- 发(37769)
- 创新(35791)
- 科研(34347)
- 项目编号(34243)
- 大学(33810)
共检索到3598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母贵琴 张磊 王萌 王涛 张利
以撒尔维亚带芽茎段、叶片、种子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与快繁技术研究。利用正交试验设置不同激素配比的培养基,对不同外植体分别进行增殖和生根培养,结果表明:撒尔维亚组织培养最适外植体为带芽茎段;芽诱导和增殖的最适培养基为MS+IBA0.50mg/L+KT0.40mg/L+6-BA0.80mg/L;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 MS+NAA0.50 mg/L+蔗糖20 g.L-1。
关键词:
撒尔维亚 组织培养 快速繁殖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闫海霞 蒋月喜 王晓国 何荆洲 黄昌艳 邓杰玲 卜朝阳
通过蝶豆种子无菌萌发,筛选出各培养阶段的适宜培养基,为建立蝶豆的组织培养与快繁技术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采用75%酒精表面灭菌30 s结合0.1%的HgCl2表面灭菌10 min的方法,蝶豆的种子无菌萌发时污染率为0,发芽率为36.67%;下胚轴、上胚轴、子叶的愈伤诱导率为100.00%,愈伤分化率分别为82.11%、20.00%、0;愈伤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0.10mg/l+nAA 0.02 mg/l;上胚轴和下胚轴不能直接诱导出不定芽,子叶可以直接诱导出不定芽;不定芽增殖的适宜培养基为ms+6-BA 1.00 mg/l+iBA 0.50 mg/l;生根适宜培养基为ms+iBA 0...
关键词:
蝶豆 无菌萌发 愈伤组织 不定芽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春梅 单芹丽 许凤 李金泽 曹桦 汪国鲜 孟金贵
采用正交实验设计L9(34),用MS培养基,分别加入不同质量浓度的6-BA、TDZ、NAA、蔗糖和活性碳进行红芋(Colocasiatonoimo NaKai)萌芽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研究。结果表明,红芋诱导丛生芽较佳的启动培养基为MS+0.5 mg/L NAA+5.0 mg/L 6-BA,丛生芽增殖较佳的培养基为MS+3.0 mg/L 6-BA+1.5 mg/L TDZ+0.5 mg/L NAA+30.0 g/L蔗糖,丛生芽生根较佳的培养基为MS+0.5 mg/L NAA+0.3 mg/L 6-BA+1.5 mg/L活性碳。
关键词:
红芋 萌芽 组织培养 正交实验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军云 马文彬 瞿观 王耀生
摘要:通过除虫菊组织培养技术外植体消毒试验,确定了消毒方法:75%酒精中浸泡30 s,再放入0.1%升汞中处理10m in,无菌水冲洗2~3次;通过正交试验及优化筛选,建立了除虫菊适宜增殖培养基:MS+BA 0.5 mg/L+NAA 0.05 mg/L和MS+BA 1.0 mg/L+NAA 0.05 mg/L;通过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生长素,得到适合除虫菊的生根培养基:1/2MS+NAA 0.5 mg/L。
关键词:
除虫菊 组织培养 正交试验 快繁技术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春梅 吴丽芳 汪国鲜 屈云慧 单芹丽 曹桦 阮继伟 李金泽 蒋海玉
利用江南越桔的茎段为外植体,进行其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研究。结果表明,WPS+6-BA 3.0 mg/L+NAA 0.2 mg/L+蔗糖20 g/L为诱导丛生芽较佳的启动培养基;WPS+ZT 1.0 mg/L+6-BA 0.2 mg/L+NAA 0.5 mg/L+蔗糖30 g/L为组培苗叶片诱导不定芽增殖较佳的培养基;1/2MS+IBA 0.2 mg/L+NAA 0.5 mg/L+活性炭3.5 mg/L为丛生芽生根较佳的培养基。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春梅 屈云慧 汪国鲜 单芹丽 吴丽芳 阮继伟 蒋海玉
以孢子为外植体对芒萁进行组织培养。在基本培养基中添加不同生长调节物质对孢子萌发和孢子体进行诱导。结果表明,孢子体萌发阶段最适培养基组合是1/2MS培养基+30 g/L蔗糖+7 g/L琼脂,pH值5.86.0;原叶体增殖阶段,最佳培养基组合为1/2MS+NAA 1.0 mg/L+6·BA 1.5 mg/L+蔗糖30 g/L+琼脂7g/L;孢子体的诱导最适培养基组合是1/2MS培养基+NAA 0.1 mg/L+蔗糖30 g/L+琼脂7 g/L。
关键词:
芒萁 组织培养 快繁技术 孢子体诱导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燕 陈丙义 章镇 高志红 乔玉山
以原产我国的黄毛草莓匍匐茎茎尖为材料进行初始离体培养获得无菌苗,并以此为试材筛选出适宜黄毛草莓增殖快繁和离体生根的培养基。实验表明,利用草莓匍匐茎茎尖在MS+0.5 mg/L 6-BA培养基上获得无菌苗,适合黄毛草莓快繁的培养基为MS+0.4 mg/L 6-BA+0.1 mg/L NAA,增殖倍数为5.877;适宜其生根的培养基是1/2MS+0.2 mg/L IBA,生根率可达100%。初步建立了黄毛草莓茎尖培养、组培苗快繁技术,为今后黄毛草莓再生及离体诱导染色体加倍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黄毛草莓 茎尖培养 快繁 生根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田小霞 姜春前 陈祥义 曲昇 杨文姝
以从意大利西西里岛引进的刺山柑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进行了预处理、丛芽诱导、丛芽增殖和生根、再生植株炼苗等研究,采用正交设计筛选出各阶段的适宜培养基。结果表明:在诱导阶段,较低的激素水平能促进幼芽萌发,其适宜的培养基为DKW+0.3 mg.L-16-BA+0.05 mg.L-1NAA+20 g.L-1庶糖;继代增殖阶段,丛芽增殖系数与6-BA用量成正比,但随着6-BA用量加大或长期在高浓度6-BA上培养,芽苗多且细弱,不适合做生根诱导,其适宜的培养基为DKW+0.3 mg.L-16-BA+0.025 mg.L-1NAA+30 g.L-1庶糖;生根培养阶段,其适宜的培养基为1/2MS+0.2 mg...
关键词:
刺山柑 组织培养 外植体 植株再生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靳松 陈泽斌 夏体渊 李育川 余燕 任禛 李杨 张彩仙
以中水大蒜茎盘为材料,研究不同激素组合对组织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中水大蒜茎盘不定芽诱导较佳培养基为B5+1mg/L 6-BA+0.5 mg/L NAA;愈伤组织诱导较佳培养基为B5+0.5 mg/L 2.4-D+2 mg/L NAA+1 mg/L 6-BA;高浓度的细胞分裂素有利于愈伤组织再分化,其中6-BA有利于不定芽的发生,KT有利于胚状体的发生;根诱导较佳培养基为1/2 B5+0.1 mg/L IBA。
关键词:
中水大蒜 茎盘 组织培养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马均 马明东
以曼地亚红豆杉扦插苗当年生枝的带芽茎段为外植体,进行腋芽增殖再生植株育苗试验。结果表明:MS+6-BA0.05mg·L-1+NAA0.5mg·L-1是曼地亚红豆杉腋芽增殖启动培养的适宜培养基,启动率89.55%。6-BA对芽的启动是必需,但浓度稍高启动率便极显著下降。生长调节物质对芽的启动有利但抑制芽的生长,不添加生长调节物质的MS(有机物加倍)培养基是曼地亚红豆杉侧芽继代培养的适宜培养基,有效芽率为72.73%,平均芽长3.3cm。曼地亚红豆杉组培生根不定根的诱导比较困难,生根率最高27.78%。不定根的发生需要在植物体内建立一个最佳的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的平衡,而不仅是需要生长素。用IBA1...
关键词:
曼地亚红豆杉 组培 腋芽增殖 植株再生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志国 石云平 黄宁珍 付传明 唐凤鸾 蒋巧媛
以凉粉草带茎节的茎段为外植体,采用L9(34)正交设计,对影响凉粉草组培快繁过程的3个因素(6-BA、ZT、NAA)的3个浓度水平进行优化试验,试验结果采用SPSS13.0软件统计分析,并针对凉粉草在组培快繁过程中极易发生玻璃化等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凉粉草的最适初代诱导培养基为MS+6-BA0.5 mg/L+NAA0.1 mg/L,无玻璃化;最适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6-BA0.5 mg/L+ZT0.5 mg/L+NAA 0.02 mg/L+PVA 1000 mg/L,无玻璃化,增殖系数达9.1,芽壮;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0.1 mg/L+KT0.01 mg/L。1000 m...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毕海林 和加卫 杨正松 杨洪涛 和文佳 李燕
采用组织培养技术,以幼嫩茎段为接种外植体,对黄杨叶栒子进行快速繁殖研究。结果表明,1/2 MS+6-BA 1.0 mg/L+IBA 0.1 mg/L为黄杨叶栒子较佳的启动培养基,MS+6-BA 1.5 mg/L+IBA 0.1 mg/L为较佳的增殖培养基,在生根阶段,以1/2MS+IBA 2.0 mg/L+NAA 0.5 mg/L为较佳培养基,一定量的IBA和NAA互作时,黄杨叶栒子的生根率最高,生根时间最短。
关键词:
黄杨叶栒子 幼嫩茎段 组织培养 生根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晨 毕晓颖 卢明艳
以白花、短梦、法国回声、金娃娃、金皇后、紫花共6个德国鸢尾(Iris germanica L.)品种的花器官为外植体,进行不定芽的诱导和快速繁殖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外植体采用0.1%HgCl2消毒10min效果最好,污染率为26.67%,死亡率为6.70%;不同外植体部位愈伤组织诱导与分化能力不同,花茎的不定芽诱导率最高,达59.00%;花茎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和分化成苗的能力与花苞大小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因素有关,适宜的花苞长度为4~8cm,最适培养基为MS+6-BA1.0mg·L-1+IBA0.5mg·L-1;将不定芽丛切割至4~6株的株丛转接到MS+6-BA2.0mg·L-1+IBA0.5m...
关键词:
德国鸢尾 组织培养 快速繁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