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22)
- 2023(8889)
- 2022(7232)
- 2021(6605)
- 2020(5925)
- 2019(12028)
- 2018(12046)
- 2017(23068)
- 2016(12498)
- 2015(13891)
- 2014(13731)
- 2013(13818)
- 2012(12532)
- 2011(11078)
- 2010(11408)
- 2009(10981)
- 2008(11180)
- 2007(10373)
- 2006(9376)
- 2005(8395)
- 学科
- 业(79340)
- 企(62886)
- 企业(62886)
- 济(57062)
- 经济(56975)
- 管理(50117)
- 农(44382)
- 农业(29597)
- 业经(26853)
- 方法(22547)
- 财(20230)
- 务(15898)
- 财务(15884)
- 财务管理(15870)
- 数学(15390)
- 数学方法(15320)
- 技术(15100)
- 企业财务(14972)
- 制(13762)
- 策(13640)
- 中国(13590)
- 体(11580)
- 划(11520)
- 和(10913)
- 理论(10683)
- 企业经济(10400)
- 经营(10171)
- 农业经济(9859)
- 技术管理(9770)
- 贸(9485)
- 机构
- 学院(188395)
- 大学(176779)
- 济(84049)
- 经济(82642)
- 管理(80217)
- 理学(68903)
- 理学院(68384)
- 管理学(67694)
- 管理学院(67367)
- 研究(57194)
- 农(49138)
- 中国(48557)
- 农业(37301)
- 财(36831)
- 京(35871)
- 业大(32920)
- 科学(32771)
- 江(30546)
- 财经(28902)
- 所(28608)
- 中心(27643)
- 经(26098)
- 研究所(25517)
- 经济管理(25175)
- 州(23807)
- 经济学(23679)
- 农业大学(22532)
- 商学(21843)
- 商学院(21660)
- 北京(21623)
- 基金
- 项目(120743)
- 科学(96814)
- 研究(92703)
- 基金(87902)
- 家(75111)
- 国家(74208)
- 科学基金(65647)
- 社会(61502)
- 社会科(57938)
- 社会科学(57925)
- 省(50587)
- 基金项目(46862)
- 自然(40309)
- 教育(39682)
- 自然科(39420)
- 自然科学(39409)
- 编号(39122)
- 划(38946)
- 自然科学基金(38797)
- 资助(33782)
- 业(33652)
- 成果(29511)
- 创(28782)
- 农(28631)
- 发(27558)
- 部(26721)
- 创新(25949)
- 制(25743)
- 重点(25722)
- 国家社会(25365)
- 期刊
- 济(104472)
- 经济(104472)
- 农(54246)
- 研究(51531)
- 中国(38529)
- 农业(36677)
- 管理(31302)
- 财(31087)
- 科学(26004)
- 业经(25633)
- 学报(25126)
- 大学(20341)
- 学学(19789)
- 业(19628)
- 融(19465)
- 金融(19465)
- 技术(18873)
- 财经(14139)
- 问题(14024)
- 经济研究(13791)
- 农村(13742)
- 村(13742)
- 农业经济(13597)
- 教育(12769)
- 技术经济(12558)
- 经(12299)
- 世界(11848)
- 版(10495)
- 经济问题(10219)
- 现代(10157)
共检索到2867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邹雅林
宋平同志曾在甘肃工作过10年,和甘肃人民一起渡过甘肃最艰难的岁月。1981年之后,宋平同志虽离甘赴中央工作,但对甘肃农业发展和农民生活改善仍然十分关心,并作出许多重要指示,为甘肃农业发展和农民生活改善作出了重大贡献。宋平同志真正做到了"心系甘肃情意在,撒向陇原都是爱"。
关键词:
宋平同志 甘肃农业生产 重要指示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闫述乾 王海强
本文通过1987年以来陇中旱作农业地区气温变化与降水量、干旱成灾面积、粮食产量等重要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回归分析,发现干旱对甘肃陇中旱作农业区粮食生产影响非常大,相关系数达到了0.715。保护耕地面积、控制人口增长、大力推广抗旱农作物品种和节水农作技术等,稳定和提高甘肃陇中旱作农业区粮食产量对构建甘肃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周祯莹 王悦 林慧龙
随着国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全国食物消费结构发生转变,甘肃作为典型的农牧交错省份,如何探索新出路以适应当前食物结构的转变及未来食物消费需求,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通过甘肃省农牧厅等行业调研数据、年鉴统计数据,对甘肃省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变化趋势和农业生产结构现状进行了分析,得出结果:1)从粮肉生产看,当前甘肃省粮食种植面积占耕地面积65%,猪肉产量占猪牛羊肉总产量53.55%,生产结构依然以"猪–粮"为主;2)从食物消费看,过去10年甘肃省食物消费结构中,小麦原粮人均消费量年均减少4.28%,猪牛羊肉人均消费量年均增长0.23%,肉类中牛羊肉消费又对猪肉有9.74%的替代效应;3)从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看,甘肃农业结构调整的出路之一是发展草地农业。但是甘肃省现行的猪-粮型农业结构不适应食物消费转变的需求,全省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种植业中粮食种植占比过高,具有比较优势的草地农业比重偏小,粮改饲空间并没有充分发掘。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郑海霞,封志明,游松财
在气象数据库、属性数据库和GIS支持下,采用机制法对作物生产潜力模型进行了光、温、水、土逐级订正,得到了甘肃省的光合、光温、降水、水资源及土地的生产潜力,其结果很好的反映了甘肃省农业生产和农业资源分布的空间格局,各级订正的有效系数进一步揭示了各种资源因子对农业生产的限制程度。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庞海月 张恩齐 陈前恒
[目的]提升小农户农业生产技术效率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探究“差序格局”下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社会互动效应对于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方法]基于一个西北村庄203个农户7年的微观调研面板数据,利用村庄内的礼物往来情况构建空间权重矩阵,使用空间自回归模型(SAR)实证研究小农户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社会互动效应。[结果]小农户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存在显著的正向社会互动效应,若某农户的农业生产技术效率提高1个单位,社会网络中与其有关系往来的农户的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将提高0.154个单位;农户间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社会互动效应在2010-2016年随着时间推移而减弱;家庭成员的平均健康水平、家庭收入和家庭外出务工人数对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户主年龄和家中学生数量对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具有显著负向影响。[结论]优先引导部分农户接受技术培训,并通过社会互动大面积推广技术,有效提高农户的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同时,推进教育、培训和健康等人力资本投资以促进农业生产技术效率,重点引导户主年龄大和收入低的农户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效率。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德君
针对甘肃省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失使农业持续性发展受到影响等问题,提出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提高劳务输出效率和质量的同时应稳步完善土地流转制度以有力推动农业持续发展;还要采取切实措施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以及扩大农村就业机会以实现合理的人口流动等对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谈存峰
作为评价农业经济单位经济运行效率高低与质量优劣的重要指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高低直接影响一个地区的农业竞争力。选取甘肃省14市(州)面板数据,采用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法测算了1991~2012年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结果表明:1991~2012年间,甘肃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长1.3%,其中,技术效率年均增长率0.7%,技术进步年均增长率0.6%,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贡献了甘肃农业年均增长率的22.61%。表明此时期农业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增进对甘肃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均有正向促进作用,农业增长的主要动力仍然是各类要素的投入,农业增长与发展的动力还远未从投入为主转变为全要素生产率的进步为主...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于法稳
区域水资源、土地资源以及农业劳动力资源是否匹配对于区域农业生产非常重要,分析区域农业生产要素的匹配程度,寻求要素优化配置的有效途径,对于推动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甘肃省为例,对区域水资源、耕地资源与农业劳动力资源三者之间匹配的区域基尼系数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甘肃省(地市间)水土资源匹配的区域基尼系数、水资源与农业劳动力资源匹配的区域基尼系数以及耕地资源与农业劳动力资源匹配的区域基尼系数,分别为:GWC=0.6097、GWL=0.5516、GCL=0.3043。同时,三种农业生产要素彼此之间的匹配程度趋向越来越不匹配的方向。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牛叔文 秦静 孙红杰 丁永霞 赵春升
西部山区农民的生活主要依赖农业生产用地。人们对农业生产用地的利用超过其适宜承载能力将导致生产潜力下降、环境恶化和生态失衡。本研究以甘肃南部山区26县为例,从土地人口容载率的角度来评估其农业生产用地的可持续发展状况。土地人口容载率定义为实际供养人口与适宜供养人口之比。土地实际供养人口是由其净初级生产力的经济产值来确定;土地适宜供养人口包括:耕地、林地生产实际所需劳动力的可抚养人口和牧草地的适宜供养人口。考虑山区的特殊性,用地形复杂度校正系数来修正耕地、林地生产实际所需的劳动力。结合前人对草地适宜载畜量的研究和纯牧业县玛曲的现状,推算草地单位面积适宜承载人口为0.026人/hm2。研究分析表明:研...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张晋卿,王庭芳,曹义武,白俊英
甘肃自然条件差,经济发展滞后,卫生事业经费长期紧缺。因此,贯彻“以工助医、以副补主”的方针,大力兴办卫生产业企业,弥补卫生经费不足,是一条有效途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对甘肃卫生产业企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 一、兴办卫生产业的现状分析 截至1993年底,我省14个地、州、市中,有9个地、州、市,16个厅直单位和5个卫生学术团体共兴办卫生产业企业69个。其中,地、州、市兴办27个,县、市、区兴办13个,厅直单位和学术团体兴办29个。在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德祥,董安祥,薛万孝,张平兰,费晓玲
应用甘肃省63个地面测站1961~2003年气温资料,对年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0℃、≥10℃活动积温和<0℃负积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87~2003年比1961~1986年的平均值明显增高,尤以最低气温增幅最大,甘肃省气候变暖主要来自最低气温升高的贡献。冬季升温幅度大于夏季,<0℃负积温绝对值明显减少。甘肃省20世纪80年代后期气候明显变暖,热量资源增加,喜温作物面积扩大,越冬作物种植区北界向北扩展,对牧区牲畜越冬度春有利。但由于水资源不足,气候变暖对甘肃农业的负面影响大于正面影响。
关键词:
气温 活动积温 气候变暖 对农业的影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焦清平
近年来,在甘肃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省保险业以促农持续增产增收为核心目标,找准服务切入点和突破口,农业保险规模迅速扩大,风险保障能力得到提高,有效促进了甘肃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农民增收脱贫。全省农业保险概况甘肃省自2007年开始与全国同步开展农业保险,在财政、农牧、林业、金融办、保监、保险公司各方协同推进下,甘肃农业保险呈现出覆盖面稳步扩大、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马忠祥 ,海青岳
位于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岸畔的甘肃省中医院始建于1953年,经过40多年的奋斗历程,目前已是一所拥有530张病床的省级综合性中医院,同时,也是开展全省中医医、教、研工作的重要基地。医院总建筑面积43102平方米。现有职工705人,其中高、中级技术职称人员193人,设有临床医技科室25个,配备医疗设备价值1270余万元。曾多次荣获省、市、区授予的“文明单位”、“医德医风先进集体”及“园林化标兵单位”等光荣称号。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小娟 陈耀 高瑞宏
[目的]考虑碳排放约束,分析甘肃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整体特征和区域特征,以期为提升甘肃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参考。[方法]文章基于2005—2016年甘肃省14市州面板数据,以农业碳排放作为非期望产出指标,运用非径向、非角度的SBM模型和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法,对甘肃省农业环境效率和碳排放约束下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指数进行测算。[结果](1) 2005—2016年甘肃省农业环境效率值总体呈现下降—上升—趋于平缓的变化趋势,且均小于1;(2)碳排放约束下甘肃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总体呈现波动增长的趋势,年均值为1.010,年均增长率为1%,且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3)甘肃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存在显著区域差异,其中中部地区增长最快,陇东南地区次之,河西地区增长最慢。[结论]忽视碳排放将不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建议各区域依据自身资源禀赋,采取差异化的发展思路,提高农业技术成果转化率是提升甘肃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郝希亮
我国的农业产业化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当前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代,作为中国第一产业的农业,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阶段,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发展的重大课题,对于缩小我国城乡差距、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和最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等都具有决定性意义。
关键词:
甘肃农垦集团 农业产业化 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