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654)
2023(18535)
2022(16153)
2021(15455)
2020(13033)
2019(30561)
2018(30614)
2017(57212)
2016(31980)
2015(36866)
2014(37569)
2013(36775)
2012(34066)
2011(31005)
2010(31245)
2009(28824)
2008(28882)
2007(25801)
2006(22340)
2005(20244)
作者
(93256)
(77788)
(77414)
(73930)
(49562)
(37345)
(35345)
(30531)
(29481)
(28147)
(26496)
(26359)
(24950)
(24695)
(24200)
(23988)
(23890)
(22992)
(22436)
(22380)
(19604)
(19420)
(18791)
(17695)
(17679)
(17462)
(17343)
(17328)
(15900)
(15536)
学科
(124074)
经济(123913)
管理(91301)
(84006)
(69296)
企业(69296)
方法(56805)
数学(49336)
数学方法(48752)
中国(36342)
(34279)
(34247)
(28044)
(27710)
业经(26905)
(24841)
贸易(24826)
(24154)
地方(23785)
理论(22273)
农业(22251)
(21089)
财务(21000)
财务管理(20940)
(20601)
银行(20531)
(19981)
企业财务(19781)
(19523)
(19407)
机构
大学(459004)
学院(454864)
(180633)
经济(176416)
管理(171855)
研究(156354)
理学(147151)
理学院(145398)
管理学(142736)
管理学院(141914)
中国(117919)
(99167)
科学(97073)
(85437)
(80621)
(76711)
研究所(73005)
中心(70893)
(69301)
业大(68282)
财经(67051)
北京(63637)
(62426)
师范(61826)
(60699)
农业(60104)
(56298)
(55824)
经济学(54622)
技术(49510)
基金
项目(299709)
科学(232731)
研究(221009)
基金(213741)
(186055)
国家(184483)
科学基金(156383)
社会(135571)
社会科(128195)
社会科学(128160)
(117454)
基金项目(113202)
教育(103952)
自然(101191)
(98949)
自然科(98738)
自然科学(98710)
自然科学基金(96927)
编号(91958)
资助(89053)
成果(77195)
重点(67685)
(66646)
课题(64642)
(63511)
(61584)
创新(57481)
科研(57297)
大学(57187)
教育部(56891)
期刊
(202974)
经济(202974)
研究(138271)
中国(97977)
学报(75025)
(69368)
(67801)
科学(66352)
管理(62189)
教育(61699)
大学(56363)
学学(51833)
农业(47462)
技术(40721)
(39486)
金融(39486)
财经(33134)
经济研究(31985)
业经(31713)
(28347)
图书(27757)
问题(26126)
(25717)
(22333)
(22182)
理论(22026)
技术经济(21834)
科技(20742)
实践(19943)
(19943)
共检索到6907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郑刚  姜澄  
回顾了新中国研究生教育政策发布的情况,阐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研究生招生和培养的特点,即在苏联专家的大力支持下,充分挖掘现有的资源,多重渠道招收研究生;研究生教育呈现培养目标明确化、培养方式苏联化、培养过程严格化和培养结果高质化等特点。总结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研究生教育的历史意义:为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人才培养的薪火相传以及新式教育制度的完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姜澄  余子侠  
建立研究生学位制度的探索是新中国初期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新中国成立的最初几年,随着国民经济的逐步恢复,高等教育体系的调整发展,订立研究生学位制度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从1955至1966年,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和组织下,新中国曾多次拟订研究生学位制度,并对研究生学位制度的基本内容进行反复研究和讨论。遗憾的是,囿于其时人们对学位本质的认识不足,以及国内社会环境和中外关系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几次建立研究生学位制度的努力都功亏一篑。深刻分析和厘清新中国初期十七年研究生学位制度的建立历程,既有助于当前构建科学合理的中国特色学位制度,亦能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提供借鉴与动力。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佐  
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前的30年期间,由于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原因,中国没有建立完整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只有少量涉及个人所得的税收。曾经准备开征个人所得税,但是最终没有实现。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尹继志  
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成立;1949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迁入北平。1950年11月21日,政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试行组织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受政务院领导,主管全国货币金融事业。为了履行好金融监督与管理等职责,中国人民银行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建立了几项重要的金融制度。建立独立统一的人民币制度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朱鹏宇  马永红  白丽新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我国研究生招生制度在国家、学术和市场三重逻辑共同驱动下经历了由萌芽、波动到快速发展的过程。制度变迁方向以"自上而下"为主,"自下而上、上下结合"日益增多;变迁形态以渐进、局部变迁为主,激进、整体变迁阶段性作为"波峰"形态出现。应充分认识我国研究生招生制度变迁机理和规律,探索三重逻辑合理发挥作用的有效路径,在招生单位办学自主权、学生自由选择权、招考分离、社会需求响应力等方面继续开展适切的改革实践。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易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文化大革命"前17年间,教育史研究班在全国范围内共举办了三届:1955年,苏联专家杰普莉茨卡娅在华东师范大学开办的首届教育史研究班,1956年,华东师范大学校长孟宪承指导的中国教育史研究班,1961年,北京师范大学创办的中国教育史研究班。这三届教育史研究班作为研究生教育探索历程中的生动案例,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研究生教育探索历史的一个缩影。考察和分析早期教育史研究班的创办过程及其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不仅展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从学习苏联到逐渐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研究生教育历史变迁过程,而且呈现出该时期研究生教育从学习模仿到初步专业规范化的历史特点。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建卫  宣星宇  李海红  周愉凡  
高校国防科技人才培养制度是保障高素质军工科技人才培育和供给的规则机制或运作模式。基于历史制度主义视角,发现新中国成立70年来高校国防科技人才培养制度变迁历经四个发展阶段,展现出育才目标渗透军民融合理念、育才过程蕴含终身教育取向、特色方式助力人才成长等内在逻辑。利益相关者行动与外部环境作用共同构成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未来应从塑造学科协同发展机制、强化校企深层互联机制、完善科研人员激励机制、健全人才培养保障机制等方面,持续完善和优化高校国防科技人才培养制度。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于佳宾  王维  
多年来研究生教育对于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高校研究生数量不断增加,培养规模不断扩大,其培养质量问题日益突出,尤其如何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提出了加强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彭熙伟  耿庆波  王晓平  
结合两年学制硕士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实践,从课程体系建设、实践实训能力培养、导师队伍建设、营造学术氛围等方面探讨了提高两年学制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途径与方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思萍  洪明  
美国是世界上成人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在美国教育领域享有盛名,其成人教育研究生培养制度完整规范,独具特色,培养质量上乘。以成人学习与领导专业为例,从理论型与实践型兼顾的培养目标为起点,招生制度兼顾学业水平与综合能水平,专业性与灵活性并举的课程设置,多元的培养方法,到学术梯度人才互补的导师制度,体现了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成人教育研究生培养制度的卓越性,对我国成人教育学专业人才教育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陈新忠  董泽芳  
总结了研究生培养模式构成要素的研究现状,指出目前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构成要素的研究存在着注重因素列举、忽视立论依据,注重因素分析、忽视逻辑关系,注重共性因素、忽视个性特色,注重显性因素、忽视完整统一等问题。根据培养过程及其结构,认为研究生培养模式应包括培养理念、培养目标、培养组织、培养制度、导师队伍、平台建设、方案实施、培养评价等要素。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方宏建  桑晓旻  程翠玉  刘勇  
认为随着社会发展需求的变化和新时期教育改革的深化,加强研究生社会能力的培养应逐渐成为研究生培养工作中的一个重点。概括了研究生社会能力的含义,指出了研究生社会能力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山东大学在研究生社会能力培养方面的探索提出了研究生社会能力培养的途径。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欧阳健明  
结合笔者多年管理理工科研究生的经验,从学术管理、实验室管理、激励机制与处罚制度三方面探讨了如何加强研究生教育和管理,以提高效率,克服存在的问题。认为制定严格而又合理的实验室管理制度,在管理中引入竞争和淘汰机制,有利于研究生的培养。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淑华  
为满足市场对高级人才的迫切需求,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已经成为必然。然而,随着研究生规模的迅速扩张,研究生培养质量业已成为关注的焦点。为此,建立研究生培养质量管理制度刻不容缓。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缪园  刘栩凝  杨颖  
对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涵义进行了探析,勾勒了研究生培养机制体系的构建,探讨了研究生培养机制与培养模式的关系,并由此总结提出了有关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初步思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