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787)
- 2023(2576)
- 2022(2085)
- 2021(1867)
- 2020(1648)
- 2019(3552)
- 2018(3568)
- 2017(5598)
- 2016(3385)
- 2015(4053)
- 2014(4133)
- 2013(3830)
- 2012(3566)
- 2011(3136)
- 2010(3272)
- 2009(2670)
- 2008(2634)
- 2007(2481)
- 2006(2153)
- 2005(1879)
- 学科
- 业(12961)
- 管理(11512)
- 企(10849)
- 企业(10849)
- 技术(10792)
- 济(10499)
- 经济(10497)
- 技术管理(5719)
- 教学(5072)
- 方法(4763)
- 理论(4549)
- 数学(4105)
- 数学方法(4029)
- 教育(3978)
- 农(3564)
- 学法(3425)
- 教学法(3425)
- 中国(3343)
- 学理(3147)
- 学理论(3147)
- 学(2698)
- 研究(2674)
- 农业(2650)
- 新技术(2569)
- 高新(2564)
- 高新技术(2564)
- 业经(2359)
- 贸(2190)
- 贸易(2190)
- 易(2167)
- 机构
- 学院(49620)
- 大学(48183)
- 研究(17525)
- 济(17008)
- 管理(16965)
- 经济(16554)
- 理学(14428)
- 理学院(14270)
- 管理学(13935)
- 管理学院(13848)
- 科学(11768)
- 中国(10924)
- 京(10819)
- 农(10690)
- 技术(10426)
- 业大(9375)
- 所(9347)
- 研究所(8609)
- 农业(8465)
- 江(8307)
- 中心(7640)
- 范(7220)
- 职业(7200)
- 师范(7121)
- 北京(6880)
- 院(6434)
- 教育(6381)
- 州(6267)
- 省(5982)
- 科技(5903)
共检索到759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阿布都外力·木米尼 赵丽君 曲艳华 宗鹏鹏 朱立新 贾克功
为探索葡萄延迟栽培技术,以半地下式日光温室内2年生摩尔多瓦葡萄为试材,系统地研究推迟萌芽+延迟采收+挂树贮藏综合措施的延迟栽培效果。结果表明:在河北省阳原地区,摩尔多瓦葡萄可推迟至5月上旬萌芽,8月20日果粒开始着色,10月21日成熟,成熟后可挂树贮藏至元旦。浆果采收期比露地延迟50~120d,上市期为10月下旬至元旦。延迟采收前40d内,果粒体积和果粒重逐渐增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继续升高,酸含量、硬度降低,果皮变薄,颜色由蓝黑色变为黑色,口感多汁、浓甜和酸味消失;40d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继续升高,粒重开始下降,可滴定酸含量变化不大。利用春季夜间低温推迟葡萄萌芽期、秋冬季保温延迟采收和落叶后...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笑宏 孙永江 孙红 翟衡
【目的】探讨直立叶幕和水平叶幕对‘摩尔多瓦’葡萄果穗微域环境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建立合理的葡萄栽培架式提供参考。【方法】2013年对部分篱架栽培的‘摩尔多瓦’进行架式改造,培养为棚架水平叶幕,与篱架直立叶幕相比较进行研究,其他栽培管理技术一致。2015年6月1日开始,通过温湿度记录仪实时监控直立叶幕和水平叶幕葡萄果穗周围微域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并用光合辐射检测仪实时记录水平叶幕上下及直立叶幕两侧所接受的光合有效辐射。于花后9周开始至果实成熟,每两周采摘两种叶幕类型下的果实,测定发育过程中果实的各项品质指标,分析两种叶幕类型对果穗微域环境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与直立叶幕相比,水平叶幕显著降低了...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梁莉 李荣富 张来生 李登云 王军义 鄂志强
文章概述了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日光温室厚皮甜瓜栽培品种、育苗、整地、施基肥、定植、定植后管理、采收和病虫害防治等一整套栽培技术。
关键词:
日光温室 厚皮甜瓜 栽培技术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温鹏飞 王雪婷 牛铁泉 高美英 牛兴艳 邢延富
以酿酒品种赤霞珠果实为试材,研究了延迟采收对赤霞珠果实细胞质膜的影响。结果表明,延迟采收后,葡萄果实细胞质膜透性及丙二醛、脯氨酸和过氧化氢的含量均有所提高。其中,细胞质膜透性增大37.2%,丙二醛含量和脯氨酸含量分别增加35.1%,405.7%,过氧化氢含量增加41.5%。方差分析表明,细胞质膜透性从9月21日-10月21日各个时期差异不显著;脯氨酸含量从10月1-21日各时期差异达显著水平;丙二醛和过氧化氢含量在各时期差异均不显著。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赵思东 袁德义 易子夏 孙敏红
为解决南方砂梨生产中存在的农药残留量大、化肥污染严重、安全质量下降等问题,开展了南方砂梨优质无公害栽培关键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砂梨实施优质无公害栽培技术所生产的果品品质优良,经济效益可观,又能保护产地生态环境,可实现产业开发和环境建设协调可持续发展.砂梨优质无公害栽培应抓住高标准建园、整形修剪、秸杆覆盖、科学施肥、疏花疏果、果实套袋和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几项关键技术.
关键词:
砂梨 无公害栽培 优质果品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波 孙君 魏新光 郑思宇 葛东 付诗宁
【目的】探究自动控制灌溉条件下灌水水平对葡萄生长发育与水分消耗的影响,为温室自动灌溉条件下葡萄水分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方法】以3年生‘玫瑰香’为研究对象,利用CR1000数据采集器、土壤水分传感器和电磁阀联合自动控制灌水,设置8个不同的灌水下限(分别为田间持水率的50%、55%、60%、65%、70%、75%、80%和85%),灌水上限均为田间持水率的90%,研究不同灌水下限对温室葡萄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产量、水分利用等的影响。【结果】当灌水下限低于田间持水率的75%时,随着灌水下限的提高,新梢长度、新梢茎粗以及叶面积指数均显著增加,当灌水下限超过田间持水率的75%时,新梢的生长受到不同程度地抑制;葡萄根系在0—60 cm土层中均有分布,但主要分布在0—30 cm土层中,该层的根体积以及根系表面积分别占总根系的75%—89%、77%—83%。在葡萄根系分布最为集中的0—10 cm和10—20 cm土层中,各根系指标均随着灌水下限的提高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其中当灌水下限为田间持水率的75%时,各根系指标均最大。当灌水量低于6 000 m3·hm~(-2)时,各根系指标均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大,当灌水量达到7 000 m~3·hm~(-2)时,各根系指标均出现下降或增长缓慢的趋势;当灌水下限是田间持水率的75%时,葡萄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为最高,分别达到32 270.31 kg·hm~(-2)、4.85 kg·m~(-3)。【结论】综合考虑葡萄新梢生长、根系分布、产量和水分利用等因素,滴灌条件下葡萄水分管理的最佳土壤水分区间为田间持水率的75%—90%,可以作为该种植模式下适宜的灌溉控制指标的推荐值。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梦燕 孙军利 赵宝龙 刘连玲 罗英辉
为改善葡萄果实着色效果,探讨日光温室内ALA处理最佳浓度。在弗雷无核葡萄果实膨大期和着色期,利用50,100,150 mg/L的5-氨基乙酰丙酸(ALA)溶液喷布果实,研究外源ALA处理对葡萄果实外观色泽、内在品质及花青素合成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果实成熟过程中,外源ALA处理均能诱导果皮花青素的积累,促进果皮着色,缓解果皮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降解速率;果实可溶性糖含量显著提高,可滴定酸含量明显下降。ALA处理后果皮花青素含量与PAL活性极显著相关,与DFR活性均无显著相关性,CHI活性仅在处理后与果皮花青素含量极显著相关,但经ALA处理后,果皮PAL、CHI、DFR活性较对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由此推测,ALA通过上调相关调控因子的表达来诱导花青素合成积累,从而改善果实外观及内在品质。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新宁 伍光林 姜文胜 王鑫
在宁夏沙地葡萄栽培中采用以根区挖沟换土的土壤改良技术,节水滴灌技术,以抗寒防冻为目的的建园和栽培技术,以生产绿色食品为标准的规范化树体管理技术等一整套新技术,使宁夏沙地葡萄生产达到了优质丰产的水平,经济效益显著。
关键词:
宁夏沙地 葡萄栽培 配套技术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林晓 罗赟 王红清
为探究日光温室立体栽培的光温效应,以‘章姬’草莓为试材,分析测定支架型、双H型和A字型3种立体栽培架的光温条件,及其对草莓早期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立体栽培架的光温条件差异较大,不受遮光影响的支架型、双H型上层和A字型上层有较好的光温条件。光合有效辐射对草莓的早期产量影响较大,相关性分析显示早期产量与光合有效辐射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70。不同立体栽培架上栽植草莓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平均单果重没有显著差异。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军 曹之富 黄延楠 高丽红
【目的】在日光温室内,以黄瓜品种津绿3号为试材,进行冬春茬栽培,研究黄瓜对主要矿质营养氮、磷、钾的吸收特性。【方法】分别于苗期、初花期、初瓜期、盛瓜初期、盛瓜中期、盛瓜末期、拉秧期测定黄瓜的根、茎、叶、瓜等部位氮、磷、钾的含量。计算不同生育时期黄瓜对氮、磷、钾的吸收量、吸收速率及吸收比例。【结果】在本试验条件下,黄瓜在不同时期对氮、磷、钾的吸收比例不同,全生育期内N:P2O5:K2O=1:0.63:1.36。氮、磷、钾的吸收量呈单峰曲线,盛瓜中期达最大值,植株对养分的吸收速率最大值也出现在盛瓜期,盛瓜期吸收的N、P2O5、K2O分别占全生育期吸收总量的73.10%、71.08%、70.65%,...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闫波 周婷 王辉民 陈竹君 曹京阳 刘淑敏 周建斌
【目的】北方石灰性土壤钙、镁含量丰富,镁素供应充足,缺镁主要发生在南方高度风化的酸性土壤,但近年来北方日光温室栽培番茄等作物缺镁现象频发。因此,解析导致石灰性土壤日光温室栽培番茄缺镁的主要因素,可为日光温室番茄镁素缺乏的矫正和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陕西省杨凌示范区大寨镇日光温室栽培基地,于秋冬茬栽培番茄普遍发生缺镁的盛果期(11月份),选择番茄定植时间和品种一致,叶片形态呈现不同程度缺镁症(不缺镁:外观未观察到番茄缺镁失绿症状;中度缺镁:上部1/2叶片未表现缺镁失绿症状;严重缺镁:上、下叶片均表现缺镁失绿症状)的日光温室,分别采集温室0—20 cm耕层土样和番茄第2穗与第3穗果间的叶...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红梅 张杰 董航 王春夏 王锦霞
引进LA系列百合新品种8个,种植于沈阳地区日光温室内,调查了其植物学特性、物候期以及形态特征。通过层次分析法建立了LA系列百合切花综合评价体系,确定17个评价因子的权重值,其中花形、花色、叶色和叶烧情况的权重值所占比重较大,分别为0.1873、0.1147、0.1033和0.0868。依据各品种综合评价得分,将其划分为一级品种、二级品种和三级品种,其中Eyeliner、Suncrest和Freya的综合性状明显优于其他5个品种,具有花大色艳、植株高而整齐、花期长和抗性强等优点,被确定为沈阳地区日光温室优良一级切花百合品种,可用于北方地区设施内百合切花的规模化生产。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芬 b 丁小明 b 富建鲁 b 尹义蕾 b 李亭 周长吉 b
为解决日光温室冬季作物根区温度低和升温慢的问题,提出基质高架栽培和自然土栽2种栽培模式下的日光温室热风管道根区加温系统,并在北京地区冬季最寒冷时段对日光温室环境进行实际测试,比较和分析不同栽培模式下的热风根区加温效果和加温均匀性。结果表明:基质高架栽培模式和自然土栽模式下根区加温的室内夜间平均空气温度、根区温度较对照不加温区高2.2~3.1℃和0.6~1.5℃,且加温区内各测点的根区温度最低值偏离度为1.9%~13.29%,平均值为4.11%~5.74%;自然土栽模式下根区加温的夜间平均空气温度、根区温度比基质高架栽培模式下的高1℃,根区温度的最低值偏度平均值和总体标准偏差分别低1.12%和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忠慧 王圣梅 黄宏文 姜正旺 黄汉全
针对地处四湖腹地的湖北省监利县果树资源利用率低及涝洼湿地的地理环境和生态条件 ,提出加快果树资源品种结构的调整 ,监北地势稍高 ,排灌方便的地方大力发展以猕猴桃为主的产业 ,同时利用架面下的行间土地套种蔬菜、瓜类作物、草莓、食用菌以及耐荫湿的中草药植物等立体生态农业的栽培模式 ,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增长 ,与其相配套的栽培关键技术是采用地下通气排灌暗沟设施 ,重施有机质肥加磷肥 ;高畦壮苗定植 ;巧施追肥 ;适时排灌 ;树盘覆草保墒 ;人工辅助授粉和疏花疏果
关键词:
四湖 猕猴桃 高效模式 关键技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