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72)
- 2023(7490)
- 2022(6093)
- 2021(5551)
- 2020(4410)
- 2019(10304)
- 2018(9906)
- 2017(18994)
- 2016(9660)
- 2015(11124)
- 2014(11010)
- 2013(11374)
- 2012(11030)
- 2011(10377)
- 2010(10369)
- 2009(9819)
- 2008(9357)
- 2007(8078)
- 2006(7618)
- 2005(7149)
- 学科
- 济(73998)
- 经济(73948)
- 管理(23929)
- 方法(23220)
- 数学(21539)
- 数学方法(21485)
- 中国(20971)
- 业(19365)
- 地方(18644)
- 地方经济(12820)
- 企(12606)
- 企业(12606)
- 农(12436)
- 贸(11949)
- 贸易(11941)
- 易(11577)
- 学(10952)
- 业经(10685)
- 环境(10191)
- 财(9326)
- 发(9200)
- 制(8852)
- 农业(8732)
- 融(8517)
- 金融(8517)
- 关系(8039)
- 银(7912)
- 银行(7907)
- 行(7746)
- 经济学(7645)
- 机构
- 大学(156631)
- 学院(153631)
- 济(87926)
- 经济(86604)
- 研究(64297)
- 管理(54758)
- 中国(49345)
- 理学(46424)
- 理学院(45819)
- 管理学(45391)
- 管理学院(45082)
- 财(35586)
- 京(34016)
- 科学(33306)
- 所(31544)
- 经济学(30840)
- 财经(28739)
- 研究所(28455)
- 经济学院(27586)
- 中心(26610)
- 经(26397)
- 院(22873)
- 北京(22332)
- 财经大学(21379)
- 江(20867)
- 科学院(20216)
- 农(19604)
- 范(19443)
- 师范(19346)
- 社会(18765)
- 基金
- 项目(97031)
- 科学(78522)
- 基金(75300)
- 研究(71109)
- 家(65328)
- 国家(64915)
- 科学基金(55613)
- 社会(52156)
- 社会科(49783)
- 社会科学(49773)
- 基金项目(38749)
- 省(32414)
- 自然(32225)
- 自然科(31514)
- 自然科学(31507)
- 资助(31174)
- 自然科学基金(30963)
- 教育(30322)
- 划(28367)
- 编号(24539)
- 国家社会(24121)
- 部(23565)
- 中国(23086)
- 发(23071)
- 重点(22018)
- 教育部(20809)
- 济(20215)
- 经济(20032)
- 成果(19966)
- 发展(19939)
共检索到2452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李松林 刘修岩 周霄雪
本文系统地评估了中国摩天大楼数量扩张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摩天大楼数量的扩张对城市增长并不产生显著的短期和长期影响,且仅对其附近1公里左右范围内的经济增长产生影响。究其原因,在于在中国的制度背景下,摩天大楼的建造可能更多的是地方政府竞争的工具以及政府的"面子工程",其建设往往与城市自身的经济基础相违背,从而会削弱摩天大楼的集聚正外部性。本文的政策启示是:城市摩天大楼的建设要与其经济发展和产业支撑水平相适应,应避免对形象工程以及摩天大楼数量的刻意追求,这才能保证城市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关键词:
摩天大楼 城市增长 夜间灯光 栅格人口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斯亮 程聪慧
首先介绍了我国城市摩天大楼建设的基本情况,然后利用40个主要城市的相关数据,在对摩天大楼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进行匹配分析的基础上,测算了各城市摩天大楼的均衡数量,并通过与实际数量比较,将之分为建设泡沫型、建设均衡型、建设不足型三类。研究发现,上述三类城市的比例依次为30%、47.5%、22.5%;从整体上看,我国存在一定程度的摩天大楼建设泡沫,泡沫数量约为实际数量的13.4%;摩天大楼建设泡沫型城市主要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地区。认为应当根据各城市的实际情况对摩天大楼的建设实行分类调控,既要警惕泡沫风险,也不能因噎废食。
关键词:
摩天大楼 建设现状 建设泡沫 均衡数量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梁兴辉 马雪筠
摩天大楼的发展与城市规模有关吗?为回答该问题,本文首先设计一种与现有城市摩天指数算法不同的方法,即基于城市中的摩天大楼群体的规模与结构,采用因子分析法测度出城市摩天指数;然后基于中国34个主要城市相关数据,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法,探讨城市规模及产业结构对城市摩天指数的影响,进而推断出:城市规模及产业结构对城市摩天大楼的发展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俊婉 李磊 陶卓民
摩天大楼是现代城市崛起的重要标志,过去百余年间在全球范围内快速扩张,当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摩天大楼最集中的国家,探索全球摩天大楼的演化过程、时空格局和影响因素,对中国摩天大楼的发展与管理具有重要启示。基于此,文章采用地理空间分析方法对全球200m及以上摩天大楼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全球摩天大楼的演化过程具有显著的阶段性特征,空间上表现出“集中—分散—再集中—再分散”的发展态势,其时空分布主要受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政策法规和科学技术等因素影响。研究指出中国摩天大楼的发展应采取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的管理策略。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李松林 刘修岩 王峤
本文评估了中国摩天大楼的建造对周围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摩天大楼的建设显著地增加了其周围1千米范围内企业的创新,但是这一效应只在大城市以及比较高的摩天大楼周围存在。这意味着小城市中摩天大楼的建设往往与城市自身的经济基础不匹配,从而可能会削弱摩天大楼所产生的正外部性。本文的机制分析则表明,摩天大楼建造所造成的周围人口密度的增加以及周围企业与所在城市内部企业之间的知识共享是摩天大楼建设影响企业创新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摩天大楼 企业创新 空间DID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徐现祥 李郇
Lucas(1 988,2 0 0 2 )一直强调城市具有不同于国家、省区层面上的经济增长特性 ,但为现有的有关文献所忽视。本文采用趋同分析的标准方法 ,就我国 2 1 6个地级及其以上城市展开讨论 ,结果发现 ,与我国省区趋同模式不同 ,我国城市经济增长存在δ趋同和绝对β趋同 ;从趋同机制上看 ,我国城市层面上同时存在新古典增长理论和新增长理论所强调的趋同机制。本文的发现是稳健的 ,且有助于对我国地区差距的进一步理解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城市 趋同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培
本文在利用Malmquist指数和一系列反映地区差异的统计指标对中国216个地级市1990~2004年经济增长的效率和差异进行描述的基础上,针对2000年以来中国城市经济表现出的新特点,采用因子分析和空间计量方法分析了影响中国城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216个地级市TFP整体呈现增长趋势,城市经济的地区差异明显且呈扩大趋势。2000年以来影响中国城市经济增长的因子强度依次为:地理位置、产业结构与市场化水平和要素投入等。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黄志基 贺灿飞 王伟凯
研究探讨2004年中国土地出让制度变革对中国地级市土地利用变化与城市经济增长相互关系的影响。通过计算城市经济增长与土地利用变化弹性系数,分析其空间差异性;构建结构方程计量模型,验证土地利用变化与城市经济增长之间的互为因果关系。研究结果表明,2004~2008年期间,中国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弹性系数绝对值以大于1为主,东部和东南沿海地区的弹性系数总体小于东北和中西部地区。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土地利用变化和城市经济增长之间互为因果关系,以及土地利用变化存在一定的空间自相关关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沈华福 王海港
本文区别于经济增长趋同理论,从水平视角分析区域经济增长问题,主要基于收入分布视角从流动性方法上分析中国城市经济增长在不同年份的变动情况,并探寻影响流动性因素。利用《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的2012年和2015年两年的统计数据,通过分析城市人均GDP的位置流动、水平流动性及分解,建立多项式Logit模型得出以下结论:首先我国城市经济增长处于较低的流动性,固化严重,但流动性质量较好;其次东部、中部和西部的城市流动性更多的是来于净增长,东北绝大部分城市经济出现位置互换,实际净增长很小;最后市场化指数和实际使用外资都增加城市经济增长位置变动的活跃程度,高校数量的作用则相反;中部和东北部比东部更能使城市经济增长向下流动,使城市人均GDP增加值变小。
关键词:
城市 经济增长 流动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大鹏 吴育华 朱迎春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各区域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效率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非参数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选取22个沿海发达城市及内地副省级工业城市为评价单元,分析1990~2004年间我国经济全要素生产率、技术变化及技术效率变化情况,并提出改善策略。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杨扬 余壮雄 舒元
本文利用我国232个地级市1999-2006年的数据,探究我国经济集聚与城市经济增长的关系,并试图考察在我国城市经济增长的过程中,Williamson假说是否成立。研究表明,在我国城市经济增长的过程中,该假说成立,即城市经济集聚与城市经济增长速度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在经济发展的初始阶段,经济集聚促进了城市的经济增长;而伴随经济增长,经济活动在城市的进一步集中将阻碍城市经济的增长。实证结果表明实际人均GDP水平28283元为我国城市经济集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临界值。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谢守红
选择出口依存度和资本依存度两个指标构建城市经济开放度指数,对我国35个中心城市进行测算和比较,并对经济开放度与经济增长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各主要城市的经济开放度差异很大,可划分为三种类型——高开放度城市、中开放度城市、低开放度城市。在区域分布上,东部地区城市经济开放度远远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城市经济开放度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对外开放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沈中华 魏世杰 吕青桦
通过研究2004~2006年中国19座城市不同类型银行与城市经济之间的关系发现,在不同模型中,外资银行均表现出对城市经济的推动作用,同时城市固定效应也强化了其与城市经济的关系,而城市商业银行和其它银行都只能推动城市经济总量上升,而不能促进经济水平提高,其贷款仍处于粗放水平,这些结论在稳健性检验中也得到了证实。
关键词:
外资银行 城市商业银行 银行贷款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耀彬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环境问题已成为诸多学者的研究热点。为此,建立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变化的二次函数模型;选择关键环境要素指标,对中国39个城市的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变化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发现:除氮氧化物浓度外,其余污染物与收入确实存在倒"U"型曲线现象,说明在未来可预测的年份里,随着中国城市经济增长,氮氧化物将成为城市污染最严重的问题;除氮氧化物浓度外,中国城市其余污染物的倒"U"曲线转折点具有自己的特点。因此,因地制宜地制定城市环境保护政策是慰平中国城市环境兹涅茨曲线的有效办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牟俊霖 王阳 闫里鹏
本文首先构建了一个包含行业投资异质性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从理论角度证明了,集中投资和培育优势产业能够提高经济增长率,然后采用动态随机核的方法测算了中国城市的产业比较优势指数,最后估计了产业比较优势指数对中国城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得到如下三点结论:第一,各城市集中投资培育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可以提高优势产业内部企业技术资本积累的速度,从而推动优势行业高速增长并带动其他行业快速增长,进而推动城市经济增长;第二,本文提出的产业比较优势指数,把行业竞争的地理范围从全国缩小到省级层面,把不同城市的相同行业的绝对竞争转化为同一城市内部不同行业的相对竞争,拓展了各城市选择符合其自身特点的优势产业的思路和空间;第三,面板固定效应模型、面板随机效应模型贝叶斯估计、动态面板模型、面板VAR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产业比较优势指数对中国城市经济增长有显著的、强健的促进作用。因此,各个城市集中资源培育和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可以实现增长动能充足、就业更稳定、经济发展质量更高的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