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1468)
2022(1371)
2021(1403)
2020(1194)
2019(2604)
2018(2694)
2017(4929)
2016(2968)
2015(3534)
2014(3716)
2013(3605)
2012(3657)
2011(3380)
2010(3713)
2009(3365)
2008(3635)
2007(3498)
2006(3163)
2005(2900)
2004(2594)
作者
(10052)
(8468)
(8255)
(8017)
(5405)
(4246)
(3817)
(3346)
(3162)
(3160)
(2952)
(2905)
(2779)
(2743)
(2742)
(2644)
(2553)
(2552)
(2467)
(2463)
(2241)
(2133)
(2112)
(2045)
(1895)
(1894)
(1869)
(1859)
(1843)
(1762)
学科
(10962)
经济(10942)
管理(9195)
(7907)
(6976)
企业(6976)
方法(4579)
(3772)
数学(3524)
数学方法(3388)
中国(3329)
(3261)
(3176)
(3062)
理论(2640)
(2367)
银行(2357)
(2353)
贸易(2350)
(2268)
(2225)
(2156)
金融(2156)
教育(2150)
(2148)
业经(2137)
(2109)
财务(2092)
财务管理(2083)
(2053)
机构
大学(47501)
学院(46050)
研究(17145)
(15278)
经济(14800)
管理(14751)
中国(13586)
理学(12082)
理学院(11875)
科学(11690)
管理学(11453)
管理学院(11365)
(11058)
(9854)
(9761)
研究所(8743)
(8117)
(8097)
中心(7956)
农业(7763)
业大(7541)
北京(7113)
(6901)
师范(6802)
(6476)
(6309)
财经(6033)
(5915)
技术(5810)
师范大学(5402)
基金
项目(25857)
科学(19216)
基金(17929)
研究(17531)
(16149)
国家(15994)
科学基金(12849)
社会(9892)
(9857)
社会科(9216)
社会科学(9211)
基金项目(9027)
自然(8918)
自然科(8732)
自然科学(8728)
(8643)
自然科学基金(8571)
教育(8523)
资助(8272)
编号(7171)
成果(7056)
重点(5858)
(5623)
课题(5350)
计划(5153)
科研(5013)
(4999)
大学(4999)
(4720)
科技(4707)
期刊
(21184)
经济(21184)
研究(14307)
中国(12231)
学报(10607)
(9535)
科学(8425)
大学(7826)
教育(7285)
(7282)
学学(7244)
管理(6625)
农业(6283)
(4890)
金融(4890)
技术(4148)
财经(3452)
(3359)
(3278)
图书(3251)
(3036)
业大(3006)
(2759)
经济研究(2728)
国际(2677)
业经(2626)
问题(2596)
农业大学(2546)
书馆(2433)
图书馆(2433)
共检索到790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彭坤   张光磊   郭理  
促进合理的劳动力社会性流动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重要命题,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方言已成为阻碍跨地域劳动力适应异地工作生活的重要因素。在组织中,它可以用来“有意”的排斥别人,进而成为其他人感知拒绝的基础,而这一排斥相对而言是一种新的研究视角。本研究依托归属需求理论与自我调节理论,探究职场方言排斥对跨地域员工社会参与行为和工作退缩行为的影响,考察情绪聚焦反刍和问题解决沉思在该影响过程中的中介作用以及心理韧性的调节作用。本研究以316名跨地域员工为样本,采取多时点问卷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职场方言排斥会触发员工情绪聚焦反刍和问题解决沉思这两种反刍状态,进而影响员工的社会参与行为和工作退缩行为。当员工的心理韧性越强时,其经历职场方言排斥后会更倾向于运用问题解决沉思此种工作反刍形式,而减少自身情绪聚焦反刍状态,进而增加社会参与行为和减少工作退缩行为。本研究为理解职场方言排斥对员工行为产生影响的具体机制提供了全面的理论视角,也为管理者更好地解决职场方言排斥问题提供了指导。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方志斌  林志扬  
文章旨在探讨基于中国组织情境下职场排斥对员工进谏行为的影响以及组织认同在该影响过程的中介作用。采用问卷法,以企业组织的员工为研究对象,使用层级回归(HRM)分析职场排斥、组织认同与员工进谏行为的关系。研究表明,职场排斥对员工进谏行为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员工组织认同在其中起完全中介作用。研究结果有助于揭开职场排斥影响员工工作后果的黑箱,对于管理实践具有较强的启示意义。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孙灵希  
本文以来自多个企业创新团队410名员工为被试,研究职场排斥对创新团队成员EVLN行为的影响,并探讨核心自我评价的调节作用及忠诚行为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职场排斥会抑制创新团队成员忠诚行为,继而显著正向影响其退出行为和忽略行为;创新团队成员忠诚行为在职场排斥与退出行为和忽略行为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高核心自我评价会缓冲职场排斥对创新团队成员忠诚行为的负向影响,即核心自我评价在职场排斥与创新团队成员忠诚行为之间起正向调节作用。上述研究有助于揭开职场排斥对创新团队成员EVLN行为影响过程的黑箱,对企业创新团队成员管理实践有较高参考价值。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肖雄松  
职场排斥是组织中常见现象,且已成为提高组织和谐性的主要障碍之一。本文通过案例分析,阐释了职场排斥的内涵,分析了职场排斥的成因、影响和应对措施。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祯  赵红亚  郭远鹏  
不同的员工有不同的自我效能感和情绪智力,管理者应该依据员工这两方面的水平,对他们分别采取有建设性的职场排斥行为,从而激发他们工作与情感交流的内在潜能。根据智联招聘网的一项调查,71.2%的员工曾遭受过职场"冷暴力",如被他人漠视,因为表现优异而遭受他人的讥讽,没人配合工作等。职场排斥作为职场"冷暴力"的一种,不仅损害了员工的心理健康,而且还会降低员工的归属感和组织认同感,从而不利于员工工作绩效的提高。但是不是职场排斥就全都不好呢?我们是否能发挥其积极作用呢?事实上,面对同样工作和压力,不同员工的表现会有所不同。对于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孔靓  李锡元  
本文基于情绪事件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对武汉和南京的5家大型民营企业,通过问卷调查和分时间间隔以及配对的方式收集的数据等方法,探讨了领导排斥和同事排斥这两种不同来源的职场排斥影响员工主动性行为的作用机制,分析了工作疏离感在两种不同职场排斥与员工主动性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比较了领导排斥与同事排斥对员工主动性行为影响力,并分析了领导排斥对同事排斥与工作疏离感之间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领导排斥和同事排斥对员工主动性行为均有消极影响;工作疏离感在领导排斥和同事排斥与员工主动性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领导排斥比同事排斥对员工主动性行为的影响更大,且能够加强同事排斥对工作疏离感的负面影响。这一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按照排斥源展开对职场排斥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对管理实践中如何有效的减少职场排斥的负面影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叶仁荪  倪昌红  黄顺春  
基于社会认同理论和关系理论,本研究旨在扩展离职研究的边界,建立了职场排斥与员工离职意愿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探讨了不同工作绩效水平下对这一作用机制的影响。通过对覆盖多个行业的276位员工和92份主管样本的配对分析,发现职场排斥和边缘化对离职意愿均有正向影响,且相比主管排斥而言,同事排斥对离职意愿的影响更大,同时职场排斥也能强化员工的被边缘化感受。中介效应的分析表明,职场排斥和边缘化对离职意愿的影响部分通过降低员工的工作安全感实现。此外,本文还分析了员工不同绩效水平在职场排斥、边缘化、工作安全感与离职意愿间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在员工绩效水平较高的情况下,同事排斥、边缘化对离职意愿的正向影响减弱...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曾婷  叶茂林  
职场排斥指个体在职场中感到受忽视或受沉默性排挤的程度。职场排斥现象在现在的工作群体中大幅增加,不但有损于员工的心理健康,而且不利于组织效率的提高。文章对国内外职场排斥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总结,介绍了职场排斥的含义、测量方式、影响因素以及预防应对方式,并进一步指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詹小慧  汤雅军  杨东涛  
基于社会比较理论,提出员工的建言行为将会增加其成为同事妒忌目标的可能性,进而招致同事的排斥,即被妒忌在员工建言行为与职场排斥之间起到了中介作用。提出了两种不同效应的调节变量:团队竞争氛围正向调节员工建言行为与被同事妒忌之间的关系;团队任务依赖性负向调节被妒忌和职场排斥之间的关系。为了检验这一观点,通过以上司-下属配对的方式,对来自92个团队的269名员工进行问卷调查,所有假设均得到了数据的支持。有利于指导管理者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和防止职场排斥现象的发生。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罗瑾琏  花常花  朱荧  
文章基于社会学习理论,在中国组织情境下,以346名企业员工为调研对象,研究职场排斥对员工反生产行为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索工作倦怠的中介作用及内外控特质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职场排斥对员工反生产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工作倦怠在以上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内外控特质调节职场排斥与反生产行为的关系,职场排斥对外控型员工反生产行为的作用更强。最后讨论了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管理启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锡元  杨咸华  蔡瑶  
基于压力与应对理论,以273名员工为样本探讨了职场排斥与网络怠工的关系,并以情绪耗竭作为中介变量、工作嵌入作为调节变量。结果表明:职场排斥正向预测员工网络怠工;情绪耗竭部分中介职场排斥对网络怠工的正向影响;工作嵌入正向调节职场排斥对情绪耗竭的正向影响;工作嵌入正向调节情绪耗竭在职场排斥与网络怠工之间的中介作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乐嘉昂  彭正龙  高源  
针对学界关于职场排斥对于员工行为反应的正反两方的不同指向,文章从探究职场排斥是否会对员工产生亲组织行为的角度入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发现:职场排斥行为会促使排斥对象产生亲组织行为,但这种亲组织行为的实质是强制性公民行为;心理安全在职场排斥行为与强制性公民行为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主动性人格在心理安全与强制性公民行为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该研究不仅丰富了职场排斥行为的理论体系,还为后续研究提供了较为新颖的研究视角和基础,并对管理者如何关注受排斥员工提出了新的思考,为管理实践提供了较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甘元霞  宋傲龄  贾瑞秀  
本文选取了四川地区金融服务业员工为研究对象,以情绪衰竭为中介变量,依赖型自我构念为职场排斥与情绪衰竭的调节变量,探讨职场排斥与离职意向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1)职场排斥与员工离职意向正相关;(2)职场排斥与员工情绪衰竭正相关;(3)情绪衰竭与员工离职意向正相关;(4)情绪衰竭在职场排斥和离职意向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5)依赖型自我构念对职场排斥和情绪衰竭间的关系起调节作用。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李锐  
在中国组织情境下探讨职场排斥对员工职外绩效的影响以及组织认同和工作投入在该影响过程中的中介作用。采用问卷法,以珠三角地区企业组织的员工和直接主管为调查对象,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职场排斥、组织认同、工作投入与职外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职场排斥对员工职外绩效的工作奉献和人际促进两个维度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说明在中国组织情境下职场排斥会抑制员工的职外绩效;组织认同和工作投入在职场排斥与工作奉献之间具有完全中介效应,在职场排斥与人际促进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果有助于揭开职场排斥影响职外绩效的黑箱,对于管理实践具有较强的启示意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玉新  张建卫  王成全  彭凯平  
从职场排斥和自我决定理论视角,运用情景模拟实验研究方法,考察了员工反生产行为(CWB)的心理机制。结果发现,职场排斥对人际和组织CWB均具有显著影响,被排斥者的这两种CWB均显著高于被接纳者;职场排斥对归属感、自主感和胜任感具有显著影响,被排斥者三种基本心理需要满足水平均显著低于被接纳者;归属感、自主感和胜任感对职场排斥与人际CWB间关系的完全中介效应显著,归属感和胜任感对职场排斥与组织CWB间关系的完全中介效应显著。这些研究结果有助于从动机资源的积极心理学视角理解CWB,并对通过日常管理满足员工基本心理需求,以减少CWB具有现实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