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27)
2023(13763)
2022(11962)
2021(11152)
2020(9130)
2019(21195)
2018(20766)
2017(39391)
2016(21677)
2015(24086)
2014(24136)
2013(23746)
2012(21699)
2011(19419)
2010(19342)
2009(17904)
2008(17390)
2007(15326)
2006(13472)
2005(11959)
作者
(61590)
(51154)
(50877)
(48375)
(32585)
(24604)
(23051)
(20007)
(19339)
(18356)
(17485)
(17208)
(16163)
(16162)
(15680)
(15622)
(15206)
(15072)
(14635)
(14483)
(12677)
(12649)
(12196)
(11632)
(11332)
(11327)
(11311)
(11287)
(10202)
(9999)
学科
(83881)
经济(83752)
管理(67058)
(63617)
(51847)
企业(51847)
方法(36630)
数学(31409)
数学方法(31053)
(25601)
(24572)
中国(22710)
业经(20096)
(19515)
地方(19394)
农业(17834)
(17487)
(15222)
财务(15151)
财务管理(15122)
(14391)
企业财务(14383)
贸易(14380)
环境(14028)
理论(13976)
(13947)
(13458)
(13400)
技术(13347)
(13217)
机构
大学(306839)
学院(304588)
管理(122217)
(119677)
经济(116987)
理学(106119)
理学院(104910)
管理学(103220)
管理学院(102665)
研究(100668)
中国(74141)
(65249)
科学(61665)
(57732)
(49628)
(46842)
财经(45617)
中心(45573)
研究所(45026)
业大(44635)
(44131)
(41318)
北京(41124)
(40900)
师范(40565)
(36799)
农业(36283)
(36142)
经济学(35738)
财经大学(33968)
基金
项目(211309)
科学(166548)
研究(157753)
基金(153196)
(132614)
国家(131499)
科学基金(113269)
社会(99386)
社会科(94073)
社会科学(94050)
(81987)
基金项目(81704)
自然(72581)
教育(72281)
自然科(70807)
自然科学(70793)
自然科学基金(69505)
(68926)
编号(64995)
资助(61916)
成果(53545)
重点(46984)
(46829)
(44882)
课题(44615)
(43854)
(42294)
创新(40896)
国家社会(40650)
教育部(40536)
期刊
(132244)
经济(132244)
研究(91724)
中国(59552)
学报(47101)
管理(44808)
(44399)
科学(43910)
(43749)
教育(37064)
大学(36353)
学学(34071)
农业(30039)
技术(25801)
(25387)
金融(25387)
财经(22278)
业经(21544)
经济研究(20021)
(18893)
问题(17271)
图书(15737)
理论(15165)
科技(14940)
(14649)
(14264)
实践(13948)
(13948)
技术经济(13920)
现代(13848)
共检索到4442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朱婷  何得桂  
在脱贫攻坚进程中,西部地区易地扶贫搬迁状况事关全国脱贫攻坚的整体质量。不仅要关注易地扶贫搬迁的规模和进度,还要重视易地扶贫搬迁的质量。"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是衡量易地扶贫搬迁质量的主要标准。基于对秦巴山区某地易地扶贫搬迁状况的调研发现:易地扶贫搬迁对象不够精准,移民搬迁安置社区居民获得感不强,搬迁户可持续生计面临挑战等问题。提升易地扶贫搬迁质量要以"精准搬迁,精确施策,精细管理"为主线,以"搬得出"为手段,以安居乐业为目的,促进社会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琦  张诗怡  
后续扶持是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重点,也是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初衷所在。过去我国移民搬迁存在后续发展困境,原因在于政府单一化搬迁扶持供给以及由此导致的扶持措施供给与搬迁户脱贫发展需求的错位。随着政府工作理念的转变,各地对于搬迁后续扶持越来越重视,形成了更多层次、更为精准的易地搬迁后续扶持措施供给体系。通过对11个省份易地搬迁后扶措施进行比较分析,提出整合迁入迁出两地资源、丰富后续帮扶供给的可持续减贫机制,协调推动搬迁后续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相结合,从而解决搬迁贫困人口稳定脱贫不返贫的难题。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常艳  
文章对我国西部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区的土地后备资源总量及其结构进行了分析,并以2001-2006年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试点期间人均耕地安置标准等经验性数据为依据测算各地实现"十一五"规划搬迁任务及其搬迁总任务的土地安置能力。分析结果表明"十一五"期间,除贵州以外,各地土地安置需求基本能够得到满足。而若要实现易地扶贫搬迁总任务,部分地区则存在土地安置缺口,建议尝试并探索"无土安置"等其他安置思路和模式。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王曙光  
易地扶贫搬迁是在扶贫攻坚阶段为解决生态脆弱区深度贫困问题而采取的重要举措,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在理论层面从阻断效应、重构效应、增长效应和社会一体化效应等方面系统研究了易地扶贫搬迁的意义,同时也从融入障碍、共同体割裂效应、生活成本约束、就业困境和公共服务瓶颈等角度论述了易地扶贫搬迁的约束条件,并着重以广西模式为核心研究了易地扶贫搬迁的"顶层设计-动员激励-统筹协调-监督考核"四位一体核心机制。广西易地扶贫搬迁的核心模式包含基础设施、就业培训、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产业带动、社区重建、文化融入、心理介入、生态恢复等九个方面,从而从"经济-社会-文化"三个维度建立了系统性的制度框架。这些经验具有一定典型性,值得总结和推广。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贺立龙  郑怡君  胡闻涛  
易地扶贫搬迁作为精准扶贫战略工程之一,取得了重要成效。但由于基层政策执行偏差,部分地区有扶贫搬迁农户陷入"安置依赖"、"救济陷阱",或出现"搬而难富"问题。基于对易地搬迁地区村户的随机调查数据进行实证考察,发现相对贫困程度、贫困异质性及家庭特征影响到村户搬迁意愿、搬迁脱贫内生动力及其成效,制约搬迁的扶贫精准性与有效性。搬迁对外出务工村户的生计影响有限,对本地生产的贫困村户有帮扶效应。获得补贴不等于持久脱贫,单一的安置补贴降低了扶贫精准度并容易滋生救济依赖。因此,要改变"包揽"、"一刀切"、"唯补贴"的帮扶方式,扭转"安置结果至上"的政绩导向,设定补贴"弹性区间",规避"救济陷阱"。搬迁政策重心要由"搬迁"转向"脱贫",注重生产经营条件与就业机会创造,推动搬迁农户转型为有发展能力的职业农民或新市民。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贺立龙  郑怡君  胡闻涛  
易地扶贫搬迁作为精准扶贫战略工程之一,取得了重要成效。但由于基层政策执行偏差,部分地区有扶贫搬迁农户陷入"安置依赖"、"救济陷阱",或出现"搬而难富"问题。基于对易地搬迁地区村户的随机调查数据进行实证考察,发现相对贫困程度、贫困异质性及家庭特征影响到村户搬迁意愿、搬迁脱贫内生动力及其成效,制约搬迁的扶贫精准性与有效性。搬迁对外出务工村户的生计影响有限,对本地生产的贫困村户有帮扶效应。获得补贴不等于持久脱贫,单一的安置补贴降低了扶贫精准度并容易滋生救济依赖。因此,要改变"包揽"、"一刀切"、"唯补贴"的帮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明月  冯晓龙  汪三贵  
测度易地扶贫搬迁农户的脆弱性,对贫困进行事前干预,不仅能增强扶贫政策的精准度和长效性,还能降低减贫政策成本。本文利用8省16县1050户农户实地调查数据,基于期望贫困的脆弱性测度方法,对易地扶贫搬迁农户的贫困脆弱性进行测度。研究结果表明:在现行中国农村贫困标准下,2015年、2016年农户的平均贫困脆弱率分别为54.29%、47.62%,且整体上处于下降趋势;与未搬迁农户脆弱率变动相比,已搬迁农户的脆弱率下降幅度更大;搬迁农户的贫困脆弱性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户主年龄在65岁以上、未上过学、家庭抚养比在75%及以上、劳动力数量在6个及以上的家庭未来最容易陷入贫困。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焕柄   张莉琴  
【目的】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是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了解脱贫农户在搬迁后能否获得就业、获得怎样的就业,能够为后续扶持提供有益的政策参考。【方法】本文基于2021年西部9省11县脱贫户的实地调研数据,使用线性概率模型及工具变量法研究了易地扶贫搬迁对脱贫农户就业的影响,并进一步讨论了搬迁农户的非农就业来源、安置方式以及家庭情况的差异性影响。【结果】研究发现:(1)易地扶贫搬迁显著减少了脱贫户的农业劳动,而对非农就业没有显著影响。(2)将非农就业来源细分为公益性岗位就业和市场性就业发现,搬迁后脱贫农户的公益性岗位就业显著增加,而市场性就业没有明显变化。(3)差异性分析表明,易地扶贫搬迁对公益性岗位就业的促进作用在城镇安置户中更为明显,而城镇安置户的市场性就业面临较大挑战;搬迁后,资产缺乏型和人力资本缺乏型家庭的公益性岗位就业显著增加,而复合缺乏型家庭的公益性岗位就业未发生明显变化;另外,不同家庭情况搬迁户的非农就业和市场性就业均没有明显变化。【结论】本文认为,搬迁农户的自主就业能力还有待增强,应坚持就业扶持和引导并重的政策思路,聚焦改善搬迁农户就业机会和技能水平,对特定搬迁群体进行分类施策及针对性帮扶,以此来激发和增强搬迁农户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王志章  杨志红  
土地是农户重要的生计资本,土地问题是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中的关键,关乎脱贫成效。基于理性选择理论和“推-拉”理论,采用重庆市酉阳县11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数据,从搬迁户的视角出发探讨农地流转对易地扶贫搬迁户脱贫的促进作用。研究发现,农地流转能够通过为搬迁户带来土地租金收入、促进家庭生产要素优化和劳动力合力配置正向促进搬迁户脱贫,非农就业这个逻辑中发挥中介作用,村干部政策执行则在农地流转和非农就业之间起调节作用。在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过程中,要激活农村土地市场,促进土地要素合理流动,加大村干部主动执行政策的力度,不断带动搬迁户非农就业,夯实永续脱贫之本。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建  
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易地扶贫搬迁,对于减轻生态压力和贫困人口的减贫发展都起到重要作用,是中国扶贫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脱贫攻坚新时期,易地扶贫搬迁成为精准脱贫"五个一批"的维度之一,承担起1 000万贫困人口脱贫的任务。此次易地扶贫搬迁"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的特征突出,凸显出较为典型的"运动型治理"属性,这一治理方式与常规治理方式相互作用,表现出对"搬得出"的短期目标的高度有效性,但是在"稳得住、能致富"的长期目标上存在着一定的限度,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以增强这一治理方式的社会有效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党国英  
摆脱贫困是人类社会孜孜以求的目标,也是学术界聚焦的一个重要课题。中国的反贫困行动一直在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大力推进扶贫开发工作。1986-1993年,我国以开发式扶贫为方针推动贫困减少,此后陆续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以及《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取得了明显的减贫成效。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党国英  
摆脱贫困是人类社会孜孜以求的目标,也是学术界聚焦的一个重要课题。中国的反贫困行动一直在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大力推进扶贫开发工作。1986-1993年,我国以开发式扶贫为方针推动贫困减少,此后陆续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以及《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取得了明显的减贫成效。在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云南省会泽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易地扶贫搬迁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盯"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快融入"目标,制定并实施"短期靠就业、中期靠产业、长期靠教育"的思路举措,全力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一、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全力实施易地搬迁,确保10万群众"搬得出"会泽县地处滇东北乌蒙山主峰地段,位于云贵川3省8县交界,国土面积5886平方千米,山区面积占95.7%,最高海拔4017.3米、最低海拔695米,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吕翠丽  何玲玲  
文章以广西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为例,旨在研究广西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在脱贫攻坚背景下,易地扶贫搬迁过程中遇到的阻力与困难,提出将易地扶贫搬迁与搬迁人口市民化相耦合的机制,以实现搬迁人口市民化助力易地扶贫搬迁同时以易地扶贫搬迁带动搬迁人口市民化的双重目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