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95)
2023(11312)
2022(9300)
2021(8340)
2020(6639)
2019(14922)
2018(14346)
2017(26746)
2016(14734)
2015(16165)
2014(15647)
2013(15553)
2012(14823)
2011(13593)
2010(13541)
2009(12236)
2008(11966)
2007(10681)
2006(9684)
2005(8915)
作者
(47112)
(39223)
(39061)
(36489)
(24991)
(19043)
(17363)
(15299)
(15084)
(13855)
(13509)
(13035)
(12864)
(12548)
(12546)
(12080)
(11784)
(11663)
(11382)
(11330)
(10159)
(9671)
(9646)
(9104)
(8961)
(8743)
(8734)
(8610)
(8094)
(7934)
学科
(64707)
经济(64633)
(38301)
管理(38181)
(27586)
企业(27586)
方法(21729)
中国(21317)
(20824)
地方(19861)
数学(18902)
数学方法(18725)
业经(15640)
(14431)
农业(14373)
(13452)
(13333)
贸易(13320)
(12867)
(11247)
(11231)
(11187)
金融(11187)
(11153)
银行(11101)
环境(11096)
地方经济(11043)
(10781)
技术(10515)
产业(8681)
机构
学院(211437)
大学(209967)
(88173)
经济(86469)
研究(83912)
管理(75538)
理学(64650)
理学院(63800)
管理学(62610)
中国(62563)
管理学院(62250)
科学(54673)
(50675)
(46533)
(45196)
研究所(41395)
农业(40302)
业大(38572)
(37798)
中心(36915)
(33551)
(30706)
北京(29577)
财经(29397)
(28449)
(28378)
师范(27950)
(26784)
经济学(26471)
科学院(26287)
基金
项目(144886)
科学(112859)
基金(103902)
研究(99074)
(95141)
国家(94298)
科学基金(78189)
社会(63555)
社会科(60238)
社会科学(60224)
(58187)
基金项目(54966)
自然(52064)
自然科(50829)
自然科学(50812)
自然科学基金(49918)
(49806)
教育(43758)
资助(41701)
编号(37679)
(37645)
重点(33763)
(30648)
(30503)
计划(29422)
成果(29247)
发展(29047)
创新(28591)
(28566)
科研(28315)
期刊
(101848)
经济(101848)
研究(63123)
中国(48790)
(46815)
学报(42882)
科学(37597)
农业(32320)
大学(31102)
学学(29737)
管理(28379)
(26535)
教育(22536)
(21584)
金融(21584)
业经(18806)
(17306)
经济研究(17034)
技术(16672)
财经(14202)
问题(13631)
(12277)
业大(12119)
科技(11476)
(11261)
世界(10773)
商业(10613)
(10538)
农业大学(10257)
技术经济(10111)
共检索到3295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曾祥玲  林小涛  夏新建  许忠能  孙军  
在室内(27.5±0.5)℃水温下设高、中和低3个摄食水平,研究雌性食蚊鱼(Gambusia affinis)幼鱼至初次性成熟期间的生长发育和能量收支,为探讨食蚊鱼的环境适应性和生态入侵机制提供基础数据。结果显示:初次性成熟雌性食蚊鱼的体长、体质量、丰满度、特定生长率、肝指数、性腺系数、成熟卵子数量和鱼体能量密度均随摄食水平增加显著增加;低水平摄食组雌性食蚊鱼初次性成熟的个体最小,体长为(17.98±0.98)mm,体质量为(104.41±3.31)mg,但成熟卵子干重和卵径均不受摄食水平显著影响。实验期间,干、湿物质饵料转换效率均随摄食水平增加呈下降趋势,低水平摄食组饵料转换效率显著高于高水...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迎春  苏锦祥  周勤  
光照对黄盖鲽仔鱼的生长、发育及摄食有显著影响,各组仔鱼的体长与体高在20日龄时均产生了极显著的差异;Duncan多范围检验表明:40~60lx光照度下仔鱼生长最好;在40~7000lx范围内随光照度的增强,生长则变差,存活率下降,畸形个体增加。黑暗条件下及3~6lx条件下的仔鱼在12日龄时全部因饥饿而死亡。在卵黄囊期的各组仔鱼不受外界环境影响,生长情况近似。40~7000lx光照度之间的5组在4日龄至20日龄之间体长与日龄表现为直线关系,体高与日龄表现为指数函数关系。仔鱼的摄食强度(10:00~14:00)在40~7000lx范围内随光照度增强而减弱。18:00~22:00时区之间如给以适当光...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晓华  苏锦祥  殷名称  
鳜(Sinipercachuatsi)又称季花鱼、桂鱼,属鲈形目(Perciformes)科(Seranidae)主要分布于我国东部。其肉嫩味美,为淡水鱼类中珍品,鉴于鳜本身的价值以及在人工养殖中尤其是鱼苗繁育过程中的高死亡率,对鳜的研究也陆续见诸...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剑明  陈雅飞  徐永健  宁燕  戴铃灵  
针对黑点青鳉实验室养殖成活率低的问题,对其摄食行为发育进行研究,了解其早期阶段的摄食行为发育状况,为人工养殖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单摄像机结合镜面成像的方法,对黑点青鳉胚后发育阶段90 d摄食行为的观察与分析,研究了投喂卤虫无节幼体条件下黑点青鳉的生长特征和摄食行为发育。结果显示,幼体体长平均生长率为2.579%/d,体长与日龄间关系为y=3.132+0.383x-0.004x~2+0.000 03x~3,R~2=0.98。通过各项摄食行为指标将其幼体生长发育分为3期6个阶段:仔鱼期(0~10 d)分为前仔鱼期(0~4 d)和后仔鱼期(5~10 d),稚鱼期(11~30 d)分为前稚鱼期(11~18 d)、中稚鱼期(19~24 d)和后稚鱼期(25~30 d),幼鱼期(31~65 d)。黑点青鳉幼体出膜4 d后开始投喂初孵卤虫,至10 d所有鱼苗均能捕食。黑点青鳉仔鱼期幼体死亡率较高,但摄食能力稳步提升,至该期末,摄食成功率提升至45%~55%,摄食效率达0.5~0.6个/min;稚鱼期幼体的各项摄食指标均有大幅度提升,对饵料的响应时间不断缩短,摄食速率提高,响应距离也逐渐增长,摄食量增大,摄食成功率已提升至90%~95%;幼鱼期各项摄食指标已接近成鱼,摄食效率达9个/min以上,摄食功能已趋于完善。研究表明,黑点青鳉在仔鱼期对卤虫无节幼体的响应距离短、摄食速率低下,摄食成功率与摄食效率均处于较低水平,随着其自身的发育以及摄食能力的稳定提升,摄食成功率和摄食效率逐步提高,成活率趋于稳定。养殖期间,通过密切注意黑点青鳉的摄食行为变化,改变投喂的数量和频次,使更多的仔鱼尽快过渡到稚鱼期,可能是提高养殖成活率的一条有效途径。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凌去非  李思发  乔德亮  姚化章  张海军  殷建国  何智杰  李岩平  蔡晓琴  
对丁的胚胎发育进行了连续观察,并对其卵黄囊仔鱼在开口摄食之前的发育、生长以及不可逆点作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丁受精卵在水温21.5℃时,胚胎发育时间约为52h;(2)仔鱼在孵出后第7天开始摄食,初次摄食率第9天达100%,第12天降到50%,进入不可逆点;(3)仔鱼对卵黄囊的日净消耗量的最大值出现在出膜后第1天,体长最大增长率出现在出膜后的第2天;(4)仔全出膜后第8天,卵黄囊全部吸收,同时,饥饿期仔鱼开始出现负生长。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孙丽华  陈浩如  黄洪辉  黄良民  
采用生物能量学方法研究了不同摄食水平(从饥饿至饱食)时军曹鱼幼鱼(平均初始体重10.0 g)、青石斑鱼幼鱼(平均初始体重5.5 g)和卵形鲳鲹幼鱼(平均初始体重7.7 g)的生长和氮收支,建立了生长和氮排泄与摄食水平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军曹鱼幼鱼特定生长率随摄食水平的增加呈显著增长趋势,在9%和饱食两个摄食水平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而青石斑鱼和卵形鲳鲹幼鱼的特定生长率随摄食水平增加呈线性增长趋势;饱食时,青石斑鱼和卵形鲳鲹幼鱼的生长速率接近而明显低于军曹鱼幼鱼的。军曹鱼幼鱼食物转化效率随摄食水平的增加呈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在9%/d摄食水平组有最大值,而青石斑鱼和卵形鲳鲹幼鱼食物转化效率随摄食水...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敏智  邓思平  朱春华  李广丽  
应用比色法、放射免疫测定法(RIA)、连续组织切片及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了不同温度(23℃、26℃、29℃)处理6周对2龄金钱鱼卵巢发育过程中血清中蛋白磷(SPP)、蛋白钙(SPC)、性类固醇激素(雌二醇E2,睾酮T)及肝和卵巢中卵黄蛋白原mRNA(vtg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实验结束(6周)时,23℃和26℃组卵巢中出现Ⅲ时相卵母细胞,29℃组仅出现Ⅱ时相卵母细胞。除肝体指数(HSI)随处理时间延长而减小外,其他检测指标随时间延长而增加。实验中温度对血清中T水平无显著影响;3周时,23℃和26℃组性腺成熟指数(GSI)及血清中E2水平略高于29℃组,但差异不显著(P>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梁其旭  张丽莉  黄世玉  钟幼平  谢仰杰  王国栋  
为研究盐度对紫海胆受精、孵化、胚胎发育、浮游幼体生长发育、摄食和变态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实验室培养幼体的方法,设置了不同盐度(15、20、25、30、35和40)的水体,对紫海胆的胚胎和浮游幼体进行实验。结果显示,紫海胆在盐度20 ~ 35范围内的受精率超过95%,但在盐度15和40下无法受精;盐度30下胚胎发育最快,孵化率显著高于其他盐度(P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方昌阁  张才乔  夏国良  乔惠理  陈耀星  
禽类的肉和蛋产品含有大量的脂肪 ,可蓄积高浓度的多氯联苯 ( PCB)和其他环境污染物从而影响动物和人类健康。试验选用鸡作为实验动物研究了 PCB对胚胎期卵巢发育和生殖细胞分化的影响 ,在入孵前将Aroclor12 54注入海兰种蛋的卵黄内 ,剂量分别为 0 ,1,10和 10 0 μg/枚。取出新出壳雏鸡的卵巢进行组织学研究。结果表明 :PCB处理后 ,鸡胚的孵化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 ,而且死胚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水肿 ;雌性雏鸡左侧卵巢横截面积、皮质厚度和皮质内的卵母细胞数均比对照组明显增加 ;只有个别的卵母细胞发生了核固缩和胞质空泡化。本研究表明 PCB干扰鸡胚卵巢的发育 ,首次揭示了 ...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叶世洲  雷思佳  胡先勤  
在 30℃水温下进行摄食生长实验 (实验周期为 5 6d) ,设饥饿、 1%、 2 %和饱食 4个摄食水平 ,研究了摄食水平对中华鳖幼鳖 (2 96 6 0~ 396 0 9)g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摄食水平对中华鳖幼鳖的特定生长率有显著影响 (P ...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梁萌青  于宏  常青  陈超  
将甘氨酸 +丙氨酸 +组氨酸 +精氨酸、甘氨酸 +丙氨酸 +组氨酸 +精氨酸 +甜菜碱、甘氨酸 +丙氨酸 +缬氨酸、甘氨酸 +丙氨酸 +缬氨酸 +甜菜碱作为摄食促进物质 ,分别添加到真鲷配合饲料中饲喂真鲷 ,探讨摄食促进物质对真鲷摄食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添加摄食促进物质不仅可促进真鲷的摄食性 ,增加其摄食量 ,还可以提高真鲷的增重率、饲料效率、蛋白效率。添加甜菜碱对促进真鲷的摄食性无作用 ,但可促进真鲷的生长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薛素燕  李加琦  李阳  丁敬坤  徐涵  张雯雯  毛玉泽  方建光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魁蚶(Scapharca broughtonii)摄食、呼吸代谢及能量收支对短期酸化(pH为8.2、7.9、7.6)的响应。结果显示,魁蚶的摄食率和排粪率均受pH影响显著(P<0.05),都随pH的降低而减少。魁蚶的耗氧率受pH影响显著(P<0.05),随pH降低呈明显下降趋势,说明低pH会一定程度地抑制魁蚶的呼吸;排氨率受pH影响差异不显著,随pH降低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O:N值随pH降低而减小。不同pH条件下的能量收支结果显示,魁蚶的摄食能、呼吸能、排粪能和生长余力均随pH的降低而减少。通过建立能量收支方程发现,pH显著影响魁蚶的能量分配(P<0.05),随着pH的降低,魁蚶的呼吸能和排泄能占摄食能的比例增加,而排粪能和生长能占比减少,说明低pH条件下,魁蚶会做出适当生理调整降低摄食率,增加代谢率,导致能量减少,继而造成生长余力减少。本研究表明,短期酸化条件下魁蚶的摄食和新陈代谢显著降低,可能是细胞能量需求的增加和氮损失的协同作用。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郭进杰  陈国平  黄振玉  吕为群  
研究了低盐度(盐度为5)条件下,室内循环水养殖8月龄大黄鱼随着年龄的增长与同龄正常海水(盐度为35)网箱养殖大黄鱼生长情况以及肥满度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正常海水盐度网箱养殖中的大黄鱼体质量显著大于同期淡化循环水养殖条件下大黄鱼的体质量(P<0.01),而在两种养殖模式下大黄鱼肥满度随着时间的变化上下波动,并且在繁殖季节大黄鱼的肥满度高于非繁殖季节。大黄鱼长期生长在盐度为5的海水中其卵巢可以发育成熟,但性腺指数低于正常海水中的大黄鱼的性腺指数,并且在成熟的大黄鱼卵巢中,淡化组的大黄鱼卵巢中成熟卵细胞所占比例明显低于正常海水组的大黄鱼。本实验为大黄鱼的淡化养殖和淡化养殖条件下的人工繁殖提供了理论依...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志坚  殷江霞  张耀光  
采用组织学、组织化学、电镜等方法研究了长薄鳅(Leptobotia elongate)的卵巢发育和卵子发生。结果表明:长薄鳅卵巢1个,根据形态、色泽、成熟系数等将发育过程分为5个时期,成熟系数最大达20.22%。第Ⅰ时相,卵原细胞位于生殖上皮内,成团分布,核质比大,核膜双层,清晰,核位于细胞中央。第Ⅱ时相,产卵板、卵黄核和滤泡细胞出现。第Ⅲ时相,卵子体积增加明显,卵黄泡出现,卵黄开始沉积,滤泡细胞2层。第Ⅳ时相,卵黄颗粒充满卵母细胞,核膜破裂,细胞核向动物极发生偏移,滤泡层分为3层。第Ⅴ时相,卵母细胞体积达最大,卵黄颗粒聚集成卵黄小板,核膜完全破裂,核向动物极移动。组织化学染色显示,随着卵母细...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任纪龙  魏平平  费凡  代明允  马贺  高东奎  宋昌斌  陈涛  刘鹰  
在海水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分别设置白光(λ_(400~780 nm))、红光(λ_(630 nm))、黄光(λ_(595 nm))、绿光(λ_(530 nm))、蓝光(λ_(455 nm))5组不同LED光谱处理组,研究5种不同LED光谱对舌齿鲈幼鱼[(29.91±0.39) g、(13.78±0.35) cm)]摄食、生长和能量分配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LED光谱对舌齿鲈幼鱼摄食、生长和能量分配具有显著性影响。红光谱下舌齿鲈幼鱼生长较好(41.09±5.70) g,蓝光谱下舌齿鲈幼鱼生长较差(36.02±4.18) g;蓝光谱下舌齿鲈幼鱼DGC(daily growth coefficient)显著低于其他各组,其他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5组LED光谱处理组舌齿鲈幼鱼摄食率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红光谱摄食率最高。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GF-1和IGF-2测定结果表明,白光谱下IGF-1的mRNA表达量最高;黄光谱下IGF-2的mRNA表达量最高。能量分配方面,红光谱下舌齿鲈幼鱼排粪能和代谢能较低,摄食能和生长能较高;蓝光谱下舌齿鲈幼鱼排粪能较高,摄食能和代谢能较低,生长能最低。对舌齿鲈幼鱼肌肉和肝脏RNA/DNA比值测定结果表明,蓝光谱下,舌齿鲈幼鱼肝脏RNA/DNA比值显著高于其他各组;蓝光谱和白光谱下舌齿鲈幼鱼肌肉中RNA/DNA比值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他各组之间不具有显著性差异。研究表明,红光谱下舌齿鲈幼鱼摄食、生长均表现较好,且红光谱下舌齿鲈幼鱼具有较高的摄食能和生长能;蓝光谱下舌齿鲈幼鱼摄食、生长表现较差,排粪能较高,生长能较低。因此,红光谱对舌齿鲈幼鱼摄食、生长具有积极影响;蓝光谱对舌齿鲈幼鱼摄食、生长具有不利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