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16)
2023(5249)
2022(4343)
2021(4256)
2020(3492)
2019(8260)
2018(7859)
2017(14952)
2016(7738)
2015(8898)
2014(8495)
2013(8588)
2012(8111)
2011(7660)
2010(7478)
2009(7021)
2008(6728)
2007(5669)
2006(5169)
2005(4785)
作者
(20945)
(17630)
(17610)
(16789)
(11325)
(8545)
(7924)
(6818)
(6640)
(6159)
(6053)
(5970)
(5747)
(5700)
(5547)
(5448)
(5365)
(5271)
(5028)
(4806)
(4394)
(4135)
(4100)
(3987)
(3986)
(3969)
(3782)
(3625)
(3601)
(3594)
学科
(38780)
经济(38748)
方法(18670)
管理(17806)
(16866)
数学(16268)
数学方法(16211)
(14496)
贸易(14491)
(14343)
中国(13254)
(12054)
企业(12054)
(11628)
(9142)
出口(8588)
出口贸易(8588)
(8588)
(8232)
业经(6494)
关系(6189)
农业(6169)
(6016)
环境(5754)
(5420)
银行(5418)
(5349)
(5340)
(5290)
(5126)
机构
大学(116876)
学院(114745)
(59455)
经济(58801)
研究(44906)
管理(42623)
理学(36714)
理学院(36247)
管理学(35863)
管理学院(35634)
中国(35582)
(25376)
(25121)
科学(24027)
(21539)
经济学(20925)
财经(20868)
研究所(19715)
(19389)
经济学院(18994)
中心(18918)
北京(16723)
(16503)
师范(16395)
(16019)
财经大学(15785)
(14574)
(14339)
科学院(13915)
师范大学(13831)
基金
项目(75876)
科学(61811)
基金(59890)
研究(55981)
(52388)
国家(52055)
科学基金(44436)
社会(40233)
社会科(38469)
社会科学(38465)
基金项目(31202)
自然(26536)
自然科(25951)
自然科学(25944)
资助(25919)
自然科学基金(25555)
(24828)
教育(24702)
(22040)
编号(19342)
中国(19126)
(18993)
国家社会(18742)
(17288)
重点(16901)
教育部(16816)
人文(15920)
成果(15375)
(15151)
社科(15032)
期刊
(61828)
经济(61828)
研究(37356)
中国(20464)
(17138)
科学(16551)
学报(15136)
管理(15127)
(13176)
大学(12058)
(11985)
经济研究(11692)
学学(11294)
财经(10841)
国际(10464)
(9916)
金融(9916)
农业(9725)
(9505)
世界(9293)
问题(9253)
业经(8033)
教育(7795)
(7468)
技术(7268)
(6403)
旅游(6403)
(6403)
(6237)
资源(5614)
共检索到1728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苏静  李超然  
部分中国中年女性携带丝巾出游,是较为独特的游客行为。文章基于旅游研究的“表演转向”,在对自我相关理论进行综述的基础之上,探讨中年女性携带丝巾出游所呈现的自我类型。通过对37位受访者的叙事进行归纳和分类,采用定性研究,提出该部分游客群体的4种自我类型,即物质自我呈现者、游伴关系珍视者、理想自我实现者和纯粹自我表达者。研究发现,携带丝巾呈现了中年女性多元化的自我类型,体现了该游客群体注重身心感受和面向“游伴”印象管理的特征;丝巾在游伴之间互动的媒介性特征,使得携带丝巾成为较为普遍的中年女性游客行为;最后,研究围绕该部分游客群体的自我类型,提出管理和营销启示,并提出了未来对其自我形成过程进行历时性研究的设想。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孙晓东  徐美华  侯雅婷  
随着全球邮轮旅游市场不断东移,中国邮轮旅游业迅速崛起,成为全球第二大客源市场。然而当前中国邮轮市场渗透率较低,邮轮旅游发展遇到市场规模难以做大的瓶颈问题。深刻理解我国游客参与邮轮旅游的限制因素,并有效触发其自我协商和出游意向是做大客源市场的关键。基于经典休闲限制理论,本文识别出了中国邮轮游客的四大出游限制因素,即个人限制、结构限制、人际限制和认知限制,其中认知限制反映了我国新兴邮轮市场的游客特点。进一步地,本文深入探讨了不同维度的出游限制与自我协商和出游意向之间的关系。此外,通过对现实游客和潜在游客的多群组对比分析,本文发现邮轮旅游经历在"出游限制-自我协商-出游意向"结构上具有调节作用。依据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若干针对我国邮轮市场开发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罗秋菊  胡思玥  
该研究关注在互联网发展和中国文化的双重背景下,借助互联网主动寻找陌生人结伴旅游的旅游者之间的互动。文章基于"场景特征-场景解读-个体行为"的理论框架,对33位互联网结伴旅游者的自我呈现风格进行类别-内容分析。研究发现,在旅游前、中、后的完整过程中,互联网结伴旅游者自我呈现的变化表现为从有限的到自由交杂的,最后是基于关系内涵的。其中,旅游中旅游者的自我呈现具有多元性,相对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可分为颠覆型、回避型和延续型3种,与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的差异程度逐渐降低,体现了旅游作为一种释放或逃避日常生活压抑的方式的意义。因此,互联网在结伴旅游中发挥了渠道作用,提供了多元角色扮演的机会,个体对关系的选择性得以被强调。同时,受中国文化影响,旅游者保留了对长期关系的追求,维系松散或友爱的关系。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贾晓静  
丝巾,几乎是女人衣橱里最轻盈的重量级武器之一。它旱已颠覆了以往只有老派的或是上了年纪的人才会佩戴的固有印象。如今的丝巾既可如传统佩戴,又可以挂在包上。甚至还可以作为服装穿着。丝巾与衣服、物品的搭配,让时尚的人士打造出更加前卫的造型。从服装品牌"例外"到幕后设计师马可,从衣饰细节到皮包的搭配,最近有关彭丽媛的每个话题都让网友津津乐道。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林晓洁  陈钢华  
随着粉丝经济的发展,到访与名人相关的旅游目的地并进行旅游活动已在粉丝群体中受到追捧。现有旅游研究对明星、歌手等影视名人的粉丝游客关注较少,且大部分研究将粉丝游客看成一个整体,对粉丝游客内部差异的了解不够深入。考虑到女性在影视名人的粉丝中占绝对主导,该文旨在对影视名人的女性粉丝游客的类型及特征进行实证研究。文章从流行文化背景下影视名人粉丝的视角出发,基于问卷调查所获两个样本(样本1,N=336;样本2,N=30)并借助文化游客分类矩阵,对影视名人的女性粉丝游客进行了类型划分和特征识别。研究结果显示:(1)在影视名人的女性粉丝游客中,“铁杆粉丝型”游客居多,其次是“走马观花型”游客、“败兴而归型”游客和“喜出望外型”游客。(2)4类女性粉丝游客在偶像崇拜程度、出游行为特征、社会人口统计学特征上既有共性也有差异。上述发现对旅游目的地营销与管理领域有一定的理论贡献,也为旅游目的地营销与管理机构提供了针对粉丝游客群体的营销与管理启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宏磊  张捷  曹靖  刘传华  史春云  杨旸  
旅游目的地选择是游客选择行为研究中研究较为广泛的领域之一。现有文献利用了社会、经济、地理等诸多模型和理论对目的地选择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基于随机效用最大化的离散选择模型在游客目的地选择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但是缺乏属性交互项对于目的地选择的抑制或者激励作用的研究。本文利用2002年江苏省国内游客抽样调查原始资料数据这一选择完成式类型的数据构建了两个二项Logistic回归模型,讨论了寻求闲适安静环境、探亲访友、公务出游3种出游动机对于出游距离以及旅行花费的影响。研究发现寻求闲适安静环境出游动机的游客倾向于选择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莉  张捷  
旅游业作为一个信息敏感性产业,其用户信息行为的研究逐渐得到学界重视,而网络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用户的旅游信息相关行为。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文章从用户对网络旅游相关信息的评价出发,探讨了影响游客网络信息参与和旅游决策的因素,建立了网络信息评价的量化评价模型,提出信息质量、信息渠道和信息表达3项信息评价的维度。通过问卷调查,获得了游客对互联网旅游信息各维度的评价、信息参与行为和网络信息对旅游决策的影响等信息。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游客对网络信息的评价会影响其网络信息的参与,进而影响其出游决策;对网络信息的评价也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苏静   李超然   高海连  
生活事件作为个体生命历程的节点,被视为引起个体或者世代群体行为方式改变的重要原因。文章通过回顾性的传记研究,按照时间脉络梳理了当今中国中年女性(出生组1961—1976年)生命历程中的关键生活事件,探讨了事件如何塑造出生组的旅游偏好和行为模式。研究发现:1)生命历程制度化不仅塑造了世代群体的日常生活,同时也使得世代群体的旅游行为呈现制度化变迁的特征;2)中年女性游客现阶段的旅游动因,主要在于改善生活状态和自我表达。该研究不仅在理论层面丰富了旅游行为动因的跨学科分析,也弥补了以往旅游行为研究对“时间性”关注不足的问题。最后,文章探讨了研究的现实意义,针对中年女性游客细分市场,为相关旅游目的地、景区和文旅企业提供了管理和营销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蔡利平  
本文在对一位西方学者的新书进行简单评论的基础上,指出了对中国旅游消费者,尤其是中国出境游客进行研究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在这本出版于2006年的新书中,中国旅游者被描述成一个被动、无知的群体,而且这个群体在文化上受中国政府左右,缺少像西方游客一般的行为准则,缺乏欣赏西方景观的能力。该书集中代表了西方国家中对中国旅游业及中国旅游者普遍存在的偏见,以及对迅速发展的中国出境游的否定和不安。本文指出,作为扎根于这一崭新的消费群体的中国旅游研究者,是有责任而且有自身的优势向全世界客观地呈现中国旅游消费者的特征和形象的。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陶长江  米蛟  罗洪莉  刘珂岑  
基于出游障碍理论框架,于2019—2020年问卷调查308名游客和开放式访谈13位肢残人士,运用混合研究方法,识别游客对肢残人士出游的态度,并分析游客人口统计学特征对肢残人士出游态度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1)游客认同社会公众态度是阻碍肢残人士出游的最重要因素,大部分游客对接触肢残游客不存在顾虑,但介意一同出游。(2)游客对肢残人士出游的具体态度包括出游意义认同、出游环境改善、其他人群的友好态度、交流愿望与自信以及拒绝心理。(3)年龄对游客态度影响最大,表现为负向影响交流愿望与自信、正向影响拒绝心理;游客受教育程度、职业、性别分别对交流愿望与自信、拒绝心理、出游环境改善的态度有显著影响。访谈资料有效解释了大部分定量分析结果,但在受教育程度对游客态度的影响方面,得出的结果与定量分析相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仕红  常向阳  
本文作者基于南京市的调查数据,对游客的休闲农业出游行为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目前休闲农业旅游的市场普及度较高,放松心身、增进感情和亲近自然是人们出游的主要动机。基于休闲农业本质属性,游客对休闲农业的出游具有短距离、短时间的特点和规律,休闲农业难以单独成为吸引远距离游客的旅游吸引物,人们一般选择周末和短期节假日出游,熟人和网络成为游客获得休闲农业旅游信息的主要来源渠道,人们单次的休闲农业旅游消费支出较低,通过自驾车和家人亲朋好友同游是人们对休闲农业出游的一大特点。最后,本文作者在基于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完善休闲农业旅游经营管理的对策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杨钦钦  谢朝武  
安全事件是影响游客出游意愿的重要因素。文章以2015年年底的巴黎恐怖袭击事件作为背景,建构了事发地微观安全感知、事发地微观出游意愿、宏观安全感知和宏观出游意愿等变量间的概念模型,以验证恐袭背景下游客微-宏观安全感知与微-宏观出游意愿间的互动关系。研究以厦门、泉州、福州等3个国际机场作为调研场所进行问卷调查,获得410份有效问卷,并通过AMOS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了多层次假设检验,利用Bootstrap对整体模型的中介效应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1)恐怖袭击事件背景下,游客的微观安全感知直接影响游客宏观安全感知,游客的宏观安全感知形成过程依赖于局部微观事件的累积效应;(2)游客安全感知影响出游意愿,微观安全感知正向影响游客微观出游意愿,宏观安全感知正向影响宏观出游意愿;(3)游客的微-宏观安全感知对微-宏观出游意愿的影响具有多重互动效应,宏观安全感知在游客的微观安全感知与宏观出游意愿之间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韩慧林  邹统钎  
文章将日本作为旅游目的地国家,以中国潜在游客为研究对象,通过层级回归分析模型检验了目的地国家效应及其作用边界,分析了不同游客特征条件下目的地国家效应的异同。研究发现,目的地国家形象对游客出游意向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游客民族中心主义不但能够直接影响游客出游意向,还会和涉入度一起负向调节目的地国家效应。研究还进一步发现,目的地熟悉度会对游客出游意向产生直接影响,但不是目的地国家形象发挥影响效应的外部条件,这与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ELM)的评价机制存在一定偏差,进一步展现了目的地国家效应的特殊性。文章的研究结论不仅深化了目的地原生形象的研究,还为旅游目的地参与国际旅游市场竞争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Scott MCCABE  李春晓  
引言Poon(1994)在其著名的《旅游业:技术和竞争战略》一书中提出,随着技术创新的迅猛发展与传播,旅游者的行为模式在发生质的转变。事实上,这本书的重点在于诠释旅游产业正在通过采用新技术为日趋成熟而高要求的旅游市场提供细分的、差异化的产品与服务,从而获得竞争优势。但书中的一个关键理念认为,"新"游客在某种程度上是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丽君  孙根年  汪海涛  柴斐娜  
文章利用近20年来的统计数据,以中国以及31个省市、自治区为研究对象,从纵向时序数据和横向截面数据对出游人数、人口总数和人均GDP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建立了我国以及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产客量模型,揭示各等级出游人数、人口总数和人均GDP之间的关系。依据统计值与模型值的偏差,计算了各地的旅游偏好指数,并将其划分为3种类型。最后,提出一个包括出游等级和出游偏好双因素的旅游市场综合分类方案,将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划分为9种类型,为科学分析和定量预测各地区客源市场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