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89)
- 2023(10534)
- 2022(9304)
- 2021(8834)
- 2020(7216)
- 2019(16915)
- 2018(16726)
- 2017(32990)
- 2016(17696)
- 2015(19912)
- 2014(20020)
- 2013(19911)
- 2012(17984)
- 2011(16208)
- 2010(16008)
- 2009(14513)
- 2008(14136)
- 2007(12484)
- 2006(10796)
- 2005(9415)
- 学科
- 济(73038)
- 经济(72964)
- 管理(53057)
- 业(50796)
- 企(43430)
- 企业(43430)
- 方法(36364)
- 数学(31355)
- 数学方法(31057)
- 农(17951)
- 中国(17942)
- 财(17558)
- 业经(16355)
- 学(15174)
- 地方(14006)
- 贸(13717)
- 贸易(13707)
- 易(13274)
- 制(12816)
- 理论(12468)
- 和(12167)
- 农业(11709)
- 技术(11624)
- 务(11388)
- 财务(11329)
- 财务管理(11313)
- 环境(11222)
- 银(10970)
- 银行(10937)
- 融(10899)
- 机构
- 大学(255932)
- 学院(253278)
- 管理(107069)
- 济(102264)
- 经济(100037)
- 理学(93431)
- 理学院(92480)
- 管理学(91074)
- 管理学院(90616)
- 研究(81397)
- 中国(60678)
- 京(53982)
- 科学(49932)
- 财(46177)
- 所(39918)
- 财经(37936)
- 农(37667)
- 业大(37443)
- 中心(36866)
- 研究所(36417)
- 江(35206)
- 经(34611)
- 北京(34074)
- 范(32082)
- 师范(31816)
- 经济学(30469)
- 院(29649)
- 农业(29512)
- 州(28949)
- 财经大学(28569)
- 基金
- 项目(177475)
- 科学(140202)
- 基金(130215)
- 研究(129938)
- 家(112654)
- 国家(111753)
- 科学基金(97193)
- 社会(81738)
- 社会科(77583)
- 社会科学(77562)
- 基金项目(70064)
- 省(68391)
- 自然(64218)
- 自然科(62760)
- 自然科学(62748)
- 自然科学基金(61621)
- 教育(58985)
- 划(57395)
- 资助(53725)
- 编号(52829)
- 成果(41832)
- 部(39375)
- 重点(38768)
- 创(36961)
- 发(36847)
- 课题(35298)
- 创新(34360)
- 教育部(34107)
- 科研(33848)
- 人文(33565)
- 期刊
- 济(108644)
- 经济(108644)
- 研究(75348)
- 中国(43504)
- 管理(38920)
- 学报(38801)
- 科学(36446)
- 财(33638)
- 农(33137)
- 大学(29387)
- 学学(27627)
- 教育(25729)
- 农业(23473)
- 融(22169)
- 金融(22169)
- 技术(21253)
- 财经(18579)
- 业经(17955)
- 经济研究(17211)
- 经(15772)
- 理论(14440)
- 问题(14248)
- 图书(13797)
- 实践(13337)
- 践(13337)
- 技术经济(12741)
- 科技(12405)
- 业(11840)
- 现代(11790)
- 商业(11757)
共检索到3604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周慧 胡汉辉
我国的电信产业正在经历着第三次重大的重组改革,在此基础上即将试行的携号转网业务能否起到促进形成实力与规模相对接近的市场竞争主体、构筑公平有效竞争格局的作用,成为广泛关注的焦点。本文研究了携号转网对于电信市场的竞争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实施携号转网可以降低电信市场竞争的不对称性,使主导厂商的价格、市场份额和利润下降,弱势厂商的价格、市场份额和利润得以提升;从长期看,除价格竞争外,厂商会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提高服务质量、开发新业务,使电信市场的竞争更为多元化,同时,总的市场规模也将得到进一步的扩大。
关键词:
携号转网 转换成本 电信市场 竞争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剑 夏大慰
如果电信运营商能够实行"基于行为的价格歧视",那么在两期动态Hotelling模型框架下,政府规制部门针对电信市场实施的"单向携号转网"不对称规制政策的效果,依赖于消费者和运营商对这项规制政策是否有正确的预期。只有在消费者与运营商没有预期到未来此规制政策的实施时,它才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强势运营商的利润与市场份额下降,弱势运营商的利润与市场份额增加,消费者福利也将增加。基于此,本文认为既然工信部已提出"单向携号转网"规制政策,那么就应该尽快实施,否则将减弱甚至扭曲此项规制措施的效果。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美娟 唐启明
中国电信业自2010年实施携号转网政策试点以来,取得的成效并不明显,这表明携号转网政策的实施尚不能改变中国移动"一家独大"格局,还要出台其他政策与之配套,例如接入定价规制政策。以移动-移动互联为例,研究中国电信业在携号转网政策下应如何进行接入定价,以优化电信业市场结构和提高市场竞争效率。研究得出:在携号转网政策下,当接入价格等于接入成本时,使得强势运营商的市场份额下降、利润减少,弱势运营商的市场份额增加、利润增加,最后达到均分市场的格局。因此,为了使中国电信业市场结构日趋均衡,在实施携号转网政策的同时,还
关键词:
携号转网 接入定价 转移成本 接入成本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美娟 张莅黎
电信业是一个典型的寡头垄断产业,在运营过程中,电信运营商容易达成合谋,同时电信市场较高的转移成本为电信运营商合谋提供一定的基础。本文通过构建博弈模型,研究携号转网政策对电信运营商合谋的影响效应。研究得出:实施携号转网政策,通过有效降低消费者的转移成本,使得电信运营商坚持合谋的临界贴现因子提高,电信运营商将更难坚持合谋。该政策的实施效果随转移成本降低率的提高而增强,随电信运营商产品差异性的不断扩大而减弱。因此,携号转网政策的实施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电信运营商的合谋行为。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美娟 张莅黎
电信业是一个典型的寡头垄断产业,在运营过程中,电信运营商容易达成合谋,同时电信市场较高的转移成本为电信运营商合谋提供一定的基础。本文通过构建博弈模型,研究携号转网政策对电信运营商合谋的影响效应。研究得出:实施携号转网政策,通过有效降低消费者的转移成本,使得电信运营商坚持合谋的临界贴现因子提高,电信运营商将更难坚持合谋。该政策的实施效果随转移成本降低率的提高而增强,随电信运营商产品差异性的不断扩大而减弱。因此,携号转网政策的实施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电信运营商的合谋行为。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美娟 唐启明
中国电信业自2010年实施携号转网政策试点以来,取得的成效并不明显,这表明携号转网政策的实施尚不能改变中国移动"一家独大"格局,还要出台其他政策与之配套,例如接入定价规制政策。以移动-移动互联为例,研究中国电信业在携号转网政策下应如何进行接入定价,以优化电信业市场结构和提高市场竞争效率。研究得出:在携号转网政策下,当接入价格等于接入成本时,使得强势运营商的市场份额下降、利润减少,弱势运营商的市场份额增加、利润增加,最后达到均分市场的格局。因此,为了使中国电信业市场结构日趋均衡,在实施携号转网政策的同时,还应以接入价格等于接入成本的方法进行接入定价。
关键词:
携号转网 接入定价 转移成本 接入成本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玉芹 胡汉辉
"三网融合"发展背景下,电信产业呈现出新的产业链形态和市场结构特征,并影响了电信运营商的市场竞争策略。本文认为在电信纵向产业链分解与重组的基础上,"三网融合"深化和扩展了电信横向产业链,电信商业模式创新形成了基于双边市场的电信侧向产业链,纵向、横向和侧向三个维度的产业链相互交织形成了网状化产业链形态。这种变化一方面通过产业融合增强了电信产业的可竞争性,另一方面通过网络外部性机制增强了电信产业的可垄断性,两种相反相成的竞争效应共同形成了"三网融合"特有的竞争性垄断市场结构。网状化产业链形态和竞争性垄断市场结构促使电信运营商实行复合产业链竞争策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粟郁
不同的竞争策略可能影响公司治理的效果。在产量竞争中,激励的均衡增加了企业的产出,但减少了企业利润和垄断租,因为,激励产出比古诺产出更接近完全竞争的产出。而在价格竞争中,激励的均衡价格靠近垄断价格,激励合约更考虑了双方利益,进而提高了对股东的回报率。因此,产品市场竞争具有良好的公司治理效应。
关键词:
产品市场竞争 公司治理 有效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吕昌春 康飞
本文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2005~2007年国内31个省份的电信行业生产效率进行评价,并建立Tobit回归模型分析市场竞争和区域差异因素对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国内电信行业仍处于通过价格战等粗放式经营方式获取规模效率的发展阶段,市场竞争因素仅主要通过规模效率影响总体效率;移动市场方面加强移动市场竞争和移动对固定替代均对生产效率有利,固网市场方面中国网通主导市场的用户生产效率低于中国电信;区域差异因素同时通过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影响总体效率,其中东部地区生产效率明显高于西部地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郑世林
本文利用1998~2007年省际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FE和FE-IV模型考察了市场竞争与产权改革对电信业及其细分市场绩效(电信服务价格、电话普及率和通话量)的影响。结果显示:(1)拆分竞争比上市产权改革更能提高电信业绩效,竞争对电信业绩效具有显著正效应,而产权影响并不显著。(2)拆分竞争强化了上市产权改革效果,而上市产权改革弱化了拆分竞争效果。(3)移动与固定业务间存在着显著的替代竞争,但同一业务内竞争绩效并不显著。研究结果表明,不仅上市产权改革难以提高电信业绩效,而且拆分竞争也并没有实现分业有效竞争的改革初衷,最终拆分后所形成的异质业务替代竞争将分业经营下的电信业推向了市场结构失衡的边...
关键词:
电信业 市场竞争 产权改革 绩效
[期刊] 预测
[作者]
胡志强 祝文达 王一竹
本文构建了一个在产品市场需求不确定条件下的二阶段双寡头垄断模型,研究我国IPO行业竞争效应。模型结果表明:企业上市后在产品市场获得策略性竞争优势,采用积极的市场竞争策略抢占竞争对手市场份额,降低竞争企业价值,从而影响竞争企业的市场表现,且行业产品市场特征加剧IPO竞争效应。本文以A股市场1997~2016年的企业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发现我国企业IPO对竞争企业的短期股价表现造成负向冲击,且产品市场竞争程度加剧这种短期效应影响。本文进一步将竞争企业长期经营业绩纳入我国IPO竞争效应分析框架,实证研究表明企业IPO对竞争企业长期经营绩效产生负向冲击,有益地补充了我国IPO行业竞争效应的研究。
[期刊] 预测
[作者]
胡志强 祝文达 王一竹
本文构建了一个在产品市场需求不确定条件下的二阶段双寡头垄断模型,研究我国IPO行业竞争效应。模型结果表明:企业上市后在产品市场获得策略性竞争优势,采用积极的市场竞争策略抢占竞争对手市场份额,降低竞争企业价值,从而影响竞争企业的市场表现,且行业产品市场特征加剧IPO竞争效应。本文以A股市场19972016年的企业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发现我国企业IPO对竞争企业的短期股价表现造成负向冲击,且产品市场竞争程度加剧这种短期效应影响。本文进一步将竞争企业长期经营业绩纳入我国IPO竞争效应分析框架,实证研究表明企业IP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林永坚 林朝南
本文实证研究产品市场竞争是否对企业的"第二类代理问题"具有治理作用,结果显示:产品市场竞争以及合理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有助于降低大股东的掏空程度;在行业中处于竞争优势的公司其大股东掏空程度往往更大。在对大股东掏空的影响上,产品市场竞争与一些公司内部治理机制之间存在着互补的关系。研究表明要缓解大股东的掏空问题,应在进一步完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同时,更多地降低行业进入壁垒以提高行业内部竞争性。
关键词:
产品市场竞争 公司治理 大股东掏空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蒋荣 陈丽蓉
产品市场竞争作为公司治理机制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对公司高管是否存在治理效应一直备受各界关注。本文运用Logit回归方法,以2000-2004年中国上市公司的CEO变更为视角,对产品市场竞争的治理效应进行了经验研究。研究表明:(1)总体上,CEO变更与HHI之间的负相关不显著,但低竞争行业下,CEO变更与HHI显著负相关;(2)高竞争行业下,CEO变更对经过行业调整的业绩的敏感性高于对公司业绩的敏感性;(3)中国产品市场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对CEO的监督,低竞争行业还有很大的市场化空间。
关键词:
产品市场竞争强度 治理效应 CEO变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