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66)
2023(4397)
2022(3715)
2021(3511)
2020(2880)
2019(6560)
2018(6661)
2017(11800)
2016(6852)
2015(7873)
2014(8170)
2013(7588)
2012(7089)
2011(6436)
2010(6629)
2009(5947)
2008(5570)
2007(5171)
2006(4437)
2005(4064)
作者
(19963)
(16504)
(16356)
(15708)
(10370)
(7994)
(7493)
(6607)
(6273)
(6065)
(5647)
(5569)
(5370)
(5278)
(5196)
(5029)
(4996)
(4978)
(4872)
(4576)
(4460)
(4093)
(3998)
(3829)
(3793)
(3787)
(3671)
(3569)
(3569)
(3446)
学科
(23899)
经济(23861)
管理(16366)
(14143)
(11610)
企业(11610)
(8291)
(7805)
方法(7610)
中国(7471)
(6969)
教学(6938)
理论(6637)
数学(6452)
(6382)
数学方法(6233)
教育(5878)
(5685)
地方(5246)
业经(4832)
农业(4372)
(4354)
金融(4346)
体制(4328)
(4291)
银行(4276)
(4168)
技术(3863)
学法(3646)
教学法(3646)
机构
学院(91081)
大学(91009)
研究(35109)
(31679)
经济(30711)
管理(29943)
理学(25103)
理学院(24719)
管理学(24036)
管理学院(23865)
中国(23698)
科学(21781)
(20072)
(18468)
(18163)
研究所(16861)
(16038)
师范(15839)
(15593)
中心(15495)
(15236)
技术(14250)
业大(14236)
农业(14135)
(12958)
教育(12923)
北京(12915)
师范大学(12743)
(12077)
财经(11619)
基金
项目(60343)
研究(46344)
科学(46258)
基金(40547)
(36051)
国家(35713)
科学基金(29349)
社会(26384)
(25228)
社会科(24758)
社会科学(24754)
教育(24329)
(21517)
基金项目(20825)
编号(20451)
自然(18686)
自然科(18277)
自然科学(18269)
成果(18201)
自然科学基金(17938)
资助(16848)
课题(16115)
重点(14239)
(13381)
(13259)
(12863)
(12429)
项目编号(12164)
(11858)
创新(11602)
期刊
(38825)
经济(38825)
研究(28620)
中国(26849)
教育(24648)
(17070)
学报(17048)
科学(13744)
大学(12721)
(12630)
管理(12056)
学学(11606)
农业(11371)
技术(10478)
(7596)
金融(7596)
职业(7387)
业经(6591)
(5971)
财经(5825)
经济研究(5801)
(5715)
论坛(5715)
图书(5390)
(5110)
(5071)
问题(5049)
技术教育(5042)
职业技术(5042)
职业技术教育(5042)
共检索到1497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华萍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黄浪萍  
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今,纽约市公立学校的第2学区进行了一场教学改革,数学教科书采用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的CMP,在教学上强调合作学习。教改迫使学生以一种全新的方法来学习数学,同时,数学教师参加了长期的强制性在职培训;教改的效果尚无定论,因为在实施“纽约州新标准考试”的7年中(1999-2005年),全学区8年级数学成绩达标学生人数几经起伏。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缪静敏  罗淑芳  汪琼  
近年来,慕课进入平稳发展阶段,改进教学设计以丰富学习者学习体验逐渐成为发展的重点。其中,慕课在生生互动方面的不足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不少课程实践者与研究人员开始尝试拓展慕课生生互动的方式。在此背景下,某教师专业发展慕课尝试组织在线合作学习活动,希望以此促进学习者之间的交流。课程团队征集了52位学员志愿者,将其分成9组,每组5至7人。活动共持续六周,参与者通过小组QQ群自发组织课程作业的讨论,为彼此提供改进建议。活动结束后,研究人员通过问卷(24份有效问卷)与半结构访谈(9位被访者),调查了参与者的在线合作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永彬  曹金梅  
教学评价是合作学习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实施评价的时间、主体、内容、原则等角度展开详细论述,探究合作学习中如何做好评价工作的问题。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伟平  赵凌  
合作学习实质上是一种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来促进学生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借以达成预期教学目标的教学策略。它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已为广大教师所采用。但毋庸讳言,相当一部分学校,合作学习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明譞  
有个朋友建筑学专业本科毕业之后,在建筑事务所工作了七八年,觉得个人发展遇到了瓶颈,就考了雅思,然后申请去英国大学读一年期的硕士学位。一年之后朋友学成归国,见面自然就想问起他在英国的学习经历和体会等。他说:他在英国经常看书到凌晨两三点。这是因为老师布置了大量的课后阅读材料,课上则要求大家一起讨论。在英国期间,有一次因中国的家要搬家,他想回国看看,但是老师却不允许他回国,理由是他只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陈向明  
小组合作学习目前在课堂教学和教师培训中都被认为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学习方式。本文探讨了在教师培训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在条件,包括:(1)小组学习中参与者的心理感受,如安全感、信任感、相互依赖感;(2)小组的思维特性,如群体内聚力、群体思维;(3)小组成员的合作技能,特别是他们的基本社交技能。作者通过这些探讨旨在指出小组学习对教师和培训者来说都是不易掌握的。而要有效地实现小组学习就必需采取积极的措施以培育良好的环境。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坦  
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本文在广泛研究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 ,从合作学习的互动观、目标观、师生观、形式观、情境观和评价观等六个方面 ,对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进行了探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建鲲  庞学光  
从教学论研究对"教学交往"理论把握的全面性与深刻性看,对教学过程中"生生互动"的重视,构成了合作学习的核心特色。而"合作—协同"式的合作学习所致力于创设的"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协同"的"合作性生生互动"学习情境,则使其成为合作学习理想的生成机制。因而,将"合作—协同"学习引入到职业教育专业课程的教学中,不仅有助于学生在彼此合作中掌握职业理论和养成职业技能,更将推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观念的转变。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盛群力  
合作学习的创新特色建立在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和不用同一把尺子来衡量每一个学生的基点上,它所持的信念是"只要愿意学,就能学得好",因此,它致力于将课堂与学校看成是人际交往的主要场所,倡导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对话交流,在情感上融为一体,能力上彼此补益,任务角色上多样体验,活动中能自主调节,真正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从而开辟了一条解决如何愿意学、乐意学的新途径。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爱玲  
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合作学习已经广泛地应用到中小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但是,实际操作过程中伦理关怀的缺失,使得合作学习往往流于形式而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从伦理学的视角来透视合作学习使得我们更接近于一种哲学的方式来反省该研究的价值与意义。其中,教育的伦理品性是合作学习伦理探究的着眼点;学习的本真含义是合作学习伦理探究的契入点;人是目的则是合作学习伦理探究的落脚点。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梁恒达  谷秀洁  
文章探讨了加拿大、美国和中国高校图书馆不同的外展策略。分析了社区合作互动的可行性和关注点,认为高校图书馆服务社区是应对日渐重要的社区融入学术环境的最佳途径。以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图书馆社区外展活动为基础,阐明高校图书馆可以有效地连接资源,实现学者与公众的互动。这些连接和互动最终实现保存知识、达成共识的作用。本文调研了现有的外展案例,分为四类:(1)社区成员入馆并使用图书馆资源及服务,(2)信息素养,(3)合作交流和伙伴关系,(4)展览和学术活动。文章中的典型案例和作者作为多伦多大学利铭泽典宬馆长、多伦多大学图书馆国际及社区外展委员会主席期间开展的工作均说明了上述趋势及其价值。文中探讨的外展活动可为...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鲁艳  
从已有的经验来看,校本课程开发过程就是一种合作的过程。然而我国的学校与教师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工作习惯却缺乏一种合作的意识,这必将会影响到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与方向。因此,本文采用一种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试图从理论与实践层面阐明校本课程开发中合作的基本内涵、合作的类型与合作的模式分析等问题。最后,针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以期能对我国全面推广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有所助益。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熊梅  马玉宾  
校本课程开发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热点问题之一。校本课程整合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一种模式,其开发与实施受到教师文化的深刻影响。在校本课程整合背景下,教师之间需要建立起一种开放的、合作的文化。合作的教师文化的特征是:积极的互依性、合目的性、整合性。合作的教师文化与校本课程整合之间在动态上表现为共同发展的关系,在静态上表现为互相促进的关系。合作的教师文化的形成需要在校本课程整合的过程中不断加以培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