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52)
2023(5328)
2022(4110)
2021(4200)
2020(2960)
2019(6965)
2018(6970)
2017(10646)
2016(7115)
2015(8069)
2014(8302)
2013(7197)
2012(6781)
2011(6186)
2010(6687)
2009(5698)
2008(5769)
2007(5180)
2006(4780)
2005(4635)
作者
(16342)
(13561)
(13342)
(13188)
(8808)
(6543)
(6268)
(5400)
(5333)
(5127)
(4629)
(4570)
(4495)
(4320)
(4288)
(4234)
(4105)
(4044)
(4041)
(3939)
(3768)
(3342)
(3341)
(3295)
(3207)
(3133)
(3062)
(2994)
(2855)
(2738)
学科
教育(20273)
(16545)
经济(16510)
管理(13166)
中国(12503)
理论(11233)
(10189)
(9453)
企业(9453)
教学(8610)
(7884)
方法(5589)
业经(4866)
(4764)
学法(4747)
教学法(4747)
(4670)
(4616)
思想(4394)
发展(4356)
(4232)
研究(4225)
政治(4041)
学理(3989)
学理论(3989)
(3844)
技术(3663)
(3661)
思想政治(3643)
政治教育(3643)
机构
大学(93134)
学院(86555)
研究(33527)
教育(29210)
(25157)
(24437)
管理(24350)
师范(24336)
经济(24185)
(22098)
师范大学(20343)
理学(20231)
理学院(19825)
管理学(19288)
中国(19193)
管理学院(19078)
科学(18065)
(15968)
(15749)
职业(15233)
北京(15226)
技术(14393)
研究所(14274)
(14005)
中心(13829)
(12349)
(12254)
教育学(11343)
财经(10583)
职业技术(10551)
基金
项目(49568)
研究(46918)
科学(40113)
教育(31669)
基金(31257)
社会(26066)
(25738)
国家(25300)
社会科(24183)
社会科学(24181)
编号(22633)
成果(22420)
科学基金(20927)
(20181)
课题(19677)
(19331)
(17538)
基金项目(14801)
规划(14212)
项目编号(13501)
(13227)
重点(13028)
(13024)
(12725)
教育部(12331)
研究成果(12100)
资助(12025)
(11612)
(11584)
(11569)
期刊
教育(53061)
研究(39883)
中国(31484)
(31420)
经济(31420)
职业(13766)
技术(12897)
(11594)
管理(11159)
学报(10756)
大学(10038)
科学(9276)
技术教育(9191)
职业技术(9191)
职业技术教育(9191)
(7268)
学学(7203)
图书(6683)
(6579)
论坛(6579)
(6332)
高等(6288)
财经(6070)
(5521)
金融(5521)
成人(5492)
成人教育(5492)
(5443)
高等教育(5338)
书馆(5064)
共检索到1517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宇航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新课改的推行,历史作为学生中学阶段的一门重要科目,其各项教学工作的开展不应局限于理论层面,应作出适当调整,搭建理论与实践之桥,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由张汉林编著、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出版的《历史教育:追寻什么及如何可能》一书,是一本立足历史教育实际,关注历史理论教育与实践的专业书籍。全书共分为九个章节,系统讲述了历史教育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娄立志  
结合基础教育改革的现实需要,对教师教育课程平台进行顶层设计,是教师教育改革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依据"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的设计理念和"顶层优先、系统建构、体用一致性"的设计原则,与基础教育改革相沟通的教师教育课程平台是一个"学习领域+模块+科目"立体交错,相互贯通、开放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通过通识教育课程、学科专业教育课程、教师专业教育课程三大学习领域的顶层设计,培养能够适应并引领基础教育改革的专业化教师。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翟博  
第五届著名大学中学校长峰会汇聚各位专家、书记、校长思想智慧,围绕大学中学衔接培养创新人才的主题,就促进高等教育与中学教育整体性衔接的议题进行研讨交流,共同分享各地各学校教育改革发展创新的实践经验,对推动教育现代化、新时代学校教育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健全中国特色教育管理制度、现代学校制度和教育评价制度,加快推进教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李红军  
分析现今企业内部沟通的主要平台种类及特点,以一个总经理的一日工作纪实说明各种平台的应用。一、现代企业沟通的特点1.信息传播快。现代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日新月异,5G网络也即将带来信息的传播极速增长。2.各类管理软件发展迅速并日趋成熟。如ERP、WMS、MES、OA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晓华  
文章针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机构、类型衔接不畅的问题,从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战略目标出发,以"学习立交桥"搭建为切入点,选取加拿大萨省理工学院在构建"学习立交桥"方面的实践探索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学院搭建学习立交桥的逻辑起点、具体途径和实施等方面的内容,提出了对我国构建学习立交桥3方面借鉴与启示。研究发现,加拿大高等职业教育"学习立交桥"构建的关键是对学习者先前学习经历的认证与评估,通过认证,可以很好地解决不同教育机构间、教育机构与社会行业、企业、学习与学习者工作、生活经验间的衔接问题,从根本上实现学习者的自由流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广德  
远程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沟通有利于两种教育各自特色和优势的发挥,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有利于教育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促进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和学校在实现职业教育与远程教育的沟通方面进行了许多探索和实践,涉及许多行业和领域,相关学者对这两类教育沟通的发展策略、发展模式、教育模式、资源建设、教学和课程模式等也进行了深入研究。但总体来看,相关研究主要是理论探讨,缺乏深层次研究和创新,其沟通的具体实施也停留在表面,沟通层次和水平较低。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杨颖   郑国辉  
以“理论和实践互融互通视角下的阅读推广研究”为主题的第三届阅读推广理论研讨会2023年11月在桂林举办。与会专家围绕阅读推广理论体系构建、阅读推广理论研究方法论、阅读推广理论研究在实践中的应用等问题进行了专题研讨,形成了诸多共识。本文梳理了此次会议上专家发言的要点和与会者讨论的亮点,以期对阅读推广理论和实践的融通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龙根  胡央波  
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过程中,大力发展社区教育成为当前大势所趋。公民,是社区教育活动的重要主体,公民参与是社区教育可持续发展和有效进行的关键。然而,纵观目前实践现状,公民的终身教育意识还十分淡薄,参与形式属于政府倡导式被动参与,参与率低,参与方式形式化、非常规化,参与成员年龄结构不平衡等,影响和制约着社区教育的发展。推介师队伍的构建,可以成为公民与社区教育之间的纽带,引导公民有效参与社区教育,推动社区教育向深层次、内涵式方向发展。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张伟远  傅璇卿  
面临全球教育一体化的机遇和挑战,作为亚太地区重要经济体的东南亚国家联盟,多年来致力于搭建东盟教育和培训的资历互认框架,实现东盟十个国家之间各级各类教育和培训的衔接和沟通,增强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旨在描述和分析东盟建立资历参照框架的发展过程和实践尝试,文章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东盟自1995年以来发展资历参照框架的主要事件;第二部分描述东盟资历参照框架中八个层次的资历级别,以及每一级别所需达到的知识、技能、能力和责任感的资历指标,特别阐述了东盟资历参照框架和各国国家资历框架之间的对接关系和质量保证体系;第三部分详细描述东盟资历参照框架中的核心部分职业教育和培训的资历级别...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张伟远  傅璇卿  
建立终身学习立交桥已经成为全球终身教育发展关注的重心,终身学习立交桥在国际上称为"资历框架",在香港称为"资历架构"。香港的资历框架发展经过六年的研究、尝试和评估,于2008年通过立法正式推行。本文基于香港的案例分析,着重描述和分析搭建终身教育立交桥的七大任务,包括:资历框架的机构合作和立法;建立资历框架的级别和统一能力标准;建立学术和职业资历的质量保证及评审机制;建立基于行业的资历级别能力标准;遵循成效为本的课程建设原理;建立过往资历认可的机制;以及实现学分的积累和转换。作者希望,在我国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中,香港的经验能够供同仁分享。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中岛和男  郭锐  
在考虑相关历史事件之间因果关系的基础上,从"现实"这一时点进行回顾并加以观照,即为"历史认识"。从"历史认识"这一概念出发,非常容易地得出了"战后处理"和"战争责任"等术语,而把上述两个术语说成是前述的"历史认识"这一概念的主要构成要素也不为过。即便如此,也不意味着可以允许引入极端的所谓的"历史修正主义"来歪曲历史事实或是篡改历史材料。真正的历史教育应当培养学生具备"历史语境感觉",以使其对"历史修正主义""自由主义史观"等极端观点形成免疫力。从这个意义来说,历史教育包括国家历史与世界历史,其不应停留在对过去事件的无偏见的普遍理解上,而应对待记述以及被解读的历史事件,分析其具备何种程度的客观、学术的证据,并有意识地发挥它辨识真伪能力的所谓的"历史语境感觉"。毫无疑问,把这种辨识历史事件真伪的能力赋予学生们,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重要影响。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杜祖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恒亮  
通识教育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于上个世纪的40年代才开始引入我国,通识教育的作用一直受到高校的重视。随着互联网和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过于精细的专业划分已经打破了知识的完整性,导致大学生知识面的狭窄,以至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变革。当前我国高校通识教育尽管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也面临不少困境,这需要教师通过不
关键词: 通识教育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周满生  
本文介绍了2008年5月4日~6日在德国柏林举行的第一届亚欧会议教育部长会议的背景和要点。文章以亚欧高等教育合作以及高等教育与就业市场为主要议题,分析其现状、挑战、问题、发展趋势和政策应对措施,并就吸收借鉴ASEM教育部长会议的成果提出了几点思考。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张伟远  段承贵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构建和实施资历框架的国家之一,为了建立各级各类教育横向衔接和纵向沟通的教育体系,实现终身学习的社会,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实践。本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英国不同地区并存运行的资历框架的概况;第二部分描述了英国五大资历框架的内容和特征,分别是国家资历框架、资历和学分框架、英国高等教育资历框架、苏格兰学分和资历框架,以及威尔士学分和资历框架;第三部分阐述了欧洲两大区域性资历框架,即欧洲高等教育区资历框架和欧洲终身学习资历框架;第四部分分析了英国五大资历框架通过与欧洲资历框架的对接,不仅实现了与欧洲其他国家的资历框架的对接,同时以欧洲两大区域性资历框架作为参照系,间接地为英国内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