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75)
- 2023(5371)
- 2022(4662)
- 2021(4482)
- 2020(3853)
- 2019(8852)
- 2018(8804)
- 2017(16840)
- 2016(9451)
- 2015(10807)
- 2014(10853)
- 2013(10692)
- 2012(10036)
- 2011(8876)
- 2010(8795)
- 2009(8230)
- 2008(8110)
- 2007(7270)
- 2006(6558)
- 2005(5829)
- 学科
- 济(37954)
- 经济(37905)
- 管理(21744)
- 业(20616)
- 地方(15001)
- 农(14641)
- 企(14204)
- 企业(14204)
- 方法(11879)
- 中国(10857)
- 学(10277)
- 数学(10169)
- 农业(10143)
- 数学方法(9969)
- 土地(9631)
- 财(8358)
- 业经(8001)
- 制(7500)
- 地方经济(6178)
- 发(6148)
- 环境(5490)
- 理论(5126)
- 经济学(5103)
- 城市(5024)
- 体(4956)
- 贸(4895)
- 贸易(4889)
- 融(4829)
- 金融(4827)
- 问题(4747)
- 机构
- 学院(125462)
- 大学(125112)
- 研究(45900)
- 管理(44896)
- 济(44700)
- 经济(43314)
- 理学(37639)
- 理学院(37065)
- 管理学(36187)
- 管理学院(35946)
- 中国(35589)
- 科学(30830)
- 农(28681)
- 京(28018)
- 所(24002)
- 江(23422)
- 中心(23134)
- 农业(22329)
- 业大(22325)
- 研究所(21674)
- 财(21176)
- 省(20374)
- 州(20066)
- 范(19868)
- 师范(19701)
- 院(17000)
- 北京(16972)
- 财经(16008)
- 师范大学(15891)
- 农业大学(14939)
- 基金
- 项目(85149)
- 科学(65689)
- 研究(61710)
- 基金(59430)
- 家(52474)
- 国家(51938)
- 科学基金(43693)
- 社会(37622)
- 省(37000)
- 社会科(35237)
- 社会科学(35224)
- 基金项目(32266)
- 划(29171)
- 自然(29001)
- 自然科(28235)
- 自然科学(28225)
- 自然科学基金(27657)
- 教育(27556)
- 编号(25623)
- 资助(23629)
- 成果(20958)
- 发(19242)
- 重点(18976)
- 课题(18588)
- 部(17815)
- 创(16644)
- 计划(15991)
- 科研(15904)
- 创新(15635)
- 发展(15269)
共检索到2035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田景红
为了解决滥采乱挖磷矿带来的地质灾害,从2003年起,贵州省贵阳市金中镇对辖区实施异地搬迁治理。据统计,截至目前,大水工业园区周边异地搬迁973户,地质灾害异地搬迁治理人口户数达450户。由此荒废闲置的土地达3万余亩,宜林荒山达10万余亩。荒芜土地在撂荒前属于农村集体土地,由于土地并未征收为国有,致使现在这些闲置土地的权属和使用问题比较模糊,相关土地管理与开发利用也处于"无主"状态。为了更好地保障土地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马国璇 周忠发 朱昌丽 陈全 尹林江
[目的]基于改进可持续生计框架,对比分析搬迁前后农户生计现状,厘清易地扶贫搬迁对农户生计的影响,对推动贵州省易地扶贫搬迁农户生计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提出提升易地扶贫搬迁农户生计资本量和生计资本稳定性的建议。[方法]通过引入主观满意度对可持续生计框架进行改进,建立适宜易地扶贫搬迁农户的可持续生计评价的指标体系,探究者相镇安置点农户搬迁前后的生计资本持有量变化,并对其生计可持续性及生计资本对生计稳定性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者相安置点易地扶贫搬迁农户搬迁后生计资本综合值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物质资本和满意度明显提升,自然资本和金融资本下降;者相安置点农户搬迁后生计稳定性总体呈下降趋势,但随搬迁年限的增加而提高,生计多样性和收入多样性降低,非农业生计多样性提升;搬迁后农户生计耦合度提升4.059 6%,生计资本与生计稳定性耦合协调度由低度耦合提升至中度耦合。[结论]者相安置点农户生计可持续发展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各类生计资本指标差异明显,推动搬迁农户生计资本的均衡发展和提高收入多样性,可帮助搬迁农户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杨益松
在以往的各地招商活动中,用地宽松政策造成了不少历史遗留问题,影响了营商环境的优化。本文通过对招商引资中土地领域历史遗留问题及成因的梳理,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历史遗留问题 招商引资项目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姚云
从上世纪70年代末起,中国进入了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体制转型期和从传统的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的发展转型期。随着东部和中部工业化的发展,用工、土地、企业建设、物流以及环境等成本逐步上升,经济次发展地区由于劳动力、土地和矿产资源、环境容纳度而成为产业发达地区间转移的承接者。西南矿产资源和水资源丰富,制造业转移是其改变单纯输出资源的状况,优化和升级产业结构的重大发展机遇。但现实发展中区域间产业转移对于贵州产业发展的作用需谨慎对待。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姚云
从上世纪70年代末起,中国进入了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体制转型期和从传统的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的发展转型期。随着东部和中部工业化的发展,用工、土地、企业建设、物流以及环境等成本逐步上升,经济次发展地区由于劳动力、土地和矿产资源、环境容纳度而成为产业发达地区间转移的承接者。西南矿产资源和水资源丰富,制造业转移是其改变单纯输出资源的状况,优化和升级产业结构的重大发展机遇。但现实发展中区域间产业转移对于贵州产业发展的作用需谨慎对待。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锡广 申鹏
基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理论,选择相关指标测度贵州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的人力资本、自然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等生计资本。通过调查数据分析贵州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生计资本现状,研究表明贵州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生计资本值为0.539,说明移民生计具有不可持续特征,需要围绕生计资本内涵培养移民可持续生计的累积能力。
关键词:
易地扶贫搬迁 可持续生计框架 搬迁移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常春英 肖荣波 章生健 董敏刚 邓一荣
城市化进程对土地的迫切需求,使得城市中心大量"斑块式"的工业企业搬迁场地再开发利用尤为迫切。污染场地的再开发利用可以缓解城市转型发展的用地需求,改善城市面貌,保障人居环境健康。目前,我国污染场地再开发利用过程的环境监管尚不完善,已开展的污染场地治理修复过程中深层次问题逐渐凸显。文章从规范文件、开发前监管、调查与评估、修复治理等方面研究和总结了我国城市污染场地环境管理的现状,并借鉴国外污染场地环境管理先进经验,结合我们在污染场地再开发实践中暴露的主要问题,对污染场地再开发环境管理的提出了建议和意见,为城市污染场地环境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污染场地 再开发 实践 环境管理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叶晓甦 向微 石世英
对于不同城镇化发展阶段的城市,其土地集约利用强度存在明显差异,土地的集约利用与新型城镇化的耦合协调发展是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从土地集约利用与新型城镇化质量内涵的视角,构建两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发展度模型,对贵州省2010—2014年的新型城镇化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定量测算,并定量评价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新型城镇化的耦合协调发展效果。结果显示,人口是促进新型城镇化与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不断提高的内生动力,优化耦合协调发展度是提高二者耦合发展的关键,质量提升是二者耦合发展的必然趋势。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熊建立
三峡库区城镇搬迁存在严重问题,城镇移民就业问题已成为整个三峡移民中“难点中的难点”。建议:调整 对口支援思路,把帮助三峡库区培育市场、加速流通中心建设,作为全国对口支援三峡工程移民的一项重要任务; 紧急调整万州主城搬迁办法,改分散搬迁为整体集中搬迁;以中心城市为依托,设置“前店后园”、“亦城亦农”的移民安置带和新的城市发展极;按“不让移民吃亏”原则,调整移民补偿政策。
关键词:
三峡 城镇搬迁 就业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胡战勇 谢华模 廖小强
本文从分析基层人民银行历史遗留的不良资产的特点入手,阐述了清理和处置工作的主要困难,并提出了清收处置历史遗留不良资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历史遗留不良资产 清收处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龙奋杰 邹迪 王雪芹 王爵
可达性是指克服障碍到达指定地点的难易程度,资源可达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交通可达性。通过分析城镇化发展的影响机制,提取土地资源、环境资源、矿产资源、农产品资源、教育资源、医疗资源、交通资源、劳动力资源和资本资源等九种影响城镇化发展的主要资源。根据资源的流动性特征,将这九种资源划分为固定资源、可变资源和流动资源三种类别。分别从公路、铁路和航空三个方面计算了交通资源的可达性,依据交通可达性计算结果进一步测算了其他八种资源的可达性。研究了各种资源可达性的测度方法,并且以贵州省为例,从县域层面上测算了贵州省各地的资源可达性,为后续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交通可达性 资源可达性 县域 新型城镇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坚 刘伯英
文章从介绍贵州三线工业概况入手,通过梳理贵州三线工业遗产资源,分析三线工业遗产在小城镇建设中的命运,并探讨三线工业遗产保护与小城镇发展融合的模式,以期能系统而有效地保护并利用贵州三线工业遗产,充分发挥它们在当前小城镇建设中应起的支持作用。文章最后提出三线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多层次复合化的保护利用策略:即要弥合小城镇的功能布局;要融入小城镇空间重构之中;要促进小城镇文化内涵的提升;要带动小城镇旅游发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石飞 杨庆媛 王成 江娟丽 胡蓉
耕地休耕制度是落实“藏粮于地”战略的重要举措,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立足于探索耕地休耕空间配置的内涵和技术方法,以此解决因休耕地错配而导致休耕的效率和效益受损问题。以生态严重退化地区、国家第一批休耕试点的贵州省松桃县为例,采用基于休耕目标的耕地健康综合评价法诊断识别休耕地,并按照休耕要求优选休耕地。结果表明:(1)广义上的耕地休耕空间配置的内涵本质,就是将休耕规模、休耕区域、休耕时序和休耕技术模式进行优化组合,实现对休耕地的“定量、定位、定序、定术”宏观调控。(2)休耕区域空间布局的重要基础是基于耕地健康综合评价的休耕地诊断识别,耕地健康程度由耕地质量目标和耕地产能目标共同决定;休耕区域空间布局的核心内容是空间约束,以集中连片作为主要约束条件。(3)松桃县耕地健康程度一般,休耕潜力较大且旱地明显比水田休耕潜力大,适度休耕为主、优先休耕为辅。(4)水田休耕区域主要分布在东北部、西部和南部乡镇,旱地休耕区域全县皆有分布,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乡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永平 吴晓秋 黄海燕 周丕东
文章探讨了生态移民安置模式的内涵、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了以贵州为代表的土地资源稀缺地区实施生态移民工程面临的资源环境条件,提出了土地资源稀缺地区应坚持"以城镇集中安置模式为主,其他安置模式为补充"的移民思路,以及依托城镇化发展对生态移民进行安置过程中必须着力解决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资源约束 生态移民 安置模式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万军 蔡运龙
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是世界上著名的脆弱生态区 ,土地退化严重 ,人地矛盾尖锐 ,区域发展可持续性差。对此区退化土地进行生态重建 ,是西部开发中十分紧迫的任务。本文以位于贵州喀斯特高原峡谷地带的关岭县为研究区 ,分析了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的主要特点 ,土地退化的主要过程及生态、经济和社会系统驱动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生态重建对策 ,指出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外部的物质、技术、资金等投入扶持 ,而最终实现则需要立足于本地的生态重建和生态产业的良性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民族地区农村成人教育资源构成现状研究——以贵州省S县近城区的三个镇为例
反租倒包:易地扶贫搬迁中的土地利用创新——以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忠诚镇为例
搬迁复垦的金融支持——以江苏省仪征市月塘镇为例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产业化路径初探——以贵州省遵义市长岗镇为例
地方旅游业战略规划模式研究——以贵州省镇远县为例
喀斯特高原山地区农民工回流与县域城镇化——以贵州省织金县为例
传统知识在民族地区森林资源保护中的作用——以贵州省从江县小黄村为例
稻鱼共生系统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比较——以浙江省青田县和贵州省从江县为例
农村工业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问题分析——以贵州省站街镇为例
西南山区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探索与实践——以贵州省湄潭县龙凤村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