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523)
- 2023(3608)
- 2022(3223)
- 2021(3048)
- 2020(2777)
- 2019(6413)
- 2018(6141)
- 2017(12646)
- 2016(6387)
- 2015(7201)
- 2014(6986)
- 2013(7179)
- 2012(6949)
- 2011(6265)
- 2010(6016)
- 2009(5562)
- 2008(5369)
- 2007(4666)
- 2006(3930)
- 2005(3250)
- 学科
- 济(36302)
- 经济(36260)
- 业(23266)
- 方法(21166)
- 数学(20168)
- 数学方法(20122)
- 管理(17623)
- 农(14582)
- 企(13736)
- 企业(13736)
- 农业(11640)
- 地方(9749)
- 财(9461)
- 中国(7611)
- 收入(6923)
- 业经(6021)
- 贸(5512)
- 贸易(5511)
- 易(5299)
- 分配(5269)
- 制(5037)
- 务(4960)
- 财务(4958)
- 财务管理(4947)
- 企业财务(4834)
- 地方经济(4834)
- 融(4701)
- 金融(4699)
- 环境(4437)
- 技术(4133)
- 机构
- 大学(93675)
- 学院(93107)
- 济(45257)
- 经济(44568)
- 管理(39949)
- 理学(35781)
- 理学院(35494)
- 管理学(35119)
- 管理学院(34954)
- 研究(27594)
- 财(20748)
- 中国(20698)
- 财经(17038)
- 京(17034)
- 经(15673)
- 农(15438)
- 经济学(15377)
- 科学(14308)
- 经济学院(14246)
- 中心(14156)
- 江(13693)
- 业大(13520)
- 财经大学(12792)
- 所(12232)
- 经济管理(11873)
- 农业(11772)
- 范(11355)
- 师范(11282)
- 研究所(11028)
- 商学(11005)
- 基金
- 项目(66986)
- 科学(54861)
- 基金(51399)
- 研究(50106)
- 家(42916)
- 国家(42534)
- 科学基金(38285)
- 社会(35456)
- 社会科(33756)
- 社会科学(33747)
- 省(28066)
- 基金项目(27739)
- 自然(23418)
- 教育(23214)
- 自然科(22885)
- 自然科学(22881)
- 自然科学基金(22488)
- 划(21078)
- 资助(21043)
- 编号(19233)
- 部(16176)
- 国家社会(15082)
- 成果(15046)
- 人文(14703)
- 教育部(14664)
- 发(14552)
- 重点(14524)
- 创(13800)
- 制(13279)
- 大学(13034)
共检索到1282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邢成举
一般意义上的搬迁扶贫未能重塑贫困人口所处的空间因素,尽管其在一定层面上实现了贫困人口自然居住空间因素的改善,但是并没有改变贫困人口所处的经济空间和社会空间。搬迁扶贫是空间贫困理论在扶贫工作中的自觉使用,但这种使用局限于较低的水平。现阶段的搬迁扶贫工作仍面临多方面的困境,主要表现为搬迁移民安置空间的困境、迁入地社会支持的困境和移民可持续生计的困境。充分发挥搬迁移民扶贫工作的价值,需要对搬迁扶贫工作进行优化和升级,重点是从经济、政治和社会空间等多元角度对移民迁入地进行重塑,鼓励行政区域间进行扶贫移民的合作,鼓励移民跨区域流动。
关键词:
扶贫攻坚 易地搬迁 “三农”问题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伟 徐洁 黎洁
[目的]探究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区域搬迁农户生计适应能力及其对生计适应策略的影响,为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制定及农户生计适应性研究提供决策参考。[方法]文章基于Pandey等(2011)提出的适应能力评估框架,采用2015年底抽样调查的600多份农户问卷数据,构建农户生计对易地扶贫搬迁的生计适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估模型,并选择多分类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搬迁农户适应能力对其生计适应策略的影响。[结果]不同适应性水平搬迁户之间的特征存在明显差异,人均耕地面积、住房面积、物质资产、人均纯收入、生计多样化指数、对他人信任度和对政策了解程度等农户生计适应能力指标均是影响农户生计适应策略选择的重要因素。[结论]生计资源致使农户生计适应能力表现各异,进而影响农户选择不同的适应策略。农户提升物质资产水平、积累金融储蓄能力、增强农户社会资本和网络,均有利于提升搬迁农户的生计适应能力,促进农户生计可持续。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锡广 申鹏
基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理论,选择相关指标测度贵州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的人力资本、自然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等生计资本。通过调查数据分析贵州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生计资本现状,研究表明贵州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生计资本值为0.539,说明移民生计具有不可持续特征,需要围绕生计资本内涵培养移民可持续生计的累积能力。
关键词:
易地扶贫搬迁 可持续生计框架 搬迁移民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吕建兴 曾小溪 汪三贵
易地扶贫搬迁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目标的重大民生工程,如何让已搬迁户在迁入地"稳得住"是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本文基于5省10县530户易地扶贫搬迁的数据,在控制样本个人特征、家庭特征以及搬迁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利用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扶持政策和社会融入对搬迁户返迁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提供就业机会的扶持政策和搬迁户自我身份认同、邻里互助的社会融入能够显著降低搬迁户的返迁意愿;而政府提供产业发展支持、金融贷款支持、社会保障支持的扶持政策和参加当地村(居)委会选举投票的社会融入对降低搬迁户返迁意愿的作用不明显。利用返迁意愿的不同测量方式、考虑样本选择偏误,证实了上述结论的稳健性。这些结论意味着,在政策制定和执行时,应强化政策供给与需求的有效对接,注意政策发挥效果的时滞性,落实短期和中长期政策的搭配使用;此外,政府除了提供经济扶持政策,还要重视和解决搬迁户的社会融入问题,确保搬迁户在迁入地能够"稳得住"。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聪 刘若鸿 许晏君
"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既强调精准脱贫,又要避免落入"政策陷阱",在消除绝对贫困的同时谨防农户收入不平等导致的相对贫困风险。本文利用2015年的陕南入户调查数据,建立农户收入决定模型,探索农户收入水平的影响因素,并基于夏普利值过程进行收入不平等的回归分解,量化了各因素在不收入不平等上对收入不平等的贡献程度。结果表明,搬迁政策有效破解了"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发展困境,在实现贫困户有效增收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加剧了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差距;五大生计资本对农户收入水平的影响及收入不平等的贡献度也不尽相同,生计资本在不同收入水平上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通过政策因素得以强化。本文为后续加强精准施策和精细管理提供启示。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红彦 高春雨 王道龙 毕于运 王磊 王亚静
易地扶贫搬迁,是中国多年来扶贫开发的一种重要方式。本文系统阐述了泰国、苏丹、南非和印度等5国的生态移民搬迁进程,总结提出建立灵活高效的财政支持体系等6条启示,结合中国易地扶贫搬迁的实践,进一步提出了逐步加大易地扶贫搬迁投入力度等5个方面的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段小红 杨岩岩
[目的]探究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的生计耦合协调有助于全面了解移民的生计问题,对提高移民可持续生计能力及后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该文以甘肃省古浪县易地扶贫搬迁家庭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移民家庭的生计状况进行调查,选取测度指标并计算各类移民的生计资本值,根据移民收入来源对生计模式进行分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各生计模式下移民5项生计资本间的关系。[结果]生计资本内部耦合水平总体较低,处于低度耦合和失调衰退等级;非农型的生计资本耦合度和协调度最高,分别为0.299和0.230,是最为接近中度耦合和过渡协调阶段的生计模式;两类兼业户的次之,处在(0.15,0.3)的区间内,属于低度耦合和衰退协调的中高级阶段;纯农户的较低,为0.172和0.223,处于低度耦合和协调衰退的中阶段;补贴户的最低,耦合度、协调度均在(0,1)的区间,处在低度弱耦合和恶性失调等级。[结论]古浪县不同生计模式下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的生计资本存量和差距,导致其耦合协调性较差、差异较大。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肖芬 殷颂葵 费胜章
脱贫攻坚战已经取得全面胜利,如何进一步巩固扶贫成果是新时期面临的新挑战。易地搬迁作为扶贫措施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在脱贫攻坚战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确保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在"搬得出"的基础上"稳得住"是后续扶持的重要任务。文章基于青海省374户易地扶贫搬迁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移民生活满意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居住环境、生活保障两个维度对移民生活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适应性维度虽然对移民生活满意度的直接影响不显著,但却可以通过居住环境和生活保障间接影响移民满意度。因此,在后续帮扶工作中,既要继续优化居住环境,强化就业和医疗保障,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发展特色产业,也要做好移民的适应工作,调动移民的主动性,从而提高移民的生活满意度,确保移民"稳得住",实现安居乐业。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严登才
强制性搬迁为水库移民发展提供了机遇,但同时也面临诸多的挑战。该文通过跟踪调查数据,对搬迁前后移民的自然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进行对比分析。分析发现,搬迁后移民物质资本有了很大地提高,而其他四类资本都受到了搬迁的负面影响。因此,需要加强对移民技能培训,提供低息或贴息贷款,培育社区组织等措施促进移民实现可持续的生计。
关键词:
生计资本 水库移民 对比分析 综合评价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磊 伏绍宏
基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易地扶贫搬迁的调查发现,迁居新社区的移民呈现"双重脱嵌"特征:"身体离场"导致其原有的生产生活变型、社交关系疏离、文化传统消解,形成脱嵌于乡村社会的局面;另一方面,"身份缺场"使其面临现代化融入和发展困境,出现脱嵌于城镇社区的景象。后扶贫时期,需从主体、空间、政策三个方面推促搬迁移民"再嵌入";应构建嵌入移民的自治理和公共治理体系,营造多维生计空间和社区公共空间,稳定供给兜底性和发展性政策;政策扶持的重点应聚焦于救助特困人员、保护失地移民、完善户籍和产权制度等方面。
关键词:
易地扶贫搬迁 移民 再嵌入 社区治理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申利 唐萍萍
[目的]贫困户对精准扶贫路径高质量选择和实施是走好精准扶贫"最后一公里"的重要内容,是确保到2020年陕南移民搬迁工程顺利竣工、我国农村人口全面脱贫的关键因素,更是移民农户实现长效发展致富的充分保证。[方法]文章基于对陕南6个移民安置点的248户搬迁农民的实地调研数据,运用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和层次分析法(AHP)构建陕南移民搬迁后续精准扶贫路径选择评价体系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陕南移民搬迁后续精准扶贫路径选择仅处于中等水平。精准识贫机制压力因素、精准扶贫行为主体响应因素严重制约着移民贫困户精准扶贫路径选择;移民户自我发展内生动力不足直接决定着精准扶贫路径实施效果。[结论]应全面系统地从强化移民户自主脱贫意识、细化精准扶贫的幅度和层次、优化产业扶贫结构、提升精准扶贫要素耦合度等方面进行精准扶贫路径设计和选择,才能整合精准扶贫资源、提高精准扶贫绩效、提升陕南移民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曾富生 朱启臻
为了达到扶助贫困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需要对贫困地区和生态环境恶劣的地方实行整村搬迁的政策,而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着搬迁费用高,移民安置缺乏后续扶持,违背移民自愿搬迁的原则,安置移民的潜力有限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建议加大对移民直接补贴力度,拓展移民生存与发展能力,引导移民自愿搬迁,挖掘资源和转变移民安置方式。
关键词:
移民 扶贫 整村搬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特军
本文根据扶贫自愿性移民搬迁的特殊性和多目标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所具有的评判信息丰富、分析角度广、适应性强和权数可调整等优点,通过建立指标体系,采用多目标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来对扶贫自愿性移民搬迁的效果进行评价,证明是可行的。
关键词:
扶贫 自愿性移民搬迁 模糊综合评判 权重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柯元
江西省修水县是国家级扶贫工作重点县,农村贫困人口有24.92万人,贫困发生率达34.1%。目前,全县还有8.2万人仍生活在条件极为恶劣的边远深山区,耕地少、设施差、居住分散,面临行路难、耕作难、上学难、就医难、增收难、娶妻难等。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贫困问题,修水县探索推进整体移民搬迁、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工作,初步形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付少平 赵晓峰
生计空间是人们生计实践的复合系统,生计实践涉及了自然地理、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多元要素,传统的移民扶贫更多地关注了贫困者的地理资本与经济资本的改善,没有关注农户生计空间整体的改变与再塑造,导致扶贫出现次生贫困与返迁现象。文章通过对陕南扶贫移民生计空间变化的考察,分析了移民搬迁后移民生计空间的扩展、优化和由于经济空间流失、社会空间断裂、制度空间社会排斥导致的移民生计空间被挤压的状况,认为必须精准识别贫困者生计空间的贫困,通过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系统的协调改革为移民创造一个可持续的生计空间,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移民生计行动能力,使移民彻底摆脱贫困。
关键词:
移民搬迁 生计空间 移民生计 精准扶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