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32)
2023(6313)
2022(5203)
2021(4592)
2020(3513)
2019(8028)
2018(7850)
2017(14773)
2016(7961)
2015(8758)
2014(8806)
2013(8825)
2012(8662)
2011(8034)
2010(8367)
2009(7816)
2008(7530)
2007(7050)
2006(6557)
2005(6348)
作者
(24164)
(20251)
(20034)
(18902)
(12780)
(9607)
(9003)
(7754)
(7754)
(7398)
(7030)
(6777)
(6631)
(6588)
(6407)
(6270)
(5858)
(5842)
(5799)
(5693)
(5300)
(5045)
(4893)
(4675)
(4666)
(4570)
(4523)
(4483)
(4201)
(4011)
学科
(40510)
经济(40473)
(19849)
管理(18181)
地方(16648)
中国(15354)
(13329)
企业(13329)
(12705)
业经(10406)
地方经济(9534)
农业(9200)
(8924)
方法(8816)
(8723)
金融(8723)
(8287)
银行(8279)
(8119)
数学(7301)
(7279)
贸易(7267)
数学方法(7239)
(7114)
环境(6996)
(6946)
(6777)
发展(6692)
(6672)
技术(6317)
机构
学院(114600)
大学(111588)
(50462)
经济(49371)
研究(46091)
管理(40644)
中国(38156)
理学(33044)
理学院(32607)
管理学(32157)
管理学院(31935)
科学(26919)
(26403)
(23901)
(22864)
(22288)
中心(21460)
研究所(21257)
(20188)
北京(17818)
(17096)
(17000)
师范(16929)
业大(16841)
财经(16813)
农业(16584)
(16541)
(16291)
(15139)
经济学(14824)
基金
项目(69658)
科学(54701)
研究(53675)
基金(48033)
(41689)
国家(41274)
科学基金(34660)
社会(33826)
社会科(32080)
社会科学(32075)
(29103)
基金项目(24629)
(23741)
教育(23397)
(22214)
编号(22043)
自然(20364)
自然科(19838)
自然科学(19836)
资助(19627)
自然科学基金(19471)
发展(18309)
成果(18141)
(17975)
课题(16564)
重点(16037)
(14600)
(14512)
国家社会(13730)
创新(13677)
期刊
(68208)
经济(68208)
研究(41239)
中国(30705)
(22008)
(20907)
金融(20907)
学报(16653)
管理(16581)
科学(16155)
教育(16102)
(16080)
农业(14287)
业经(14110)
大学(13084)
学学(12209)
技术(10433)
经济研究(10308)
问题(9134)
财经(8343)
(7257)
(7199)
经济问题(6515)
林业(6229)
世界(6227)
(6146)
商业(6145)
(6080)
(6005)
论坛(6005)
共检索到2024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曾祥  
搞好林业森工信贷促进林业森工发展国家开发银行林业森工信贷局张曾祥林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可再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份。它与农业、水利等基础产业,在持续发展和永续利用方面有着许多共同点。研究、总结其政策性投资的若干问题,必将促进各自产业的振兴。随着国家...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田国双  
在分析国有森工企业生态林业建设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阐述了国有森工企业生态林业资本运营的现实意义,提出了改革传统的生态林运作体制、实行企业化经营、建立林木资本金制度、建立和完善政府投入为主的生态林业筹融资机制、积极尝试生态林业资金市场筹集方式等国有森工企业实行生态林业资本运营的具体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曹丽萍  
森工企业在调整产业结构过程中,应建立以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房地产市场、技术市场和信息市场为主体的要素市场;健全并发挥要素市场的作用,才能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发展林区经济。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晓梅  康利  陈瑶  孙爱路  董姝琪  
文章以黑龙江省森工林业局员工为研究对象,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利用SPSS19.0软件对黑龙江森工林业局员工的工作满意度进行研究,以相关分析和统计描述找出黑龙江森工林业局员工满意度在人口统计变量上的差异,以因子分析法分析影响员工满意度,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建立国有森工林区员工满意度的多元回归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详细解析。得出结论:黑龙江省森工林业局员工满意度在人际关系方面最高,在工作回报上最低,整体工作满意度处于一般水平;在人口统计特征变量上,学历、工龄、职务与员工满意度显著相关;影响员工满意度的主要因素依次为:工作回报、工作本身特征、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晓梅  李成程  肖思瑶  
以实地调研为基础,以黑龙江森工林业局为例,运用问卷调查与因子分析法及结构方程对员工的工作倦怠与投入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工作要求的工作负荷、重复工作、轮岗因素与工作资源的社会支持要素都对黑龙江森工林业局员工的工作倦怠产生影响。因此,提出要对员工进行科学管理,提供晋升机会、改革薪酬制度、减轻员工工作负荷、减缓林业局员工轮岗频率等对策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洪山  孙美玲  
通过分析黑龙江省森工林业局领导绩效评估的现状,总结出了目前现行的评估体系中存在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制定不够科学、评估结果未得到充分利用、缺少平时评估、选择的评估主体不够全面等问题。本研究针对存在的问题构建了森工林业局领导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并提出了科学运用评估结果、建立定期评估与平时评估相结合机制、建立完善的绩效评估信息系统等对策,为保证领导绩效评估的有效进行,实现森工林业局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提供了借鉴。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晓梅  李成程  
以黑龙江森工林业局员工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法与因子分析法对黑龙江森工林业局员工的工作倦怠与工作投入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森工林业局员工工作倦怠和工作投入不够现象严重;不同性别、工龄、婚姻状况和职务的员工在工作倦怠与工作投入上存在差异;员工个人性格特征与工作倦怠和工作投入程度有显著关联;心理契约的满足与工作倦怠负相关,与工作投入正相关;组织支持、创新求变、责任感、情感承诺以及工作态度都会对员工的工作投入产生影响,其中组织支持的影响是最大的。因此,提出为员工设计职业生涯发展路径、改革薪酬制度、重视员工的个性特征和心理状况等提高员工工作投入度的对策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冯羽双  
在国企改革的趋势下,国有森工企业积极摆脱企业经营困难、可采林木资源减少等问题,坚持对企业基本制度进行改革,国有森工企业为新中国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其中经营管理模式的创新对于国有森工企业解决现有问题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当前林业可持续发展理念下,保持森林资源合理开发是国有森工企业经营管理创新改革的重要内容和生存发展基础,因此加强国有森工企业改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赵荣  李秋娟  陈绍志  仇晓璐  
长白山森工集团长期以来在木材生产和生态保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全面停伐后,森工企业森林管护加强、木材生产缩减、职工家庭就业和收入减少,林下经济和森林旅游业得到发展,生态环境得以改善,但是仍存在企业收支不平衡、产业转型困难和职工民生问题突出等问题。因此,在天然林全面保护的前提下,从加快推进国有林区改革、创新天然林管护模式、促进产业转型发展、加强技术及就业培训等方面提出促进森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田宝强  
黑龙江森工老工业基地经济总量较快增长,但占全省的比重却在下降。低阶次产业比重增强,产值和劳动力结构扭曲,人均生产总值和总体经济效益偏低。林区发展仍然受到体制、资源等制约。实行体制创新、调整产业发展重点并实行较大规模的林区房地产开发,可大大推进黑龙江森工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和发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丽萍  杜江  
目前国家对林业的发展高度重视,这为森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但由于森工企业面临的资源危机、资金危机、人才危机、体制危机等多方面的困境,森工企业在发展中步履维艰。分析森工企业面临的困境,充分发挥林业的生态功能,以最快的速度实现森工企业可持续发展。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德立  曹莹  
运用熵权灰色关联分析法对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所辖4个林业管理局2012—2017年养殖业、绿色食品等5个接替产业综合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并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接替产业的均衡水平。结果表明:不同林业管理局的5个接替产业均呈波动发展状态;伊春林业管理局的优势接替产业是养殖业、绿色食品、北药开发和工业,牡丹江林业管理局的优势接替产业是绿色食品,合江林业管理局的优势接替产业是服务业,松花江林业管理局没有显著的优势接替产业;接替产业的综合发展水平偏低导致其均衡水平不高,总体上由初步协调向中度协调发展。因此,各林业管理局应继续发展具有优势的接替产业,同时扶持相对薄弱的接替产业,并开发与引进新的接替产业。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阿滨  
根据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原则 ,本文提出了黑龙江森工林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据此对森工林区的发展状况作出分项和综合的评价 ,并从总体上讨论了提高黑龙江森工林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对策和措施。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刘桂艳  徐玮  包庆丰  
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政策实施后,国有林区的林木经济急剧萎缩,急需重构以林下经济为主体的产业发展体系,但改制后的森工企业适应林下经济产业环境变化的能力还较弱,对动态能力缺乏认识。文章基于森工企业产业发展的职能视角,在阐释森工企业动态能力维度构成和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动态能力的内在机理模型。利用自行设计的测量量表,对内蒙古森工企业进行调研获取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和结构方程模型对森工企业动态能力的维度构成和内在机理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森工企业动态能力可分为环境感知能力、协调组织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三个维度,各维度子能力分别较强地依赖于对市场和技术环境变化的了解、产业上下游的关系协调、资源利用与配置转换等方面;不同维度间存在紧密的作用关系,环境感知能力显著地正向影响协调组织能力,影响系数为0.549;环境感知能力显著地正向影响资源整合能力,影响系数为0.208;协调组织能力显著地正向影响资源整合能力,影响系数为0.691,说明森工企业动态能力是一个紧密结合的能力系统。依据研究结果,提出积极传递林下产业市场和技术环境变化信息、积极与产业上下游的优势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完成资源配置转换并实现资源合理利用等政策启示,以提升森工企业动态能力水平,加快林区经济向林下经济的转型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