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7)
2023(725)
2022(611)
2021(479)
2020(421)
2019(945)
2018(929)
2017(1508)
2016(852)
2015(943)
2014(953)
2013(938)
2012(861)
2011(443)
2010(952)
2009(1027)
2008(659)
2007(530)
2006(455)
2005(498)
作者
(2219)
(1695)
(1629)
(1563)
(1255)
(752)
(725)
(655)
(608)
(584)
(556)
(544)
(534)
(518)
(517)
(474)
(465)
(448)
(441)
(437)
(437)
(434)
(413)
(396)
(381)
(373)
(372)
(366)
(358)
(352)
学科
审计(12053)
各类(5821)
管理(1796)
(1663)
企业(1663)
(1663)
经济(1663)
(1630)
(1612)
中国(1385)
专业(1319)
方法(1302)
(1125)
财务(1122)
财务管理(1058)
企业财务(1033)
(968)
国家(964)
技术(897)
(727)
经济责任(656)
责任(656)
财政(570)
(555)
(539)
制度(517)
(517)
(501)
金融(501)
组织(437)
机构
学院(9001)
大学(8528)
审计(5506)
会计(3864)
(3290)
管理(3147)
(2960)
理学(2745)
理学院(2731)
管理学(2722)
管理学院(2708)
会计学(2615)
财经(2597)
会计学院(2495)
中国(2454)
学会(2434)
(2391)
(2344)
经济(2281)
(2053)
财经大学(1953)
(1819)
(1813)
南京(1748)
公司(1705)
(1513)
商学(1510)
商学院(1507)
审计局(1488)
研究(1446)
基金
项目(4885)
研究(3802)
科学(3640)
基金(3423)
(2922)
国家(2890)
科学基金(2555)
社会(2381)
社会科(2314)
社会科学(2311)
(2099)
审计(2096)
基金项目(1912)
教育(1773)
成果(1753)
编号(1752)
自然(1738)
自然科(1626)
自然科学(1626)
自然科学基金(1584)
(1556)
项目编号(1497)
(1478)
(1478)
阶段(1478)
阶段性(1435)
资助(1433)
(1401)
课题(1325)
科研(1261)
期刊
审计(8959)
中国(7087)
(4593)
研究(4286)
会计(3090)
财会(3050)
内部(2920)
国内(2920)
(2520)
经济(2520)
会通(2011)
通讯(2011)
(1350)
之友(1216)
经济研究(1135)
(1127)
会计师(1122)
(1122)
(1122)
注册(1122)
注册会计师(1122)
月刊(1059)
(1039)
财经(998)
(814)
学报(621)
大学(562)
学学(559)
(483)
(469)
共检索到188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鲍国明  
加强对预算单位在银行开户的审计监督,是加强国家审计的监督职能,强化对财政性资金的审计,配合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严肃财经纪律,为国家宏观调控服务的重要举措。 一、揭示审计本质,明确审计机关职责 郭振乾审计长在“加强对预算单位银行开户的审计监督”一文(以下简称“论文”)中,反映了我国目前在财政性资金管理中的突出问题是预算单位在银行的多头开户,同时也反映了财政与银行部门在对财政性资金管理中的问题,明确指出了加强对预算单位银行开户的审计监督是审计机关的重要职责。这些内容的阐述,深刻揭示了审计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即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叶雪芳  
目前企业会计信息失真主要因会计舞弊引起,CPA能否有效揭示重大会计舞弊已经直接影响到CPA行业的生存价值。中注协因此发布了大量的新准则,试图借鉴国外先进的审计技术,将风险导向审计理念引入到我国的审计实践中来,以提高CPA揭示会计舞弊的能力。但CPA不能有效揭示重大会计舞弊主要的不是技术问题,本文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分析我国CPA不能有效揭示会计舞弊的原因,提出应将CPA审计和政府审计相结合,共同揭示企业会计舞弊。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杨育龙  吴溪  陈旭霞  
会计师事务所可能在其官方网站发布反映内部管理与治理活动的信息,同时也会传播与行业相关的外部信息。基于20102014年我国本土会计师事务所网站信息的分析,我们发现,在控制了事务所规模与行业专长特征后,事务所网站的信息披露充分程度与事务所审计执业质量(以上市客户收到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倾向为替代)存在显著的正向关联,且这一关系主要与事务所网站对内部信息的披露程度有关。进一步地分析显示,即使控制了某些非公开的事务所内部治理信息(如事务所总分所管理一体化程度),本文识别出的事务所网站信息仍能进一步揭示审计执业质量的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彭志国  
党的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作出了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决策和部署,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强化审计和经济监督。这是对审计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我们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入研究,勇于探索,将审计工作的着眼点和出发点放在为宏观经济调控和管理服务方面,紧密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冲破计划经济的陈规旧俗,探索和开创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审计方法体系。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芦雅婷  
本文以2012年和2013年监管机构对上市公司的违规行为的处罚公告为研究对象,对上市公司违规行为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针对其违规行为的内容以及监管机构对其违规行为的处罚手段进行了具体分析,并对违规行为发生当年注册会计师所出具的审计报告进行深入的分析,探讨注册会计师对这些违规行为的审计揭示程度。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张宗乾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对企业的家底非常关心,特别是企业的经营者、投资者及潜在投资者、债权人及潜在的债权人都希望弄清企业家底.因此,无论是国家审计机关还是社会审计组织,都不可避兔地要承担起澄清家底审计的任务.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李胜楠  娄艺琳  王宇婷  
作为新兴一线监管方式,交易所问询函能否发挥证券交易所“风险预警”的职能要求?以2015—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审计风险视角出发,探究交易所年报问询函对审计收费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收到年报问询函的公司有更高的审计收费。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和高媒体关注度削弱了问询函对审计收费的影响,表明“风险揭示效应”的存在;同时,收到年报问询函的公司有更大的概率进行财务重述、卷入诉讼案件和受到行政处罚,进而提高了审计收费,表明“风险传导效应”的存在。结论从审计视角肯定了交易所年报问询函的风险预警作用,对于推动证券市场监管模式创新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方平  
官员舞弊泛滥会侵害国家及社会公众的利益,导致严重的社会经济后果。本文对宋清两起典型的税收征管舞弊案进行简要梳理,从两起税收舞弊案件审计监督表现的特点展开评析,并就古代审计案例带来的现代启示进行了简要探析,以期对读者有所启示。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程瑶  
为了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发挥审计监督职能作用"落到实处,必须加强财政审计监督。财政审计监督要坚持"党的统一领导",做到"全面覆盖、权威高效",完善财政权力配置和运行制约机制,使财政公权力的运行更有助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郑伟宏  李晓  张婷  黄敬龄  
本文以证监会在2013—2016年对上市公司发布的行政处罚决定书为基础,并以此追溯到舞弊上市公司各年度审计报告,对该阶段的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手段、特征、年限以及审计报告揭示情况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注册会计师审计对于上市公司舞弊风险的揭示至关重要;重大事项虚假披露、利润表舞弊和资产负债表舞弊是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中最常用的手段;利润表舞弊中虚增收入、虚增利润是最主要的舞弊方式;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具有并发性和持续性,证监会对上市公司舞弊进行行政处罚的及时性有待加强;三种舞弊类型中能够得到审计揭示的占比60%左右且无显著差异性,其中同时使用三种舞弊方式的审计揭示占比高达80%;舞弊年限中长达五年以上的均得到了审计揭示,持续舞弊年限二至五年的审计揭示占比达到60%;在2013—2016年中出具非标意见的占比不足40%,其中出具非标意见揭示舞弊次数的平均占比仅为25%,即非标意见舞弊揭示不足;非标意见向证监会和投资者传达了上市公司不良信号,使证监会高度关注并调查是否存在舞弊。通过统计分析审计报告中非标意见揭示舞弊情况,警示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中勤勉尽责,提高审计有效性。同时本文基于以上研究对完善审计揭示与抑制舞弊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商思争  张红新  
本文针对审计职能不断扩展和审计范围不断扩大的现状,在对现有审计职能观点进行分析评价的基础上,提出审计的职能是发现和确认偏差,即鉴别。然后,基于审计的实践活动观点,结合系统论、控制论和治理理论,从两个方面论证了审计职能是鉴别的合理性,并总结了鉴别的概念和偏差的类型,简要分析了鉴别的程序。最后,以鉴别职能为依据将内部控制、审计类型和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统一起来,论证了统一审计理论问题,从鉴别主体、鉴别依据、鉴别客体三个方面论证了审计边界的问题,进而检验了审计鉴别理论的科学性。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阎新华  
审计职能新论:审计职能体系研究阎新华纵观我国审计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对于审计职能的认识,历来是审计界争论的理论焦点,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审计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在此作一些探讨,目的是让人们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审计职能,推进审计理论的完善和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