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69)
- 2023(7377)
- 2022(6349)
- 2021(5918)
- 2020(5121)
- 2019(10344)
- 2018(10062)
- 2017(18409)
- 2016(10468)
- 2015(11287)
- 2014(11080)
- 2013(10745)
- 2012(10122)
- 2011(9061)
- 2010(8991)
- 2009(8475)
- 2008(8560)
- 2007(7582)
- 2006(6650)
- 2005(5938)
- 学科
- 济(38357)
- 经济(38302)
- 管理(29666)
- 业(27935)
- 企(22304)
- 企业(22304)
- 方法(17758)
- 数学(15509)
- 数学方法(15240)
- 学(11860)
- 农(11414)
- 财(10626)
- 中国(10206)
- 贸(9314)
- 贸易(9308)
- 易(9071)
- 业经(8708)
- 制(8076)
- 农业(7718)
- 地方(7371)
- 银(6837)
- 银行(6786)
- 务(6651)
- 财务(6637)
- 财务管理(6612)
- 技术(6376)
- 行(6366)
- 企业财务(6218)
- 环境(6173)
- 融(6107)
- 机构
- 大学(152160)
- 学院(150432)
- 济(55711)
- 研究(55625)
- 经济(54523)
- 管理(53422)
- 理学(46689)
- 理学院(46055)
- 管理学(44862)
- 管理学院(44623)
- 中国(41190)
- 科学(39849)
- 农(39554)
- 京(32692)
- 农业(31829)
- 业大(31349)
- 所(30980)
- 研究所(28810)
- 中心(25095)
- 财(24449)
- 江(23456)
- 农业大学(21105)
- 院(20071)
- 省(20062)
- 北京(19907)
- 财经(19770)
- 范(18636)
- 师范(18229)
- 州(18139)
- 经(18043)
- 基金
- 项目(107724)
- 科学(82171)
- 基金(78224)
- 家(73363)
- 国家(72748)
- 研究(67373)
- 科学基金(59887)
- 社会(42639)
- 自然(42511)
- 省(42445)
- 基金项目(41688)
- 自然科(41612)
- 自然科学(41594)
- 自然科学基金(40877)
- 社会科(40346)
- 社会科学(40333)
- 划(36490)
- 资助(31805)
- 教育(30408)
- 重点(24888)
- 编号(24358)
- 计划(23710)
- 部(22468)
- 发(22212)
- 创(22165)
- 科技(21920)
- 科研(21858)
- 创新(20889)
- 业(19939)
- 大学(18851)
共检索到2199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何秀娟 施志仪 李文娟
对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 Lea)进行内脏团插核手术,并对术后机体免疫相关因子基因alpha-2巨球蛋白(α2M)、酶酸性磷酸酶(ACP)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变化情况进行研究,旨在为三角帆蚌内脏团育珠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实验选取100只健康三角帆蚌分为2组(各50只,每组各设5个重复,每重复各10只蚌),一组在蚌体内脏团进行插核手术(实验组),一组未经处理(对照组),分别饲养于相同条件恒温(24℃)淡水缸内。两组分别于插核后1天、2天、3天、5天及10天采集淋巴血,通过RT-PCR及酶活测定法研究α2M基因表达和ACP、SOD在术后活性的变化。结果发现,α2M基因...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陈友明 李家乐 白志毅
在室内水族箱养殖条件下,研究了肌肉注射不同剂量维生素C(Vc)对三角帆蚌血淋巴中3种主要抗氧化酶活力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Vc对三角帆蚌血淋巴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3种酶的活性均有显著影响(P
关键词:
维生素C 三角帆蚌 血淋巴 抗氧化酶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文娟 黄凯 李倩 祁晓翔 尚朝 周子睿 付元帅 施志仪
对三角帆蚌(Hyriopsis comingii)内脏团不同部位进行插核,研究各组珍珠囊形成、结构以及珍珠质沉积的差异,从而确定出有利于珍珠形成的插核核位。实验选取内脏团5个部位(I:斧足内脏团前端;II:斧足内脏团中部;III:近生殖腺部;IV:近胃部;V:近肾部)进行插核,并分别在插核后第20、50、90、150天(thd)采集内脏团插核部位进行组织固定,利用石蜡切片、HE染色研究不同插核部位珍珠囊结构及珍珠质沉积情况。结果表明:(1)插核施术后20 d,II组插核位点最早形成单层低柱状上皮细胞,为次生珍珠囊;(2)插核施术后50 d,I、II、III组均形成了珍珠囊上皮细胞,而IV、V组...
关键词:
三角帆蚌 内脏团插核 珍珠囊 珍珠质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郑侠飞 王小后 苏林可 王岩
采用流水法现场比较研究了不同季节(夏季和秋季)育珠和未育珠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mingii)的耗氧率。所用三角帆蚌为养殖在同一个池塘中的同一批的3龄蚌。夏季和秋季实验所用的育珠蚌插片后的养殖时间分别为83 d和128 d。实验结果表明,夏季育珠蚌(蚌重137.6 g±14.4 g)的耗氧率为(769±267)mg/(kg·h),显著低于未育珠蚌(蚌重100.3±15.0 g)的耗氧率[(1 146±265)mg/(kg·h)]。秋季育珠蚌(蚌重144.2 g±16.2 g)的耗氧率[(632±191)mg/(kg·h)]与未育珠蚌(蚌重134.4±17.9 g)的耗氧率[(60...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李应森 李家乐 刘仁杰 邵艳卿
利用外荡养殖三角帆蚌,对养鱼水体进行了改善水质的试验。通过测定分析水体的pH、化学耗氧量、总氮、总磷等水质指标,评价水体水质的变化,探讨了三角帆蚌对养殖水体主要水质因子的可能影响。在高温季节,养鱼水体混养三角帆蚌的生物调控系统水质较好,经三角帆蚌的净化可使养殖水体COD值、总氮和总磷分别下降44.74%、70.81%和70.45%。而在低温季节,三角帆蚌对水体的净化作用较差。研究结果表明:鱼蚌混养系统可有效地改良水质,可望较好地延缓水体的富营养化,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三角帆蚌 混养 水质因子 生物调控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白志毅 汪桂玲 李家乐
利用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外套膜cDNA文库EST序列,通过BLAST分析注释基因功能,发现35个与免疫防御功能相关的基因。根据其功能,这些免疫相关基因可划分为7类,即细胞免疫过程(2个)、蛋白酶和蛋白酶调节子(9个)、压力蛋白(7个)、抗菌肽(5个)、溶酶体酶(2个)、粘着蛋白(3个)及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调控相关基因(7个)。免疫相关基因在三角帆蚌外套膜中的广泛表达表明外套膜是重要的免疫组织。该研究为三角帆蚌外套膜分子免疫机理研究和抗病育种工作提供了基础性资料。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达 苏筱雨 黄大庄 纪慧芳 马凤新 李振波
研究球孢白僵菌侵入后桑天牛幼虫血细胞的防御反应。结果表明:对照桑天牛幼虫血细胞种类和数量基本稳定,而接种白僵菌分生孢子对桑天牛幼虫血细胞数量有显著影响。接种第1天,感染昆虫血细胞总数与对照差异不大;1天后,血细胞总数逐渐上升,显著高于对照;至2.5天达到最高值。接种2.5天后处理虫体内的血细胞总数开始下降,并逐渐降至较低水平。被感染虫体血淋巴中的浆血细胞和粒血细胞表现出类似规律。
关键词:
桑天牛 球孢白僵菌 血细胞 防御反应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鸿泰 李耀彩
采用石灰超细微颗粒悬浮法为主控制池塘生态环境,中草药针剂注射为辅的方法,成功的控制了由嵌砂样病毒(Arenavirus)引起的暴发性三角帆蚌瘟病。7000只育珠蚌两周年成活率973%,药物费用仅占产珠成本的二十分之一。结果表明,提高生态环境的pH并增加其钙浓度可以抑制蚌瘟病。后来应用此法控制鱼、贝类病毒病,推广面积达1200公倾。
关键词:
三角帆蚌,嵌砂样病毒,石灰,珍珠,中草药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柯浩 王江勇 彭绪运 石和荣 黄郁葱 陈毕生
将 1 2种中草药按其不同的药理作用和药效进行配伍 ,形成 5组复方中草药 ,分别编号为中草药 1~ 5号。将以上中草药添加到杂色鲍幼鲍的人工配合饲料中 ,连续喂饲幼鲍 ,饲养 4 7d后 ,测定幼鲍无细胞血淋巴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酸性磷酸酶 (ACP)、碱性磷酸酶 (AKP)、溶菌酶(LSZ)活力。结果显示 ,所有添加中草药的SOD活力均比对照组降低 ,中草药 1、5号可提高幼鲍血淋巴的ACP和LSZ活力 ,而对AKP则起到降低的作用 ;中草药 3、4号可提高幼鲍血淋巴的LSZ活力 ,却降低幼鲍血淋巴的ACP和AKP活力 ,中草药 2号对ACP、AKP和LSZ活力均有提高作用 ,具...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贺露露 耿智 黄晓荣 冯广朋 庄平 赵峰 张涛 杨刚
为探究盐度在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交配和产卵前后对血淋巴中5种激素的影响。本研究分别设置了0、2、4、6的交配盐度和3、6、9、12、15、18、21的产卵盐度,分析了不同交配和产卵盐度下中华绒螯蟹血淋巴中双羟基孕酮(DHP)、促性腺激素(GTH)、前列腺素(PG)、雌二醇(E_(2))和睾酮(T)的含量变化。结果显示,(1)在淡水中,雌蟹无交配行为发生,当盐度0.05)。(3)随盐度的升高,雌蟹产卵前,血淋巴中DHP、PG、E_(2)和T的含量均呈先下降再上升的趋势;产卵后血淋巴中DHP、PG、E_(2)则呈先上升而后下降的趋势,其中,当盐度为18时,雌蟹产卵后血淋巴中DHP、GTH、 PG、E_(2)和T均降到最低,且与产卵前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4)当盐度为6时,雌蟹产卵前血淋巴中DHP、PG、E_(2)和T的含量均最高,产卵后DHP和PG的含量下降,而GTH、E_(2)和T的含量均上升,但产卵前与产卵后相比除DHP有显著差异外(P0.05);此后随着盐度的逐渐升高,产卵前后血淋巴中T的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研究表明,盐度对中华绒螯蟹雌蟹交配和产卵前后血淋巴中5种激素产生了一定影响,其中,5种激素在中华绒螯蟹低盐度交配中的变化不显著,DHP、GTH和PG这3种激素参与了中华绒螯蟹的产卵活动。本研究通过探讨盐度对中华绒螯蟹雌蟹交配及产卵前后血淋巴中激素的影响,旨在了解中华绒螯蟹繁殖的生理机制,为中华绒螯蟹的繁育生物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和参考。
关键词:
盐度 中华绒螯蟹 交配 产卵 激素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邵健忠 项黎新 李亚南 张明洲 毛树坚
对健康及患瘟病三角帆蚌的13种脏器组织作了系统的形态结构观察和组织化学分析,结果表明,三角帆蚌瘟病的组织病理变化主要集中在病蚌的肝脏、胃和直肠等组织。病毒侵袭蚌体后,肝脏的吸收细胞、未成熟细胞以及胃、直肠的纤毛上皮细胞内出现病毒包涵体,DNA和RNA等正常代谢受到抑制,AKP和ACP酶的活性和分布发生异常,细胞内消化作用受阻,最后病变细胞解体,导致肝脏、胃和直肠等的广泛受损。病蚌因消化系统坏死和消化功能丧失而死亡。还就正常三角帆蚌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作了探讨。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陈百尧 伏光辉 安健 于飞 孙苗苗 徐静 高焕
分别设置了10℃、20℃和30℃3个温度干露条件,比较了不同三疣梭子蟹家系血淋巴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过氧化氢酶(CAT)、一氧化氮(NO)含量、过氧化物酶(POD)等5种非特异免疫因子活性随干露时间延长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酸性磷酸酶(ACP)指标在3个家系间没有差异,碱性磷酸酶(AKP)、过氧化氢酶(CAT)、一氧化氮(NO)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在3个家系间存在着差异,其中一氧化氮含量(NO)可以作为指示家系是否具有耐干露特性的一个指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这些差异的原因及在培育三疣梭子蟹耐干露新品种上的意义。
关键词:
三疣梭子蟹 干露 温度 免疫因子 家系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白志毅 李家乐 汪桂玲
2003年5月,获得鄱阳湖群体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同一母蚌的后代,同年10月插种无核珍珠,然后在同一口池塘培育3年,于2006年11月研究其产珠性能与生长性状和插片部位的关系。结果表明,珍珠单颗质量、粒径、直径差百分比、产珠量和圆珠率5个指标的极差以及变异系数非常大,说明同一亲蚌子代个体间在育珠性能方面出现较大分化,可通过选育进行改良。各指标与单蚌产珠量的相关性由高到低依次为,壳质量、体质量、壳高、壳宽、壳长;各指标与珍珠粒径的相关性由高到低依次为,壳质量=体质量、壳宽、壳高;各指标与直径差百分比的相关性由高到低依次为,壳宽、壳质量=体质量;各指标与圆珠率的相关性由...
关键词:
三角帆蚌 生长性状 插片部位 产珠性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