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67)
- 2023(6904)
- 2022(5802)
- 2021(5139)
- 2020(4325)
- 2019(9535)
- 2018(9066)
- 2017(16962)
- 2016(9392)
- 2015(10044)
- 2014(9453)
- 2013(9275)
- 2012(8677)
- 2011(7816)
- 2010(7614)
- 2009(6866)
- 2008(6688)
- 2007(5932)
- 2006(5246)
- 2005(4606)
- 学科
- 济(33686)
- 经济(33635)
- 管理(25457)
- 业(25430)
- 企(19469)
- 企业(19469)
- 方法(15918)
- 数学(14291)
- 数学方法(14160)
- 财(10633)
- 农(10533)
- 学(10267)
- 贸(9357)
- 贸易(9355)
- 易(9158)
- 税(9054)
- 中国(9042)
- 税收(8522)
- 收(8488)
- 业经(7724)
- 农业(7467)
- 制(6308)
- 技术(6079)
- 环境(5928)
- 务(5922)
- 财务(5920)
- 财务管理(5906)
- 企业财务(5602)
- 地方(5297)
- 银(5174)
- 机构
- 大学(134825)
- 学院(132853)
- 济(52573)
- 经济(51662)
- 研究(50933)
- 管理(47512)
- 理学(42076)
- 理学院(41547)
- 管理学(40609)
- 管理学院(40424)
- 农(36856)
- 中国(36729)
- 科学(36435)
- 农业(29884)
- 京(28730)
- 业大(28631)
- 所(28293)
- 研究所(26395)
- 财(24135)
- 中心(22117)
- 江(20012)
- 农业大学(19686)
- 财经(19330)
- 院(18658)
- 省(18337)
- 经(17794)
- 北京(17646)
- 室(17101)
- 科学院(16355)
- 经济学(16327)
- 基金
- 项目(98942)
- 科学(76346)
- 基金(73550)
- 家(69966)
- 国家(69436)
- 研究(60535)
- 科学基金(57045)
- 自然(41168)
- 自然科(40250)
- 自然科学(40230)
- 自然科学基金(39564)
- 社会(39192)
- 基金项目(39152)
- 省(38227)
- 社会科(37171)
- 社会科学(37159)
- 划(33901)
- 资助(29711)
- 教育(26601)
- 重点(23099)
- 计划(22796)
- 创(21077)
- 部(20904)
- 发(20902)
- 编号(20900)
- 科研(20606)
- 科技(20570)
- 创新(19836)
- 业(19499)
- 农(17314)
共检索到1903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崔丽香 何文辉 李鲜鲜 蔡清洁 张奥
以羽毛藻为研究材料,利用CO_2培养箱通入不同CO_2浓度的空气进行培养,探究在高浓度CO_2和高浓度硝氮条件下羽毛藻生理生化的变化。结果表明,高浓度CO_2或硝氮都能显著促进藻体的生长,高碳高氮下藻体的相对生长率比低碳低氮组高出63.77%。另外,高浓度CO_2会使藻体中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藻红蛋白、藻蓝蛋白、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下降,而使硝酸还原酶活性升高,其中明显的表现为高碳低氮组叶绿素a含量比低碳低氮组降低了39.01%,高碳高氮组比低碳高氮组降低了49.26%,相应类胡萝卜素高碳组分别降低了47.62%和43.24%,增加硝氮浓度能够提高藻体中色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和可...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韩婷婷 付贵权 齐占会 廖秀丽 黄洪辉
将半叶马尾藻(Sargassum hemiphyllum)置于实验室球形培养瓶内培养15 d,设置5个充气速率(50 m L/min、100 m L/min、200 m L/min、400 m L/min和800 m L/min)为实验组,静水培养(0)为对照组。每隔5 d测定藻体的生长速率和营养盐吸收速率,培养实验结束时,测定藻体的色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结果表明:充气速率和培养时间均对半叶马尾藻的生长和PO34--P的吸收具有显著影响,而对NO3--N来说,仅培养时间对其吸收影响显著。培养第1天时,充气可显著促进营养盐吸收,最大充气速率(800 m L/min)培养的半叶马尾藻...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曹金凤 李秋芬 黄经献 罗梓峻 张传涛 孙祥山
为了解温度和光照对强壮硬毛藻(Chaetomorpha valida)吸收营养盐效果的影响,探索其达到最佳吸收效果的环境条件,本文研究了该藻在不同温度(5、15、25℃)和光照[90 000、180 000、270 000μmol photons/(m~2·s)]条件下对海水中常见营养盐成分的吸收效果。结果显示,强壮硬毛藻在5℃以上和90 000μmol photons/(m~2·s)光照强度以上对水体中的NH_4~+-N、NO_2~--N和PO_4~(3-)-P都有较好的吸收效果,但温度和光照对强壮硬毛藻吸收营养盐均有显著影响,在设定范围内,营养盐吸收速率与温度和光照强度均呈正相关关系。极差分析结果显示,温度的影响大于光照强度的影响。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光照强度和温度的主效应都极显著,而且具有叠加效应,吸收率最高的条件为25℃/270 000μmol photons/(m~2·s)组合,该条件下,NH_4~+-N、NO_2~--N和PO_4~(3-)-P的营养盐吸收率最高,3 h吸收率分别为(99.70±0.52)%、(99.99±0.01)%和(91.31±0.32)%。该藻的广温性吸收能力对我国北方地区低温和高温季节育苗用水和养殖尾水的净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恒 李美真 徐智广 王翔宇 曹婧
在实验室条件下,以3种大型红藻真江蓠(Gracilaria asiatica)、脆江蓠(Gracilaria chouae)和蜈蚣藻(Grateloupiafilicina)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营养盐浓度下这3种海藻对氮、磷的吸收和生长情况。结果表明,3种大型海藻对水体中硝酸盐和磷酸盐的吸收效果明显,并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比较前24 h对氮的平均吸收速率,真江蓠和脆江蓠在50μmol/L组出现最大值,分别为0.739μmol/(g.h)和0.648μmol/(g.h),蜈蚣藻在20μmol/L组出现最大值0.614μmol/(g.h);比较前24 h对磷的吸收速率,真江蓠和脆江蓠在1.0μmo...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翔宇 詹冬梅 李美真 徐智广
将日本马泽藻Mazzaella japonica、孔石莼Ulva pertusa、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红毛菜Bangia fusco-purpurea、蠕枝藻Helminthocladia australis、扇形拟伊藻Ahnfeltiopsis fla-belliformis6种大型海藻培养在富含氮磷海水中72 h,分析海水中氨氮、硝氮和活性磷浓度的变化,目的在于比较它们对营养盐去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6种海藻对氮磷都有明显的去除作用,日本马泽藻和孔石莼对氨氮、硝氮和活性磷的去除效果最好,分别吸收了培养水体中氨氮初始总量的98.0%和97.1%、硝氮初始总量的76...
关键词:
大型海藻 富营养化 氮 磷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义玲 顾丰颖 李天来 何雨
为探讨根际CO2浓度对网纹甜瓜生育和矿质营养吸收的影响,采用雾培植株根际通CO2处理方式,在果期对网纹甜瓜进行不同浓度根际CO2处理,研究根际CO2浓度升高对网纹甜瓜矿质营养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根际高浓度CO2(2500μL·L-1和5000μL·L-1)处理同对照(350μL·L-1)相比,植株各部分矿质营养吸收受到不同程度抑制。根中氮含量先增后降,磷、钾、钙和镁含量随CO2浓度升高而下降。茎中氮、磷、钾、钙和镁的含量均低于对照。叶中氮和钾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磷含量在处理10d时显著低于对照,5000μL·L-1CO2处理的钙含量显著低于对照,镁含量较对照先增后降。5000μL·L-1CO2...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孟庆俊 林少珍 项彬彬 南春容
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N、P浓度、不同化合态N及N∶P比值对坛紫菜(Porphyra haitanensis)N、P吸收速率,以及P浓度对坛紫菜生长速率和藻红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营养盐浓度的升高,坛紫菜对N、P的吸收速率也随之增高,当无机氮浓度达到100μmol/L时,坛紫菜对N、P的吸收速率趋向接近最大值;当NO3--N∶NH4+-N比值为1∶5时,坛紫菜对N的吸收达到最大值;坛紫菜对P的吸收速率随NO3--N∶NH4+-N比值的减小而略有增大;坛紫菜对N的吸收速率随着N∶P比值的增大而增大,而对P的吸收速率随着N∶P比值的增大而减小;在磷浓度低于12μmol/L的情况下,坛紫菜的生...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吴垠 孙建明 孙培海 张德明
The effects of CO_2 concentration on the growth and photosynthesis of Dicrateria zhangjiangensis and Dunaliella sp.in 100 liter air lift photobioreactors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iomass of both alga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high CO_2 concentration (above 700μL·L~(-1) ) compared...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义玲 李天来 孙周平 陈亚东
【目的】探讨根际CO2浓度对网纹甜瓜生育的影响。【方法】采用雾培植株根际通CO2处理方式,在开花结果期对网纹甜瓜进行不同浓度的根际CO2处理,研究根际CO2浓度对网纹甜瓜植株生长和根系氮代谢的影响。【结果】在网纹甜瓜果实发育期间,根际2500μL·L-1和5000μL·L-1CO2浓度处理同350μL·L-1(对照)处理相比,植株生长受到明显抑制。根系硝态氮(NO3--N)含量、氨态氮(NH4+-N)含量、ATP酶活性、硝酸还原酶(NR)活性和谷氨酸脱氢酶(GDH)活性均表现出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且5000μL·L-1处理变化的幅度大于2500μL·L-1处理。根系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谷氨酰胺...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包杰 田相利 董双林 姜宏波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的温度和盐度组合,温度和光照强度组合对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氮、磷吸收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上述3个环境因子对鼠尾藻氮、磷吸收速率均有显著影响。其中,温度和盐度对鼠尾藻氮、磷吸收速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二者交互作用也极显著(P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徐智广 邹定辉 高坤山 李美真
龙须菜的细胞壁含有丰富的胶质成份,是琼胶生产的良好原料,在中国沿海已经形成了大规模的人工养殖。同时,随着中国近海富营养化现象的日趋严重,龙须菜的规模养殖被认为是缓解海水富营养化的一条有效途径。以探讨龙须菜的生物修复功能为目的,研究了龙须菜对无机磷吸收的基本特征以及不同温度、光照强度和硝氮浓度对其的影响。整个实验在实验室可控条件下进行,分别设置了3个不同温度:15、23和31℃;3个不同的光照强度:0、30和200μmol photons/(m2.s)和3个不同的硝氮浓度:0、30和200μmol/L,测定了在不同的条件下培养的龙须菜对无机磷吸收的动力学曲线。结果表明:龙须菜对无机磷的吸收动力学...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清芳 冯颖琪 温金燕 钟名其 杜虹
以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为材料,以无机氮(NO_3-︰NH_4+=2︰1)为氮源配制人工海水,将在低光低氮(L-N-)条件下培养的龙须菜部分给予高光照处理(L+N-),同时另一部分在给予高光照的同时给予更充足的氮源(L+N+),通过测定3种不同处理条件下物质积累、光合色素以及碳氮代谢中的关键酶等多种生理指标,探讨光照强弱与氮源多寡对龙须菜生理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氮培养时,高光可使藻体可溶性蛋白、含水率、藻红蛋白和叶绿素a的含量下降,而可溶性糖含量上升13.67%;
关键词:
龙须菜 光照强度 氮源 生理指标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赵光影 刘景双 王洋 窦晶鑫
为了研究CO2浓度升高和氮输入影响下湿地生态系统CO2排放通量变化,选择三江平原典型草甸化小叶章(Calamagrostis angustifolia)湿地系统为对象,利用开顶箱进行CO2浓度升高模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CO2浓度升高促进了湿地生态系统CO2排放量,不施氮、常氮和高氮处理分别增加23.78%、23.14%和34.18%.CO2浓度升高增加了小叶章地上、地下生物量的积累,且当氮素供应充足时增加显著。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水溶性有机碳在CO2浓度升高条件下有增加的趋势。回归分析表明小叶章生物量、土壤活性有机碳与湿地生态系统CO2排放量显著相关。CO2浓度升高和施氮通过影响植物生物量和土壤...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申 刘业萍 刘丽萍 于存申 吕绍元 李海云 司东霞
为明确硝态氮(NO_3~–-N)不同供应水平下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的生长和养分吸收特性,确定适宜高羊茅正常生长的NO_3~–-N浓度,以Ca(NO_3)_2为氮源,在石英砂盆栽培养条件下,研究高羊茅生长及养分吸收对不同浓度外源NO_3~–-N(0、5、10、15和20 mmol·L~(–1))的响应。结果表明,外源NO_3~–-N显著影响了高羊茅植株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生长。随NO_3~–-N浓度的增加,高羊茅株高和地上部干物质累积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植株地下部干物质累积量、根长和根表面积随NO_3~–-N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平均根系直径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 0.05)。增加NO_3~–-N浓度可提高植株地上部磷浓度和磷吸收量,适宜浓度的NO_3~–-N可促进植株地上部氮、钾的吸收和累积。适合高羊茅生长的NO_3~–-N浓度范围为4.3~18.2 mmol·L~(–1),4.3 mmol·L~(–1) NO_3~–-N浓度可作为高羊茅养护管理时合理施用氮肥用量推荐的参考。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林伟杰 陈玉珂 杨翼羽 罗莎 王秋举 祖岫杰 李状 张东鸣
【目的】研究L-肉碱对小球藻种群生长、主要营养元素(氮、磷和铁)吸收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在f/2培养基的基础上,添加0(对照),50,100和200mg/L L-肉碱,培养小球藻14d,试验每天定时进行小球藻种群密度的测定,试验结束当天收取样品测定小球藻N、P、Fe吸收率及相关抗氧化指标。【结果】50mg/L L-肉碱能够促进小球藻种群的增长,200mg/L L-肉碱对小球藻种群增长有抑制作用。随着L-肉碱质量浓度的增加,小球藻对氮(N)的吸收率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200mg/L L-肉碱组显著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