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86)
2023(3361)
2022(2760)
2021(2590)
2020(2197)
2019(4869)
2018(4708)
2017(9226)
2016(5048)
2015(5369)
2014(5412)
2013(5376)
2012(5020)
2011(4387)
2010(4492)
2009(3985)
2008(4141)
2007(3739)
2006(3052)
2005(2915)
作者
(15066)
(12500)
(12272)
(11866)
(8011)
(6068)
(5572)
(4683)
(4593)
(4564)
(4359)
(4121)
(4084)
(4078)
(3959)
(3829)
(3667)
(3660)
(3619)
(3474)
(3106)
(3039)
(3011)
(2944)
(2812)
(2751)
(2738)
(2676)
(2597)
(2526)
学科
(16388)
经济(16365)
管理(14836)
(14826)
(12121)
企业(12121)
方法(8282)
数学(7280)
数学方法(7183)
(7183)
(7010)
(6651)
银行(6644)
(6382)
(6009)
金融(6009)
中国(4925)
(4896)
财务(4891)
财务管理(4860)
企业财务(4727)
(4702)
(4633)
体制(4278)
(4145)
业经(3547)
技术(3334)
(3032)
贸易(3030)
(2974)
机构
大学(68926)
学院(67760)
(26520)
经济(25876)
研究(24331)
管理(24297)
理学(20661)
理学院(20384)
中国(20112)
管理学(19978)
管理学院(19844)
(16074)
科学(15424)
(14418)
(13318)
(12816)
财经(12167)
中心(11796)
研究所(11650)
(11227)
业大(10722)
农业(10609)
(10573)
财经大学(9447)
(8940)
北京(8886)
经济学(8719)
(8643)
(8434)
(8168)
基金
项目(46837)
科学(36882)
基金(35252)
(32047)
国家(31821)
研究(31642)
科学基金(26822)
社会(20587)
社会科(19602)
社会科学(19596)
基金项目(18432)
自然(18211)
自然科(17863)
自然科学(17857)
自然科学基金(17564)
(17513)
(15384)
教育(14677)
资助(14677)
编号(11270)
重点(10928)
(10767)
(10430)
(9643)
成果(9498)
科研(9420)
计划(9252)
(9249)
国家社会(9122)
创新(9090)
期刊
(27397)
经济(27397)
研究(20484)
中国(15229)
学报(14020)
(14019)
(11679)
科学(11465)
(10668)
金融(10668)
大学(10361)
学学(9992)
管理(9253)
农业(7738)
教育(6597)
财经(6504)
(5567)
经济研究(4973)
技术(4649)
(4374)
(3922)
业经(3644)
业大(3577)
财会(3570)
问题(3455)
会计(3228)
理论(3174)
科技(3092)
统计(2981)
农业大学(2968)
共检索到1040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白鹤祥  
预算执行监督贯穿于预算执行活动的始终,是预算监督的有机组成部分,提高预算执行监督的有效性对于健全财政职能、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政府收支分类、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等预算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预算管理的规范性、完整性和科学性不断增强,从而为构建全面的预算执行监督体系创造了有利条件。然而,由于目前法律法规不明确、国库单一账户制度改革不完善以及监督合力缺失等因素,我国的预算执行监督力量仍较薄弱,应进一步加强。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杨彬  
严重、普遍的会计信息质量问题 ,已成为困扰我国经济改革和宏观管理的一大难题。本文首先运用经济学中的委托代理理论对会计监督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判断会计监督是否有效的原则性标准 ,然后 ,初步设计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判别会计监督是否达到原则性标准的几种思路 ,文章最后指出提高我国会计监督有效性的相关对策。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萍  徐巍  
从外部非正式制度视角出发,考察媒体监督对中国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媒体负面报道与公司的内部控制改善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来自权威媒体的负面报道更能促使公司改善内部控制质量。进一步研究发现,较大的企业经济影响力削弱了媒体的监督效应。研究发现对于理解外部监督机制中正式机制与非正式机制的互补关系,进一步发挥媒体监督在中国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中的作用有一定的启示。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李之媛  冯均科  张新鹏  
本文在分析审计监督全覆盖背景下政府绩效审计面临挑战的基础上,探讨利用大数据提高政府绩效审计有效性的可行性,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利用大数据提高政府绩效审计的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郭春林  
本文选取2010-2014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分析了内部控制有效性、审计监督和真实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发现:内部控制有效性与真实盈余管理负相关,即随着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增加,真实盈余管理随之减少;审计监督与真实盈余管理负相关,即随着审计监督的加强,真实盈余管理的程度在降低;但是审计监督和内部控制是否有效对盈余管理的抑制不存在交互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郭春林  
本文选取2010-2014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分析了内部控制有效性、审计监督和真实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发现:内部控制有效性与真实盈余管理负相关,即随着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增加,真实盈余管理随之减少;审计监督与真实盈余管理负相关,即随着审计监督的加强,真实盈余管理的程度在降低;但是审计监督和内部控制是否有效对盈余管理的抑制不存在交互作用。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予蒙  罗建祥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田峰  孟佳琪  
国家审计机关监督、指导内部审计是国家法律法规赋予国家审计的职责与权力。文章在论述国家审计机关监督、指导内部审计法律依据的基础上,对全国25个省的审计厅以及广东、山西、甘肃3个省的企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机构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了国家审计机关监督、指导内部审计各方法的有效性。研究发现,国家审计机关监督、指导内部审计方法的有效性较低,针对各监督、指导方法存在的问题,文章从法律制度、方法实施、方法创新等方面提出了改善国家审计机关监督、指导内部审计工作的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彭海斌  李静  
本文采集2008-2018年16家上市商业银行样本数据,建立一组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财政监督力度与银行经营绩效的关系。结果表明,政府股东持股比例与商业银行的业绩呈正相关关系,即政府持股比例越高,财政监督力度越大,商业银行的绩效越好。由此为财政对商业银行监督的有效性提供了新的证据,同时也为新时代下加强财政对商业银行监督奠定了重要的实证基础。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田峰  孟佳琪  
国家审计机关监督、指导内部审计是国家法律法规赋予国家审计的职责与权力。文章在论述国家审计机关监督、指导内部审计法律依据的基础上,对全国25个省的审计厅以及广东、山西、甘肃3个省的企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机构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了国家审计机关监督、指导内部审计各方法的有效性。研究发现,国家审计机关监督、指导内部审计方法的有效性较低,针对各监督、指导方法存在的问题,文章从法律制度、方法实施、方法创新等方面提出了改善国家审计机关监督、指导内部审计工作的建议。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李维安  
在公司治理有效性建设的新阶段,治理监督的有效性是其关键环节。在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中,监督架构的设置是最多的,但实践效果不佳。由此,如何在多年结构和机制建设的基础上,重塑治理的监督模式,探索解决实践中独立董事和监事会间职能不协调甚至相互抵消可能潜伏的治理风险,就成为提升公司治理有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曾繁荣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一项重要职能是向成员国提供紧急资金援助。为保障援助资金的安全,IMF通常每隔五年会对受援国中央银行的内审和监督有效性进行保障评估。在2000年至2010年开展两轮评估的基础上,IMF又对全球64家受援国中央银行2010年4月至2017年底期间的111项研究报告进行了评估。2018年6月发布的评估结果表明,受援国中央银行的内控框架在增强,但内部审计和审计委员会监督方面普遍存在脆弱性。本文摘编了IMF对央行内审和监督有效性的评估框架、框架特点及评估结果。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周建  罗肖依  张双鹏  
面对上市公司董事会结构配置整体合规无法有效提升董事会监督有效性的现状,本文从微观视角出发,构建了基于独立董事个体有效的董事会监督有效性理论,个体有效指独立董事个体拥有高—监督潜能。本文提出了独立董事监督潜能的概念,构建并证明了独立董事高—监督潜能形成所需具备的一定初始水平之上的四属性特征(动机、灵活工作时间、独立性、专长),以及四属性特征相互匹配整合形成独立董事个体监督潜能"异质性"的过程。董事会中只有高—监督潜能的独立董事个体才更可能施加"少数人"影响力,通过监督的"模范"行为及"发声"质疑,改变阻止董事会有效监督的"默许"的规范,形成有利于董事会识别潜在问题的"警觉"的规范,进而提高董事会...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任广乾  徐瑞  李妍溪  
本文以155家国有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了国有上市公司的监事会结构对其监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国有上市公司监事会的监督效果与监事会的人均薪酬、监事会持股比例、监事会与独立董事的人数比例存在显著关系。因此,国有上市公司应当重视监事会成员的激励,明确监事会与独立董事之间的职能界限,为职工监事和外派监事行使各自的监督权提供制度保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