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73)
2023(7795)
2022(6131)
2021(5700)
2020(4414)
2019(9656)
2018(8982)
2017(17546)
2016(9120)
2015(9759)
2014(9564)
2013(9300)
2012(8459)
2011(7471)
2010(7692)
2009(7426)
2008(6379)
2007(5783)
2006(4978)
2005(4746)
作者
(25083)
(20756)
(20363)
(19737)
(13096)
(9973)
(9313)
(7955)
(7747)
(7440)
(7075)
(6907)
(6568)
(6523)
(6506)
(6447)
(6115)
(5876)
(5850)
(5838)
(5032)
(5029)
(4930)
(4758)
(4690)
(4636)
(4610)
(4453)
(4208)
(4133)
学科
(31790)
经济(31757)
(27125)
(26501)
金融(26500)
管理(25238)
(24120)
银行(24113)
(23448)
(22256)
企业(22256)
中国(17488)
(12752)
(12652)
方法(12610)
中国金融(11156)
数学(11142)
数学方法(11012)
(9907)
业经(9260)
(9203)
财务(9185)
财务管理(9160)
企业财务(8908)
地方(8854)
(7877)
农业(7314)
体制(6923)
理论(6268)
(6265)
机构
学院(120501)
大学(118014)
(49959)
经济(48809)
管理(42475)
研究(40641)
中国(39474)
理学(35997)
理学院(35606)
管理学(35001)
管理学院(34780)
(27180)
(23792)
科学(23317)
中心(21767)
财经(21463)
(20046)
(19919)
(19561)
(19144)
(18450)
银行(18338)
(18210)
金融(18111)
研究所(18035)
(17168)
经济学(17013)
业大(16481)
财经大学(16405)
农业(15638)
基金
项目(81332)
科学(64167)
研究(60393)
基金(59186)
(51652)
国家(51195)
科学基金(43856)
社会(39334)
社会科(37504)
社会科学(37494)
(32457)
基金项目(30686)
教育(27329)
自然(27100)
(26935)
自然科(26529)
自然科学(26523)
自然科学基金(26071)
资助(23872)
编号(23696)
成果(19426)
重点(18902)
(18462)
(18227)
(18113)
(17752)
课题(17124)
创新(16918)
国家社会(16828)
(16040)
期刊
(52616)
经济(52616)
研究(37283)
(32538)
金融(32538)
中国(25727)
(21431)
学报(19472)
(19370)
科学(16806)
管理(15706)
大学(15036)
学学(14543)
教育(12331)
农业(12085)
财经(11031)
(9409)
经济研究(9164)
技术(8901)
业经(8538)
理论(6549)
问题(6405)
实践(5895)
(5895)
(5759)
(5746)
财会(5550)
中国金融(5499)
(5419)
国际(5145)
共检索到1885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红贵  
主要问题农村金融同城市金融的监管尚未有效分类。目前,农村金融同城市金融分类监管工作尚无实质性突破。农村金融同城市金融应实行分类监管、差别监管主要由以下几个因素决定:一是农村金融同城市金融生存发展的经济基础和环境不同。同城市相比,农村经济总量不大,人口居住分散,使得农村金融服务和管理的半径长、成本高;城市人口集中,经济总量大,金融交易频繁,需求种类也较农村社区复杂。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涛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一行三会”并驾齐驱的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格局已经形成,金融信息资源共享也由原来的“内部协调”变为现在的“部际协调”。从我国金融改革与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美英等国信息共享的监管经验,只有有效整合信息资源,构建灵敏高效的金融信息共享机制,才能提高实施金融监管的有效性,完成监管目标模式的构建。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冬梅  
全球金融危机对国际金融秩序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和破坏。随着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到来,金融监管有效性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从我国金融监管的现状入手,对我国金融监管存在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提高金融监管有效性的措施,最后对国际金融监管趋势进行展望。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建华  程杞国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华庆  李良松  
我国要提高金融监管的有效性,必须建立一个正确的金融监管制度。目前比较适合中国国情的金融监管制度是"双峰"监管,即微观审慎监管和行为监管金融监管制度改革是实现有效监管的核心我们曾在前面说过,有效的监管必须符合四大条件,那么,什么样的监管制度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呢?相对而言,"双峰"监管模式比较符合中国的现实情况。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王勋  黄益平  陶坤玉  
中国现行的金融监管体系为维持金融体系长期稳定和支持实体经济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和金融创新的不断出现,金融综合经营以及数字科技与金融活动进一步融合,已成为目前金融发展的基本趋势,这导致现行的分业监管模式针对混业综合经营的金融机构的监管难度不断增加。本文构建了可用于国际比较的金融监管有效性指标,结果发现:第一,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尤其是2012年以来,中国金融监管有效性开始下降;第二,中国实体经济波动相对较低而金融波动较大,金融消费者保护能力有待提高;第三,国际比较看,重视审慎监管和行为监管("双峰"监管)的模式表现出更好的监管有效性。因此,建议中国的金融监管模式由分业监管转向功能监管,加强审慎监管和行为监管并注重二者之间的相对独立性,有效利用监管科技、更多依靠市场机制提高金融监管的有效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秀军  
目前,农村金融风险主要集中在县域,因此,银行业监管的重点应放到提高县域农村金融机构监管有效性上来。县域农村金融机构监管存在的问题监管主体缺陷。作为县域农村金融机构最前沿的监管主体,县监管办事处既不是一级机构,也不是一级执法主体,加之受人力、财力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只能做一些站岗放哨、收集信息、流动作战等方面的工作。当辖区出现金融机构违规行为和风险隐患时,很难做到及时、有效地排除,县域农村金融机构监管的有效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华庆  李良松  
我国要提高金融监管的有效性,必须建立一个正确的金融监管制度。目前比较适合中国国情的金融监管制度是"双峰"监管,即微观审慎监管和行为监管对监管有效性的认识金融监管发展回顾金融业自诞生之初,就伴随一定的风险。金融业早期主要依靠市场主体自发组织行业管理,真正的外部监管始于20世纪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华庆  李良松  
我国要提高金融监管的有效性,必须建立一个正确的金融监管制度。目前比较适合中国国情的金融监管制度是"双峰"监管,即微观审慎监管和行为监管金融监管制度改革是实现有效监管的核心我们曾在前面说过,有效的监管必须符合四大条件,那么,什么样的监管制度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呢?相对而言,"双峰"监管模式比较符合中国的现实情况。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华庆  李良松  
有效的金融监管不仅体现为大多数金融机构安全健康、金融业稳定运行,而且能够有效保护金融消费者利益,推动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从全球金融监管历史来看,没有一种监管制度是一劳永逸的,各国经济和金融业的不断发展,必然要求金融监管制度也随之变革。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金融(货币)危机频繁,主要发达经济体不断探索改革金融监管体制,并通过修改相关法律将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孙天琦  
金融牌照的地域边界和客群边界在数字经济条件下如何实现,需要深入研究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金融领域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大背景下,互联网平台或技术对于增强金融机构特别是中小金融机构获客能力,拓展普惠金融的广度和深度,提升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同时,这个过程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风险隐患。一些境外机构向境内主体跨境开展境内禁止的、未对外开放的金融业务。一些境外持牌机构未获得境内相关牌照,借助互联网面向境内主体提供金融服务。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秦汉锋  
为确保我国金融监管的效率和效果,本文在对西方有关金融监管理论和我国金融监管实践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有效的金融监管必须坚持目标单一、监管适度、监管效能、监管独立、监管适应、监管规范、监管协调、监管制衡8条原则。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解玉平  张鹏  
文章通过总结既有理论提出一种衡量金融监管有效性的新的方法———金融监管指数分析方法,并基于这种方法对英国金融监管的有效性进行总体的衡量和判断。文章的研究认为2,000年-2007年,英国的金融监管指数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表明英国统一监管组织架构的改革较为符合英国金融业的发展要求,促进了英国金融业的发展。但2000-2003年,英国的金融监管指数为负,这说明在转向统一金融监管组织架构的时候应该加强各个监管机构之间的磨合,防止因为整合初期所造成的不适应而影响金融行业的稳定与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