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17)
- 2023(13576)
- 2022(10610)
- 2021(9556)
- 2020(7983)
- 2019(17948)
- 2018(17350)
- 2017(34316)
- 2016(18185)
- 2015(20200)
- 2014(19898)
- 2013(19521)
- 2012(17584)
- 2011(15207)
- 2010(15777)
- 2009(15347)
- 2008(14906)
- 2007(13928)
- 2006(12220)
- 2005(11788)
- 学科
- 业(85771)
- 济(82465)
- 经济(82371)
- 企(79038)
- 企业(79038)
- 管理(71331)
- 财(35032)
- 方法(34436)
- 业经(30355)
- 中国(27987)
- 融(27781)
- 金融(27781)
- 农(26690)
- 数学(26268)
- 数学方法(26166)
- 银(25355)
- 银行(25348)
- 务(24686)
- 财务(24659)
- 财务管理(24612)
- 行(24426)
- 企业财务(23446)
- 制(21135)
- 农业(19473)
- 贸(18355)
- 贸易(18338)
- 易(17944)
- 技术(17252)
- 地方(16379)
- 体(15735)
- 机构
- 学院(258843)
- 大学(251364)
- 济(119593)
- 经济(117567)
- 管理(105365)
- 理学(89346)
- 理学院(88639)
- 管理学(87746)
- 管理学院(87266)
- 研究(78300)
- 中国(72550)
- 财(63754)
- 京(51163)
- 财经(48863)
- 经(44353)
- 江(40702)
- 科学(40463)
- 中心(38705)
- 农(38657)
- 经济学(38455)
- 所(37824)
- 财经大学(36119)
- 经济学院(35024)
- 研究所(32920)
- 州(32381)
- 北京(31922)
- 商学(31920)
- 商学院(31631)
- 业大(31608)
- 农业(29822)
- 基金
- 项目(159557)
- 科学(128743)
- 研究(121443)
- 基金(119386)
- 家(100528)
- 国家(99613)
- 科学基金(89069)
- 社会(82401)
- 社会科(78570)
- 社会科学(78550)
- 基金项目(62720)
- 省(62389)
- 自然(54169)
- 教育(53852)
- 自然科(53053)
- 自然科学(53041)
- 自然科学基金(52207)
- 划(49527)
- 资助(48303)
- 编号(47975)
- 成果(38080)
- 创(36854)
- 业(36215)
- 部(35966)
- 国家社会(35213)
- 重点(34973)
- 发(34724)
- 创新(33588)
- 制(33516)
- 性(32635)
- 期刊
- 济(137410)
- 经济(137410)
- 研究(82641)
- 财(56759)
- 中国(51695)
- 管理(45132)
- 融(43560)
- 金融(43560)
- 农(37409)
- 科学(30769)
- 学报(30008)
- 财经(26177)
- 大学(24810)
- 农业(24648)
- 学学(23875)
- 业经(23411)
- 技术(22865)
- 经济研究(22527)
- 经(22518)
- 问题(17973)
- 教育(17844)
- 贸(16377)
- 财会(16094)
- 业(15539)
- 技术经济(15407)
- 国际(14647)
- 会计(14321)
- 世界(14116)
- 现代(13632)
- 商业(13410)
共检索到4105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曲春青 庄新颖
本文基于2012—2018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和省级层面地方政府债务、金融市场化程度数据,检验金融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能否缓解地方政府债务对企业债务融资的挤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金融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可以弱化地方政府债务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推高作用,降低地方政府债务对企业债务融资规模的挤出效应。分地区的检验发现,挤出效应在金融市场化程度较低的中西部地区比在金融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东部地区更加明显,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金融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可以缓解挤出效应。进一步的面板门槛模型估计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债务对企业债务融资规模影响的净效应表现出先净挤入再净挤出的特点,金融市场化程度对挤出效应的缓解作用也是非线性的。全国、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地方政府债务均高于净挤出门槛值,金融市场化程度均低于挤入效应门槛值。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任晓珠 谢家智
作为深化金融改革的重要组成,利率市场化对微观企业主体经营与管理行为产生的作用逐渐凸显,另一方面不断攀升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会通过外溢效应影响到企业财务决策及实施效果。文章以2012—2019年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检验利率市场化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对企业融资能力的作用与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能显著提升企业的融资能力;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加剧会抑制企业融资能力;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显著增强利率市场化对企业融资能力的促进作用。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马树才 华夏 韩云虹
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数据,从微观层面实证研究地方政府债务对实体企业信贷融资的挤出效应,并利用多重中介模型,对地方政府债务挤出实体企业信贷融资的内在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债务对实体企业信贷融资具有挤出效应,挤出效应具有显著的企业规模异质性和所有制异质性特征。政府干预与土地财政对挤出效应具有助推作用。公共投资和房地产投资是地方政府债务挤出实体企业信贷融资的两个重要路径,但更大程度上归因于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本身的直接挤出效应。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易玄 刘诗若
以我国2010~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企业注册所在省份政府债务规模对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影响,结果显示:从产权性质来看,地方政府债务会加重国有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问题,而非国有企业并没有受到地方政府债务显著影响。进一步研究显示,地方政府债务可能通过挤占地区信贷配额,推高国有企业债务融资成本,进而加剧国有企业短贷长投行为。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孔丹凤 谢国梁
基于财政金融联动视角,使用A股上市企业数据实证检验了地方政府债务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及作用渠道。结果表明,随着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增加,企业金融化程度越高,且该效应在经济不确定性更强以及内部控制质量更差的分组中更明显。机制检验表明地方政府债务可以经由企业预期和地区房地产市场两个渠道加剧企业脱实向虚程度。但是,地方政府债务结构调整可以弱化政府债务与企业金融化二者间的正向关系,政府债务融资对金融体系依赖程度越小,其对经济脱实向虚的影响越弱。研究对协调政府、金融机构与实体企业三者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金融化 债务结构 企业预期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熊虎 沈坤荣
本文基于地方政府债务来源、投向及偿债依赖三个方面分析了地方政府举债行为影响技术创新的理论机制,并利用2010—2016年30个省份的宏观数据以及1 296个上市公司的微观数据,实证考察地方政府债务对创新活动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样本期内,地方政府过度负债显著挤出了地区整体和企业个体的技术创新产出。中介效应检验表明,地方政府过度负债降低了企业信贷资金的可得性,加剧了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进而挤出了创新活动;地方政府债务膨胀增加了基础设施投资,过度的基础设施投资产生了挤出效应,从而抑制了创新活动;但没有证据表明地方政府债务激增会通过扭曲企业投资对创新活动产生挤出效应。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饶品贵 汤晟 李晓溪
地方政府债务对微观经济实体的挤出效应是当前制约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长期性、结构性和体制性问题。迫于地方政府债务扩张对信贷资源的挤占,企业有较强的动机通过粉饰真实杠杆率来增强外部融资能力。基于城市层面的政府债务数据,本文研究了地方政府债务对上市公司杠杆操纵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债务扩张显著加剧了企业的杠杆操纵程度,可能导致企业存在虚假降杠杆的情况。考虑内生性问题以及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并且地方政府债务对企业杠杆操纵行为的影响在非公开发行债务占比更大、财政分权与财政压力程度更大的样本中体现得更为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债务加剧企业杠杆操纵的结果主要见诸于企业融资约束更强、债务结构更依赖银行贷款、预算硬约束和信息不对称更大的样本。经济后果检验表明,面对地方政府债务扩张,杠杆操纵提升了企业信贷融资能力,但也加剧了企业未来债务违约风险。本文的研究不仅从杠杆操纵的视角为地方政府债务的挤出效应提供了新的证据,也为积极稳妥处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止企业虚假降杠杆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挤出效应 降杠杆 杠杆操纵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鲁玉秀
2015年《新预算法》的实施,开启了地方政府债券化融资的步伐。目前,我国地方政府面临从"债务融资"到"债券融资"的过渡期,如何消化吸收大量的存量债务,以及如何规范化管理债券融资,做好存量债务置换,避免形成投资冲动下的更大负债,是地方政府亟需解决的问题。建议从改革财税体制,完善"市场"化债券融资机制,积极引导市场力量参与公共投资等方面着手,规范化管理地方政府债务,有效化解债务风险。
关键词:
财政政策 存量债务 债务置换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黄送钦 吴利华 吴成颂
研究目标:考察地方政府FDI竞争是否具有企业债务融资"挤出效应"。研究方法:选取中国上市公司微观面板数据,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模型。研究发现:地方政府FDI竞争对其辖区内企业的银行借款总额和长期借款具有"挤出效应",但这种现象仅在市场化进程较低、中西部地区的企业中存在,且当面临FDI债务融资"挤出效应"时企业一般通过扩大商业信用进行替代;进一步分析还发现,政企关联作为对不完善市场机制的一种替代保护机制能够缓解FDI竞争下长期借款"挤出效应"问题;无论是从银行借款总额还是从借款期限结构来看,地方财政赤字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黄送钦 吴利华 吴成颂
研究目标:考察地方政府FDI竞争是否具有企业债务融资"挤出效应"。研究方法:选取中国上市公司微观面板数据,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模型。研究发现:地方政府FDI竞争对其辖区内企业的银行借款总额和长期借款具有"挤出效应",但这种现象仅在市场化进程较低、中西部地区的企业中存在,且当面临FDI债务融资"挤出效应"时企业一般通过扩大商业信用进行替代;进一步分析还发现,政企关联作为对不完善市场机制的一种替代保护机制能够缓解FDI竞争下长期借款"挤出效应"问题;无论是从银行借款总额还是从借款期限结构来看,地方财政赤字强化了FDI竞争下债务融资的"挤出效应"。研究创新:从企业债务融资微观视角揭示了地方FDI竞争对投资"挤出效应"的作用机理,突破了现有"宏中观层面"研究视角与证据。研究价值:填补了宏中观层面投资"挤出效应"的微观形成机理,并对纠偏地方FDI恶性竞争行为具有重要政策启示。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徐彦坤
本文以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提供了地方政府债务影响企业融资、投资和发展的内在机制和经验证据。研究发现:由于挤出效应的存在,地方政府债务率偏高已成为影响企业融资约束的重要因素,并使得企业融资成本尤其是债务资本成本显著上升;投资行为方面,地方政府债务率上升使得民营企业投资规模显著缩小,并减少了企业的投资机会,其中,民营企业、弱政企关联企业以及市场化程度低和法治环境程度低地区的企业、PPP非鼓励性行业中的企业受到所在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影响更大,整体债务层级中的县级政府债务对企业融资和投资行为的影响最大;进一步从企业发展来看,地方政府杠杆率的过快上升,会加剧所在地区民营企业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企业经营绩效受到不利影响。管控地方政府债务尤其是县级政府债务,加快推进市场化进程和完善法治环境,有助于降低地方政府债务对民营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挤出效应,改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机制,促进地方政府债务的"挤出"效应转变为"引致"效应。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中华 万其龙
不同于以往文献的线性关系分析,本文从一个三部门均衡模型出发,从理论上解构了地方政府债务与私人投资间的非线性关系,基于Difference-GMM的实证分析验证了二者之间的倒U形关系。本文还剖析了地方政府债务影响私人投资的机制,认为地方政府债务扩张以政府投资为传导中介,影响私人投资。由于地方政府债务具有政治周期性,其对私人投资的影响也具有周期性特点。本文将政治周期引入到地方政府债务对私人投资影响分析中,实证分析表明在党代会召开前一年及当年,地方政府债务对私人投资有显著挤出效应。政策启示在于:应加强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管理,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行为,约束和引导地方政府投资,改革现有政绩考核体系,防止对私人投资形成挤出效应。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王博 刘娟
基于2009—2020年非金融上市企业的财务数据和融资平台负债数据,实证检验地方政府债务对企业信贷融资规模的总体影响,并重点考察上述影响在“43号文”出台前后的变化及其在不同所有制企业间的差异和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就“平均效应”而言,地方政府债务对本地企业信贷融资总体上具有负向的挤出作用。超越“平均效应”来看,地方政府债务的信贷挤出效应存在时变特征,2014年“43号文”出台后,城投债的挤出效应显著缓解,更具隐性化的银行贷款等非公开债务对企业融资的负面影响依然存在;上述影响也存在截面异质性,国有企业信贷融资受政府债务的负面影响更大。进一步拓展发现,地方政府债务对企业信贷的负向影响是一种“被动挤出”,而不是企业信贷需求减弱下的“自主选择”。因此,建议优化地方政府及融资平台公司的资金投向,推动地方债务显性化,深化银行体系改革、优化信贷资源配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乐峥 吴晓斌
地方隐性债务的主要风险之一是通过市场化的渠道长期影响企业行为,对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造成负面影响。笔者立足于我国信贷市场中金融分割的特征,分析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对民营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以及背后的传导机制。在此基础上构建地区企业债务成本与负债水平的联立方程,结果表明:在金融“结构分割”与“地理分割”的影响下,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扩张仅加剧了本地民营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由于存在融资渠道的差异,相比于更具有隐性债务特征、以银行贷款为主的地方政府非标准债务,城投债等相对公开透明的地方政府标准债务并未影响本地民营中小企业融资约束。文章的机制分析还发现,基于中小银行发展的金融“结构分割”弱化,以及省内较弱的金融“地理分割”,均可以抑制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增加对本地民营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负面效应。以上研究为如何防范化解地方隐性债务风险进入实体经济中提供了新的视角。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郑洁 袁洋 李国豪
在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地方政府债务对企业创新的影响需要充分考虑企业融资约束的制约。基于此,本文基于2009-2019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门槛模型检验地方政府债务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以及企业融资约束对二者关系的作用机制。基准回归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债务对企业创新有显著负向影响,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越大,越可能抑制企业创新。门槛回归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债务对企业创新有显著且单一的门槛效应。在门槛值以内,地方政府债务能够促进企业创新;一旦超过门槛值,则会抑制企业创新。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债务显著提升了企业融资成本,其通过企业融资约束抑制企业创新。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债务对非国有企业、小企业和东部企业创新的负向影响更明显。以上结论既可以为理解地方政府债务在企业创新中的作用提供新的视角,也可以为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和促进企业创新等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