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61)
- 2023(16451)
- 2022(14012)
- 2021(13535)
- 2020(10843)
- 2019(25561)
- 2018(25826)
- 2017(47541)
- 2016(26943)
- 2015(30327)
- 2014(30837)
- 2013(29684)
- 2012(27604)
- 2011(25051)
- 2010(25736)
- 2009(23179)
- 2008(22944)
- 2007(20395)
- 2006(18492)
- 2005(17173)
- 学科
- 济(103001)
- 经济(102869)
- 管理(72351)
- 业(67185)
- 企(55597)
- 企业(55597)
- 方法(39476)
- 中国(35266)
- 数学(32455)
- 数学方法(31950)
- 农(29596)
- 地方(26287)
- 财(25946)
- 业经(25250)
- 教育(25054)
- 学(24120)
- 制(22770)
- 理论(22446)
- 农业(19804)
- 银(18610)
- 银行(18568)
- 行(17842)
- 贸(17783)
- 贸易(17764)
- 融(17566)
- 金融(17565)
- 和(17292)
- 易(17131)
- 技术(16936)
- 发(16339)
- 机构
- 大学(372659)
- 学院(369331)
- 济(140199)
- 管理(138438)
- 经济(136630)
- 研究(132071)
- 理学(117240)
- 理学院(115745)
- 管理学(113646)
- 管理学院(112940)
- 中国(97466)
- 京(83633)
- 科学(80548)
- 财(68486)
- 所(67614)
- 研究所(60688)
- 范(59285)
- 中心(58824)
- 师范(58824)
- 江(58807)
- 农(58017)
- 北京(54988)
- 财经(52243)
- 业大(51657)
- 州(48013)
- 院(47748)
- 师范大学(47737)
- 经(47286)
- 教育(44702)
- 农业(44479)
- 基金
- 项目(237712)
- 科学(186210)
- 研究(183081)
- 基金(166030)
- 家(143271)
- 国家(141835)
- 科学基金(120543)
- 社会(110674)
- 社会科(104391)
- 社会科学(104364)
- 省(94590)
- 教育(89784)
- 基金项目(87067)
- 划(80532)
- 编号(78142)
- 自然(75888)
- 自然科(74017)
- 自然科学(74001)
- 自然科学基金(72650)
- 资助(68394)
- 成果(67443)
- 课题(57321)
- 重点(54380)
- 发(54167)
- 部(52917)
- 创(49208)
- 项目编号(47514)
- 年(46887)
- 教育部(45806)
- 创新(45558)
- 期刊
- 济(168854)
- 经济(168854)
- 研究(124958)
- 中国(88853)
- 教育(75266)
- 学报(55390)
- 农(54185)
- 管理(53843)
- 财(52049)
- 科学(51224)
- 大学(42946)
- 学学(38403)
- 农业(37289)
- 技术(36552)
- 融(36048)
- 金融(36048)
- 业经(27770)
- 财经(25724)
- 经济研究(25475)
- 图书(22960)
- 经(22017)
- 问题(21693)
- 职业(19465)
- 业(19212)
- 理论(18202)
- 坛(17705)
- 论坛(17705)
- 发(16947)
- 技术经济(16809)
- 科技(16767)
共检索到5883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马敏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未来世界的角逐必然是科技与人才的较量,而科技创新与拔尖人才的培养关键在高等教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极为深刻的变化,现代化建设进入关键时期。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袁贵仁
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初始之年,我们在南京召开第四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作为论坛的宗旨,"启迪领导智慧,憧憬大学未来",始终是与会校长和嘉宾朋友们的共同心愿。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的新形势下,构筑一个高层次的教育交流合作与政策对话的平台,对中外大学加强相互了解和信任,促进大学之间、大学与企业之间的实质性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大良
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加快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为此,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优化专业和人才培养结构、建立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大力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加快推进继续教育改革发展。
关键词:
质量 高等教育 纲要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第四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发表演讲指出,未来中国的发展,离不开高等教育提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离不开根植于高等教育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应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高等教育将把提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延东
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重要方针。去年4月2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鲜明指出,"高等学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明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主攻方向。一年来,高等教育战线认真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三川
5月30日,教育部召开了2013-2017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视频会议。杜玉波副部长指出,党的十七大以来,特别是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三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思路更加明确,结构逐步优化,大众化水平稳步提高,推进公平迈出新步伐,质量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高校党建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同时,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未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将必然放在提高质量上,从以规模扩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徐梅
十八大报告把"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的首要任务,从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育事业协调发展、教育改革创新、促进教育公平、教师队伍建设等6个方面对教育工作作了全面部署,突出强调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作为高教界党的十八大代表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我认为,高教战线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就是更加坚定地走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发展道路,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推动高等教育内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胡伟
自从1991年夏,在美国的克莱蒙特,当我第一次遇到打算写《美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一书的作者——曾先后在美留学8载,获得高等教育管理学博士等学位的赵曙明先生时,我就一直抱着极大的热诚期待着这部著作的问世.半年以后,我收到了作者寄来的书稿.书稿反映了作者在美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上的独特造诣和雄厚实力,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看出: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钟秉林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被作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六大任务之首,给予了高度重视,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做出明确要求,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基础的重要性进一步明确。高等教育在知识经济时代显示出愈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高等学校作为培养高素质、高层次人才的摇篮和促进自主创新与科技发展、解决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基地,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现在和未来。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振天
’99 中国南京“大学教育思想国际研讨会”,于1999 年12 月7 日至10 日在南京召开。会议围绕“提高质量”这一主题,集中研讨了以下几个问题。1.质量标准多样化:21 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观;2.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21 世纪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点;3.21 世纪大学的新理念:国际化与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眭依凡
大学组织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成熟的理性组织。大学的理性不仅源于高等教育本身是高度理性的社会活动这一内在规定性,而且源于人们对高等教育、大学活动及其规律的系统认识和把握。高等教育的复杂性使得探索和把握高等教育的规律尤为重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数量规模、质量水平均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高等教育的理论指导功不可没。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自1983年成立以来就担负起了组织、推动和引领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以服务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历史重任。可以肯定地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在加强高等教育理论研究、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服务高等教育决策咨询等诸多方面都做出了积极的有目共睹的贡献。而...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晋 王嘉毅
高质量发展既是高等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也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历史必然,是今后很长一个时期引领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主题。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全面"的发展、"充分"的发展、"长远"的发展:其不仅仅是部分地区、部分类型或少数若干所大学的高质量发展,而是所有地区、所有层次和所有高校的高质量发展;不是一时兴起的规模化建设,而是全面规划、稳扎稳打的创新性发展;不是谋一时、谋一域,而是谋长远,谋全局的发展。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把人才培养作为核心任务,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命脉";把科学研究作为基础支撑,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源泉";把社会服务作为重要路径,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归依";把文化创新作为自觉行动,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灵魂"。
关键词:
高等教育 高质量发展 时代内涵 实践路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杜玉波
2012年是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重要一年,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按照延东同志在2012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今年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深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潘懋元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几年前的文件中就提出三个方针性的中心问题,即针对性、质量与国际化。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也从量的增长转变为质的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建设成为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高等教育发展的中心工作。正因为如此,厦门大学正在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天津大学、上海交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