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33)
- 2023(5426)
- 2022(4375)
- 2021(4072)
- 2020(3042)
- 2019(6899)
- 2018(6342)
- 2017(11731)
- 2016(6432)
- 2015(7055)
- 2014(6824)
- 2013(6701)
- 2012(6047)
- 2011(4985)
- 2010(4971)
- 2009(4525)
- 2008(4610)
- 2007(3970)
- 2006(3392)
- 2005(3067)
- 学科
- 济(24751)
- 经济(24734)
- 管理(23349)
- 财(22615)
- 业(19866)
- 企(16525)
- 企业(16525)
- 财政(12584)
- 出(11835)
- 方法(10917)
- 贸(10583)
- 贸易(10581)
- 易(10474)
- 政(10220)
- 数学(10035)
- 数学方法(9970)
- 务(9514)
- 财务(9511)
- 财务管理(9463)
- 企业财务(8989)
- 中国(8893)
- 农(8471)
- 口(7696)
- 出口(7695)
- 出口贸易(7695)
- 制(7320)
- 地方(6603)
- 业经(5922)
- 农业(5228)
- 体(5216)
- 机构
- 学院(81958)
- 大学(79738)
- 济(38120)
- 经济(37517)
- 管理(30444)
- 财(27384)
- 理学(26181)
- 理学院(25986)
- 管理学(25737)
- 研究(25609)
- 管理学院(25608)
- 中国(20725)
- 财经(17575)
- 经(15962)
- 京(15492)
- 科学(13546)
- 经济学(13068)
- 江(12933)
- 财经大学(12730)
- 经济学院(12019)
- 所(11974)
- 中心(11811)
- 农(10434)
- 研究所(10206)
- 院(9776)
- 业大(9735)
- 北京(9500)
- 州(9476)
- 财政(9179)
- 省(9176)
- 基金
- 项目(53980)
- 研究(43054)
- 科学(42898)
- 基金(39315)
- 家(32909)
- 国家(32631)
- 社会(29216)
- 科学基金(28526)
- 社会科(27899)
- 社会科学(27890)
- 省(21689)
- 基金项目(20608)
- 教育(19492)
- 编号(17329)
- 划(17009)
- 自然(15778)
- 自然科(15414)
- 自然科学(15410)
- 资助(15292)
- 自然科学基金(15134)
- 成果(13956)
- 国家社会(12668)
- 部(12392)
- 发(12211)
- 重点(12116)
- 课题(12070)
- 创(11903)
- 性(11894)
- 制(11804)
- 创新(11168)
共检索到1318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胡振方 朱柏铭
在财政支出规模既定的前提下,各项支出结构合理与否,不仅关系到政府职能的顺利实现,而且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财政支出结构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作了较多的调整,但仍然存在着严重失调的情况。这种失调的支出结构已经对社会和经济发展造成一定的不良后果,因而亟待调整。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朱青
本文分析了未来我国人民群众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民生领域对财政资金的巨大需求,并大致勾画出未来一个时期内主要民生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理想比重,最后提出了实现这种支出结构调整的现实途径。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陈永林
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社会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目前,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出现了某些不和谐因素,直接影响着政府专项财政支出的效益。建立和完善财政支出绩效监督机制、有效开展财政支出资金绩效监督,不仅是加强财政管理、推进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李永友 李加
以规范政府收支行为为核心的财政立法能够提高财政支出效率吗?本文立足法律文本和预算实践系统阐述了新《预算法》规范政府收支行为的内在逻辑,深入分析了其影响财政支出效率的作用路径。借助新《预算法》这一财政制度改革构建准自然实验,运用我国246个地级市2012—2018年的数据,实证分析了新《预算法》和财政支出效率间的因果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新《预算法》的实施未显著改善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效率,并通过了各种稳健性检验;这种不显著的影响效应不是其他政策的混杂效应干扰的结果,也不是由区域异质性影响效应造成的;进一步分析发现,囿于预算实践,根据法律文本推演的路径机制均未得到实证验证。究其原因,这和我国预算未实现全口径管理、预算部门能力不足、预算程序有待完善以及财政透明度不高等密切相关。本文研究结论可为健全现代预算制度提供经验参考。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玉平 胡兆峰
本文主要从地方财政支出的角度提出了我国财政支出结构优化和公共财政改革的问题。对我国财政支出的实证分析表明 ,地方财政支出在整个国家财政支出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因而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和财政职能的调整必须从地方财政支出的改革入手。同时 ,本文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 ,在改革地方财政支出时 ,应该注意解决财政经济职能调整、社会性支出和维持性支出、政府间支出责任划分等几个问题。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杜方
在公共财政框架下,在公共管理理论的迅速发展及新绩效预算模式逐渐推行的背景下,财政支出的效率日益提上日程。如何提高财政支出的效率,很多学者、专家都进行了大量的分析,本文结合西蒙德决策过程理论以及政府决策、公共预算决策和财政支出的特点进行了一定的分析,认为完善公共预算决策程序对提高财政支出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贾康 王瑞 杨良初
养老保险隐性债务是指养老保险收不抵支产业赤字的潜在因素,或者说是我国养老保险制度转制过程中必须填补的传统制度下的养老金欠账,这种欠账虽然近期不会马上转化为赤字,但随着“老人”和“中人”退休年龄的临近而逐步显性化。“老人”和“中人”的养老金欠账是形成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的主要内在因素,但是,制度本身的构建,如缴费率的高低、替代率的高低、结余资金的增值等都会影响隐性债务的大小,这些仍是形成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的内在因素;管理上的不善,则是形成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的外在因素。如何减少直至消除养老保险隐性债务,是我国实现养老保险制度健康、有序运行的关键。本文仅就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减少养老保险隐性债务提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袁莉 王华强
对湖北省公共财政支出效率进行纵向评价意义重大,不仅可以客观的反应近年来湖北省财政支出的利用水平,还可以完善湖北省财政管理,推动财政支出的各项活动顺利进行。文章采用数据包络方法对湖北省近五年的公共财政支出效率做出实证分析,经DEA方法运行数据后显示:湖北省在2010-2014年间的整体公共财政效率为0.9084,并未达到最优;2011年、2013年和2014年的公共财政支出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提升公共财政效率问题亟待解决。
关键词:
公共财政支出 数据包络 效率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代娟 甘金龙
利用DEA方法,对中国2011年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效率(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进行核算,结果显示,中国绝大部分地方政府的支出都不是很有效率,而且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但总体看来,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效率同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东、中、西部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效率依次递减,中部地区内部差别最小,东部地区差别最大。
关键词:
财政支出 DEA核算 绩效评价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邹贤启
一、我国财政支出效率现状 (一)财政支出结构效率低。 改革开放20年来,财政支出由1978年的1122.09亿元增加到1998年的10798.18亿元,增加8.62倍,年递增11.99%。在支出中,增幅最高的是政策性补贴支出,增长62.92倍,年递增23.11%;其次为行管费支出,增长26.03倍,年递增17.92%,而同期文教科卫事业费增长18.12倍,年递增15.9%;挖潜改造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振亚 唐滔 杨武
DEA方法是客观评价财政支出效率的有力手段,建立合理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是应用此分析框架的前提。研究表明,省级地方财政支出效率总体上存在较大提升空间,控制财政支出是改进政府效率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
财政支出 效率 DEA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袁莉 王华强
对湖北省公共财政支出效率进行纵向评价意义重大,不仅可以客观的反应近年来湖北省财政支出的利用水平,还可以完善湖北省财政管理,推动财政支出的各项活动顺利进行。文章采用数据包络方法对湖北省近五年的公共财政支出效率做出实证分析,经DEA方法运行数据后显示:湖北省在2010-2014年间的整体公共财政效率为0.9084,并未达到最优;2011年、2013年和2014年的公共财政支出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提升公共财政效率问题亟待解决。
关键词:
公共财政支出 数据包络 效率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晁毓欣
2011年,财政部出台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以预算资金和转移支付资金为评价对象,重点关注评价对象的投入成本、预期产出、服务对象满意度等等,与以往评价管理办法相比,内容更加全面、详细,有力地推动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但从实际执行看,仍然存在一些有待完善之处。(一)对评价对象未做明确分类,区别性激励与约束难以实现。尽管办法明确规定了绩效评价的对象为"本级部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晁毓欣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我国政府预算绩效评价的核心内容,是我国全面开展绩效管理的起点。在这一背景下,我们首先需要完善已有的评价办法,使之更加适合我国评价工作的需要。为此,针对上述问题,我们需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考虑现行办法的完善:1.建立项目分类制度,逐步扩大评价范围。公共需要的特征决定了政府在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方面的多样化特征,这使得预算绩效评价在客观上面临许多困难,例如基础性研究,对其产出或效果的测度会面临诸多困难。因此,有必要对评价对象首先按照其产品或服务本身的特征统一分类,然后确定阶段性评价范围,由易到难,边积累经验边逐步扩大评价范围。接下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