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09)
2023(7030)
2022(5358)
2021(4582)
2020(3651)
2019(7835)
2018(7796)
2017(15210)
2016(8241)
2015(9760)
2014(9995)
2013(9526)
2012(7805)
2011(6736)
2010(6608)
2009(6150)
2008(6009)
2007(5578)
2006(5151)
2005(4698)
作者
(23304)
(19226)
(19185)
(18461)
(11955)
(9224)
(8803)
(7415)
(7315)
(6658)
(6627)
(6460)
(6181)
(6006)
(5956)
(5820)
(5750)
(5591)
(5546)
(5523)
(4789)
(4716)
(4606)
(4383)
(4351)
(4257)
(4163)
(4138)
(3818)
(3788)
学科
(42472)
经济(42326)
管理(23144)
(20136)
(16966)
企业(16966)
中国(15810)
方法(14877)
地方(13934)
(12660)
业经(12655)
数学(11321)
数学方法(11242)
农业(7976)
(7871)
地方经济(7809)
(7607)
理论(7161)
(7020)
(6847)
(6453)
环境(6226)
发展(5523)
产业(5517)
(5514)
(5180)
金融(5178)
(5061)
银行(5053)
(4891)
机构
学院(118542)
大学(115495)
(49476)
经济(48517)
管理(44308)
研究(40534)
理学(38213)
理学院(37762)
管理学(37071)
管理学院(36868)
中国(29624)
科学(24743)
(24309)
(21596)
(19876)
(18290)
中心(18243)
研究所(18137)
(17949)
财经(17391)
(17211)
师范(17077)
业大(15822)
(15694)
经济学(15579)
北京(15089)
(14763)
(14654)
经济学院(13957)
农业(13725)
基金
项目(81585)
科学(65855)
研究(61443)
基金(59037)
(50725)
国家(50307)
科学基金(44017)
社会(43055)
社会科(39720)
社会科学(39703)
(33340)
基金项目(31417)
教育(27582)
(27225)
自然(26128)
自然科(25527)
自然科学(25522)
自然科学基金(25049)
编号(24423)
资助(22149)
(19554)
成果(19215)
重点(18843)
国家社会(17672)
课题(17589)
(17396)
(16745)
发展(16320)
(16079)
创新(15724)
期刊
(57584)
经济(57584)
研究(35240)
中国(24327)
(17476)
学报(17139)
科学(17058)
管理(15793)
(15736)
技术(13926)
教育(13865)
大学(13443)
学学(12551)
农业(11869)
业经(10436)
经济研究(9756)
(9535)
金融(9535)
财经(8792)
(7683)
问题(7631)
商业(6409)
资源(6127)
(5851)
(5663)
技术经济(5618)
物流(5364)
科技(5345)
现代(5320)
图书(5166)
共检索到1758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丹下博文  李晓晖  
随着人口少子化、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日本出现了一个"购物弱者"群体,原有的购物场所、交通设施等方面的服务已不能满足这一群体的需要。为此,应该发展一种能提供综合性服务的商业模式,充分利用已经存在但功能单一的服务设施,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制作购物者居住图,制定不同区域的应对措施,提高输送路线使用效率,积极引用IT技术,有效利用社会闲置设备,调动居民参与的积极性,并加强产业之间的合作。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尹豪  
近几十年持续的生育率下降,导致了东北亚区域目前已经出现的人口老龄化趋势。人口老龄化的不断进展将对各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种种深刻的影响。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变得越来越重要。建立和健全老年人社会保障制度,采取积极的老龄化对策,以迎接即将到来的人口老龄化社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现实课题。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艾莉  尹梦兰  
采用2007~2016年中国30个省区面板数据,从发展程度、发展速度和社会质量三个维度测度人口老龄化。在此基础上,运用面板聚类模型将人口老龄化区域划分为四类,结合面板门槛进一步探究人口老龄化对区域技术创新的异质性影响。研究表明:(1)四类区域的人口老龄化发展特征显著,其对区域技术创新具有线性和非线性影响;(2)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对四类区域的技术创新表现为显著线性抑制作用;(3)人口老龄化发展程度和社会质量对区域技术创新存在异质门槛效应。发展程度对区域技术创新的单一门槛效应存在于深度老龄化区域;社会质量仅对浅度老龄化区域技术创新产生显著U型影响。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顾晶晶  田伟  
运用房价预期理论模型,研究人口年龄结构对商品房价格的影响,并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和模拟。结果表明:第一,人口年龄结构对商品房价格的影响是通过影响消费性需求和投资性需求两条途径完成,不仅与影响系数本身大小有关,而且与消费投资之间配置权重有关;第二,人口老龄化对商品房价格的影响越来越大,且对东部地区的影响要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除了东部地区老龄化程度高的原因,还因为东部地区更加注重房地产投资功能,而中、西部地区更加注重消费功能;第三,人口年龄结构因素与其他因素共同对房价产生影响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桂新  干一慧  
文章以哈佛模型为基础,利用中国31个省份19902015年每隔5年的面板数据和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人口老龄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总人口增长率、少儿人口增长率及少儿抚养比增长率对区域经济增长有统计意义上显著的负面影响;就业人口比重增长率、劳动参与率增长率、老年人口增长率及老年抚养比增长率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在统计上不显著。这在一定意义上说明,目前阶段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程度尚未形成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但未来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及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不可避免。所以既要正确评估目前人口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桂新  干一慧  
文章以哈佛模型为基础,利用中国31个省份1990~2015年每隔5年的面板数据和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人口老龄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总人口增长率、少儿人口增长率及少儿抚养比增长率对区域经济增长有统计意义上显著的负面影响;就业人口比重增长率、劳动参与率增长率、老年人口增长率及老年抚养比增长率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在统计上不显著。这在一定意义上说明,目前阶段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程度尚未形成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但未来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及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不可避免。所以既要正确评估目前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又要未雨绸缪,从整个社会系统出发制定应对老龄化的综合对策。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本刊编辑部  
背景 人类认识人口老龄化是本世纪30年代开始的。从对人口老龄化现象的解释,产生机制的认识到对人口老龄化对人口、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的研究,人口老龄化成为现代人口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形成了老年学、社会老年学、医学老年学、老化经济学等一系列老龄科学。在发达国家,随着生育率降到很低的水平,老年死亡率的下降即长寿成为人口老龄化的主要推动力。随着寿命的不断延长和生理机能的衰退以及各种慢性病发病率的增加,老年人在较长的预期寿命中,需要照料、医疗的程度提高,参与社会经济工作、独立生活的能力下降,活得长并不必然活得好。因此,老年医学和人口学家在探索人类衰老奥秘的同时,对如何长寿而健康的生理、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加以研究。在人类普遍面临人口老龄化和科学进步对生命的认识取得了新突破的基础上,“健康的老龄化”作为一种科学认识被提了出来。近20年来,“健康的老龄化”的理论与实践在发达国家受到普遍的重视。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录仓  武荣伟  刘海猛  周鹏  康江江  
2000年以来,中国的老龄化进程加快,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必须面对的新常态与核心问题之一。本文从县域尺度出发,基于2000和201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应用标准差椭圆、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析了10年间中国2283个县域单元人口老龄化的空间分布、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布模式多样,胡焕庸线西北半壁以均质化、轴带特征为主;而胡焕庸线东南半壁则呈现出核心—外围的分布特征。22000-2010年间,人口老龄化均值从6.7%增至8.7%,表明中国县域全面进入老年型社会,步入老年型的县域多集中于内陆、东北地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区;10年间人口老龄化总体空间格局较为稳定,但人口老龄化的变动趋势差异显著。3人口老龄化在"胡焕庸线"两侧、不同地域类型间、城乡间、民族自治地区与非民族自治地区间、贫困与非贫困地区间存在差异,且差异变动的方向并不一致。4影响人口老龄化的核心因素为各区域往期人口年龄结构、步入老年序列人口比重、人口流出的比例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钟水映  余远  
文章以中国各省份2001—2015年面板数据为基础,从全国和区域层面分析人口老龄化、人力资本结构等因素对区域产业升级的影响。从全国层面看,人口老龄化对产业升级有正向促进作用并且正向空间外溢效应显著;人力资本存量也能促进产业升级,人力资本异质性对其是负向影响,当人力资本存量一定时,随着基尼系数的增大,人力资本水平的增加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变小。从区域层面看,老龄化对东部地区的产业升级是负向影响,对中西部地区是正向影响;西部地区初级人力资本的负向外溢效应比较明显,中级人力资本在东部地区会阻碍产业转型,在中部地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佶鹏  
伴随着老龄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挑战的出现,探讨老龄化对住房价格的影响具有现实意义。本文运用2000-2019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在全国层面,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商住房价格波动的因素;在区域层面,人口老龄化对商住房价格的影响表现出显著的区域差异性。发达区域人口老龄化对商住房价格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次发达区域人口老龄化与商住房价格并无显著关联性,而在发展中区域,人口老龄化对商住房价格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寄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政府相关部门研判老龄化对房价的影响提供参考。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瑞娟  
在农村人口老龄化不断加深的背景下,其对土地流转的影响也呈现出显著的区域差异。本文利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2013年在全国14个省份10370个农户的抽样调查数据,通过建立T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土地流转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标准与传统劳动经济学的60岁标准有所差异,分65岁以上农户和60岁至65岁农户来研究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土地流转决策的影响是非常有必要的。从全国范围和东中西部地区看,65岁以上农户对土地转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土地转入有显著的负向影响;60岁至6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鹏  刘慧君  
准确把握健康老龄化服务效能的区域差异,对于优化健康老龄化服务体系、促进老年健康事业的区域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此,运用健康老龄化服务效能评价模型,从区域差异视角对我国健康老龄化服务效能进行评价分析,并通过方差分解和Dagum基尼系数考察了区域差异的来源,然后采用QAP方法揭示出健康老龄化服务效能区域差异的驱动力量。研究发现:我国整体的健康老龄化服务效能及其三个子系统都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人力支持、财力支持以及服务可及性方面的差异成为我国健康老龄化服务效能差异的主要结构来源,但该结构来源存在显著的地域异质性;而我国健康老龄化服务效能的总体差异则主要源于地区间差异,并且“东—中”和“东—西”之间的差异是形成地区间差异的主要原因;在驱动力量方面,财力支持差异对健康老龄化服务效能差异的驱动作用最强。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瑞娟  
在农村人口老龄化不断加深的背景下,其对土地流转的影响也呈现出显著的区域差异。本文利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2013年在全国14个省份10370个农户的抽样调查数据,通过建立T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土地流转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标准与传统劳动经济学的60岁标准有所差异,分65岁以上农户和60岁至65岁农户来研究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土地流转决策的影响是非常有必要的。从全国范围和东中西部地区看,65岁以上农户对土地转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土地转入有显著的负向影响;60岁至65岁农户对土地转出并没有显著影响,对土地转入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在东部地区,60岁至65岁农户倾向于不转入土地,在中部地区60岁至65岁农户更倾向于转入土地。基于此,本文提出农村老龄化不断加深的背景下东中西部地区差别化的土地流转策略。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明华  仲崇阳  张晓萌  
研究目标:考察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区域差异与极化趋势。研究方法:采用泰尔指数分析人口老龄化的区域差异大小及来源,采用Wolfson指数、ER指数、EGR指数、LU指数、Kernel密度估计方法分析人口老龄化的极化程度与演进趋势。研究发现:我国人口老龄化水平总体上升,但呈现非均衡分布态势;东部、西部的区域内差异较大,中部、东北部则相对较小;区域内差异是影响总体差异的主要因素;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空间极化程度呈下降趋势,多极化趋势有所缓解。研究创新:基于四区域比较视角,不仅考察了人口老龄化的总体差异,还考察了区域内差异和区域间差异;不仅分析了人口老龄化的两极、多极分化程度,还研究了人口老龄化的极化演进趋势。研究价值:刻画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分异规律与极化趋势,为制定区域人口发展战略、协同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周怡   邢冉   张泽栋  
目的:分析我国未来人口老龄化、高龄化背景下的各区域老年失能人口增长趋势,测算失能人口长期护理保险潜在支付压力,为我国统筹发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提供决策参考。方法:构建长期护理保险基金支出金额估算模型,采用基于随机森林模型得到的2025—2060年我国各省份人口年龄结构,并结合老年人口失能率、老年失能人口照护成本等多源数据,预测未来我国各省份老年失能人口及长期护理保险支付金额。结果:我国老龄化趋势将持续加剧,并呈显著的结构化特征,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等地区老龄化比例高峰最早到来,山东、四川、河南等人口大省老年失能人口数量较多,广东将在2055年成为失能老年人口最多的省份。结论:建议稳步推进长期护理保险体系建设,从国家层面对东北地区、人口大省长期护理保险体系建设进行资源倾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