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22)
2023(7699)
2022(6379)
2021(6016)
2020(5164)
2019(11777)
2018(11828)
2017(23075)
2016(12150)
2015(13413)
2014(13324)
2013(12865)
2012(11566)
2011(10396)
2010(10432)
2009(9536)
2008(9338)
2007(8461)
2006(7228)
2005(6404)
作者
(34629)
(28820)
(28785)
(27539)
(18273)
(13948)
(13059)
(11132)
(10879)
(10504)
(9930)
(9836)
(9318)
(9056)
(8813)
(8774)
(8443)
(8420)
(8389)
(8153)
(7096)
(6965)
(6929)
(6639)
(6487)
(6472)
(6381)
(6211)
(5947)
(5645)
学科
(51392)
经济(51233)
(35511)
管理(35032)
(30307)
企业(30307)
方法(28910)
数学(24676)
数学方法(24131)
中国(13739)
(13646)
(12429)
业经(11491)
理论(11060)
技术(10695)
(10304)
(8942)
农业(8917)
(8909)
(7999)
财务(7960)
财务管理(7945)
(7719)
银行(7709)
地方(7619)
企业财务(7617)
(7345)
(7210)
金融(7208)
(7038)
机构
大学(170980)
学院(170377)
管理(68621)
(68074)
经济(66665)
理学(60322)
理学院(59670)
管理学(58255)
管理学院(57957)
研究(54907)
中国(40687)
(35423)
科学(35024)
(31169)
(28495)
(27292)
业大(26343)
中心(25537)
财经(25380)
研究所(24972)
(24398)
(23137)
农业(22269)
北京(22072)
(21568)
师范(21339)
经济学(20795)
(19773)
(19627)
财经大学(19167)
基金
项目(119945)
科学(95917)
基金(88533)
研究(84884)
(77695)
国家(77102)
科学基金(67115)
社会(56202)
社会科(52334)
社会科学(52311)
(47260)
基金项目(46323)
自然(44472)
自然科(43610)
自然科学(43599)
自然科学基金(42863)
(39933)
教育(39923)
资助(37090)
编号(33097)
重点(26851)
(26552)
成果(26223)
(25919)
(24448)
创新(24202)
科研(23301)
国家社会(23057)
教育部(22907)
课题(22756)
期刊
(69271)
经济(69271)
研究(46967)
中国(34583)
学报(28116)
科学(26750)
管理(25930)
(25357)
(24463)
大学(21801)
学学(20600)
教育(19696)
农业(17318)
技术(16342)
(13706)
金融(13706)
财经(12952)
经济研究(11938)
业经(11401)
(11087)
统计(10951)
科技(10570)
(10393)
(9419)
技术经济(9347)
决策(8936)
(8677)
问题(8566)
图书(7564)
(7536)
共检索到2429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惠燕   李东鸿   尚桂荣   薛文江   赵惠聘   赵渤  
社会性别意识提升是搞好科技推广的前提 ;以参与式的方法进行社会性别敏感的科技推广模式 ,即从项目的立项开始到进行推广的整个过程必须是一个自下而上的过程 ,项目的受益者必须参与立项、设计到推广的全过程 ,特别注意女性的参与。在方法上 ,改“灌输式”为“参与式”;在组织安排培训活动上 ,变白天集中授课形式为白天、夜晚集中 ,分散灵活形式 ;变男女一同参与式为男女分开参与式 ;变理论授课式为图解、比喻方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华  
围绕国家农业发展战略需求,结合现阶段农业发展特点, 顺应我国建立多元化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大学的科教优势,积极探索大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新机制、新模式,推进大学农业科技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苏焕兰  
探索新时期加速农业科技推广的新模式宁夏科委主任苏焕兰实现经济体制和增长方式的两个根本性转变,是一个历史过程。及时研究这个历史转变时期加速科技推广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对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几年,我区组织实施了科技兴农“...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济民  刘春芳  申秋红  梁辛  
通过调研、分析、总结和归纳,作者将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中存在的主要推广模式分为四大类型14种模式,并分别对模式特点、运行情况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和评价,以期在科技促进新农村建设中更加因地制宜、灵活运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梁静溪  孙庆  
建立完善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是提高农业科技转换率和贡献率、引导农业走向市场、农民奔向小康的必然要求。我国现有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比较单一,与农户联系不紧密,农民组织化程度偏低。本文在借鉴国外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优化选择。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桂丽  赵献军  
近年来 ,我国畜牧科技成果转化率不断提高 ,成绩显著。但也存在畜牧业多头管理、畜禽良种需求疲软、供给不力和畜禽疫病防治难等诸多问题。因此 ,必须优化不同畜牧科技推广模式 :畜禽良种推广模式——畜禽良种 (或引种 )公司 +专业养殖场 (养殖大户 ) +一般农户 ;畜禽疾病诊治技术推广模式——兽医人才培训单位 +畜禽死亡保险公司 +农户 ;畜禽饲养管理技术推广模式——科技单位 +农协 +饲养户 (场 ) ;物化型畜牧科技推广模式——畜牧科技产品生产公司 +市场 +农户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北京市联合调研组  王东  
农业科技推广是促进农业科技进步,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本文研究了发达国家农业科技推广的体系、规律和推广模式,详细阐述了发达国家农业科技推广的具体做法,旨在为北京乃至全国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提供可借鉴的国际经验,为促进决策、推进工作提供参考。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金明  林金国  邹双全  
从林业科技推广的内涵和功能入手,深刻分析福建林业科技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围绕新阶段林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技术需求特点,提出创新林业科技推广服务模式的构想及完善林业科技推广服务模式的意见。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郝友宾  李强  杨梅  
对我国传统的农业科技推广方式进行探讨后发现,在农业生产女性化的趋势下,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效率缺失的关键是存在社会性别盲点。在关注农业科技推广中的农村社区社会性别敏感性的基础上,进而强调农村"妇女参与"应成为研究的重要方面。基于对陕西省眉县项目村的实地调查,笔者微观地分析了农村社区的社会性别现状和问题,提出了社会性别敏感的外部干预对策,以期对现有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改进有所帮助。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俊杰  
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是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尝试,促进了大学产学研的紧密结合,有效的实现了科技与农民的对接,建立了农业科技进村入户的新通道,实现了科技与“三农”的对接,促进了地方主导产业发展,提高了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指导扶持了涉农企业,引导培育了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是当前我国农村科技兴农的一种创新模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彭凌凤  
在总结各地近年探索实践的基础上,将高等涉农院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农业科技推广分为试验示范基地、校地共建综合服务体系、校企专项合作以及直接服务经营主体四种模式。基于院校、地方、农业经营主体的各自取向,本文从科技服务能力、科技服务效果和教学科研效果三个视角比较以上模式的优势、适应性与局限性。分析表明,在科技服务能力、服务内容完整性、服务覆盖面等方面,校地共建综合服务体系的效果最为理想,但实施这一模式有较高的条件要求。要以这一模式为主导方向,并行不悖发展多种模式。同时,要从推动科技资源深度整合、改革完善教育科研体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广东  
在提出杨凌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创建基本思路的基础上,构造了以大学为依托,以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为核心,以信息咨询服务网络和农业科技培训体系为支撑的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基本框架,并进一步阐述了新模式的实施总体目标、区域目标、实施内容及推广模式的类型。最后提出了应成立3个专门机构来保障新模式有效实施的管理体制和以项目带动、合同管理、奖惩结合及经费保障为核心内容的运行机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彭凌凤  
在总结各地近年探索实践的基础上,将高等涉农院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农业科技推广分为试验示范基地、校地共建综合服务体系、校企专项合作以及直接服务经营主体四种模式。基于院校、地方、农业经营主体的各自取向,本文从科技服务能力、科技服务效果和教学科研效果三个视角比较以上模式的优势、适应性与局限性。分析表明,在科技服务能力、服务内容完整性、服务覆盖面等方面,校地共建综合服务体系的效果最为理想,但实施这一模式有较高的条件要求。要以这一模式为主导方向,并行不悖发展多种模式。同时,要从推动科技资源深度整合、改革完善教育科研体制、完善激励制度等多个方面着手,推动农科教、产学研结合。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吕洪霞  丁文锋  
本文从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入手,论述了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改革的必要性和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并论述了改革的目标模式:依托大学,整合主体;职能分离,组织多样;培育实体,直接到户;信息载体,综合服务;适时推进,配套改革。最后就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模式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张忠  牟少岩  吴飞鸣  
印度的农业现代化卓有成效,许多经验值得借鉴。其中,印度的农业研究理事会是印度最高的农业科研、教育、技术推广协调机构,在印度农业的科技创新中发挥着重大作用。我国也应建立强有力的、全国性的农业科研教育推广协调机构。印度以大学为依托,集教育、科研、技术推广"三位一体"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对我国的农业大学办学定位和农业科技推广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