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44)
- 2023(11747)
- 2022(10474)
- 2021(10011)
- 2020(8484)
- 2019(19868)
- 2018(19962)
- 2017(38687)
- 2016(21155)
- 2015(24140)
- 2014(24149)
- 2013(23742)
- 2012(21305)
- 2011(19068)
- 2010(19313)
- 2009(17456)
- 2008(16883)
- 2007(14644)
- 2006(12627)
- 2005(10891)
- 学科
- 济(83087)
- 经济(83001)
- 管理(61922)
- 业(57730)
- 企(48604)
- 企业(48604)
- 方法(43539)
- 数学(37994)
- 数学方法(37226)
- 农(21805)
- 中国(19830)
- 学(19671)
- 财(19174)
- 业经(17847)
- 地方(16503)
- 理论(16288)
- 环境(15785)
- 农业(14894)
- 和(14560)
- 技术(13796)
- 贸(13437)
- 贸易(13428)
- 易(13041)
- 划(12979)
- 制(12782)
- 务(12364)
- 财务(12280)
- 财务管理(12255)
- 企业财务(11557)
- 教育(11046)
- 机构
- 学院(296964)
- 大学(296557)
- 管理(121790)
- 济(110575)
- 经济(107983)
- 理学(106735)
- 理学院(105563)
- 管理学(103156)
- 管理学院(102654)
- 研究(94134)
- 中国(68138)
- 京(63463)
- 科学(62331)
- 财(48500)
- 农(47299)
- 所(47221)
- 业大(46963)
- 研究所(43541)
- 中心(42797)
- 江(41885)
- 北京(40091)
- 财经(39807)
- 范(39349)
- 师范(38987)
- 农业(37081)
- 经(36138)
- 州(34675)
- 院(34572)
- 技术(33171)
- 经济学(31744)
- 基金
- 项目(211035)
- 科学(165648)
- 基金(152075)
- 研究(151878)
- 家(132937)
- 国家(131870)
- 科学基金(113866)
- 社会(92691)
- 社会科(87776)
- 社会科学(87747)
- 省(83953)
- 基金项目(80875)
- 自然(77057)
- 自然科(75276)
- 自然科学(75261)
- 自然科学基金(73833)
- 教育(71118)
- 划(70581)
- 资助(64359)
- 编号(62579)
- 成果(49646)
- 重点(47085)
- 部(45497)
- 发(43967)
- 创(43888)
- 课题(43146)
- 创新(40775)
- 科研(40566)
- 大学(39142)
- 教育部(38779)
- 期刊
- 济(115792)
- 经济(115792)
- 研究(81057)
- 中国(53611)
- 学报(48125)
- 科学(44325)
- 管理(43894)
- 农(42008)
- 教育(36217)
- 大学(36071)
- 财(35038)
- 学学(33971)
- 农业(29881)
- 技术(28372)
- 业经(19852)
- 融(19639)
- 金融(19639)
- 经济研究(17970)
- 财经(17936)
- 图书(16392)
- 业(15633)
- 统计(15600)
- 科技(15563)
- 经(15155)
- 技术经济(15124)
- 问题(14672)
- 资源(14308)
- 理论(14158)
- 策(14155)
- 版(13664)
共检索到4139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何巨峰
在简要回顾了有关企业生态位的研究之后,对企业技术生态位的有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并结合资源和能力基础观,对企业技术生态位的结构要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技术生态位的技术能力演化模型。为从生态学的视角研究企业技术能力提供了理论和预先分析支持。
关键词:
生态位 技术能力 演化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胡雪君 王建江 谭跃进 徐培德 崔南方
本文在传统资源受限项目调度问题(resource-constrained project scheduling problem, RCPSP)中引入资源转移时间,为有效获得问题的最优解,采用资源流编码方式表示可行解,建立了带有资源转移时间的RCPSP资源流优化模型,目标为最小化项目工期。根据问题特征设计了改进的资源流重构邻域算子,分别设计了改进的禁忌搜索算法和贪心随机自适应禁忌搜索算法求解模型。数据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现有文献中的方法,所提两种算法均可针对更多的项目实例求得最优解,并且得到最优解的时间更短,求解效率更高。此外,分析了算法在求解具有不同特征的项目实例时的性能,所得结果为项目经理结合项目特征评价算法适用性提供了指导。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许芳 李建华
本文借鉴生态学中生物物种的生态位理论及模型,分析了企业生态位的特点及规律,提出企业相互关系的本质是企业生态位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并分析了企业生态位模型、企业多样化模型、企业生态位分离度模型及企业竞争排斥与环境变化的关系模型,剖析了企业生态位的竞争排斥规律及企业生态位的进化原理。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了新的思路,从而使企业的决策更加科学正确,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舒基元 姜学民 杨峥
代际均衡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而代际均衡的实现在目前情况下有赖于代际主动财富转移改策实施。政府的宏观调控是实施这一政策的有力手段。具体的措施可开征“资源代际补偿税”以建立专项基金制度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左小德 张力方 梁云
以广东产业和人力资源双转移为背景,结合价值管理理论和牛顿万有引力理论建立了双转移的引力模型,并且运用聚类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实证数据,总结出广东省产业与人力资源双转移的路径规律,为实现广东产业双转移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双转移 引力模型 聚类分析 实证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那一沙 李从东
探讨了知识管理和需求工程的主要内容,着重论述了其中的知识转移和需求管理,并对需求管理主体的知识势能及特点进行界定,得出需求工程的成功取决于需求管理过程良好的知识转移,最后给出适用于需求管理的知识转移模型。
关键词:
需求工程 需求管理 知识转移 模型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马鸿佳 宋春华 毕强
[目的/意义]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聚焦于从生态视角研究创业问题,但是创业生态系统这一核心问题的研究仍不完善。区域内多种创业主体及创业环境构成创业生态系统,且彼此之间进行着动态的交互。为了更好的解决创业生态系统内的知识转移问题,构建创业生态系统的多层级知识转移模型。[方法/过程]研究如何基于知识管理理论与生态理论,提升创业生态系统内的知识转移效应,进而提升整体的创业活动水平。首先,对企业知识和信息、知识转移和创业生态系统进行界定;其次,梳理创业生态主体层级并界定本研究的3个层面,构建知识转移的一般模型,在此基础上基于生态理论,构建起创业生态系统的多层级知识转移模型;最后,对本研究的主要内容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薛蒙林
在我国工业化过程中,劳动者的劳动方式在时间与空间两方面发生变化是产业结构转换的原动力。加快我国农村劳动力人口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是实现我国产业结构转换进而实现工业化的重要环节,因此,对我国农村劳动的转移进行研究具有尤为突出的现实意义。通过对劳动力转移时间维度的分析,探讨了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与速度的因素。在建立一个更加符合实际的劳动力转移模型之后,运用新古典主义和结构主义的分析方法,考察了全国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得以建立的最主要的障碍——户籍制度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转移 时间分析 托达罗模型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红霞 生帆 谭凌峰 马鸿佳
[目的/意义]文章综合探讨了组织内和组织间知识转移过程及关键影响因素,整合不同层次知识转移研究,并基于能力视角建立多层次知识转移模型。[方法/过程]界定了知识内涵,阐述了知识分类及知识转移一般过程;在此基础上,关注不同层次上的知识转移过程,提出多层次知识转移模型,并从能力视角出发,依据能力对知识转移各过程的影响,构建基于能力视角的多层次知识转移模型。[结果/结论]通过研究,对知识转移基本模型进行全面拓展,基于能力视角的多层次知识转移模型表明组织需要在知识转移不同过程中重视相关能力的构建与提升,通过协调能力与不同层次上知识转移过程,提升知识转移效果。
关键词:
知识转移 模型 影响因素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南士敬 赵春艳
针对非线性平滑转移误差修正模型转移函数选取中存在的统计量极限分布非标准、检验统计量功效较低的问题,本文在推导非线性平滑转移协整检验统计量极限分布的基础上构造了如下转移函数选取步骤。首先,计算F_(NST)统计量,进行非线性平滑转移协整检验;其次,计算t_(EST)和t_(LST)统计量及相依概率P_(est)和P_(lst);最后,比较P_(est)和P_(lst)大小并与临界值相比,得出结论。蒙特卡洛仿真模拟结果显示,转移函数选取中各统计量具有良好的功效和势,且转移函数选取中各统计量的功效明显优于其他统计量的功效。实证分析表明我国利率期限结构具有明显的非线性对称调整效应,非线性平滑转移误差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程龙 董捷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手段,为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如何实现集约节约用地,切实保护耕地的目标提供了新的思路,而挂钩规划的科学编制是挂钩工作开展的前提与保障。本文引入生态位适宜度模型构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供给和需求区域的评价指标体系,测算其生态位适宜度,并据此划分挂钩供给和需求区域,制定联动规划方案。同时,以武汉市新洲区为实证,通过测算研究区域挂钩供给和需求潜力,利用MapGIS中叠加分析功能,修正基于生态位适宜度的挂钩供给和需求区域的划分结果,最终确定挂钩供给和需求区域,并制定联动规划方案。研究表明,规划期内应优先将挂钩供给高度适宜区(双柳)与挂钩需求高度适宜区(阳逻和旧街)联...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康青松
本文基于吸收能力和进入方式的交互模型,对跨国公司的知识转移、网络与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实证分析结果得出:知识转移并非对子公司的绩效产生直接的影响,而是通过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对绩效产生影响,吸收能力还对子公司的绩效产生直接的正向影响;商务网络和政府网络对子公司的绩效产生积极的影响,进入方式调节子公司的政府网络和绩效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跨国公司 知识转移 吸收能力 网络 绩效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二明 陈茵
本文在分析目前理论界研究知识转移模式的三类模型(即知识转移的螺旋模式、交流模型和结构模型)的基础上,以交流模型为框架,借鉴其他两类模型的主要观点,对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的构成维度进行划分,并绘制出知识吸收能力维度矩阵,从而较为完整地反映了企业知识吸收的过程特性,为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的概念理解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在此基础上,对参与技术合作的中国企业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知识管理 吸收能力 知识转移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何红光 张玉军
转型升级历来是理论和实践一致关注的热点问题。由于国内外经济形势发展的影响,转型升级成为了众多中小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以生态学中的生态位理论为基础,建立了中小企业转型升级能力的生态位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灰色关联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建立了中小企业转型升级能力评价的多层次灰色评价模型;以5家中小企业的调研数据对该模型进行了检验,为中小企业转型升级能力的评价提供了新的标准和方法。对中小企业和政府职能部门而言,这种评价模型既具有理论意义又有着现实意义。
关键词:
生态位 中小企业 转型升级 能力评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