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43)
- 2023(7607)
- 2022(6073)
- 2021(5310)
- 2020(4511)
- 2019(10024)
- 2018(9792)
- 2017(19622)
- 2016(10356)
- 2015(11428)
- 2014(11271)
- 2013(11451)
- 2012(10566)
- 2011(8890)
- 2010(9267)
- 2009(8886)
- 2008(9006)
- 2007(8322)
- 2006(7368)
- 2005(7120)
- 学科
- 业(71268)
- 企(67263)
- 企业(67263)
- 济(57785)
- 经济(57722)
- 管理(50592)
- 方法(25349)
- 业经(24922)
- 财(21670)
- 农(20378)
- 数学(18137)
- 数学方法(18065)
- 务(17583)
- 财务(17579)
- 财务管理(17570)
- 企业财务(16631)
- 农业(16074)
- 技术(15066)
- 策(12556)
- 企业经济(11811)
- 划(11739)
- 中国(11541)
- 制(11112)
- 经营(10809)
- 和(10662)
- 技术管理(10130)
- 理论(9991)
- 体(9687)
- 地方(9186)
- 体制(8662)
- 机构
- 学院(157650)
- 大学(149735)
- 济(76103)
- 经济(75101)
- 管理(68505)
- 理学(58584)
- 理学院(58153)
- 管理学(57716)
- 管理学院(57425)
- 研究(46353)
- 中国(39597)
- 财(35810)
- 京(30565)
- 财经(28024)
- 农(27331)
- 经(25459)
- 江(25127)
- 科学(24807)
- 经济学(23213)
- 所(22815)
- 农业(21377)
- 业大(21372)
- 中心(21205)
- 经济学院(21174)
- 商学(20918)
- 商学院(20757)
- 财经大学(20433)
- 研究所(20059)
- 经济管理(19892)
- 州(19145)
- 基金
- 项目(97934)
- 科学(80272)
- 基金(73818)
- 研究(73648)
- 家(62782)
- 国家(62160)
- 科学基金(56271)
- 社会(50681)
- 社会科(48262)
- 社会科学(48253)
- 省(39496)
- 基金项目(38638)
- 自然(35088)
- 自然科(34380)
- 自然科学(34373)
- 自然科学基金(33892)
- 教育(32086)
- 划(30683)
- 资助(29723)
- 业(29479)
- 编号(28250)
- 创(24472)
- 发(21995)
- 部(21973)
- 创新(21845)
- 国家社会(21671)
- 重点(21466)
- 制(21002)
- 成果(20768)
- 人文(19816)
共检索到2414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狄煌
我国制造业小企业尽管工资水平不高,但其工资水平与全行业企业工资水平的差距远小于相互之间的劳动生产率水平差距,工资水平与劳动生产率水平的相互关系很不平衡,"生产率—工资平衡系数"远低于发达国家,工资增长明显遭遇到生产率偏低的瓶颈制约。因此,要紧密结合小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来提高小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水平。
关键词:
小企业 工资增长 劳动生产率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郭彦彦 吴福象
采用中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2008—2018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专利权行政保护力度对关键技术创新及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总体来看,加强专利权行政保护力度有利于企业的关键技术创新及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分样本结果显示,加强专利权行政保护力度对国企、中小规模企业及低技术企业关键技术创新及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促进作用更大;影响机制分析表明,专利权行政保护通过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促进关键技术创新,从而进一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小溪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经济数据显示,2023年5月份的数据全面低于预期。从外部环境来看,由于美国持续加息,全球经济压缩,对中国经济增长造成了外部冲击。同时,全球性疫情、能源危机、贸易摩擦的蔓延使得各个国家更重视产业链的安全。未来的大国竞争中,资源配置效率将有所下降,而生产成本将持续上升。从内部环境来看,我国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经济如何稳步增长备受关注。
关键词:
稳增长 服务业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勇兵 仉荣 曹亮
本文运用2000-2005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的匹配数据,分析进口中间品的使用对中国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研究发现:与非进口企业对比,进口企业在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各项指标上都强于非进口企业,一直进口的企业在各项指标上最高,东部地区企业和高人均资本行业的企业表现最佳;进口中间品对企业层面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促进作用,企业从非进口状态转为进口状态能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高7.49个百分点,这种促进作用对低人均资本行业企业和西部企业尤为明显。这一结论的政策含义在于,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须重新调整"出口主导,进口从属"外贸发展思路,实施积极的进口贸易战略,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和技术创新,鼓...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程于思 张慧雪 黄波
经济高质量发展需立足实体经济,以微观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为支撑。政府引导基金是我国政府利用金融工具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重要抓手。以2009—2019年创业板上市企业数据为样本,研究政府引导基金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及区域创投环境在其中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政府引导基金投资促进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创投环境越发达的地区,政府引导基金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越明显;异质性分析发现,政府引导基金对民营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强,对企业是否处于高科技行业则无显著差异性影响。上述结论在更换变量测量、排除逆向因果等检验后依然稳健。为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国家应该积极设立政府引导基金,并制定良好的激励政策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增强风险资本投资活力,共同推进我国国有风险资本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政府引导基金应更多投资到创投发达地区,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重视区域创投环境的建设,逐渐减小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政府引导基金应该更多投资民营企业,充分发挥政府的认证作用,促进企业开展创新活动。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戴魁早 陈阿丽 杨新宇
本文在政府与市场关系分析框架下,理论分析制造强国战略这一功能性产业政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并以《中国制造2025》为准自然实验,结合2010—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对理论预期进行验证。研究发现,制造强国战略这一功能性产业政策显著地促进了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这一结论在安慰剂检验、PSM-DID、工具变量法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制造强国战略的这种影响是通过协同创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等技术创新机制,以及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等人才支撑机制实现的。政府治理效能提升显著增强了制造强国战略的实施效果,而且这种影响对于政府效率和营商环境排名前50的城市更显著。政府治理效能提升强化了制造强国战略的协同创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专业技术人才支撑和经营管理人才支撑等机制,但未明显改善创新溢出机制和技能人才支撑机制。此外,异质性分析表明,制造强国战略对试点地区、配套政策完善地区、融资约束程度较低、智能化水平较高、技术差距较大行业的企业生产率提升效果更为显著。本文的研究验证了制造强国战略在制造业生产率增长方面的重要作用,为功能性产业政策实施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依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万建香 王姗姗
社会资本用于解释经济发展已成为一个崭新而有效的视角,然而,将社会资本引入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却是凤毛麟角,导致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分析不够深入、客观。本文考察社会资本综合属性的同时,关注水资源,以兼顾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测算的客观性,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社会资本对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①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在省际间发展相对均衡,未引入水资源导致高估环境全要素生产率、低估环境污染;②总体而言,社会资本促进环境技术进步,抑制环境技术效率;单维度而言,社会资本的网络维度对提高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有正影响,而信任维度有负影响;③政府环境规制和科技水平对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有促进作用,资本禀赋结构对其有负作用。
关键词:
社会资本 环境全要素生产率 固定效应模型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赵勇 雷达
本文重点分析经济增长方式的决定因素以及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增长方式在由投资推动向生产率主导的转变过程中存在着门槛效应,而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可以通过降低增长方式转变的门槛值来推动经济增长的集约式转变,其效应大小与经济发展的阶段有关。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生产率促进 资本形成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谭砚文 温思美 汪晓银
本文应用美国、日本宏观经济数据,通过对鲍莫尔两部门非均衡增长模型进一步拓展证明,两国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其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研究发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率与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率相关性较差,部分原因在于目前中国农业部门还是一个技术相对"停滞"的部门。大力发展服务业以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提高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不仅是工业化初级阶段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也应该是未来中国步入后工业化时期一项长期的政策取向。
关键词:
服务业 劳动生产率 非均衡增长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周叔莲
20世纪90年代,在厦门召开的一次会议上,我认识了当时的北京物资学院院长张声书,从那时起开始关注《中国流通经济》杂志,并应约在上面发表过几篇文章。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经济学界是忽视甚至否认社会主义经济中的流通问题的。孙冶方因此在研究社会主义经济论时批判无流通论和自然经济论,强调研究流通的必要性和重要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海洋 汤二子
出口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已经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经典贸易理论都是鼓励企业出口的,Melitz的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全面阐述了出口行为所带来的生产率的提高,但最近的实证研究却认为出口对企业生产率不但没有预期中的促进作用,反而具有阻碍作用。基于这样的研究背景,本文运用2000-2008年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并分别用总量法和均值法计算企业生产率来分析出口企业生产率状况,再运用两类方法来检验出口对生产率的影响作用,分析得出选择不同的出口规模衡量指标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其一,用出口产出比作为出口规模时,出口对提高生产率具有阻碍作用;其二,用出口交货值的自然对数作为出口规模时,出口对生产率就具有促进作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方慧 赵胜立
中欧班列是连接国内与国际市场的重要通道,可以推动要素与商品流动,提高出口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促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利用上市公司数据和海关出口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研究中欧班列对出口企业TFP的影响。研究发现:中欧班列开行显著促进了出口企业TFP的提高。异质性检验发现中欧班列主要提高了东、西部地区出口企业TFP,且对中小规模企业、资本密集型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的促进效果更显著;取消或降低政府补贴并不影响中欧班列对出口企业TFP的促进作用。经过PSM-DID检验、三重差分检验、基于中欧班列开行数量的检验、样本敏感性测试和安慰剂检验等稳健性检验后该研究结论仍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中欧班列对出口企业TFP的影响是在“双循环”相互促进的作用下发生的:一方面其可以通过城市市场竞争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出口企业TFP的提高;另一方面其可以通过成本效应影响企业出口二元边际,并通过学习效应和自选择效应提高出口企业TFP。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礼卿 孙俊新
本文采用2004—2007年中国规模以上制造企业的数据,通过扩展Olley和Pakes(1996)的模型,修正了以往分析中普遍存在的选择性偏差;运用出口产出比来测算企业的出口,结果发现出口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不显著。实证研究显示,出口企业有着比非出口企业更高的生产率,但这种生产率优势一般在出口企业进入市场之前就已经存在,而不是因为进入市场之后出口企业显著提高了生产率。我们认为,出口效应不显著的原因除了中国的市场体系不完善外,可能更在于以加工贸易为主的贸易模式。
关键词:
出口 生产率 异质性 选择性偏差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胡务 汤梅梅 刘震
本文基于"波特假说"理论,在一个标准β条件收敛框架下,采用双重差分法评估中国工伤保险管制对工业企业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2011年政府对《工伤保险条例》的修订显著降低了工伤风险高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速度,工伤保险管制对于生产效率没有滞后效应,其中国有企业相对私营和外资所有制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受这次修订的影响最大。结果说明:当前工伤保险管制无法达到改善职业安全健康环境与提高企业生产率增长的共赢局面,凸显"预防型"管制改革的重要性,这也是工伤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途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马永红 陈清江 郑晓齐
本文将纯要素生产率的变动分解为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变动两部分,考察这两个动力因子的变化,寻求生产率增长动力来源。通过对中石化和中石油两大石化企业2000年上市前后的生产率增长动力进行测算分析,本文发现:集团公司和股份公司的生产率变动、技术效率和技术水平上不尽相同。上市后中石化股份公司的生产率、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方面都有了明显提高;而中石油股份公司未能成功解决集团公司原本就存在的技术引进和技术消耗吸收的问题。
关键词:
纯要素生产率 生产率增长动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