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09)
2023(9934)
2022(8186)
2021(7369)
2020(6398)
2019(14161)
2018(14077)
2017(26803)
2016(14688)
2015(16445)
2014(16420)
2013(16394)
2012(14965)
2011(13242)
2010(13744)
2009(13597)
2008(13811)
2007(12922)
2006(11751)
2005(11270)
作者
(41469)
(34698)
(34616)
(32939)
(22578)
(16392)
(15636)
(13250)
(13180)
(12694)
(11978)
(11835)
(11540)
(11248)
(10937)
(10493)
(10239)
(10133)
(10081)
(10041)
(8810)
(8524)
(8292)
(8085)
(7964)
(7958)
(7745)
(7657)
(6906)
(6828)
学科
(79019)
(73541)
企业(73541)
管理(66730)
(64039)
经济(63914)
(27232)
业经(26699)
方法(24263)
(23912)
(20507)
(20090)
财务(20068)
财务管理(20042)
企业财务(18987)
农业(17190)
数学(16257)
技术(16246)
数学方法(16094)
中国(15712)
(15096)
(14074)
(14050)
体制(13249)
(13234)
理论(13164)
经营(11539)
企业经济(11464)
地方(11354)
(11115)
机构
学院(218028)
大学(212921)
(93356)
经济(91514)
管理(89608)
理学(75546)
理学院(74876)
管理学(74083)
管理学院(73654)
研究(66794)
中国(56203)
(49911)
(44127)
财经(37755)
(37543)
科学(36204)
(34498)
(33903)
(32511)
中心(31730)
(31675)
研究所(28242)
业大(28085)
北京(27647)
经济学(27614)
财经大学(27400)
农业(26559)
商学(25955)
商学院(25726)
经济学院(24751)
基金
项目(132271)
科学(106803)
研究(101906)
基金(97190)
(81678)
国家(80853)
科学基金(72309)
社会(67138)
社会科(63560)
社会科学(63547)
(53068)
基金项目(51033)
教育(46003)
自然(45042)
自然科(44032)
自然科学(44019)
自然科学基金(43323)
(42278)
编号(41059)
资助(38939)
成果(33897)
(32426)
(31801)
(30990)
(29768)
重点(29002)
课题(28511)
(28054)
创新(27929)
国家社会(27400)
期刊
(116524)
经济(116524)
研究(69512)
中国(47852)
(44407)
管理(40753)
(34338)
科学(26970)
学报(25974)
(25037)
金融(25037)
农业(22934)
教育(21798)
大学(21425)
业经(21243)
技术(20653)
学学(20066)
财经(19969)
(17185)
经济研究(16702)
问题(15083)
(14289)
财会(13039)
技术经济(12827)
现代(11988)
(11635)
会计(11513)
世界(11213)
商业(10677)
经济管理(10600)
共检索到3503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曹成喜  王晓萍  
为进一步提高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江苏省泰州市要在提升产业能力、建设产业基地、发展产业集群等方面下工夫,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产业发展之路。着力提升"三个能力"一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着力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开放式创新以及"政产学研金"结合。引导技术、人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戴建平  骆温平  
社会分工是制造业将物流等非核心业务由内在化到外在化转变的推进剂,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最终的共同价值是获得核心竞争力。当前理论研究中对我国物流产业的界定比较模糊,研究中需要考虑我国物流产业的重新分类,同时在联动的机理研究上,需要从单纯的双边联动拓展到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多边合作上。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戴建平  骆温平  
社会分工是制造业将物流等非核心业务由内在化到外在化转变的推进剂,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最终的共同价值是获得核心竞争力。当前理论研究中对我国物流产业的界定比较模糊,研究中需要考虑我国物流产业的重新分类,同时在联动的机理研究上,需要从单纯的双边联动拓展到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多边合作上。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黄剑辉  
"十四五"规划指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服务业繁荣发展。2021年12月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强调,要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增强供应链韧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徐静霞  
装备制造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是目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重要支撑和保证。而核心竞争力作为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方面,它的发展与装备制造业息息相关。对装备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评价,对企业认清自身的优劣,进一步发展优势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胡迟  
本文以2008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数据为分析基础,指出与国外先进企业相比,现阶段我国制造业企业在许多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其深层原因在于制造技术和产品开发能力较弱。为此,文章提出以自主创新作为提升其竞争力的三点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胡宇辰  
要提高我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造就统一大市场,搞好产权改革,建立有效的创新体系和强大的信息管理系统,重视技术研究与开发,促使企业成为学习型组织,重视人才培养和使用,培养良好的企业文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海星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实施以来,国家陆续出台了一些扶持政策,具备良好基础的东北装备制造业积极把握机遇,正在从衰退走向振兴。2007年,国务院批复的《东北地区振兴规划》中又提出,要将东北地区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在这种新的形势下,如何继续发挥财税政策在促进东北装备制造业振兴中的作用,是一个值得思考的现实问题。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任若恩  
关于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初步研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任若恩导言自80年代早期以来,中国进行了两个调整过程:一个是工业化过程,另一个是从中央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化。中国成功地采用了贸易驱动发展战略,这一战略在调鳖过程的两个方面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连升  
纵向分析了中国制造业的比较优势所在,横向对比中、美两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成品贸易与利润之间关系所反映的差距,结合IMD国际竞争力指标体系报告中所反映中国制造业竞争力体系的不足,提出对促进制造业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几点建议和看法。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朱春奎  朱立奎  
1、前言 竞争力概念是基于平等、自由竞争的市场,即国内贸易消除了地方保护主义和行业垄断,国际贸易消除了贸易壁垒,或者至少是在这样的假设下讨论竞争力。在短缺经济时代,特别是在中央分权让利,地方分权的体制下,地方经济发展的思路是尽快作大本地方经济。地方经济的竞争主要表现为地方对中央公共资源的争夺。当相对经济过剩出现的时候,地方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提高地方经济的竞争力。而地方经济竞争力主要取决于地方产业竞争力。本文综合了反映地方电子制造业竞争力的有关指标,应用主要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和DEA方法,对地方电子制造业进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郑学党  
从价值创造、价值实现和价值分配三个层面构建了制造业价值竞争力评价体系,并基于2009—2014年相关平均数据,对中国七大区域的制造业价值竞争力水平进行了测度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价值竞争力总体水平偏低,价值创造对价值竞争力贡献较高,价值实现和价值分配则相对较低。华东和华中地区制造业价值竞争力最强,华南、华北和东北地区次之,西南和西北地区最弱。从制造业价值竞争力类型看,东北和西北地区属于价值创造型,西南、华北、华中和华东地区属于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型,华南地区属于价值实现和价值分配型,各区域内部省区市间制造业价值竞争力差异十分明显。要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目标,价值竞争力提升是关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文兵  
本文以竞争力理论为基础,在可行性、科学性的原则下构建制造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以此对安徽省制造业竞争力进行定位分析,并探讨制约安徽省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因素,提出提升安徽制造业竞争力的对策。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赵彦云  张明倩  
加入WTO后,我国国民经济中各产业将面临新的竞争形势,正确评价制造业的区域竞争力,是保证我国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本文利用1999-2003年我国工业企业数据,对我国制造业产业进行动态基本面分析,研究和评价我国制造业企业区域分布、企业规模状况、技术结构及企业类型。在对我国各区域制造业竞争力结构的稳定性进行考察后,对处于竞争力不同层次的省份进行了要素结构分析。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承元  
在过去十多年的经济萧条中,日本制造业开始了严重的两极分化。财阀出身的日立、三菱等老牌大企业习惯于用钱解决问题,越来越显得力不从心,而丰田、本田、理光、佳能等更加专注于制造技术和制造管理研究的企业却日益大放异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