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948)
- 2023(2958)
- 2022(2177)
- 2021(2102)
- 2020(1825)
- 2019(4213)
- 2018(4267)
- 2017(8253)
- 2016(4349)
- 2015(5165)
- 2014(5067)
- 2013(5183)
- 2012(4679)
- 2011(4151)
- 2010(4710)
- 2009(4974)
- 2008(3805)
- 2007(3187)
- 2006(2782)
- 2005(2508)
- 学科
- 济(13923)
- 经济(13910)
- 管理(12162)
- 业(11931)
- 企(9824)
- 企业(9824)
- 方法(5280)
- 农(5186)
- 中国(4346)
- 数学(4315)
- 理论(4228)
- 教学(4205)
- 数学方法(4187)
- 业经(3861)
- 财(3545)
- 制(3543)
- 融(3366)
- 金融(3365)
- 农业(3333)
- 贸(3255)
- 贸易(3248)
- 地方(3197)
- 易(3181)
- 技术(3096)
- 银(2811)
- 银行(2804)
- 学法(2739)
- 教学法(2739)
- 行(2702)
- 教育(2696)
- 机构
- 学院(62976)
- 大学(60761)
- 管理(22629)
- 济(21701)
- 经济(21127)
- 研究(20238)
- 理学(19068)
- 理学院(18881)
- 管理学(18469)
- 管理学院(18383)
- 中国(15408)
- 科学(12834)
- 京(12633)
- 农(11775)
- 所(10651)
- 财(10229)
- 江(9983)
- 业大(9928)
- 研究所(9624)
- 中心(9515)
- 农业(9420)
- 技术(9026)
- 州(8356)
- 范(8167)
- 北京(8067)
- 师范(8026)
- 财经(7953)
- 省(7220)
- 经(7174)
- 院(7075)
- 基金
- 项目(41032)
- 科学(30575)
- 研究(30000)
- 基金(27205)
- 家(24229)
- 国家(24004)
- 科学基金(19985)
- 省(17437)
- 社会(17122)
- 社会科(16106)
- 社会科学(16100)
- 教育(14920)
- 划(14293)
- 基金项目(14169)
- 自然(13209)
- 编号(13061)
- 自然科(12941)
- 自然科学(12935)
- 自然科学基金(12667)
- 资助(11533)
- 成果(10880)
- 课题(9625)
- 重点(9532)
- 创(9085)
- 发(8890)
- 部(8496)
- 创新(8459)
- 年(8019)
- 大学(7880)
- 项目编号(7864)
共检索到954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沈中华 范博 李尚平
为改善与企业合作开发的整秆式甘蔗收割机样机的作业效果,在三维设计软件UG中建立了甘蔗收割机切割及输送系统的虚拟样机模型,并导入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中,分别在切割系统前方增加一级主动喂入辊,在螺旋提升机构外表面上包裹表面粗糙的橡胶,以及在随刀轴旋转的套筒上安装橡胶拨块等状态下,对甘蔗通过切割系统的速度进行了虚拟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可提高切断后甘蔗向后的输送速度,降低甘蔗在输送过程中出现堵塞的概率。田间试验表明,改进后样机收获的甘蔗头部完好率由28.76%提高到54.51%,含杂率由4.2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涛 张锋伟 王丽娟 石林榕 戴飞 赵武云
针对甘肃地区玉米种植地块小且分散,人工收获劳动强度大,生产率低等问题,设计并研制了一种由传动系统、切割装置、扶禾器等组成的小型玉米秸秆收割机。利用Solid Works和ADMAS对整机进行虚拟仿真,得到收割机的性能指标,并对样机进行田间收割试验。结果表明:收割机切割装置转轴的总动能为1.547×105 J,转轴的总冲量为3 858 N·s;在不清除地膜和杂草的条件下,平均割茬高度为1.76 cm,玉米秸秆的平均铺放合格率达95.59%,各装置协调、平稳、可靠,平均工作效率可达5.10 hm2/h。通过整机虚拟仿真得到的转轴动能和冲量可作为收割机切割效果的性能指标。
关键词:
玉米秸秆 收割机 试验 仿真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元元 刘卉 尹彦鑫 安晓飞
针对联合收割机喂入量主要基于人工经验调控,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的问题,分析割台螺旋输送器动力学模型,对螺旋输送器功率和喂入量的关系进行研究;开发基于CAN总线通信联合收割机割台工况嵌入式监测系统,对联合收割机工况进行实时监测。结果表明:1)螺旋输送器功率和喂入量具有数学关系;2)本研究设计的联合收割机割台工况嵌入式监测系统运行可靠,能够实时采集联合收割机工况信息;3)对试验数据回归分析,得到了螺旋输送器功率和喂入量的数学表达式,其相关系数为R2=0.909 9,表明监测割台螺旋输送器功率预测喂入量是可行的。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魏宵 谢方平 李仲凯 王小龙 梅婷
针对4LBZ–125型半喂入水稻联合收割机割台存在输送不畅的问题,设计了以该收割机割台为原型的室内试验台,以输送效果、切割效果、扶禾效果和其他效果等为评价依据,对割台扶禾速度、切割速度、输送速度和机器行走速度等进行了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影响割台性能的主要因素是行走速度和输送速度;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割台正常工作最佳参数为扶禾速度0.8 m/s、切割速度0.85 m/s、输送速度1.1 m/s、行走速度0.675 m/s。对正交试验结果较佳组合和单因素最佳参数组合进行验证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单因素最佳参数组合输送效果最好,能较好地满足生产要求。
关键词:
半喂入水稻联合收割机 割台 性能试验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侯杰 谢方平 王修善 刘大为 季邦
针对作物收获时农机具利用率低且存在因振动造成割台损失大、工作稳定性差等问题,以4LZ–3.2型水稻联合收割机为研究对象,设计一种面向水稻、玉米、大豆联合收割的多作物割台,确定割台伸缩、接穗板及连杆机构的具体参数,开展割台振动试验和田间收获试验。通过增设液压缸伸缩机构和基于连杆联动的接穗板变换机构来满足多作物收割要求,理论分析确定玉米收获时割台伸缩长度为200 mm;接穗板的折角为15°、总长为300 mm、宽度为30 mm、折起长度为135 mm、厚度为5 mm;连杆Ⅰ长度为330 mm,连杆Ⅱ长度为70 mm,拉杆长度为530mm,转动杆长度为510mm;部件所用材料均为Q235钢板。振动试验结果表明:在发动机低转速(1800 r/min)时割台振动以收割机共振为主;高转速(2600 r/min)时以振源影响为主,其中切割器的往复运动是主要振源;物料流的喂入对割台不同位置的振动强度受挠度影响很大,而喂入量的变化对割台振动影响不大。可见,所设计割台损失较通用收割机割台变化不大。田间收获试验表明:收割机行驶速度为0.6~1.4 m/s时,收割机收获水稻、玉米、大豆时的割台损失率平均值分别为0.42%、0.49%、0.31%,均小于相关国家标准,表明所设计的多作物收割机割台对3种作物的适应性较好,伸长割台对作物损失影响较小。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侯杰 谢方平 王修善 刘大为 季邦
针对作物收获时农机具利用率低且存在因振动造成割台损失大、工作稳定性差等问题,以4LZ–3.2型水稻联合收割机为研究对象,设计一种面向水稻、玉米、大豆联合收割的多作物割台,确定割台伸缩、接穗板及连杆机构的具体参数,开展割台振动试验和田间收获试验。通过增设液压缸伸缩机构和基于连杆联动的接穗板变换机构来满足多作物收割要求,理论分析确定玉米收获时割台伸缩长度为200 mm;接穗板的折角为15°、总长为300 mm、宽度为30 mm、折起长度为135 mm、厚度为5 mm;连杆Ⅰ长度为330 mm,连杆Ⅱ长度为70 mm,拉杆长度为530mm,转动杆长度为510mm;部件所用材料均为Q235钢板。振动试验结果表明:在发动机低转速(1800 r/min)时割台振动以收割机共振为主;高转速(2600 r/min)时以振源影响为主,其中切割器的往复运动是主要振源;物料流的喂入对割台不同位置的振动强度受挠度影响很大,而喂入量的变化对割台振动影响不大。可见,所设计割台损失较通用收割机割台变化不大。田间收获试验表明:收割机行驶速度为0.6~1.4 m/s时,收割机收获水稻、玉米、大豆时的割台损失率平均值分别为0.42%、0.49%、0.31%,均小于相关国家标准,表明所设计的多作物收割机割台对3种作物的适应性较好,伸长割台对作物损失影响较小。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延威 毕哲 马向阳 孙荣强 杨懿 韩双 任文涛
为了对水稻联合收获作业质量实施有效监控,稳步推进水稻跨区收获机械化进程,应当地农机管理部门的要求,针对在海城地区大量使用的久保田488型水稻收割机的作业性能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该机收获水稻的作业速度为1.65m·s-1,时间利用系数为77.85%,理论生产率为0.861hm2·h-1,实际生产率为0.671hm2·h-1,作业效率较高;机械收获综合损失率为1.035%,其中脱粒损失率为0.325%、分离与清选两部分的损失率为0.71%,综合损失没有超过标准规定≤3%的指标;粮食清洁率为98.60%,符合标准规定的≥95%的指标。试验还表明,该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履带等易损部件的寿命较短,故障率...
关键词:
水稻 联合收获 损失率 清洁率 生产率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卢伟 刘大为 李旭 谢方平 任述光 罗海峰 陈立永
针对4LZ–0.8型小型水稻联合收割机在清选过程中存在的清选损失较大以及连续作业时湿物料易堵塞问题,对其分离清选装置进行了改进设计。改进后的装置由物料输送机构、扬谷器、旋风分离清选筒以及吸杂风机组成,去除了原有刮板抛送机构,在旋风分离筒中加装了半球体分离组件,改物料径向进入分离筒为切向进入。利用自制旋风分离清选试验台,以扬谷器转速、吸杂风机转速、分离组件距入口高度为试验因素,以谷粒清洁率和清选损失率为性能评价指标,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清选系统的数学模型,优化确定了最佳参数组合。试验结果表明:当扬谷器转速为1 133 r/min,吸杂风机转速为2 609 r/min,分离组件距入口高度为51 ...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张丽珍 陈金稳 李俊
比较了治理水草的三种方法,指出机械式治理是最理想的方法。简要介绍了水草收割机的起源和国内外生产水草收割机的厂家、研究机构。针对国内外对水草收割机的研究没有系统的、科学的分类的现状,从切割器的工作方式和安装位置、水草收割机的作业形式、作业对象、推进器类型、船体情况、控制方式等角度对水草收割机进行了分类,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在列表介绍数种国内外典型产品的基础上,总结了当前水草收割机的特点。最后指出小型化和智能化是水草收割机的重要发展方向。
关键词:
水草收割机 现状 分类 特点 发展方向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卢康 张国忠 彭少兵 雷志强 付建伟 查显涛 周勇
为降低再生稻头季收获碾压率,设计1台轻量化、宽割幅、低碾压的双割台双滚筒全履带式再生稻收割机。该机由2套收割、脱粒、清选及储粮系统构成,共用1套履带式行走底盘,其收获装置采用对潮湿作物脱粒能力强的轴流钉齿式脱粒滚筒,清选装置采用质量轻、功耗小的气流清选筒式装置。对整机结构及参数进行设计并试制1台割幅为2.55m、理论喂入量为1.6kg/s的样机。以水稻品种"中香一号"为试验对象,对该机进行田间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该机作业速度可达0.24 m/s,割茬高度在0.350.55 m间可调,工作效率为0.133h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廖勇 向阳 吴明亮 刘大为 陈益千 李亚军
针对联合收割机作业过程中割台高度调节依赖机手经验的现状,为碧浪4LZ–1.2履带自走式联合收割机设计了一种割台高度自适应调节系统。该系统主要由作物高度检测装置、割台高度检测装置、液压执行装置和控制单元组成。系统采用单侧红外反射的方式检测作物高度,通过位移传感器测量举升液压缸伸缩量来检测割台高度,通过改变电磁阀的闭合时间及方向实现割台升降,以作物实际切割高度为控制对像,采用模糊PID算法进行控制。试验结果表明,割台高度调节的最大误差为2 cm,作物高度检测装置的检测误差范围为0~2 cm,割台在上升和下降时系统响应速度分别为0.22 m/s和0.16 m/s。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芬娥
针对小麦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运输途中的振动问题,采用DH5922动态信号测试分析系统,现场测试了新疆-2A联合收割机不同行驶速度下主驾驶座地板的动力响应,得到了主驾驶座地板测点的垂直振动加速度时程曲线和快速傅立叶变换频谱。结果表明:联合收割机运输状态下的振动强度、频率结构随行驶速度不同而变化;Ⅰ、Ⅱ、Ⅲ档三种工况下测点的振动加速度有效值分别为7.33cm/s2、6.65cm/s2、6.73cm/s2,振动主频为40.5Hz、37.6Hz、36.6Hz。
关键词:
联合收割机 运输工况 振动强度 振动频率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文韬 吴明亮 谢伟 罗海峰 许月文
借鉴立式油菜割晒机的切割输送方式,研制了4SYT–0.8型自走式油菜苔收割机。油菜苔收割机主要由行走底盘、立式切割台、割台升降装置等组成。确定了切割割台、割台升降装置的结构参数、切割割台与机具前进速度相匹配的横向输送链拨齿线速度、切割器切割线速度等作业参数,作业时可根据菜苔切割高度要求调整切割器离地高度。试制样机在垄宽60 cm、行距40 cm、平均密度39.82万株/hm~2的单垄2行油菜菜苔种植地进行收割试验,结果表明:行驶速度为0.8 m/s、横向输送链拨齿线速度为1.12 m/s、切割器切割线速度为0.96 m/s时,对油菜苔的漏割率为0.8%,输送损失率为1.3%,作业质量可满足要求。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冯伟 庞有伦 李平 崔晋波 张先锋 湛小梅
【目的】目前小型收割机普遍存在整车质量重、燃油消耗大、燃油经济性较差等问题,优化设计对解决上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研究以小型收割机底盘机架为研究对象,建立机架有限元模型,计算分析模态,获得共振频率及模态振型,测试试验模态,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并采用尺寸优化的方法,对机架各部位进行了轻量化设计。【结果】有限元仿真结果与模态试验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同时通过ISIGHT进行结构的尺寸优化,机架的重量降幅为22. 9%,实现了轻量化目标。【结论】本优化方法可显著降低收割机机架的质量,同时可为收获机械的自主研发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ISIGHT 收割机 机架 轻量化设计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章永 廖庆喜 田波平 闵光泽 吴怀
对南方芦苇收割机的扶禾器进行了研制,采用单排式结构形式及适当的运动参数(扶禾链线速度Vt)和结构参数(扶禾器倾角α、扶禾长度L、拨指长度L1、拨指间距C等)的数值。经实地试割,极大地提高了收割质量,可供进一步研制芦苇收割机时参考。
关键词:
芦苇 收割机 扶禾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