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72)
- 2023(6053)
- 2022(4800)
- 2021(4504)
- 2020(3867)
- 2019(8738)
- 2018(8616)
- 2017(15432)
- 2016(8584)
- 2015(9578)
- 2014(9441)
- 2013(8927)
- 2012(8289)
- 2011(7314)
- 2010(7555)
- 2009(6806)
- 2008(6880)
- 2007(6691)
- 2006(5785)
- 2005(5101)
- 学科
- 济(28953)
- 经济(28928)
- 管理(22142)
- 业(16883)
- 企(12394)
- 企业(12394)
- 中国(11496)
- 农(10367)
- 地方(9368)
- 方法(8762)
- 财(8024)
- 数学(7237)
- 教育(7161)
- 农业(7153)
- 数学方法(7079)
- 业经(6910)
- 理论(5885)
- 制(5747)
- 学(5722)
- 教学(5127)
- 工作(5116)
- 贸(5061)
- 贸易(5054)
- 易(4890)
- 环境(4732)
- 银(4722)
- 银行(4713)
- 融(4646)
- 金融(4645)
- 行(4513)
- 机构
- 大学(106192)
- 学院(103882)
- 济(38072)
- 研究(37792)
- 经济(37031)
- 管理(34751)
- 中国(28680)
- 理学(28171)
- 理学院(27778)
- 管理学(27026)
- 管理学院(26814)
- 京(23506)
- 科学(22567)
- 财(21395)
- 所(18681)
- 江(18267)
- 中心(17751)
- 农(17146)
- 范(17052)
- 师范(16920)
- 研究所(16492)
- 北京(15461)
- 州(15054)
- 业大(14911)
- 财经(14662)
- 省(14500)
- 院(14441)
- 南(13626)
- 技术(13470)
- 经(13265)
- 基金
- 项目(66759)
- 研究(53683)
- 科学(51289)
- 基金(44432)
- 家(38582)
- 国家(38250)
- 科学基金(32087)
- 社会(31343)
- 社会科(29525)
- 社会科学(29514)
- 省(28399)
- 教育(26855)
- 编号(23220)
- 基金项目(23015)
- 划(22713)
- 成果(21395)
- 自然(19360)
- 自然科(18895)
- 自然科学(18888)
- 自然科学基金(18517)
- 课题(18018)
- 资助(17631)
- 重点(15841)
- 年(15385)
- 发(14924)
- 项目编号(14287)
- 部(14215)
- 创(13950)
- 大学(13590)
- 性(13510)
共检索到1861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段元媛 胡服 李雄平
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导下,在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光辉岁月下,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与发展直接关系到"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国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实现程度,而学费收取标准较低,生均拨款不高导致高校资金紧缺,制约着当前我国公办高等学校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是高校进行"双一流"建设,贯彻"教育强国"国策的瓶颈,因此全面执行党的十九大"放管服"精神,下放高校收费自主权,提高学校收费标准,是促进高校"双一流"建设迫在眉睫的关键举措。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树冬
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核心在于人才培养,人才培养是高校办学的主要功能和价值所在,招生工作和就业工作分别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开端和末端。唯有做好招生和就业工作,才能确保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和各环节的有序循环和科学发展。基于协同理论的视角,招生就业工作可以视作高校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深入研究招生就业联动机制的内涵,更好发挥招生就业联动机制对于促进高校内部各组成部分的结构优化和科学发展,对于促进高校快速补齐发展短板和推动"双一流"大学建设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协同理论 招就联动 高校 “双一流”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建国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全面推进依法理财,既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建设法治政府的关键举措,也是规范财政收支管理,破解财政收支矛盾的重要途径。云南省各级财政要深刻认清形势、勇于担当责任,以深入贯彻新预算法为契机,以抓关键、建机制、实基础为主线,凝聚共识、自觉行动,坚定不移推进法治财政建设。抓好三个关键环节加快建设法治预算一是依法编制预算,清澈财政收支安排源头。按照宪法和新预算法规定,预算编制必须真实、完整、统一,正确可靠,讲究时效,并对社会公开。为此,在编制预算时,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宋永华
近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印发了《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公布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标志着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工程的启动。"双一流"建设是新时期我国重大国家战略,各入选高校和学科要高标准按要求完成建设任务。其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高标准完成建设任务的核心抓手。从世界一流大学发展的基本经验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老牌名校保持既有优势地位的基本经验,正如美国著名教育家、曾任哈佛大学校长的科南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黄宏伟 王玮
开展"双一流"建设,学科是基础和关键,人才培养是核心,研究生教育对"双一流"建设具有直接的影响。通过观察研究生教育引领世界一流大学崛起的历史现象,分析人才成长的规律,总结了研究生教育从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等两个方面对学科发展具有高端引领作用。据此,结合同济大学研究生教育改革,提出了明确目标、营造环境、开拓创新的研究生教育发展理念;介绍了在该理念指导下创建一流研究生教育的主要改革举措。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双一流”建设 同济大学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林成华
不断增强大学的"自我造血"功能,是我国"双一流"建设过程中的一项重要议题。开展潜在大额捐赠人捐赠需求与动机研究,唤起捐赠人情感共鸣,才可能最终促成捐赠。不断提升捐赠的附加值,改善捐赠人捐赠体验,提升捐赠人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博士学位授予权是一所高校办学水平和实力的重要标志。博士学位授予权对提高学校办学层次和水平、提升科研能力、稳定学科队伍、促进高校内涵式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早日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是2008年3月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确立的学校今后工作的重要目标,是学校高水平财经大学建设的核心体现。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瞿振元
"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和建设方案的正式公布,标志着我国"双一流"建设进入正式施工阶段,也标志着加快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进入了新阶段。抓住重点带动面上工作,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要求,也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一贯倡导和坚持的重要方法论。抓好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的"双一流"建设,以此带动全国高校科学定位、协调发展,在各自的服务领域追求卓越、培养一流人才,整体加快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步伐,使我国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等学校的发展与中
关键词:
一流大学 高等教育现代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吉宁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学校科学发展,努力提高办学质量,力促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迈上新台阶,是积极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的必然要求。一、抓战略,把方向,努力推动学校科学发展上水平教育本身是一项长周期、战略性的工作。从清华百年历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只有从战略高度加强宏观思考和顶层设计,科学制定发展目标和发展路径,集中精力抓好影响当前和长远发展的大事,才能有力地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学校明确提出要把世界一流、中国特色、清华风格统一到办学实践中,努力探索符合实际的一流大学建设之路。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吉宁
2011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对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出明确要求。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指导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纲领性文献,对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当前,清华大学正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丽桦
欧洲国家非常重视"提高劳动力的技能"。要提高劳动力的技能,首先要了解成人在未来生活中可能必需的一些核心能力,确定那些使公民在知识社会中能积极地发挥作用的知识、技能、能力、本领和态度中的核心力量。本文介绍了欧共体针对普通义务教育中存在的"核心能力"(key competencies)做的一项调查,对"核心能力"的概念、由来、组成和获取途径等方面进行阐述,供我国教育界参考。
关键词:
欧洲 义务教育 核心能力 能力建设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湖南大学起源于976年宋太祖创建的岳麓书院,历经宋、元、明、清等朝代的变迁,始终保持着文化教育的连续性,1926年定名湖南大学。经过千年的沉淀和百年的发展,湖南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现为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化学、机械工程为"双一流"建设学科。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永生
打破身份壁垒,地方高校不再具有等级束缚。鼓励公平竞争,地方高校拥有平等发展机会。避免恶性竞争,地方高校创优创特潜力巨大。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向兵
提出非“双一流”高校的一流建设之道主要是基于以下三个原因:(1)“双一流”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战略,具有强烈的带动和溢出效应,“双一流”高校仅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总数的5.2%,只有绝大多数的非“双一流”高校同时得到发展,建设教育强国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2)“双一流”建设实施动态调整机制,其初衷就是为了打破“985工程”“211工程”建设带来的高校身份固化,给所有高校提供“同台竞技”的平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施建邦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后,我国探索建立了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赋予了新内涵,服务与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增加了新手段。在新的历史时期,检察机关围绕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局,积极履行公益诉讼检察职责,综合发挥多元监督职能,切实提升生态环境司法保护效果,为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西南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