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53)
- 2023(8621)
- 2022(7248)
- 2021(6459)
- 2020(5231)
- 2019(11993)
- 2018(11716)
- 2017(23937)
- 2016(12767)
- 2015(14258)
- 2014(14547)
- 2013(14600)
- 2012(14137)
- 2011(13051)
- 2010(13626)
- 2009(13204)
- 2008(12791)
- 2007(11797)
- 2006(11093)
- 2005(10480)
- 学科
- 济(76496)
- 经济(76443)
- 管理(38435)
- 业(34362)
- 企(25285)
- 企业(25285)
- 方法(24255)
- 数学(22082)
- 数学方法(21896)
- 中国(20739)
- 地方(18894)
- 农(17753)
- 财(15922)
- 制(14071)
- 业经(13429)
- 地方经济(13153)
- 贸(12625)
- 贸易(12611)
- 易(12251)
- 银(11869)
- 银行(11861)
- 农业(11816)
- 学(11633)
- 行(11502)
- 策(10823)
- 融(10726)
- 金融(10726)
- 税(10260)
- 税收(9894)
- 收(9836)
- 机构
- 学院(196583)
- 大学(195065)
- 济(99543)
- 经济(97648)
- 管理(73344)
- 研究(70800)
- 理学(61410)
- 理学院(60786)
- 管理学(60084)
- 管理学院(59697)
- 中国(56516)
- 财(48143)
- 京(40585)
- 财经(36801)
- 科学(36550)
- 所(35238)
- 经(33159)
- 经济学(32331)
- 中心(31195)
- 研究所(30949)
- 江(30912)
- 经济学院(28825)
- 财经大学(26825)
- 北京(26703)
- 农(25715)
- 院(25096)
- 范(24550)
- 师范(24419)
- 州(24191)
- 业大(21923)
- 基金
- 项目(112178)
- 科学(88885)
- 研究(87763)
- 基金(81228)
- 家(68203)
- 国家(67650)
- 社会(58235)
- 科学基金(57877)
- 社会科(55368)
- 社会科学(55357)
- 省(42439)
- 基金项目(40970)
- 教育(39733)
- 编号(35897)
- 划(35077)
- 资助(34784)
- 自然(33133)
- 自然科(32280)
- 自然科学(32271)
- 自然科学基金(31686)
- 成果(31039)
- 发(26618)
- 部(26122)
- 课题(25525)
- 重点(25039)
- 国家社会(24282)
- 性(23282)
- 教育部(22987)
- 发展(22879)
- 人文(22638)
- 期刊
- 济(122764)
- 经济(122764)
- 研究(72136)
- 中国(38655)
- 财(35229)
- 管理(29525)
- 融(25335)
- 金融(25335)
- 农(23851)
- 经济研究(21588)
- 科学(21493)
- 学报(21052)
- 教育(19418)
- 财经(19370)
- 业经(18066)
- 技术(17651)
- 大学(17160)
- 经(16853)
- 问题(16221)
- 学学(16131)
- 农业(15922)
- 贸(14090)
- 国际(12378)
- 技术经济(12053)
- 统计(11182)
- 世界(10367)
- 商业(10227)
- 理论(10169)
- 经济问题(10156)
- 经济管理(9927)
共检索到3223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玉梅 王希坤
一、深化企业改革,培育促进经济增长质量提高的市场主体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市场主体。经济增长质量能否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降低消耗、增加效益的企业经营机制,而只有建立了“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企业才能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才会注重技术创新,提高投资效果,进而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首先要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任保平 魏婕
1.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改善产品供给。结构转化能使资源得到更加有效合理的配置,从而改善要素的效率,进一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从社会供给角度来看,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需求结构也会随之发生变动,并与社会供给结构不再相互适应。这时,就需要及时调整经济结构,重新在社会生产各部门、各行业配置稀缺资源,从而提高单位资源的效率来促进经济发展。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毛健
论提高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兼职教授中共吉林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毛健一、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经济增长一般是指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即社会财富的增长。与经济增长相联系的是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则是指随着经济增长,产业结构的优化、生活质量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先红,付春晖
提高湖北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的对策胡先红,付春晖自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来.如何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已成为摆在各级党委和政府面前的经济工作的重大课题。湖北省委书记贾志杰、省长蒋祝平也多次强调指出:要进一步提高湖北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据此,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许进,程志明
提高工业经济增长质量的对策决策参考许进,程志明近年来,在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工业经济增长质量不高,经济运行深层次矛盾逐步显现的问题已引起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普遍关注。笔者根据老河口市第三次工业普查资料,对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如何提高工业经济增长...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小明 王国定
针对目前山西省经济增长质量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提出提高山西经济增长质量的若干政策性建议 ,包括稳步实施制度创新、有效进行结构调整、大力开展技术创新、重视发挥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等
关键词:
制度创新 结构调整 技术创新 人力资本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变花
20世纪 8 0年代 ,以罗默和卢卡斯等人为代表的经济学家 ,在对新古典增长理论重新思考的基础上 ,得出一种共同的基本结论 ,即经济增长是经济系统内生因素作用的结果 ,而不是外部力量推动的结果。一方面 ,内生的技术创新是经济长期增长的源泉 ,而劳动分工程度和专业化人力资本的积累水平是决定技术创新水平高低的最主要因素 ;另一方面 ,政府实施的某些经济决策对一国的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正是实施三步走战略的关键阶段。充分认识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现实状况 ,保证经济长期、快速、健康地增长 ,最主要是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因此 ,借鉴西方的新增长理论 ,加强政府在推进技术进步、人...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问题》课题组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性1.我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要求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理论分析和国际经验告诉我们,经济高速增长的核心在于增长效率提高的推动作用,这个时期的经济增长率中,一般有4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炳发,韩静轩,王利,初凤荣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强 魏巍
通过构建涵盖经济结构、科技与创新、民生、资源与环境、对外开放5个二级指标、23个三级指标的经济增长质量测算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测算1997—2010年中国30个省市的经济增长质量指数,在此基础上,实证检验经济增长质量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影响。结果显示,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并没有限制经济增长,反而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与实现经济增长并不矛盾。进一步分析表明,经济增长质量指数各分项指标对经济增长数量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即:经济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为负,科技进步和创新、保障和改善民生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为正,资源与环境指数和对外开放指数则不显著。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质量 主成分分析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朱子云
第一,抓好制度顶层设计。在产业政策取向上,要更加鼓励和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新产品产业、资源消耗低和产出回报高产业、清洁生产和负面影响低产业。在税务政策取向上,对高新技术产业、新产品产业、资源消耗低和产出回报高产业、清洁生产和负面影响低产业给予更大的税收优惠与财政资金支持。在信贷政策取向上,对高新技术产业、新产品产业、资源消耗低和产出回报高产业、清洁生产和负面影响低产业给予更加有力的信贷资金支持和利率优惠。在考评制度设计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范国庆
经济增长过分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地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调整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构建以国内消费为主的新的经济增长动力体系,既是实现我国经济又好又快持续增长的当务之急,也是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和国家经济安全的长远之计。调整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一要着力调整分配关系,二要进一步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三要抑制并降低畸高的房价。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闫春英
新时期我国的经济增长面临着经济体竞争加剧、国际分工和产业转移、增长模式更迭等新的形势,需要应对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多种矛盾因素叠加的影响、中等收入陷阱风险、传统竞争优势转弱和经济转型的挑战。这些挑战不仅影响经济增长,也会对社会发展带来深远影响。实现我国经济中长期稳定增长,需要深化体制变革,解决好经济增长与社会平衡发展,坚持民生导向以及加快政府职能改革,依靠创新驱动促进经济结构升级等。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孟军 王维国
本文从我国未来2015年和2020年能源强度目标出发,首先,通过构建能源需求的影响因素模型,将具有阶段性特征的工业化程度、城市化率等因素纳入到了模型当中。其次,通过合理的能源影响因素未来值的设定,预测出未来即2015年和2020年的人均能源消费量,进而得到了预测能源强度值,其略高于政府计划值,说明我国未来能源节约的压力还较大。再次,考虑到影响因素未来值设定的偏差,通过微调这些因素,进行单变量敏感性分析,我们发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技术进步将成为实现我国未来能源强度目标或资源节约的首选。最后,能源的相对价格和贸易结构的改变。据此,我们提出能源节约的政策建议,必须实施能源的强制节约。
关键词:
经济增长 能源强度 强制节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