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49)
2023(2726)
2022(2391)
2021(2244)
2020(2080)
2019(4600)
2018(4832)
2017(10818)
2016(5590)
2015(6549)
2014(6728)
2013(7128)
2012(7014)
2011(6422)
2010(6605)
2009(6444)
2008(6384)
2007(5988)
2006(5490)
2005(5103)
作者
(17112)
(14046)
(13982)
(13418)
(8640)
(6473)
(6381)
(5377)
(5116)
(5110)
(4569)
(4441)
(4405)
(4382)
(4347)
(4146)
(4082)
(4029)
(3990)
(3979)
(3647)
(3469)
(3407)
(3252)
(3203)
(3155)
(3075)
(2976)
(2788)
(2688)
学科
(31007)
经济(30985)
(16461)
管理(15192)
方法(12308)
(11867)
企业(11867)
数学(11053)
数学方法(11025)
中国(10279)
(8814)
产业(8323)
(7765)
业经(7248)
地方(6690)
(6295)
贸易(6290)
(6171)
银行(6169)
(6149)
(6125)
(5978)
结构(5710)
技术(5286)
农业(5261)
(5119)
(4734)
金融(4734)
地方经济(4488)
体制(4367)
机构
学院(91865)
大学(91038)
(45509)
经济(44700)
管理(35481)
研究(29886)
理学(29870)
理学院(29608)
管理学(29379)
管理学院(29218)
中国(24394)
(22246)
(19371)
财经(17341)
(15475)
科学(15201)
(14740)
经济学(14707)
(13549)
经济学院(13522)
中心(13253)
北京(12963)
研究所(12855)
财经大学(12686)
(11293)
(11063)
(10699)
师范(10639)
(10488)
业大(10444)
基金
项目(51061)
研究(40770)
科学(40267)
基金(36374)
(29953)
国家(29739)
社会(26901)
社会科(25697)
社会科学(25694)
科学基金(25181)
(20137)
基金项目(19340)
教育(17525)
编号(16981)
(16308)
资助(14990)
成果(14030)
自然(13637)
自然科(13230)
自然科学(13225)
(13088)
自然科学基金(13001)
(11917)
课题(11658)
发展(11478)
(11331)
重点(11185)
国家社会(10971)
(10878)
人文(10596)
期刊
(53928)
经济(53928)
研究(31937)
中国(15605)
(14945)
管理(14235)
(11341)
金融(11341)
(10748)
业经(10202)
科学(9708)
经济研究(9238)
学报(9097)
财经(8880)
问题(8481)
技术(8014)
(7838)
大学(7486)
农业(7384)
(7066)
教育(7046)
学学(7027)
商业(6378)
理论(5855)
技术经济(5801)
国际(5624)
经济问题(5331)
实践(5210)
(5210)
现代(5140)
共检索到1432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魏建新  
本文通过对全球钢铁产业集中度与其上下游产业集中度进行比较,分析了提高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的意义,指出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远低于世界主要产钢国家,并提出了提高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的对策思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佘元冠  杜立辉  崔巍  
文章将"弹性系数"的概念引入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的分析,提出了"钢铁产业集中度弹性系数"指标,对原有产业集中度指标进行了改进。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合理界定了我国钢铁产业所处的生命周期。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戴魁早  
针对当前较低的产业集中度已经成为制约我国钢铁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这一现实,文章以探讨产业集中度与利润率的关系作为切入点,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考察了我国钢铁产业的集中度与利润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我国钢铁产业的集中度与利润率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但在不同钢铁亚产业中两者之间的长短期因果关系以及相互影响的程度和方向却存在差异。我国为此应该采取相关对策,促进钢铁产业集中度的提高。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片峰  栾维新  李丹  杜利楠  
近年来,产业集中度成为钢铁行业产业经济研究的热点和产业政策规划的重要内容。本文研究发现2012年我国钢铁行业正处于产业成长前期,产业集中度各项指标仅相当于其他钢铁强国的30%-50%的水平,而前四大企业规模平均规模高达4800万吨,是世界主要产钢国对应规模的2到3倍。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低并非是产业组织结构恶化的表现而是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其主要原因是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本文根据我国钢铁行业发展特点和趋势得出2020年钢铁行业前四大企业和前八大企业平均规模分别为4500万吨和3700万吨,合理的CR4和CR8分别为25.7%和42.3%;提出在判断我国钢铁行业市场结构时,不应采用国外常用的CR...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徐康宁  韩剑  
钢铁产业的产业集中度和空间布局是关系产业竞争力的两个重要方面,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优化空间布局,是中国钢铁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任务。本文通过建立相关的模型和数据测算,分析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和空间布局的变化,发现我国钢铁产业的生产集中度和空间集中度不仅很低,而且在2001年以来还在不断降低。研究显示,我国钢铁产业的空间布局呈现以市场指向为主、兼资源依托型之格局,临海港口型特征不明显。对三种不同类型的空间布局绩效的比较研究发现,临海港口型的空间布局应是我国钢铁产业布局的主要合理方向。论文对2005年新颁布的《钢铁产业发展政策》作了相应的分析和评论,探讨了产业政策的真正意义,主张作为产业政策不适宜对...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马文军  李孟刚  
文章基于企业和产业双重效率目标诉求的系统视角,以及不同集中度产业中单个企业市场需求曲线变化规律的科学界定,就2007年我国钢铁产业的最优集中度进行实证测算。实证测算结果表明,当年我国钢铁产业的最优产量为33 000万吨,钢铁企业的适宜数量为5-10个,单个钢铁企业的适宜规模为3 300-6 600万吨。研究表明,国民经济各产业的最优集中度是可以通过模型构建和数量分析得到精确界定的,产业集中度的优化调整应以最优集中度的精确测算为基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邹伟进  陈伟  郭明晶  
文章提出了运用模糊白化法实现定性指标定量化,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系数变异法结合确定指标权重,运用灰色关联法进行综合评价以及考察指标关联系数变异水平这四个有机相连部分的评价模型。通过对近几年我国钢铁产业的实证分析,认为提高我国钢铁产业生态化水平的突破口主要是降低SO2排放量、改善产品结构和区位布局;虽然近几年钢铁产业生态化水平逐步提高,但进一步提高生态化水平仍然是我国钢铁产业面临的紧迫任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佘元冠  杜立辉  崔巍  
文章通过分析钢铁产业的区域性特征,划分了各区域市场的类型,计算了各区域市场的集中度,并进行了国际比较,为理性、客观认识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提供了新的视角。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马家喜  
我国钢铁行业目前在生产效率、能源消耗、管理水平等方面表现出明显滞后。本文以产业组织理论为基础,分析了我国钢铁行业市场结构,发现行业集中度过低造成行业竞争无序是其主要问题。应鼓励扶持优质企业步扩大规模;淘汰落后产能;提高行业进入门槛、降低行业退出限制。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蒋同明  白素霞  
钢铁产业在我国工业发展中一直承担着重要的角色,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自2008年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以来,全球经济陷于泥潭之中,我国钢铁产业也难独善其身,国内钢铁产量一度出现负增长。2012年,我国钢铁产业出现了进入21世纪以来第一次全行业亏损。据不完全统计,在已发布2012年中报的23家钢铁板块企业中,6家企业出现净利润负增长,其余17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辛灵  陈菡彬  
去产能是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任务之首,钢铁产业是我国诸多产能过剩产业中资产规模最大、就业人员最多、涉及面最广的产业,因而也是承担去产能任务最具代表性的产业。文章阐述了我国钢铁产业产能过剩的形成机理,运用向量自回归的方法对我国钢铁产业产能过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陶忠元  褚丽彦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产能过剩问题不断显现。2009年,国家发改委就已经将钢铁等六大行业列为产能调控的重点对象,从理论上剖析钢铁产业产能过剩的成因不仅是深化产能波动相关研究的需要,也可为治理钢铁产业产能过剩的实践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魏政福  陈伟  
钢铁产业生态化是钢铁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本文重点对影响我国钢铁产业生态化的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指出钢铁产业生态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顶层设计,系统推进,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共同作用。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杨莉  
产量政策是产业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市场竞争理论以及哈耶克"分散知识"等学说都提醒我们要对政府政策的意图和能力保持警惕。利用比较、归纳和实证考察等分析方法,基于对国内钢铁产业政策的梳理、历史反思和深层机理分析,发现我国传统钢铁产量政策在目标设定、机制设计和方法把握等方面均存在一系列问题。今后我国钢铁产量政策应主要立足资源环境要求而实行生态转向,并在政策体制和工具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和设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