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64)
- 2023(15270)
- 2022(13367)
- 2021(12455)
- 2020(10594)
- 2019(24715)
- 2018(24244)
- 2017(47436)
- 2016(25211)
- 2015(28528)
- 2014(28077)
- 2013(27685)
- 2012(24959)
- 2011(22182)
- 2010(21921)
- 2009(19947)
- 2008(19442)
- 2007(16773)
- 2006(14521)
- 2005(12509)
- 学科
- 济(99951)
- 经济(99850)
- 管理(78157)
- 业(75904)
- 企(66095)
- 企业(66095)
- 方法(50330)
- 数学(43923)
- 数学方法(43236)
- 财(30094)
- 农(24904)
- 中国(23781)
- 业经(21788)
- 学(21700)
- 务(20793)
- 财务(20709)
- 财务管理(20668)
- 企业财务(19724)
- 制(18783)
- 地方(18444)
- 理论(16998)
- 贸(16644)
- 贸易(16634)
- 农业(16599)
- 技术(16262)
- 易(16129)
- 和(15982)
- 环境(15019)
- 划(14678)
- 体(13830)
- 机构
- 大学(353174)
- 学院(350511)
- 管理(145123)
- 济(137335)
- 经济(134443)
- 理学(127122)
- 理学院(125811)
- 管理学(123397)
- 管理学院(122780)
- 研究(111318)
- 中国(83121)
- 京(74101)
- 科学(69767)
- 财(64505)
- 所(54358)
- 农(52798)
- 业大(52419)
- 财经(52417)
- 中心(51571)
- 研究所(49702)
- 江(49246)
- 经(47881)
- 北京(46265)
- 范(45034)
- 师范(44598)
- 院(41456)
- 农业(41276)
- 经济学(40418)
- 州(40145)
- 财经大学(39499)
- 基金
- 项目(248313)
- 科学(196826)
- 基金(182668)
- 研究(179216)
- 家(159201)
- 国家(157959)
- 科学基金(137517)
- 社会(112837)
- 社会科(107014)
- 社会科学(106986)
- 基金项目(97523)
- 省(95889)
- 自然(92094)
- 自然科(90039)
- 自然科学(90018)
- 自然科学基金(88372)
- 教育(83129)
- 划(81172)
- 资助(75501)
- 编号(72621)
- 成果(57350)
- 重点(55474)
- 部(54993)
- 创(51656)
- 发(51250)
- 课题(48981)
- 科研(48239)
- 创新(48105)
- 教育部(47524)
- 大学(46678)
- 期刊
- 济(141488)
- 经济(141488)
- 研究(99657)
- 中国(60864)
- 学报(54839)
- 管理(53191)
- 财(51198)
- 科学(51123)
- 农(45790)
- 大学(42414)
- 学学(39885)
- 教育(36775)
- 农业(31819)
- 技术(31613)
- 融(26211)
- 金融(26211)
- 财经(24811)
- 业经(23128)
- 经济研究(22933)
- 经(21038)
- 问题(18099)
- 图书(17797)
- 技术经济(17281)
- 业(17008)
- 科技(16760)
- 理论(16578)
- 统计(16566)
- 版(16168)
- 财会(15790)
- 资源(15722)
共检索到4957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宏利
预测目标公司的一般特征成为并购方选择理想目标公司的重要参考依据。通过实证分析,笔者得出了相关的结论和启示:一是目标公司被并购后的价值升降可以预测。二是不同模型预测的准确率是不同的,logistic模型的远期预测不稳定。三是目标公司被并购后价值升降的有效预测期以并购前2年为起点。四是指标在各年预测所起的作用不尽相同,在并购前的3年里,每一年的预测过程中,资产管理能力起了截然相反的作用,从而降低了其在预测上的"信号作用"。五是目标公司被并购后价值降低来自其资本结构不合理,财务风险过大。
关键词:
并购 绩效 目标公司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彤 贺丹
运用ANOVA和Logit回归方法探求我国并购目标公司区别于非目标公司的财务特征,并对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并购动机做出检验。结果表明,替换无效率的管理层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对并购上市公司的动机具有较强解释力,与此同时还有部分并购出于投机动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祝文峰 左晓慧
以2009年我国证券市场上发生并购的45家并购公司和51家目标公司为样本,采用事件分析的实证方法,从微观层面出发,验证在我国上市公司并购活动中是否能够给并购双方带来收益、目标公司是否获得更多收益,并对目标公司的收益问题进行深层次剖析。期望通过研究,揭示导致并购绩效结果的原因,提供提高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对策。
关键词:
并购 事件分析法 绩效 累计超额收益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孙涛
文章应用模糊数学和专家调查的方法,建立了目标公司选择的综合评价模型,并进行了应用研究,为上市公司并购的目标公司选择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定量评价方法,对促进上市公司并购效果和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上市公司并购 模糊数学 综合评价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郑华宝
本文以2003~2012年的我国上市公司中的270起目标公司并购事件为样本,考察了公司特征以及CEO偏好对目标公司并购成功概率的影响。研究表明,CEO年龄、任期、有无官方背景、薪酬的自然对数这些因素会影响CEO的并购偏好,从而促使其改变并购的决策,并进而影响并购成功的概率,它们以及交易总价的自然对数与目标公司并购成功的概率呈显著相关的关系,而CEO的学历、是否兼职这些因素也会影响CEO的并购偏好,从而影响并购成功的概率,它们与公司账面价值与市场价值之比,市盈率、现金流量与总资产的自然对数与目标公司并购成功的概率之间的相关关系不显著。
关键词:
公司特征 CEO偏好 目标公司 并购概率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袁天荣
企业并购会引起公司控制权的转移,控制权的转移是企业的重大事件,将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公司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因此,从长远来看,企业并购中的利益相关者在外延上与公司利益相关者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仕华 姜广省 卢昌崇
本文基于并购双方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研究视角,检验了并购双方之间的董事联结关系对目标公司选择和并购绩效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并购方存在董事联结(包括间接董事联结)关系的公司更可能成为并购的目标公司,当这种董事联结关系是由内部董事形成时,以及当目标公司与并购方地处不同区域时,与并购方存在董事联结关系的公司成为目标公司的可能性更大;当并购方与目标公司之间存在董事联结关系时(与不存在董事联结关系相比),并购方获得的短期并购绩效并无显著差异,但获得的长期并购绩效会相对较好;并且当这种董事联结关系是由内部董事形成时,以及当目标公司与并购方地处不同区域时,董事联结关系对长期并购绩效的正向影响更强。这些发现意味着...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涛 王立杰
本文结合西方成熟的公司价值评估方法以及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以目标公司价值评估为基础,以确定发盘价格为核心和以投标竞价为补充的“三段论”定价方法,对规范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的目标公司定价方法,减少并购的失败率,提高并购效率和效益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方齐云 梁媛
2003年,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外资流入国家,吸收外资高达535亿美元,占世界吸收外资总额的9.6%,而当年通过并购实现的外资流入量占外资输入总额的比例也突破性地达到7.1%。随着中国产业的不断升级,相当多的行业已经处于饱和状态,对增量资本的容量有限,外资将更多地采取并购的方式进入中国。而上市公司是中国优质企业的代表,通过证券市场并购中国行业龙头将成为外资进入中国的最优路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凌春华 楼晓霞 廖忠梅
本文通过ANOVA、Logit回归统计方法 ,对上市公司并购目标公司进行了实证研究 ,发现目标公司具有管理效率低下、财务杠杆高、流动性低但差异不显著、经营发展能力低的财务特征 ,而无偿划拨的目标公司区别于非目标公司的财务特征不明显。
关键词:
上市公司并购 目标公司 财务特征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庞家任 刘淳
本文选取了2010年至2014年间上市公司作为收购方参与的并购事件,检验目标公司的私募机构投资背景是否会对收购方的短期并购绩效产生影响。运用事件研究法得到的结果表明,收购方的股票价格在并购公告发布之后显著上涨,如果目标公司具有私募背景,则收购方股价上涨幅度更大。进一步分析表明,当私募机构持股比例增加时,这一正向收益会下降。另外,私募投资机构的声誉对并购绩效没有显著的影响。本文对这些发现提出了一些可能的解释。
关键词:
并购 私募机构 事件研究法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葛结根
企业的并购活动需要支付相应的对价,选择并购支付方式是实现企业并购战略目标的手段之一。本文采用财务指标分析法,选取2006-2011年上市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的并购事件为样本,对并购支付方式与并购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以市场为主导的有偿并购的绩效明显好于以政府为主导的无偿并购的绩效。在有偿并购中,现金支付及现金与资产支付组合的绩效较为稳定,资产支付方式的绩效表现为高开低走,而现金与承担债务支付组合的绩效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进一步研究显示,与现金支付方式相比,关联交易和并购类型是其他支付方式下并购绩效改善的主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并购支付方式 并购绩效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高静美
企业购并是一项技术性、策略性很强的经济活动,由于购并程序较为复杂繁琐、牵涉方面多,所以针对不同类型的目标企业,主并企业的购并计划内容、步骤和绩效改善策略也不尽相同。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包括外部环境(I-M-L维度)、链接要素(I-S-M维度)以及内部要素(I-E-G维度)三个层面的综合性研究框架,针对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两种不同类型的目标企业,对框架中可能造成购并失败风险的诸多层面和纷繁因素做一个对比和分析,对于一些可能对购并实践有一定指导和借鉴意义的问题廓清,并提出对策性意见,以期对我国购并市场的健康发展和降低企业购并失败率提供理论上的诠释和实践上的参照。
关键词:
目标企业 上市公司 非上市公司 购并策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涛
公司并购中的目标公司定价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博弈定价作为整个定价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和补充形式,对并购活动的成败、成本的降低和效率的提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我国公司并购中目标公司定价的特点,以博弈理论为基础,主要研究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目标公司的静态和动态两种方式的博弈定价问题,以探索完善目标公司定价的新方法。
关键词:
公司并购 目标公司 博弈 博弈定价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卫平
由于股权流动性受限,以及公开财务信息严重缺乏,并且无法对目标公司未来收益进行精准无偏差的预测,因而非上市公司并购中股权估值的确认一直是公司并购理论及实践中的一个难题。在总结现行股权估值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目标公司的价值应该等于其收购前的独立价值与各项溢价和折价因素的调整价值之和。对于并购后实际实现收益与并购时测算收益之间的差异形成的估值偏差,通过事先签订估值调整协议进行并购后的股权调整或差价偿付,从而达到对估值偏差的最终修正。
关键词:
并购 非上市公司 股权交易 价值评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