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38)
2023(12677)
2022(10672)
2021(10118)
2020(8388)
2019(19302)
2018(19040)
2017(36772)
2016(19818)
2015(22503)
2014(22404)
2013(22076)
2012(20202)
2011(17910)
2010(17584)
2009(16242)
2008(15998)
2007(14367)
2006(12101)
2005(10393)
作者
(55756)
(47020)
(46937)
(44777)
(29565)
(22646)
(21461)
(18362)
(17691)
(16445)
(15771)
(15691)
(14623)
(14604)
(14529)
(14468)
(14418)
(13826)
(13434)
(13414)
(11585)
(11522)
(11329)
(10770)
(10715)
(10549)
(10306)
(10232)
(9508)
(9441)
学科
(84566)
经济(84394)
(56410)
管理(56284)
(45900)
企业(45900)
方法(43806)
数学(38176)
数学方法(37716)
(24972)
(24527)
中国(21440)
业经(18978)
农业(16590)
(15934)
地方(14872)
(14774)
财务(14728)
财务管理(14695)
(14372)
贸易(14369)
(14201)
(13980)
理论(13980)
企业财务(13969)
(13836)
(11612)
环境(11606)
银行(11580)
技术(11577)
机构
学院(283063)
大学(282301)
(118851)
经济(116596)
管理(110950)
理学(96798)
理学院(95827)
管理学(94133)
管理学院(93623)
研究(89801)
中国(67068)
(57298)
科学(55048)
(54254)
(47278)
(44238)
财经(43958)
业大(42723)
中心(42693)
(41003)
研究所(40451)
(39971)
经济学(37851)
农业(37266)
(35843)
师范(35466)
北京(35228)
经济学院(34367)
财经大学(32815)
(32156)
基金
项目(195309)
科学(154512)
基金(143079)
研究(142183)
(124353)
国家(123318)
科学基金(106509)
社会(92765)
社会科(87095)
社会科学(87068)
(76747)
基金项目(75645)
自然(68548)
自然科(67002)
自然科学(66984)
教育(66717)
自然科学基金(65807)
(64279)
资助(58303)
编号(57697)
成果(45797)
(43928)
重点(43916)
(41677)
(41041)
课题(38984)
国家社会(38397)
创新(38307)
科研(38212)
教育部(38083)
期刊
(123522)
经济(123522)
研究(77532)
中国(49704)
学报(44453)
(43880)
(42627)
科学(40370)
管理(38672)
大学(34225)
学学(32488)
农业(28899)
教育(28049)
技术(25939)
(22412)
金融(22412)
财经(22116)
经济研究(20372)
业经(20278)
(19023)
问题(16675)
(15187)
统计(15028)
技术经济(14612)
(14287)
(13181)
理论(12861)
(12623)
商业(12558)
财会(12309)
共检索到3988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陶为群  
基于马克思工资理论当中的资本积累理论的视角,可以选择适当的资本积累数量和结构来提高工资水平。运用马克思社会再生产公式揭示资本积累对于工资水平的影响作用,工资与国民收入比例可以是某一部类积累率的函数。当以持续提高工资与国民收入比例作为目标函数,生产资料优先增长可以成为结构优化的资本积累路径。按照这样的路径,能够持续地提高工资与国民收入比例,并且使工资与国民收入比例收敛到最高或者较高水平。借助《资本论》中的一个举例,计算验证了提高工资与国民收入比例的资本积累路径与结果。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冯金华  孟捷  
19世纪末,俄国不同政治派别的马克思主义者将再生产图式用于分析俄国资本主义发展中的市场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分析史上将再生产图式用于宏观经济和危机理论研究的最早尝试。以杜岗-巴拉诺夫斯基等人为代表的一派学者认为,市场扩张主要是由投资品部类带来的,投资品部类的自主性扩张甚至可以达到完全不依赖消费品部类增长的程度。这一极端推论虽然在马克思主义分析史上备受批评,但以列宁、鲍威尔为代表的一些学者却认为,杜岗-巴拉诺夫斯基等人的见解包含着某些合理因素。本文利用再生产图式,在一个模型中对于投资品部类自主积累和增长的边界条件作了进一步考察,指出的确存在投资品部类单独积累和增长的可能性;笔者同时还指出,流行政策话语将扩大内需单纯归结为提高消费需求,是片面和具有误导性的。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杨文进  
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中存在着形式上结论与逻辑上结论之间不一致的矛盾。从资本本质及其内在矛盾的逻辑发展看,资本积累的结果不仅是技术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而且一定是劳动供给的不足和工人阶级的富裕化;而对资本家阶级来说,资本积累只是使他们得到权力与荣誉,但积累的主要成果却并不被他们所享有。因此,资本积累是对资本与资本主义的自我异化过程。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肖殿荒  张皓  
本文首先分别表述了马克思再生产理论和凯恩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均衡模型。然后对二者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其主要区别之一在于前者体现了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部门之间结构均衡基础上的总量均衡,后者仅强调总量均衡。最后在分析消费资料和生产资料结构均衡条件的基础上,针对中国目前的宏观经济形势,提出了治理有效需求不足的两个建议:保持结构均衡和总量均衡同样重要、要通过收入分配政策来调节居民收入差距以刺激消费。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曾康霖  罗晶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第30、31和32章中深刻地分析了货币资本积累与现实资本积累问题,其理论包括生息资本在有价证券形态上的积累,商业信用的积累,生息资本的积累和现实资本积累之间的关系,借贷货币资本形式的积累与现实资本积累,资本、货币、借贷资本之间的转化等。本文着力梳理、总结了马克思关于货币资本积累与现实资本积累的相关理论,为当下研究资金是否进入实体经济及为何未进入等现实问题提供较可靠的研究起点。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曾康霖  罗晶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第30、31和32章中深刻地分析了货币资本积累与现实资本积累问题,其理论包括生息资本在有价证券形态上的积累,商业信用的积累,生息资本的积累和现实资本积累之间的关系,借贷货币资本形式的积累与现实资本积累,资本、货币、借贷资本之间的转化等。本文着力梳理、总结了马克思关于货币资本积累与现实资本积累的相关理论,为当下研究资金是否进入实体经济及为何未进入等现实问题提供较可靠的研究起点。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曾康霖  罗晶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第30、31和32章中深刻地分析了货币资本积累与现实资本积累问题,其理论包括生息资本在有价证券形态上的积累,商业信用的积累,生息资本的积累和现实资本积累之间的关系,借贷货币资本形式的积累与现实资本积累,资本、货币、借贷资本之间的转化等。本文着力梳理、总结了马克思关于货币资本积累与现实资本积累的相关理论,为当下研究资金是否进入实体经济及为何未进入等现实问题提供较可靠的研究起点。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裴小革  
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以生产资料生产为第I部类,以消费资料生产为第Ⅱ部类的顺序,和从第I部类的积累出发阐明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实现过程的方式表明,只有提倡勤俭节约,控制消费资料生产的超前发展,先行发展教育和生产资料生产,才能达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目的,使包括消费资料生产在内的整个社会再生产取得更大的经济社会效益。虽然生产资料生产在社会再生产中占有先行地位,但从长期趋势来看,它的生产却是与消费资料生产以同一程度增加的。从价值和使用价值统一角度考察的扩大再生产,当然要有追加投资,否则即应属于简单再生产,但如果从物质生产角度考察,则追加投资并不是扩大再生产的唯一源泉。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陶为群  
在社会扩大再生产中,两大部类都以积累最大化意愿为出发点,在全社会资本积累均衡的约束条件下,围绕资本积累进行"两人讨价还价"合作博弈,我们可以建立一个两大部类资本积累意愿的双边适应性预期调整模型,展现这个合作博弈的过程。这个双边适应性预期调整模型是一个二元常系数差分方程组,方程组有以每个部类积累最大化意愿为出发点的初始值,并且向社会扩大再生产的"纳什讨价还价解"收敛。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陶为群  
用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分析不同对外贸易类型国家的进出口的不同特征及其对社会扩大再生产和经济增长影响的不同作用路径,具有理论上的科学性和方法上的合理性。小国开放经济的资本品出口、消费品出口都是国际化的外生变量,可以作为研究小国开放经济进出口影响扩大再生产以及经济增长的特殊作用路径和一般结果的现实出发点。分析得出,小国开放经济的一般状况与两大部类资本有机构成具有"相似性"的特殊情况类似,都需要满足,其资本品出口、消费品出口外生数值处于与本国或者经济体的当时经济结构及产品结构匹配的某个确定的适当范围内,才能够实现社会扩大再生产。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许梦博  李世斌  
需求侧管理的扩张性财政政策目前已经不再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践,在经济总量持续增长的同时,结构问题日益突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适逢其时,但传统供给学派大规模减税的主张并不适合中国的经济现实。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的两大部类均衡原理已经充分阐明了在社会生产中,结构均衡和优化的重要性。因此,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着眼于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着眼于长期经济发展,通过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来实现供给和需求的均衡。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闵继胜  
资本通过衍生出节约成本的农业技术、控制劳动过程的标准化农业技术,将农业变成了剩余价值的"提款机",诱发更多的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加剧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农业领域的环境保护会引发经济危机,同时资本渗透农业形成了农村环境"改善"的假象,导致环境保护运动成效甚微。因此,应该摒弃新古典经济学的生态观,谨慎对待工商资本下乡,坚持以多维的视角看待农业的功能和内涵。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闵继胜  
资本通过衍生出节约成本的农业技术、控制劳动过程的标准化农业技术,将农业变成了剩余价值的"提款机",诱发更多的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加剧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农业领域的环境保护会引发经济危机,同时资本渗透农业形成了农村环境"改善"的假象,导致环境保护运动成效甚微。因此,应该摒弃新古典经济学的生态观,谨慎对待工商资本下乡,坚持以多维的视角看待农业的功能和内涵。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余伟如  
惯性是社会普遍"固有的力",它植根于社会稳固的生产和再生产结构,致使社会"必须周而复始地经过同样一些阶段"。社会惯性主要表现为外力改变社会现有状态的难易程度,亦即社会保持自身状态不变的力。资本惯性源于资本自我增殖的运动本能,这一没有限度的运动是资本确立超时空资本主义实践惯性的过程,它在空间上表现为自我扩张,在时间上表现为自我永恒化。资本惯性是围绕生产惯性的核心指令,通过制度惯性、意识形态惯性和惯性心理的层层保护,才得以运转和延续,扩大再生产则全面保障并增强了资本惯性的这几个方面。资本的惯性运转不仅是资本对工人的剥削关系的扩张性重复,而且是把这种剥削及其重复加以遮蔽。批判资本惯性运转要以此为核心,只有改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才能完成对它的批判。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闫庆民  唐路元  
再生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在过去 ,许多人对马克思的这一理论的理解较为片面。事实上 ,马克思的三卷《资本论》都涉及对再生产理论的分析 ,分别研究了资本主义再生产的本质、形式以及总过程 ,它们从抽象到具体、从逻辑到历史 ,构成完整的资本主义再生产研究的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