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99)
- 2023(3265)
- 2022(2734)
- 2021(2502)
- 2020(2218)
- 2019(5243)
- 2018(4933)
- 2017(10017)
- 2016(5009)
- 2015(5381)
- 2014(4983)
- 2013(5259)
- 2012(4778)
- 2011(4170)
- 2010(4135)
- 2009(3901)
- 2008(4002)
- 2007(3631)
- 2006(3396)
- 2005(3288)
- 学科
- 税(21630)
- 税收(20195)
- 收(20026)
- 济(19271)
- 经济(19245)
- 管理(14574)
- 财(14212)
- 业(14057)
- 企(10895)
- 企业(10895)
- 收入(9214)
- 方法(7147)
- 数学(6302)
- 数学方法(6214)
- 农(5691)
- 中国(5546)
- 财政(5298)
- 务(5073)
- 财务(5060)
- 财务管理(5053)
- 企业财务(4809)
- 政(4570)
- 国民(4460)
- 国民收入(4215)
- 农业(4191)
- 富(4058)
- 财富(4058)
- 制(3872)
- 贸(3660)
- 贸易(3656)
- 机构
- 大学(65602)
- 学院(64346)
- 济(30588)
- 经济(30132)
- 管理(22888)
- 财(22861)
- 研究(22390)
- 理学(19615)
- 理学院(19417)
- 管理学(19105)
- 管理学院(18975)
- 中国(18180)
- 财经(16128)
- 经(14764)
- 京(13857)
- 财经大学(11964)
- 科学(11572)
- 税(11378)
- 所(11074)
- 经济学(10742)
- 江(10445)
- 经济学院(9852)
- 务(9578)
- 中心(9539)
- 研究所(9395)
- 北京(9202)
- 税务(8743)
- 省(8310)
- 农(8146)
- 局(8100)
- 基金
- 项目(39259)
- 科学(31393)
- 基金(30526)
- 研究(29668)
- 家(26548)
- 国家(26370)
- 科学基金(22816)
- 社会(20645)
- 社会科(19710)
- 社会科学(19703)
- 基金项目(15293)
- 自然(13442)
- 自然科(13209)
- 自然科学(13205)
- 省(12992)
- 自然科学基金(12990)
- 资助(12899)
- 教育(12765)
- 编号(11450)
- 划(11301)
- 成果(10346)
- 国家社会(9742)
- 性(9226)
- 部(9117)
- 制(8731)
- 重点(8644)
- 教育部(8238)
- 大学(8179)
- 创(8085)
- 人文(7950)
共检索到1111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洪兴建
为了更好地发挥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中国新的工薪所得税免税额由原来的800元提高到1600元。本文首先着重研究了收入不平等测度中的基准收入,借助基准收入和免税额的各种位置关系,从理论上分析了提高免税额未必能降低不平等。最后,利用2004年中国176个细分行业的工薪数据和Gamma分布的特征,本文实证分析了免税额由800元提高到1600元后的收入不平等变化。实证结果表明,免税额提高后职工的收入不平等进一步扩大。
关键词:
工薪所得税 收入不平等 免税额 基准收入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储德银 迟淑娴
伴随中国经济的持续较快发展与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收入不平等问题近年来备受社会各界的关切。鉴于税制结构变迁与收入不平等之间的关系在理论界仍未形成共识,本文首先从理论层面剖析了商品税和所得税对收入不平等的作用机理,然后在对中国1998—2013年城乡居民收入基尼系数进行测度的基础上,通过建立静态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考察中国税制结构变迁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研究发现:一是虽然所得税能显著降低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但企业所得税却相比个人所得税更为有效;二是商品税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具有较为明显的累退性;三是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人口结构以及人力资本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不尽相同;四是收入不平等在中国具有显著的递延惯性。本文的研究结论为中国新一轮税制改革以及税制结构优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税制结构 收入不平等 基尼系数 税制改革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储德银 迟淑娴
伴随中国经济的持续较快发展与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收入不平等问题近年来备受社会各界的关切。鉴于税制结构变迁与收入不平等之间的关系在理论界仍未形成共识,本文首先从理论层面剖析了商品税和所得税对收入不平等的作用机理,然后在对中国1998—2013年城乡居民收入基尼系数进行测度的基础上,通过建立静态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考察中国税制结构变迁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研究发现:一是虽然所得税能显著降低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但企业所得税却相比个人所得税更为有效;二是商品税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具有较为明显
关键词:
税制结构 收入不平等 基尼系数 税制改革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穷志 庞泓
本文首先将基尼系数的变化分解为收入增长效应和家庭排序变化效应,再分别将居民按城乡分组、居民家庭收入按来源构成进行分解,构建了基尼系数变化的三层分解模型。在此模型的基础上,采用2006—2011年中国健康调查数据(CHNS)讨论了各项收入增长对城镇、农村、城乡间及整体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并给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
收入增长 收入不平等 基尼系数 分解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宇 刘穷志
通过构建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再分配效应评估模型,使用个人所得税面板数据,估计了个人所得税系统1997年到2006年的再分配功能。研究发现,我国个人所得税呈现出累退性,它在扩大可观测总收入不平等和净收入不平等的同时,对以消费基尼系数近似表达的真实不平等也存在一定的显著影响。理论与经验研究表明,在逃税的情况下,税收再分配可能增加实际收入不平等;在较为民主的环境中,税收再分配有利于减少收入不平等。
关键词:
收入不平等 个人所得税 收入再分配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魏福成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人力资本积累的世代交叠模型来分析个人所得税对劳动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并分析得出了个人所得税中的费用扣除额和平均税率不仅直接影响税后收入,也会通过影响人力资本投资而间接影响税后收入,从而影响劳动收入的不平等程度。合理的费用扣除额水平和平均税率应随着人力资本积累效率、父母的利他主义倾向、经济发展水平和现有的收入分布状况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关键词:
个人所得税 收入分配不平等 人力资本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韩秀兰 王久瑾
本文应用2013年发布的新一轮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微观工薪收入数据,基于收入增长发生曲线和益贫式增长率,从居民工薪收入增长的益贫性视角分析了工薪所得个人所得税变化对中国城乡居民工薪收入分配的影响,得出一系列有意义的结论,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叶荣德 武鑫
文章主要考察工薪所得税免征额提高对两极分化程度的影响。对两极分化测度方法作介绍,对收入水平变动导致的两极分化程度变动的影响作了理论探讨,分析了工薪所得税免征额提高对两极分化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工薪所得税免征额并不能降低两极分化程度,原因在于工薪所得税免征额提高使得高收入者相对于低收入者而言获得了更多的实惠,从而使得两极分化程度提高了,因此实际上并不能达到改善收入分配状况的目的。
关键词:
工薪所得税 免征额 两极分化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杨得前 严广乐
本文首先分析了威慑与税收服从的关系以及税收刑事威慑的局限性。然后,分析了税收刑事威慑高度有效的条件:要求有较高的查获率和较高的定罪率。最后,本文分析了中国的税收刑事政策未能取得良好的威慑效果的原因:一是缺乏统一而明确的起诉政策;二是缺乏相关的人力资产;三是制度上的缺陷。
关键词:
刑事威慑 税收服从 税务稽查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昭
改善收入分配格局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理论和实践都表明,累进的个人所得税可在一定程度上缩小收入差距。但一般认为合理的收入差距是可接受也是必要的,真正需要消除的是机会不平等造成的收入差距,因为这种不平等是“不公平的不平等”。使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2015年和2019年的微观调研数据,基于“环境-努力”框架下机会平等的实证研究范式,考察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机会平等效应。研究结果证实,个人所得税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收入分配中的机会不平等。新税法下这一效应短期内有所弱化,但专项附加扣除的引入又有助于维护机会平等。研究指出,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度框架较为合理,但个人所得税机会平等效应的发挥还有待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税制的不断完善。
关键词:
个人所得税 收入分配 机会平等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李宇 刘穷志
本文构建了个人所得税、转移支付以及个人所得税-转移支付系统对于居民收入不平等的实际、最优和最大效应指标。运用中国省份数据分析,发现中国个人所得税正在加速恶化居民收入不平等,并且在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中发挥主要作用;转移支付对收入不平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力量较弱,而且离最优指标"要求"越来越远;个人所得税-转移支付系统加剧了收入不平等,并且加剧程度越来越严重,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张勇 倪建平
随着由政府包揽的福利制度的改革和基本生活必需品价格的上涨 ,国民基本生活资料的费用有了较大增加 ,因此个人所得税免税额应向上调整。免税额的调整与国民基本生活资料费用的变动有直接对应关系 ,与个人所得税总额变动存在不确定关系 ,它的上调不一定会使个人所得税总额下降。
关键词:
个人所得税 免税额 基本生活资料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胡志华
我国的个人所得税主要由工薪收入者缴纳。随着职工工薪收入大幅增加,个人所得税逐渐成为一项显性负担。目前社会上流行的个人所得税筹划方案花样繁多,但实际操作起来很不方便。文章对我国个人所得税法进行剖析,建立数学模型,运用方程组求解,并且自创浮标分析法破解推导难题,得出一套合理的筹划方案。该方案实用性强,覆盖了一年中各个时段,确保纳税人随时可以采用。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代金涛 宋小宁
在我国分类征收的个人所得税制下,工资薪金所得税涉及的群体最广,是个人所得税制的核心,其中的工资薪金所得税免征额是受到最多关注的问题。基于工薪所得税的功能定位,根据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分级状况来研究免征额的确定,通过我国的宏观经济波动特征和CPI统计方法来分析免征额应否实行指数化,结论显示,工薪所得税目前的免征额额度起到了调节工薪收入差距的作用;暂不适宜实行工薪税免征额的指数化。
关键词:
工薪所得税 免征额 指数化 CPI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石子印
在估计我国城镇居民工薪所得分布密度函数的基础上,计算了2011年工薪所得税改革之后的再分配效应。结果显示,我国工薪所得税的再分配效应微弱。尽管累进性高于国际水平,但是,由于税制设计中存在较大的级距差异,导致累进性随税前收入不平等的增加而逐渐减小,这不利于工薪所得税发挥调节作用。另外,较低的平均税率水平也降低了工薪所得税的再分配效应。如果政府试图通过工薪所得税调节收入差距,则提高该税的规模是十分必要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全球价值链会加剧收入不平等吗?——基于高低收入人群收入份额的研究
公共教育支出降低了居民收入分配不平等吗?——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
自由贸易协定能否降低国际不平等交换——基于中国的实证研究
工薪所得免征额还应继续提高吗?——来自中国个税微观CGE模型的验证
个税免征额、行为效应与工资收入不平等
影响工薪所得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额的相关因素分析
政府隐性担保一定能降低债券的融资成本吗?——关于国有企业和地方融资平台债券的实证研究
工薪所得个人所得税负变化及提高费用扣除标准的福利效应
个人所得税超额累进税率结构有效性的一个验证——以对我国职工工薪所得数据的模拟为基础
世界不平等上升了还是下降了——一个虚假的争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