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84)
2023(2270)
2022(1943)
2021(1740)
2020(1655)
2019(3368)
2018(3218)
2017(6234)
2016(3352)
2015(3765)
2014(3964)
2013(3903)
2012(3832)
2011(3227)
2010(3349)
2009(3050)
2008(3160)
2007(2865)
2006(2431)
2005(2295)
作者
(9655)
(8075)
(7806)
(7726)
(5100)
(3782)
(3745)
(3061)
(3051)
(2903)
(2760)
(2691)
(2531)
(2524)
(2479)
(2418)
(2374)
(2370)
(2314)
(2158)
(1944)
(1928)
(1865)
(1857)
(1853)
(1809)
(1793)
(1779)
(1543)
(1533)
学科
(14499)
经济(14478)
管理(13905)
(12492)
(10321)
企业(10321)
(7771)
方法(6888)
数学(6140)
数学方法(6077)
(5098)
财务(5094)
财务管理(5083)
企业财务(4865)
人民(4367)
(3925)
(3902)
收入(3733)
消费(3640)
中国(3625)
(3339)
银行(3338)
结构(3286)
(3141)
水平(2950)
消费水平(2948)
农业(2890)
(2692)
金融(2692)
业经(2651)
机构
学院(48897)
大学(48245)
(21452)
经济(21005)
管理(18772)
理学(15980)
理学院(15823)
管理学(15573)
管理学院(15494)
研究(15343)
中国(13678)
(12098)
(10330)
财经(9317)
(8467)
科学(8346)
(7558)
中心(7483)
财经大学(7026)
(7004)
(6829)
经济学(6776)
北京(6704)
研究所(6627)
业大(6269)
商学(6216)
商学院(6164)
经济学院(6057)
(5743)
(5658)
基金
项目(30771)
科学(24779)
基金(23665)
研究(21750)
(20378)
国家(20168)
科学基金(17930)
社会(15067)
社会科(14203)
社会科学(14200)
基金项目(12419)
自然(11962)
自然科(11724)
自然科学(11723)
自然科学基金(11482)
(11343)
教育(10184)
资助(10041)
(9288)
编号(8486)
(7236)
重点(6692)
成果(6497)
教育部(6451)
国家社会(6331)
人文(6247)
大学(6057)
科研(5963)
(5951)
(5874)
期刊
(26736)
经济(26736)
研究(16593)
(10679)
中国(9678)
管理(7676)
学报(6770)
科学(6209)
(6020)
金融(6020)
经济研究(5768)
大学(5537)
(5400)
学学(5330)
财经(4800)
业经(4353)
(4109)
商业(3772)
教育(3752)
农业(3494)
技术(3433)
会计(3289)
财会(3082)
问题(2770)
统计(2686)
消费(2604)
商业经济(2484)
理论(2429)
(2324)
经济管理(2200)
共检索到768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郑新立  
2006年,我国居民消费率为36%,已降低到改革开放后近30年来的最低点;与历史最高水平1985年的52%相比,下降了16个百分点;与发达国家相比,则相差20个百分点左右。这在宏观经济指标的各个参数中,是很不协调的,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潘明清  高文亮  
消费需求宏观调控的有效性在于以居民消费总需求的形成要素为调控对象,以各形成要素的影响效应为制定调控政策的依据。基于假定条件的理论推导表明,一定时期一国或地区居民消费总需求的大小是其国民收入、国民收入分配、居民收入分配及居民消费倾向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要素效应的实证分析表明,近年来,我国国民收入的快速增长极大地拉动了居民消费总需求增长,国民收入分配、居民收入分配及居民消费倾向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居民消费总需求的增长,因而,我国长期以来以国民收入增长为导向的扩大内需政策对消费需求的调控作用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仲云云  仲伟周  
基于协整理论,利用1978-2007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从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角度,通过构建四变量VAR模型,分析了经济增长及宏观调控对我国居民消费的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居民收入是影响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不确定性的增加对居民消费具有抑制作用;经济增长对我国居民消费产生正向效应,但影响不明显;宏观调控对于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大于城镇居民,其中政府支出对我国居民消费影响主要表现为挤入效应,而利率的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最后,适度的通货膨胀有利于促进居民消费。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卢嘉瑞  
2007年11月25-26日,全国第十一次消费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深圳召开。会议由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深圳大学经济学院承办。会议的主题为"消费和谐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八十多位领导、专家、学者出席了这次会议。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提交论文近百篇。这里选登部分发言与论文(下一期续登)。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田堃  田银华  
消费作为带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在一段时间内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国内生产总值和国内投资大幅度提升的同时,居民消费迟迟没有提升的动静。单纯的投资驱动型经济增长可能带来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和不可持续性。本文通过对我国消费率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建立了一个以消费信息成本为核心的理论模型,指出要提高居民消费率,必须降低居民消费信息成本,政府应从构建信息平台入手,加快市场信息化进程。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江世银  
宏观调控中普遍存在消费预期。这种预期对宏观调控的效率具有重要的影响。为了提高预期作用于宏观调控的效率,就是要正确地引导消费者的预期,树立消费者的消费信心,就是要使城乡居民不仅要有钱花,而且要有钱敢花。扩大消费需求需要正确地引导人们的消费预期。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刘时平  
加强精神文化消费的宏观调控刘时平精神文化消费的宏观调控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这是由多方面的原因决定的。第一,随着温饱问题的基本解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不断增长并日趋多样化.在新旧体制交替、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刚刚破题的条件下,社会精神文化消费领...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谢春玲  
近年来,虽然我国居民消费率呈现出短期内止跌且微幅回升的趋势,但居民消费率偏低的一般态势并没有根本改变。提高居民消费率需要企业部门和政府部门的配合。然而,经济新常态下,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创新驱动代替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是一个长期过程,与之相随的是当下企业和政府都面临着各自的困难,使得居民消费率提高的回旋余地和空间趋窄。为此,应把提高居民消费率作为政府追求公平正义的价值导向,在规范政府行为、发挥市场在初次分配中决定性作用的同时,更要强化政府的再分配功能。
[期刊] 改革  [作者] 魏加宁   张承惠   张永生  
自1993年年中以来,我国的宏观调控取得了明显成效,不仅使中国经济避免了1992年大起之后随即发生大落的危险,而且还有效地防止了一场金融危机的爆发。可以说这一次的宏观调控比以往的历次调整都要成功得多,成熟得多。但是,在政策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需要予以进一步完善。主要是:第一,宏观调控力度时紧时松。自去年年中加强宏观调控以来,虽然从总体上采取的是偏紧的货币政策,但总量政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长才  
本文在其他学者研究隐性失业的基础上得出:总失业率(登记失业率与隐性失业率之和)与经济增长率存在着一个稳定的奥肯关系,即由于宏观调控以来一直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我国的总失业率实际上在以较高的速度下降。由于总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这种稳定的关系,因此总失业率可以做为一个内生变量进入笔者根据泰勒模型改造的宏观调控模型。本文暗示的政策建议是: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会使隐性失业率迅速下降到一个临界值,之后才会使登记失业率下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