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55)
2023(6374)
2022(5213)
2021(5195)
2020(4081)
2019(9219)
2018(9164)
2017(15947)
2016(9690)
2015(11006)
2014(11442)
2013(10475)
2012(9710)
2011(8806)
2010(9145)
2009(7901)
2008(8069)
2007(7450)
2006(6375)
2005(6076)
作者
(26534)
(21713)
(21679)
(21027)
(14071)
(10715)
(10108)
(8420)
(8413)
(8308)
(7497)
(7438)
(7315)
(7035)
(6991)
(6957)
(6651)
(6556)
(6317)
(6297)
(5784)
(5493)
(5285)
(5227)
(5216)
(5116)
(4965)
(4861)
(4626)
(4550)
学科
(26626)
经济(26583)
管理(22519)
(20126)
(16674)
企业(16674)
(11543)
教育(10866)
理论(10498)
中国(10194)
方法(10049)
教学(9674)
(8847)
(7852)
数学(7851)
数学方法(7654)
(6940)
业经(6323)
学法(6083)
教学法(6083)
(6016)
财务(6003)
财务管理(5980)
(5842)
银行(5827)
企业财务(5700)
(5526)
农业(5206)
(5173)
金融(5172)
机构
大学(128117)
学院(124896)
研究(42806)
(39520)
经济(38181)
管理(38129)
理学(31428)
理学院(30906)
中国(30558)
管理学(29986)
管理学院(29729)
(27794)
科学(27539)
(22480)
(22386)
师范(22236)
(22184)
(21919)
(21102)
研究所(19882)
中心(19665)
教育(18408)
技术(18175)
(18174)
北京(17883)
业大(17781)
师范大学(17648)
财经(16799)
农业(16428)
(15583)
基金
项目(76376)
研究(60338)
科学(57688)
基金(49848)
(43269)
国家(42806)
科学基金(35323)
社会(33654)
教育(32956)
(32192)
社会科(31491)
社会科学(31481)
(27127)
编号(27085)
基金项目(25278)
成果(24926)
自然(21925)
自然科(21394)
自然科学(21387)
课题(21112)
自然科学基金(21008)
资助(20802)
(18387)
重点(18254)
(18064)
大学(17502)
(16723)
项目编号(16321)
(16204)
(15729)
期刊
(48666)
经济(48666)
研究(42959)
教育(38537)
中国(35556)
学报(23233)
(19649)
(19390)
大学(18298)
科学(17698)
学学(15203)
管理(14926)
技术(13545)
农业(13040)
(11553)
金融(11553)
图书(11101)
职业(10406)
财经(8789)
书馆(8432)
图书馆(8432)
(7673)
业经(7626)
经济研究(7422)
(7310)
(7094)
(6738)
论坛(6738)
高等(6579)
技术教育(6502)
共检索到2051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叶信治   王伟廉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建超  
社会实践活动需要科学的管理,它是提高和促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效的基本保障,针对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的探讨,并提出了要改变大学生社会活动的现状,必须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才能提高其成效。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肖绍聪  张楚廷  刘铁芳  
哲学与大学是血脉相融、紧密相连的。把教育与哲学结合起来进行思考是一种科学的学术态度,在古希腊时期,哲学与大学本就是相生共融的,希腊大学进行的也主要是一种哲学教育。大学的哲学追求形成了大学的哲学性格,大学的哲学自觉是大学哲学性格的根本来源。大学自始至终都具有哲学性格,大学的哲学性格具有必然性,在初始状态下,大学的哲学性格是实然存在的。大学的哲学性格及其所倡导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霍国元  冯建力  
当前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面临新挑战,大学的思想品德教育实效性亟待加强,而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调动学生主动性和能动性,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真正且切实联系学生发展与生活实际。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靳玉乐  陈妙娥  
文化哲学作为一种以人为本的世界观、方法论和思维方式 ,给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辟了一个新的课程文化思维空间。新课程改革在以直面现实生活、彻底的人文精神为特征的广阔文化哲学视野下 ,重新思考人、课程与文化的关系 ,以期建立新的课程文化精神 ,实现课程文化模式的转型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常甜  马早明  
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从源起到发展至今,经历了古典自由教育课程实践模式、自由选修课程实践模式、分布必修课程实践模式、经典名著课程实践模式、核心课程实践模式、主题联结式课程实践模式等,本文主要从教育哲学的视角出发,探讨分析这几种重要的课程实践模式以及相应的哲学基础理念背景,旨在从中发现通识教育相关合理的思想原则与理论方法,从而为我国的高等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些许借鉴。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赵文平  秦虹  
实践属性是职业教育课程的基本属性。运用实践哲学的思想方法论来审视职业教育课程的实践性,从本体论层面看职业教育课程是一种基于职业活动的职业经验体系。从价值论层面看职业教育课程为了向善的实践智慧生成,在于引导学生实现如何合理性地存在、如何有效性地存在和如何有意义地存在。从方法论层面看职业教育课程要采取基于行动的运作策略,在课程目标确定方面,发展职业行动能力;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方面,基于行动的逻辑;在课程实施方面,走向行动的过程;在课程评价方面,关注行动的表现。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史秋衡  闫飞龙  
随着"高等教育评价时代"的来临,人们对高等教育评价理论体系的探究越来越深入,高等教育评价哲学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本文从高等教育评价的可能论、主体论、多元论等几个侧面来探究高等教育评价的本质。高等教育评价本质的研究,不但能够完善、丰富高等教育评价的理论体系,更重要的是能够促进高等教育评价健康地发展。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于玉林  
面对复杂的社会经济现实情况 ,需要运用哲学基本原理研究审计基础理论问题 ,有必要建立现代审计哲学。现代审计哲学要研究审计理论体系中重要的内容。现代审计哲学因研究中国审计问题而具有中国特色。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金生  
本文借鉴释义学实践哲学关于“实践”及“实践智慧”的思想,阐述了教育哲学的知识地位与知识地形式,提出教育哲学是以“生活世界”为其可靠的合法的基础,是以“教育智慧”为有效的独特的“知识理想”。教育哲学作为对人类教育生活的价值性阐释,以哲学的方式对教育实践的目标,原则以及行动进行洞察,形成“教育智慧”,并以此参与到教育实践中去,建构独特的智慧与实践的关系。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贺善侃  
文化自觉的根基在于哲学主体性。民众的文化自觉,就是民众对某种哲学精神的自觉,即哲学主体性的高扬。为文化自觉提供理论支撑,是哲学本性所使然。从社会历史看,文化自觉和哲学主体性的提升都以人类主体性的不断高扬为前提。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程中,提高全民族的文化自觉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提升文化自觉的根本途径在于提高全民的主体意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桑建泉   沈文可  
《实践论》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代表性著作,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的典范之作。哲学性质维度,《实践论》科学阐释了认识论的核心问题,同时包含着重要的辩证法思想,是辩证法和认识论的统一。哲学内容维度,通过《实践论》可以概括出“实践—认识—实践”的认识总公式,其中“从实践到认识”是认识活动的首要环节,“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活动的必由之路,最终实现了“认识和实践的统一”,从而阐明认识活动的本质规定。哲学形态维度,《实践论》既承继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路,也蕴含着实践唯物主义的理论因子,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实践唯物主义的统一。在三对关系的能动把握中全面体悟《实践论》的哲学意蕴,持续增强推进“两个结合”的方法论自觉,有助于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蒙冰峰  廉永杰  
从实施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活动整个系统来看。培养单位管理者、博士生导师、博士研究生是其基本的三个构件,同时也是整个培养教育活动中相对独立的主体,而且具有主体间性。基于主体间性哲学思想,提出博士研究生培养教育主体的新构想——"1+1+1=1"模式,即从平等、对话、理解的理念入手来实现研究生的培养。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余清臣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出版2014年,为培养教育哲学方向的研究生,拓展教育哲学的研究领域,作者结合自身在教育实践方面的学术与实践积累,在北京师范大学开设《教育实践的哲学》课程,由此开始正式探索教育实践的哲学世界。基于课程建设的积累,作者在2017年8月开始的美国印第安纳大学访学期间正式完成该书,并于回国后出版。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金玲  暴丽颖  
哈尔滨工业大学英语教育经过多年的研究探索和改革实践,建立从外语教学到外语教育的系统观念,纵向优化组合学习资源,建立本科、硕士、博士英语一体化培养模式,推行“自选配餐”选课体制,横向实现资源共享,制定哈尔滨工业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及实施方案,建设英语第二课堂,优化语言实践环境,改革考试制度并建立考试中心,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效率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