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94)
- 2023(3377)
- 2022(2937)
- 2021(2662)
- 2020(2152)
- 2019(5161)
- 2018(4928)
- 2017(9742)
- 2016(4950)
- 2015(5180)
- 2014(5341)
- 2013(5254)
- 2012(4784)
- 2011(4492)
- 2010(4504)
- 2009(3938)
- 2008(4003)
- 2007(3534)
- 2006(3235)
- 2005(3002)
- 学科
- 济(23725)
- 经济(23716)
- 贸(16541)
- 贸易(16532)
- 易(16057)
- 方法(11965)
- 管理(11578)
- 业(11035)
- 数学(10473)
- 数学方法(10334)
- 企(8896)
- 企业(8896)
- 出(6597)
- 中国(5917)
- 口(5708)
- 出口(5706)
- 出口贸易(5706)
- 财(5506)
- 地方(5403)
- 农(5268)
- 关系(5097)
- 结构(5060)
- 产业(4864)
- 制(4648)
- 学(4473)
- 业经(4275)
- 体(3597)
- 国际(3521)
- 贸易关系(3501)
- 务(3448)
- 机构
- 大学(73299)
- 学院(72857)
- 济(36935)
- 经济(36450)
- 研究(25667)
- 管理(25282)
- 理学(21933)
- 理学院(21703)
- 管理学(21304)
- 管理学院(21188)
- 中国(18768)
- 财(15120)
- 京(14667)
- 科学(14521)
- 经济学(12764)
- 所(12636)
- 财经(12304)
- 经济学院(11757)
- 农(11555)
- 研究所(11462)
- 经(11206)
- 中心(10973)
- 贸(10783)
- 江(10617)
- 业大(10352)
- 院(9774)
- 农业(9220)
- 财经大学(9070)
- 北京(9062)
- 范(8346)
- 基金
- 项目(48418)
- 科学(37706)
- 基金(36082)
- 研究(34468)
- 家(31616)
- 国家(31418)
- 科学基金(26463)
- 社会(22993)
- 社会科(22129)
- 社会科学(22124)
- 基金项目(18260)
- 省(18185)
- 自然(16576)
- 自然科(16213)
- 自然科学(16208)
- 自然科学基金(15949)
- 资助(15831)
- 教育(15417)
- 划(15067)
- 编号(13088)
- 部(11177)
- 重点(11154)
- 发(11011)
- 成果(10291)
- 国家社会(10189)
- 创(9855)
- 教育部(9728)
- 科研(9601)
- 中国(9581)
- 人文(9428)
共检索到1103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梁达
受全球经济改善势头放缓、外需疲弱、人民币升值、成本增加等多重因素影响,外贸对GDP增长贡献率越来越低,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3年上半年,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0.9%,拉动GDP增长0.1个百分点,外需对经济拉动力已明显减弱。
关键词:
对外贸易 经济增长 外贸结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洪 蔡伟 肖亚超
文章利用1981~2012年统计数据,把外需分为加工贸易和其他贸易两部分,分别考察各自历年的进口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度影响。本文利用小样本因果关系检测来确定各经济变量对GDP的因果关系,以及变量之间自身的因果关系,据此建立联立方程模型。模型表明:整体来看,在2005年以前,加工贸易进口的贡献度是超过其他贸易进口贡献度;在2005年之后,其他贸易进口的贡献度大于加工贸易进口。加工贸易出口和其他贸易出口持相反的趋势。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郭学理
提高科技进步贡献率是转变消费结构的根本途径郭学理科技进步贡献率是指科技进步率与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的比值,它综合反映了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作用的大小。以柯伯——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计算科技进步贡献率理论为依据,根据1983~1993年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劳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延平 李明生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各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规律性的表现。区域人力资本是影响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内在的重要的驱动因素之一。文章应用人力资本外部性模型,分析了广东省总量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作用,包括人力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人力资本水平的贡献率;同时也分析了三次产业的人力资本贡献率。最后得出结论:广东省人力资本对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贡献率仍然较低,区域人力资本的存量与结构不能满足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马根喜
对外贸易对法国经济发展起着 重要的拉动作用,这一作用主要体现在法国经济多年来持续稳定增长和就业状况不断改善。在此用对外贸易贡献率这一指标来衡量其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主要是运用统计学手段,通过统计数字加以高度概括,可以更一目了然。法国政府非常重视对外贸易对经济增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石贵舟 程国方
科技进步贡献率指标的测算对国家制定发展战略和宏观经济管理具有重要的参考指导意义。只有对科技进步贡献率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和理解,才能发挥其导向性作用。就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水平居全国领先行列的省份——江苏来说,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提高还有赖于科技教育投入、研究开发能力的提高、科技人才的培养引进、招商引资的力度、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管理水平的提高等诸多因素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
江苏 科技进步贡献率 对策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杨碧云 左雅莉
本文使用43个国家1980~2011年的跨国面板数据对影响外贸贡献率的因素进行国际比较、实证估计与拓展分析,结论表明:居民消费率和通货膨胀率显著影响世界各国的外贸贡献率,且外贸贡献率具有较强的惯性。将私人信贷占比作为金融发展的代理变量与净外国资产变量分别引入基准方程进行实证研究,没有找到金融发展与净外国资产变量显著影响外贸贡献率的证据。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杨卫
通过考察中国水产品对农产品的出口贡献率和外汇贡献发现,水产业在农业中特别是在出口中占据很重要的位置,与此同时,要素禀赋论和恩格尔定律也证明了水产业是我国农业中具有较强比较优势的行业,因此,有必要通过促进水产品出口来带动农业的发展,进而促进经济增长。而针对我国目前水产品出口面临的贸易壁垒和同业恶性竞争两大问题,提出应采取措施,譬如制订新的行业标准,包装材料和标签认证制度和标签制度以消除出口中的技术壁垒,并有必要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推进我国水产品出口。
关键词:
贸易贡献率 H-O理论 消费需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党晨鹭
文章基于最优分割法推导供给侧产业部门指数,使用我国30个省级行政单元2003—2015年的宏观统计数据,利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我国经济动能的贡献率。研究显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我国经济动能具有显著推动作用,且这种经济推动作用表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世聪 谈香如
文章对人力资源贡献价值研究的重要意义和对人力资源贡献率的测算以及人力资源贡献价值计量等内容作了系统的论述。并对人力资源贡献率模型和计量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和分析。
关键词:
人力资源 贡献价值 计量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丁敬达 王新明
[目的/意义]在科学研究问题越来越复杂、科研合著越来越盛行的大科学时代,迫切需要对论文合著作者进行学术贡献评估和分配,以减少科研人员之间的摩擦,促进科研合作。[方法/过程]分析作者贡献声明的研究和实践现状以及目前合著者贡献率测度方法的功能和不足,结合作者贡献要素声明和作者对不同贡献要素的参与程度,提出并构建一种具有定性性质的合著者贡献率定量测度方法。[结果/结论]该方法不仅改进了既有合著者贡献率测度方法的相关缺陷,而且将文献计量由单篇论文单元深入推进至论文作者的贡献要素单元,提升了文献计量评估指标的精度和效度。案例分析表明,该方法能较客观地反映作者的贡献程度和学术能力状况,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适用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东升 范程远
西部大开发,科技要先行。西部大开发工作的重中之重是要提高西部地区教育对生产力的贡献率,这样就会带动经济社会的良好发展。我们要走出一条使西部地区经济与科技、教育较快较好的有机结合起来的道路,推动西部快速、协调发展。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启迪
基于净出口视角测算"三驾马车"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结果显示,近年来消费的贡献显著上升而外需多为负贡献,但是这种测算结果与现实情形及人们主观上的感受、认知不一致。本文对这种测算方法的理论基础进行分析,发现这种方法存在逻辑错误,导致测算结果有着较大偏差。净出口并不是外需的真实体现,既多扣除了与出口无关的进口,同时也忽视了进口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基于净出口视角的测算方法高估了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而低估了外需的贡献。本文将进口细分为用于国内消费和投资的进口、与出口直接相关的进口两类,并基于此提出一种新的测算框架以测算外需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测算结果显示,新框架下外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占比大幅高于传统框架,外需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上述研究结果的启示在于:为了实现我国经济的持续较快增长和高质量发展,仍然需要继续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增进与世界各国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往来;逐渐降低甚至取消进口关税,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支持企业深度参与全球供应链和价值链;持续优化出口结构,促进企业技术升级,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经济附加值。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钱加荣 赵芝俊 毛世平
本文从要素体现式技术进步理论视角强化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的理论基础,针对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存在的问题,对测算模型和估计方法进行优化调整,进一步将农业技术进步细化分解为中性技术进步、要素增强技术进步等部分,以此来解析中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结构特征及演变规律。结果显示,1990—2020年中国农业技术进步速度为2.44%,其中中性技术进步速度呈快速上升趋势,并已成为驱动中国农业科技进步的主导力量,物质增强技术进步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劳动增强技术进步保持平稳上升态势;当前中性、物质、劳动技术进步在农业技术进步中的比重分别为50.7%、32.3%和17.3%,其技术进步贡献率分别为31.3%、23.1%和10.4%;2000—2020,中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从35%快速上升至超过60%水平,表明我国农业科技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农业发展方式已逐步实现由早期的要素依赖型向科技驱动型转变。最后,从加快科技创新步伐、重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加大农业支持保护力度等方面,提出促进中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水平提升的实现路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士运 倪红福
R&D投入强度是反映一国(地区)的科技实力、创新能力,乃至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指标。《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北京地区R&D/GDP到2015年达5.5%以上。那么,如何确保北京市实现以上目标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详细分析了北京地区R&D经费投入结构及贡献情况,发现北京地区具有"高政府,低企业"的R&D投入强度贡献特征以及企业贡献率下降趋势,进而提出了提高政府投入的引导作用、增强企业R&D投入强度贡献率、保持国外R&D资金投入优势并扩大其他R&D资金投入等相关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