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3)
- 2023(628)
- 2022(509)
- 2021(458)
- 2020(407)
- 2019(933)
- 2018(890)
- 2017(1823)
- 2016(1040)
- 2015(1168)
- 2014(1181)
- 2013(1353)
- 2012(1230)
- 2011(1063)
- 2010(970)
- 2009(922)
- 2008(896)
- 2007(776)
- 2006(641)
- 2005(642)
- 学科
- 收入(7195)
- 财(6050)
- 济(5037)
- 经济(5029)
- 国民(4290)
- 国民收入(4188)
- 富(4035)
- 财富(4035)
- 业(3921)
- 农(3003)
- 农业(2649)
- 方法(2612)
- 数学(2532)
- 数学方法(2523)
- 管理(2346)
- 分配(2318)
- 税(2054)
- 税收(1982)
- 收(1860)
- 中国(1620)
- 财政(1494)
- 企(1481)
- 企业(1481)
- 政(1262)
- 人民(1156)
- 制(1035)
- 业经(786)
- 银(780)
- 银行(780)
- 体(750)
- 机构
- 大学(15253)
- 学院(14907)
- 济(9090)
- 经济(9000)
- 管理(5696)
- 财(5228)
- 研究(5194)
- 理学(5039)
- 理学院(5011)
- 管理学(4972)
- 管理学院(4950)
- 中国(3748)
- 财经(3734)
- 经济学(3557)
- 经(3445)
- 经济学院(3269)
- 京(3024)
- 财经大学(2794)
- 所(2525)
- 农(2367)
- 科学(2353)
- 研究所(2195)
- 江(2184)
- 中心(2061)
- 北京(1928)
- 经济管理(1842)
- 财政(1724)
- 院(1722)
- 业大(1712)
- 农业(1691)
共检索到229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贾康 刘微
收入分配是国民经济循环过程的中间环节,前承生产,后启使用,既可以透视不同发育状态的市场机制基于"效率"所产生的分配结果,也必然反映政府维护市场以及调控、干预经济后强化社会"公平"的能力与效应。理想的兼具"效率"和"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必是基于、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安体富 蒋震
本文计算了我国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最终分配的基本格局,并将我国与美国、日本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我国当前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是"向政府和企业倾斜",居民最终分配比重不断下降。原因在于"企业利润侵蚀了劳动报酬,政府税收收入的快速增长降低了居民收入分配所占比重,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微弱和转移性支出制度不完善等"。最后,文中分析了应该采取的政策措施。一是增加居民收入,二是减轻居民负担,三是缩小收入差距,四是缓解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兰军
一、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国际上通常用基尼系数衡量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据测算, 1988—1990年我国基尼系数由0.341上升到0.343,从2000年开始超过了国际警戒线,2000—2004年基尼系数由0.417上升到0.446,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越来越大。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郝中华 王玉柱
收入差距持续扩大,是由各方面原因造成的。对其合理的收入应继续予以保护,对其不合理的收入应该加以限制和取缔,这样才能不断完善分配秩序。我国目前正处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时期,要始终坚持公有制的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关键词:
收入差距,公平与效率,按劳分配,公有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周广仁
“十五”时期江西省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和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不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也低于中部六省平均水平。江西财税“两个比重”偏低,既有产业结构、税源结构、经济效益欠佳等经济原因,也有税收优惠政策及税款抵扣政策等税制原因,还有税收管理方面的原因。应当从理顺管理职责、加强户籍管理、实施分类管理、严格申报审核、强化税收分析、加强纳税评估、规范税收检查、健全税源控管措施等方面入手加强税收管理,扩大税收规模,进而提高江西财税“两个比重”。
关键词:
财政规模 税收规模 税收管理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孙星 杨淑华
正确认识现阶段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差距,防止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是直接关系到能否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战略问题。解决个人收入差距扩大问题,应从优化制度安排、促进经济发展、改变二元经济结构、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关键词:
收入分配 贫富差距 公平 效率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茹长芸
公共财政取之于民,用于之民。"取之于民"主要是借助征税来完成,国家征税多少直接影响企业、居民的收入水平,这就要求税收必须做到取之有度;"用之于民"则要求公共财政用之得当,即合理安排财政支出,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文章从财税视角分析并提出持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的财税政策建议,以供相关部门参考。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海滨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普遍得到提高,与此同时,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也明显扩大。对现阶段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进行理性的思考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不仅关系到我国收入分配政策调整的重大经济问题,而且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贺蕊莉
本文剖析政府为保障非税收入中的租金型收入和利润型收入所做的制度安排及制度后果,认为非税收入会推动收入分配差距,恶化分配状况。而且这种差距深刻而不可逆,是无法通过加强人力资本投资等常规手段消弭的。因此建议改革财政收入结构,保证利润型收入,降低租金型收入比重,转变政府筹资模式,向现代税收型制度转变。提出转变土地财政模式,由向增量土地要收入向从存量土地要收入的方式转变;强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提高国企利润上缴比例;加快地方税体系建设,降低地方财政对非税收入的依赖。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梁季
宏观收入分配格局是指一国国民收入在政府、企业和家庭之间的分配状态。其分配对象为该国国民收入,分配主体为市场中三类主体,即政府、企业和家庭。从分配层次上看,包括初次分配、再分配和第三次分配三个层次。初次分配也称要素性分配或交换性分配,是依据各要素对生产贡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安体富 蒋震
本文计算了我国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最终分配的基本格局,并将我国与美国、日本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我国当前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是"向政府和企业倾斜",居民最终分配比率不断下降,国民收入最终分配格局处于向政府和企业倾斜的失衡状态;然后,本文分析了引起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失衡的原因,即企业利润侵蚀了劳动报酬,政府税收收入的快速增长降低了居民收入分配份额,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微弱使居民收入分配份额无法提高;最后,结合当前的经济形势,分析了应该采取的政策措施。政策着力点应该在于四个方面:一是增加居民收入,二是减轻居民负担,三是缩小收入差距,四是解除或缓解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圣明
本文回顾了国民收入分配问题的历史沿革,指出杨坚白在国民收入统计和理论研究方面做出的重要贡献。国民收入初次分配要处理好职工与企业、企业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在再分配方面,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产品分配的精神,对于今天我们研究国民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问题仍具有指导意义。最后,本文还介绍了国民收入超分配的由来、计算方法及其形成的根源与治理。
关键词:
国民收入 初次分配 再分配 超分配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郑淑芳
我国分别在1994年和2007年提出提高"两个比重"。前"两个比重"讲的是政府财政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分配及其内部结构问题,后"两个比重"则强调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分配及其内部结构问题。本文认为,无论是已经实现的目标还是在实现下一个目标的过程中,都不能忽视深层次矛盾的存在,继续深化财税制度改革,才能解决这一矛盾,真正实现"两个比重"的提高。
关键词:
税制 改革 两个比重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胡必坚 张新民
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走低,劳动者报酬占企业利润的比重缺乏约束机制,是初次分配公平的制约因素。个人所得税法、社会保障制度及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未能有效促进再分配公平,捐赠税收优惠激励机制也未能根本促进第三次分配公平。因此,国民收入分配公平的实现,需要创新财税法制:初次分配中促进劳动、资本等要素按贡献公平参与分配,再分配中促进税收、社保和转移支付的公平调节,第三次分配中促进个人、企业等各类主体参与社会捐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