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74)
- 2023(8078)
- 2022(6742)
- 2021(6007)
- 2020(4896)
- 2019(10875)
- 2018(10430)
- 2017(20666)
- 2016(10438)
- 2015(11248)
- 2014(11399)
- 2013(11182)
- 2012(10544)
- 2011(9717)
- 2010(9684)
- 2009(8957)
- 2008(8522)
- 2007(7480)
- 2006(6630)
- 2005(6183)
- 学科
- 济(66109)
- 经济(66059)
- 管理(30608)
- 业(28658)
- 企(21856)
- 企业(21856)
- 方法(20970)
- 数学(18433)
- 数学方法(18302)
- 地方(16458)
- 农(13557)
- 中国(13301)
- 地方经济(12043)
- 业经(11998)
- 学(11953)
- 财(11807)
- 制(10094)
- 农业(9900)
- 融(8630)
- 金融(8629)
- 银(8591)
- 银行(8584)
- 行(8285)
- 环境(7935)
- 体(7639)
- 贸(7330)
- 贸易(7324)
- 经济学(7219)
- 和(7100)
- 易(7036)
- 机构
- 大学(157559)
- 学院(157185)
- 济(78974)
- 经济(77695)
- 管理(60318)
- 研究(56950)
- 理学(52270)
- 理学院(51704)
- 管理学(51041)
- 管理学院(50733)
- 中国(42832)
- 财(34510)
- 科学(31616)
- 京(31160)
- 所(27962)
- 财经(27856)
- 经济学(26175)
- 中心(25788)
- 农(25518)
- 经(25384)
- 研究所(25259)
- 经济学院(23306)
- 江(22852)
- 业大(21602)
- 财经大学(20830)
- 院(19961)
- 农业(19605)
- 范(19219)
- 北京(19190)
- 师范(19045)
- 基金
- 项目(104582)
- 科学(84336)
- 基金(79388)
- 研究(76290)
- 家(69433)
- 国家(68910)
- 科学基金(59757)
- 社会(53468)
- 社会科(50849)
- 社会科学(50837)
- 基金项目(41706)
- 省(38921)
- 自然(36699)
- 自然科(35913)
- 自然科学(35905)
- 自然科学基金(35307)
- 教育(33378)
- 划(32625)
- 资助(31361)
- 编号(28919)
- 部(23869)
- 国家社会(23829)
- 重点(23447)
- 发(23411)
- 成果(23280)
- 创(21816)
- 教育部(21060)
- 性(20985)
- 人文(20842)
- 创新(20494)
共检索到2370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晓明
文章基于性别视角,以S市医保个人账户抽样数据为例,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发现医保个人账户存在性别差异,女性参保人员的个人账户累计结余少于男性,女性个人账户资金用尽概率高于男性。建议将性别因素纳入社会医疗保险改革的政策考量,拓展医保个人账户的互助共济功能,通过医保个人账户结余资金购买家庭成员共享的补充商业保险等政策设计,进一步提升我国社会医疗保障体系运行效率和保障水平。
关键词:
社会医疗保险 医保个人账户 性别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聂文燕,马传江,张捷敏
基本医疗保险运行当中,个人账户的管理存在着一些特殊情况,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做了相应的处理。与同仁探讨: 1.存在的问题 (1)由于参保人员发生工作变动及死亡时,参保单位不及时消户,造成个人账户基金损失。如参保职工死亡后未消户,个人账户余额仍然累加进入,并已支出,同时,死亡后个人账户及统筹账户基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刘建民 吴春明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功能在于统筹共济、抵御风险、保障职工基本医疗。设立个人账户的目的是通过个人纵向强制积累防患于未然。问题是:因为个人账户没有横向互济功能,统筹基金支付范围之外的医疗费用只能求得自保;纵向的个人积累对横向的共济统筹基金不但没有贡献,还要从稀缺的统筹金中划拨30%左右,更加削弱了共济保障功能;个人账户按工资或退休金比例筹集和划拨,使收入高低与个人账户挂钩,导致实际医疗需要高的人基本要求得不到满足,而无实际医疗需要的人则会出现个人账户资金闲置;个人账户金在参保人没病时不能接济他人,小病时根本不需要共担风险,而大病时又杯水车薪。解决以上问题,需要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彻底取消个人账户...
关键词:
职工医保 个人账户 法律思考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薛新东 赵曼
分析了医保个人账户低效率的原因:不具备分散风险的功能,费用控制功能有限,减少了参保人员的消费选择集。并基于对新加坡医疗保险个人账户运行效果的分析,建议取消我国目前的医保个人账户。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于凌云 黄渺萍 魏秋芳
目的:阐释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的政策变迁机制,以探寻其未来改革发展的方向。方法:运用多源流模型分析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改革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找出其政策变迁可能引发的问题。结果:政治源流主导此次政策变迁,可能引发相关利益冲突,增加统筹基金保值增值压力以及统筹层次难以适应改革等问题。结论:应以弱化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作为进一步改革取向,采取拓宽个人账户使用范围、提高医保统筹层次和探索门诊统筹等措施,进而推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夏艳清
本文通过梳理我国医保个人账户的发展历程,利用全国医保个人账户抽样调查数据,深入剖析我国医保个人账户起到的积极作用和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现状和未来方向,阐述医保个人账户对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公平和效率的影响,从而提出应逐步取消医保个人账户,将其所属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合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
医保个人账户 公平 效率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宋占军 齐晶 李海燕
目的:分析职工医保个人账户的运行现状,梳理参保人关于个人账户的改进意愿,为我国个人账户改进方向提供政策建议。方法:利用多源数据和文献综述的方法,统计个人账户的结存情况与调查问卷披露的意愿。结果与建议:个人账户存在结构性问题,绝大多数参保人不同意取消职工医保个人账户,但支持改进个人账户,扩大个人账户使用范围。
关键词:
个人账户 多源分析 参保人意愿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蒿思宇 毛宗福
保健储蓄账户是新加坡医保制度的特色和核心,我国的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就是借鉴新加坡保健储蓄账户而来的。近年来,关于我国医保个人账户制度的争论不绝于耳,甚至部分学者建议废除医保个人账户。基于此,文章在全面分析新加坡医保制度的基础上,从医保运行机制角度将我国医保个人账户与新加坡保健储蓄账户进行对比,旨在找出我国医保个人账户运行效果不佳的原因,探索其改良措施并针对我国医保个人账户待遇机制设计上存在的不合理问题,建议将我国医保个人账户取消购药功能、设置最高结余额度并建立激励措施以提高个人账户制度的约束性。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华燊 刘军伟
我国在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产权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产权属性界定不明确,产权主客体责权关系不清,产权外部性问题突出等。当前,政府需要通过明确个人账户产权归属关系,建立个人账户私有产权法律保护体系,做实个人账户产权等手段来推动个人账户产权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产权理论 养老保险 个人账户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诸艳霞 黄斌
缴费与给付的精算公平是我国积累型个人账户的本质要求。本文通过模拟测算个人退休时积累的养老资产规模以及退休后将领取的所有给付的货币价值率,得出参与者在退休时从现行的积累—给付模式中获得的总收益。进一步,将其与模拟的市场化投资所累积的养老资产规模进行比较,从而评价参与者从现行模式中获得的精算公平程度。一个重要的结论是,精算公平性与否取决于未来给付随工资增长的速度,而个人账户资产收益率与工资增长率之间的较大差距将会严重侵蚀个人账户的目标替代率。
关键词:
个人账户 货币价值率 精算公平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公维才 薛兴利
新农保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且强调个人账户的"自愿性"。但由于农民基础养老金的享受与个人账户的"捆绑"性,使新农保强调的"自愿性"个人账户实具"强制性"。这既有失公平,又难以确保保值增值,降低了个人账户保障能力。因此,应在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地区老年农民实施"梯度普惠制养老金"制度,保障退休农民基本生活的前提下,真正变个人账户"强制性"为"自愿性",并切实做实个人账户,以提高老年农民生活水平。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勇
确保个人账户具有充足的支付能力,是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具有可持续性的根本前提。本文通过构建我国个人账户的精算模型,改进了支付能力的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现有方法将导致个人账户出现支付能力不足;使用国务院有关决定中的养老金计发办法,个人账户将出现严重的支付能力不足,在长期内不具有财务可持续性;若通过调整退休年龄等因素来提高支付能力,应全面分析它产生的影响,否则将适得其反。
关键词:
个人账户 支付能力 精算模型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彩云 王裕明 高艳杰
文章以柔性退休延迟申领养老金政策为研究对象,从职工个人的缴费积累和养老金待遇领取两个角度对上海市柔性延迟申领养老金政策的个人账户效益进行测算评价。通过对柔性延迟申领养老金五种方案下的缴费、收益测算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劳动者延迟申领养老金有利于个人账户的积累;延迟申领养老金有利于劳动者退休后养老金水平的提高;柔性延迟申领养老金政策通过养老金权益的调整可以起到对劳动者的激励作用。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郑先平 朱铭来
本文利用我国31个省级行政单位2009~2017年相关数据,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借助工具变量法和广义矩估计法,以个人账户年初人均累计结余为核心解释变量,基于次均医疗服务消费额度和消费频次两个维度,分别检验个人账户对门诊和住院医疗服务消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个人账户与门诊次均费用、住院人均医疗费用和住院率显著正相关,与人均门诊人次关系不显著;由于使用范围受到严格限制,为尽快兑现个人账户所有权益,账户持有者会充分利用每次就诊机会消耗账户资金,从而导致门诊和住院次均医疗费用均显著增加;一般单次门诊消耗资金额度小、速度慢,并且时间、经济和精力成本相对较高,因此个人账户对人均门诊就诊次数影响不显著,而住院消耗账户资金隐蔽性强、额度大,所以账户持有者更倾向于通过住院消耗或套取医保资金,导致住院率增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